投身杏林多年的她,為改善泌尿外科患者生活質素,於2019年在外國引入「經皮脛神經電刺激」(PTNS)到醫院,患嚴重膀胱過動症的病人即使藥物治療無效,亦可免除手術之苦,以針灸原理改善尿失禁等症狀。 團隊由龐大的註冊專科中醫師組成,不論是學歷、專業資格以至臨床經驗均備受認可,乃德善堂最引以為傲的優勢。 在18世紀中期,清朝官員前赴香港九龍城寨視察時均會於石板碼頭登岸,碼頭附近有一墟集,設有「公秤」,附近市民貨商交易均須先行在此公秤處秤量貨物再行交易,這就是樂善堂最初籌募經費的方法,而每次秤量所得款項,則全數用作贈醫、施藥和助殮之用。 雖然根據文獻可以確定樂善堂在1880年之前已經從事慈善活動,但學者一般將1880年作爲其歷史的開端。
- 本堂為確保所用中藥的藥效、穩定性及安全度,特別選用醫院管理局指定的免煎中藥供應商,保証藥物內的重金屬、微生物含量及藥物毒理等測試均符合國際GMP製藥標準,讓市民可安心服用。
- 九龍樂善堂「樂善關懷基金」撥款支援 秀茂坪安達臣道天秤意外受影響的死傷者家屬 九龍樂善堂對昨日(9月7日) 於秀茂坪安達臣道發生之天秤意外深表關注,並對死傷者家屬予以深切慰問。
- 若截止投標當天(即2023年3月10日)中午12時(香港時間),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訊號、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訊號,投標截止日期及時間將延遲至黑色暴雨警告訊號、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訊號取消後的下一個工作天中午12時正。
- 九龍樂善堂「樂善關懷基金」將為意外中受影響之死者家屬提供$50,000之經濟援助;每名傷者則予以$20,000經濟援助,盼能…
- 仁愛堂流動醫療車服務地點遍佈全港 30 個地區,設有超過 100 個服務點,為全港各區市民提供中醫服務。
- 東華三院,保良局,及榕光社指,他們認領到的藥方將會於其下安老院社,社區中心,及中醫車派發。
德善堂所提供診治服務涵蓋多個專科,包括腫瘤科、心腦血管科、婦科、內科、痛症科、胃腸肝臟科等,以及近年需求大增的兒科、皮膚科、頭髮頭皮科、綜合體重管理等。 德善堂同時設有各項傳統中醫理療服務,包括針灸、拔罐、刮痧、天灸、艾灸、推拿以及物理治療等,透過具豐富臨床經驗的註冊中醫師辨證論治,根據陰陽、五行或臟腑等理論,對症下藥,有效調理體質、加速身體痊癒,恢復體內的平和狀態。 現時中醫治療的成效在香港已獲得廣泛的認可,而德善堂中醫(下稱「德善堂」)是本港具規模的門診醫療集團,由張琛醫師於2000年成立,首創中醫專科診治,並提供多項傳統療法包括針灸、拔罐、刮痧等。
樂善堂中醫: 鄰舍輔導會「健頤專線」─ 流動中醫養生服務
年初再次掀起「搶藥潮」,市民從市面藥房及連鎖店大量搶購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成藥,及後不但市面出現搶購,就連公立醫院門診向病人派發的止痛藥亦被坊間炒賣,致令醫院管理局在一月中旬發出通告,稱僅向有需要病人一次過派最多4星期分量的藥物。 但有醫護向本報反映,而今藥物存貨已回升,但醫管局派藥仍然縮水,拒絕復常,令員工受罪,病人也呻累。 伊利沙伯醫院資深護師(泌尿外科護士診所)金琬瀞形容,泌尿外科所涉及的例如排尿困難、尿頻等,大多都是不會致命,但極令人困擾。
藥房可提供止痛退燒塞劑為「 Paracetamol (撲熱息痛) Suppositories」,作用為止痛退燒用,藥劑師於配藥同時,亦會詳細講解塞劑嘅正確使用方法,有需要嘅家長可到分店配藥。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病徵是發燒、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發熱、發冷、作悶、嘔吐、腹瀉、四肢乏力及頭痛等,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曾祈殷建議,家長可準備給兒童使用的退燒藥、止痛方面就撲熱息痛,而喉嚨痛可以使用漱口水。 荃灣象山邨「樂屋」以閒置校舍改裝作過渡性房屋工程, 在運輸及房屋局支持下, 已於2022年4月下旬完結, 陸續讓輪候公屋至少3年或以上之基層居民入住。 負責項目的運輸及房屋局項目總監黃永雄先生與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女士今日到荃灣象山邨「樂屋」進行視察。
樂善堂中醫: See Clinic 健康活力 為健康同心合力
場地租借 | 服務條款 | 私隱權政策 | 版權及免責聲明 | 相關連結 | 常用表格 | 樂善堂中醫 聯絡我們 版權所有© 2014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 請使用Chrome,Safari,FireFox及IE9.0以上瀏覽器,以獲得最佳顯示效果. 於2010年1月1日成立的「樂善關懷基金」,以因突發事件或災難而出現經濟困難的家庭或受影響人士為援助對象。 成立至今,基金已援助近百戶有需要家庭,撥出超過八十五萬元,受助個案包括年初土瓜灣馬頭圍塌樓意外、大埔道車禍等。 仁愛堂有27輛中醫車服務全港,17歲或以下及65歲或以上人士都可享受優惠藥費,2日藥費只需$70,又接受醫療劵,部分地點更有夜診服務至晚上7時半,整體服務最周全。 考慮到有病患或行動不便,亦有忙碌的年輕上班一族沒有時間,或不懂煎藥,因此德善堂特意開設代客煎藥服務,製作成易於加熱的中藥湯包。 從醫師診症開方,到自家藥房執藥煎製之外,德善堂再特設派遞服務,貫徹一站式的全面醫療服務。
服務條款
樂善堂劉愛詩總幹事表示, 樂善堂自2017年開始在特區政府支持下, 投入社會房屋「樂屋」, 為住在不適切劏房或住房, 並要付貴租之輪候公屋的基層家庭提供可負擔租金之適切住所。 過去5年多, 推出「樂屋」經驗中, 最明顯的即時轉變是為基層劏房戶帶來可居住之空間, 劏房戶中大部份都是一家三口或四口迫在僅… 面對疫情來襲,家長應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為兒童所帶來的風險,並透過接種疫苗以減低兒童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所帶來重症、死亡,或嚴重後遺症的風險。 醫務衞生局於2022年8月2日接納及批准,可接種新冠疫苗疫苗(科興疫… 為籌募本堂各項慈善服務之發展經費,本堂本年度與福陞粵劇團合作舉行慈善粵劇專場,由梁兆明、汪明荃等粵劇名伶擔綱演出經典劇目《福星高照喜迎春》。 「天灸療法」是一種中醫傳統治療方法,於特定日子,使用藥性辛溫的中藥,再配上薑汁製成藥貼,敷貼於特定穴位上,透過藥物的刺激及吸收,以行氣活血、疏通陽氣、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致防病治病的作用。
樂善堂中醫: 樂善堂中醫·相關網站分享資訊
「樂善之友」的愛心探訪隊每逢節日便會出動探訪,為弱勢社群送上祝福,曾舉辦的活動包括冬至送暖行動、「糉」中情端午探訪活動等,並得到多家機構及團體派出義工支持,包括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義工隊、天星小輪義工隊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九龍樂善堂一名副總理因牽涉反日活動,而遭日本駐港軍政府清算,使堂務及人力受到空前損失,後遷址於龍崗道,即現時九龍樂善堂總辦事處。 樂善堂前人打破古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守舊觀念,認為男女應平等接受教育。 適逢今年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及中秋佳節將至,九龍樂善堂於9月3日(星期六)中秋前夕舉辦「樂善共迎中秋日」,招募超過500多名義工,到訪全港11個地點,派發樂善中秋月餅予1,132戶基層及長者家庭,藉此送上窩心的節日祝福,共慶中秋。
樂善堂中醫: 九龍樂善堂流動中醫醫療車進駐新啟德發展區
樂善堂今年再度與福陞粵劇團合作,由汪明荃、梁兆明、李秋元等多位粵劇名伶擔綱演出經典劇目《福星高照喜迎春》… 若截止投標當天(即2023年3月10日)中午12時(香港時間),香港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訊號、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訊號,投標截止日期及時間將延遲至黑色暴雨警告訊號、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警告訊號取消後的下一個工作天中午12時正。 「樂善之友」為新成立的義工組織,希望透過不同活動,推動大眾參與慈善活動。
樂善堂中醫: 中醫服務
另外,本堂亦開展「減酒無憂-企業員工減酒健康推廣計劃 」、「愛.無煙」前線企業員工戒煙計劃、「樂善堂陽光青年計劃」及外展健康教育計劃,加強向社區推廣健康教育及健康預防工作。 在戰前及香港重光之初,樂善堂堂務猶如九龍城區的鄉事中心,但亦因此而未能成為香港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在1946年當局勒令東華三院協助九龍城中商人重組樂善堂,並由戰前的總理譚傑生、陳祖澤、顧超文等人組成具法律效力的常務總理會主理善業。 常務總理會由一名首總理及兩名副首總理及不多於二十五名的常務總理所組成,後來在1965年首總理改稱主席,副首總理改稱副主席並增至四人,同時置總監督一人、副總監督二人監察堂務,由1946年至1960年的樂善堂首總理均兼任東華三院的副首總理。 而按樂善堂規程,現時每屆組織均由不多於一百五十人的「當年總理」所組成,當中並選出二十五人為常務總理,同時設置荃灣、打鼓嶺、井欄樹、蠔涌、坑口等地之鄉村代表,代表在成立時樂善堂服務華界的傳承。 1970年代起,曾經改爲選出三十五位常務總理,後來於2011年起,先後改爲三十位常務總理、二十位常務總理,以及現時改回二十五位常務總理。
樂善堂中醫: 九龍樂善堂
他續稱,中心提供多元且專業的服務,包括透過跨專業團隊如註冊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為中心長者「度身訂造」個人護理計劃,提供康樂活動、膳食、復康訓練、讓長者身心層面獲得適切照顧。 樂善堂中醫2025 除了長者會員,他們的照顧者亦是中心服務對象,中心為他們提供照顧者支援活動,讓會員及家屬能放鬆心情,共聚天倫,並向照顧者安排家居物理治療訓練和健康講座等。 梁松泰署長於致辭時表示,樂善堂是政府在提供安老服務方面的一個堅實伙伴,服務包括安老院舍、長者鄰舍中心、長者日間護理中心、院舍外展醫生到診服務,亦是「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及「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的認可服務機構。
樂善堂中醫: 樂善堂中醫: 藥房可配是低燒用的塞藥
安老服務一直是樂善堂的重點服務之一,樂善堂擁有近40年照顧長者的護理經驗,承蒙社會福利署委託,樂善堂於黃大仙富山邨開設及營運長者日間護理中心,為經「安老服務統一評估機制」評估後建議適合接受社區照顧服務的體弱長者,提供一站式日間護理照顧及支援服務。 中心於去年初已投入服務,並幸獲樂善堂莫文韜副主席贊助,命名為「樂善堂標準錶針長者日間護理中心」,藉以優化復康設施和儀器,讓長者能獲得更優質的服務支援。 隨着社會進步,樂善堂先後開設男女子義學、學校、診所及安老院,以服務各階層市民為己任,並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為宗旨,至今已經有數十間機構,包括十八間學校、四間醫療所、兩部流動中醫診所及四所長者服務單位,遍佈港九新界。 多謝使用德善堂中醫門診預約服務,您提供的個人資料僅作醫療用途並絕對保密。 樂善堂中醫2025 您可即時預約下一個工作天起的診症時間,本中心將通過電話或電郵確認有關預約。 香港現時有不少機構提供中醫服務,當中包括流動中醫醫療車,而慈善機構轄下的流動中醫車,大部分都免診金而且藥費便宜,同時提供長者優惠,而且可配合醫療劵。
樂善堂中醫: 診所已跟隨政府的公報,將應變級別提升為緊急。為了保障診所病人及職員的安全,並有效地減低診所內交互感染的風險,本堂已即時加強及採取更嚴謹的感染控制措施。希望各位人士遵守有關措施和安排,並與本診所之醫護人員合作。有關措施請按以下連結:
樂善堂致力推動以社區為本的基層醫療服務,除了提供普通科門診服務外,診所亦設立眼科和皮膚科專科服務,務求讓有需要的基層大眾得到適切的專業護理,同時以相宜的費用接受診治。 樂善堂中醫 樂善堂中醫 今日,樂善堂轄屬教育單位遍及香港、九龍及新界不同地區,提供多元化之教育服務,並以「仁愛勤誠」為校訓,培育社會棟樑,貢獻社會。 不少幼童在家中出現發燒、喉嚨痛、疲倦等症狀,家長要四出撲藥,本港醫療系統超負荷,大批快速測試陽性或初陽病人留家等候,社區出現大量的確診者正在輪候醫療服務。 樂善堂社區藥房應市民之急,於九龍城及太子藥房分店為家長提供諮詢藥劑師及配藥服務,除可配撲熱息痛Paracetamol同布洛芬Ibuprofen藥水外,近日更提供市面難求的止痛退燒塞劑亦有得配。 同場嘉賓包括運輸及房屋局陳帆局長、九龍樂善堂陳健平主席及運輸及… 適逢香港回歸25周年,九龍樂善堂年度籌款活動「全港賣旗日2022」將以香港特色為題,以我們最熟悉、具標誌性的特色景點或事物,透過手繪形式重新呈現在大家眼前,讓大家再次發掘香港的美好。
樂善堂中醫: 中醫團隊
另外,在《專刊》的〈民國庚午年九龍全屬各鄉代表〉中,坑口、蠔湧、全灣、西貢、大圍、隔田等村落均派有鄉代表參與,此亦可見樂善堂當時慈善事業之廣。 《專刊》記述樂善堂總則第一條寫道:「本堂設立,專為賙恤九龍全屬貧病人民,及教誨失學男女兒童為宗旨,其他如施棺、施粥、施衲、施茶、及關於地方上有益善政」。 刊登日期 2022年7月14日 服務單位 樂善堂中醫 醫務部 職位名稱 兼職牙醫 參考編號 job007 截止日期 2022年8月15日 主要職責 Please refer to English version.
樂善堂中醫: 流動中醫診所
《專刊》的〈勸捐小引〉提及當時九龍已由「荒野之區」變為「繁盛之地」,幾乎可以比得上當年的「香港」、「油麻地」一般繁盛,然而其時「香港則有東華醫院,以惠濟貧民」,「油麻地亦有廣華醫院,以施醫贈藥」,惟有九龍地面沒有醫藥設施。 九龍樂善堂流動中醫醫療車由2014年7月7日起(逄星期一)進駐新啟德發展區服務市民,醫療車停泊位置為啟晴邨欣晴樓側。 流動醫療車配有1位本堂註冊中醫師及配藥員,提供全科及針灸服務,並採用中藥濃縮顆粒沖劑,市民可免卻繁複煎藥程序,沖服過程安全方便,受大眾歡迎。
樂善堂中醫: 九龍城區中醫師一覧
今日,樂善堂轄屬教育單位遍及香港、九龍及新界不同地區,提供多元化之教育服務,並以「仁愛勤誠」為校訓,培育社會棟樑,貢獻社會。 仁愛堂流動醫療車服務地點遍佈全港 30 個地區,設有超過 100 個服務點,為全港各區市民提供中醫服務。 由本堂醫務單位醫生為服務使用者接種最新型4價流感疫苗,以保障健康並預防流感於社區間傳播。 所有合資格群體均可獲衛生署全數資助,合資格群體包括:6個月至未滿18歲或年滿18歲或以上仍就讀中學人士,50歲以上人士,孕婦,智障人士及領取傷殘津貼人士。 刊登日期 2023年2月20日 服務單位 樂善堂梁銶琚敬老之家 職位名稱 合約社工 (樂善堂梁銶琚敬老之家) 參考編號 job134 截止日期 2023年3月15日 主要職責 負責督導院舍社福部及雜務員工作。
樂善堂中醫: 樂善堂中醫: 健康
兒童必理痛退燒藥亦被家長搶購一空,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藥劑師表示,市民可前往有「RX」標誌的藥房,即有專業藥劑師當值的藥房,購買含布洛芬(Ibuprofen)成分的藥物用作退燒。 崔俊明補充,布洛芬(Ibuprofen)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但並不適合所有人,有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不建議患有嚴重哮喘、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人士服用。 樂善堂與油尖旺民政事務處合作「居家抗疫支援計劃」 為確診少數族裔及基層家庭送上抗疫物資 油尖旺區是少數族裔主要聚居地方,十八區中亦以油尖旺最多劏房單位,基層家庭居多。
策劃及推行各類型小組和大型活動,關顧和輔導長者及與家屬聯繫,協助院舍行政等工作。 專業診治是德善堂服務理念的一部分,惟德善堂不忘坊間有病患因各種理由,不便親身或定期前來門診,因此特設上門應診,確保病患能得到適切的診斷及治療。 這項服務貼心之處在於不止考慮到病患特殊需要,更顧及家屬照顧病患的負擔,盡顯德善堂盡心竭力行醫的一面。 由傳統中醫診所起家,德善堂始終堅持「以醫為本,濟世救人」的核心理念,以顧客為中心,通過不斷研發創新,精煉醫術,為大眾提供專業、全面、貼心的醫療服務,並致力成為優質醫療及健康養生界的領導者,實現健康產業的發展理念。
樂善堂中醫: 診所治療中心
樂善堂中醫 當日一眾懷著滿滿善心的義工,在端午前夕到訪樂民新村,親身為300戶雙老同住或獨居長者送上端午糭以及福袋,送上節日祝福,一同歡渡佳節。 牙科診所,由註冊牙醫駐診,為普羅市民提供治療性、預防性及修補性的牙科療程。 樂善堂歡迎《施政報告》提出「簡約公屋」政策 對於傳媒查詢「簡約公屋」項目,樂善堂歡迎及支持政府推出「簡約公屋」之政策。
為減低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壓力及滿足市民對社區藥房的服務需求,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九龍樂善堂、香港仔坊會、以及醫護行者推出「賽馬會社區藥房支援網絡 」,擴展其社區藥房配藥、用藥護理和支援服務。 醫療是樂善堂核心服務的一環,為回應社區需要,樂善堂推行多元化基層醫療,以及預防疾病健康推廣服務。 現時樂善堂設有5間診療所提供西醫、牙醫、中醫及專科服務(眼科、皮膚科、婦科),另有4架流動中醫醫療車為港、九、新界居民提供中醫全科及針灸治療。
樂善堂中醫: 服務範圍
樂善堂更在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嚴峻期間,全力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迅速調動資源,在極短的時間內組成兩支照顧專隊,於石硤尾公園體育館及灣仔港灣道體育館的暫託中心,為入住中心的輕症及康復長者,提供悉心的照顧和專業的護理。 繼本年2月於大埔及屯門開展的流動中醫診所服務外,樂善堂亦將於牛頭角樂善大廈開設牙科診所,並獲郭予宏常務總理捐款逾百萬元支持,同時亦為紀念其先翁郭亨石先生行善積德之遺訓,診所將命名為「樂善堂郭亨石紀念牙科診所」,預計於2010年底投入服務。 德善堂中醫診所始創於2000年,由星級註冊中醫師帶領,以豐富的臨床經驗提供全面而專業的中醫專科診所服務,針對婦科、兒科、內科、痛症科、皮膚科,為患者提供專業中醫針灸、拔罐等治療,配合自設藥房嚴選優良藥材及顆粒沖劑等,確保療效顯著,絕對安全可靠。
樂善堂中醫: 醫療服務簡介
主要適應症 呼吸系統:哮喘、鼻敏感、慢性咳嗽 樂善堂中醫 體質虛弱:容易感冒、手足冰冷 婦科:月經不調、經痛… 投標者可於2023年2月23至24日到本堂參考簿册樣板,如須參考簿册樣板,投標者可於2月22日下午5時前於「九龍樂善堂電子投標系統」或電郵至報名及預約時間。 无论是人们在已经生病或者未生病的情况下,中医脉象仪都可以很好的识别出人们的身体到底哪里出现了不好的状况。 中医脉象仪的数据库就如同人类的大脑一样可以从中调动并且处理检测好人们身体健康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发现问题人们可以针对中医脉象仪所提供的数据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问题。
同時希望在疫情下透過慈善形式,讓大眾一同關懷社會上有需要人士,一同分享愛。 本堂於二零一年開始設立流動中醫診所,為社區居民提供中醫全科及針灸治療服務。 安老服務一向是樂善堂的核心服務,轄屬的長者院捨及敬老鄰捨中心遍佈全港,透過各類社區支援及院捨服務,使長者得享富尊嚴並愉快的生活。
樂善堂中醫: 中醫資訊
基金自成立以來,已撥款援助逾1100宗個案,當中包括:馬頭圍塌樓事故災民、馬尼拉人質事件家屬、牛頭角迷你倉大火殉職消防員遺屬、大埔公路巴士車禍受影響家庭,以及多個因工業傷亡事故而遭受影響的人士及其家屬等。 九龍樂善堂「樂善關懷基金」撥款支援 秀茂坪安達臣道天秤意外受影響的死傷者家屬 九龍樂善堂對昨日(9月7日) 於秀茂坪安達臣道發生之天秤意外深表關注,並對死傷者家屬予以深切慰問。 九龍樂善堂「樂善關懷基金」將為意外中受影響之死者家屬提供$50,000之經濟援助;每名傷者則予以$20,000經濟援助,盼能… 九龍樂善堂慈善粵劇專場 –《福星高照喜迎春》 近千觀眾一起賞好戲 做善事 (2022年12月17日–香港) 由九龍樂善堂舉辦一年一度的慈善粵劇專場已於今日假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圓滿結束。
設有腫瘤科、心腦血管科、婦科、皮膚科及內科等專科服務,由經驗豐富的註冊中醫師主理,確保病人得到最可靠之診斷及治療。 設有腫瘤科、心腦血管科、婦科、皮膚科及內科等專科服務;有別於坊間全科診斷,每個專科均有經驗豐富的註冊中醫師主理,確保病人得到最可靠之診斷及治療。 由懲教署、九龍樂善堂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有限公司攜手合作之「玻璃樽再造計劃」,於九龍樂善堂轄下的17間屬校推行,希望藉此教育及提高學生對玻璃樽回收的意識,並推廣支持在囚人士更生。 計劃包括於參與學校設立玻璃樽回收桶,再由環境保護署合約承辦商將玻璃樽回收及處理。 九龍樂善堂(簡稱樂善堂)成立於1880年,迄今已有130年之悠久歷史。 樂善堂創辦初期,原是由一班鄉紳替地區居民排難解紛;而發展至現時,服務更深化至教育、醫療以至安老及社會服務等層面,以「救災紓困、贈醫施藥、興學育才、安老培幼」為宗旨,服務港人。
樂善堂中醫: 中醫團隊資深專業
(南宋景炎二年):宋瑞宗趙昰朝廷為元兵所逼,從福建逃奔至大嶼山梅窩,在官富場(今九龍城一帶)一帶建立行宮。 據樂善堂總幹事陳仲海先生表示,樂善堂成立日子應早於1880年,惟二戰時受到破壞,只剩下一對於光緒六年(1880年),由學者所贈之對聯及幾塊石頭,因此重建時就以1880年為成立日期。 有讀者向東網爆料指,昨日(18日)聯合醫院有手術室的一組大型手術燈突然跌下,倒在手術床上,電線仍然連着該組燈。 據悉當時該手術室沒有進行手術,但旁邊的手術室有手術進行中,事件無病人受傷。 九龍樂善堂發源於19世紀中葉的九龍寨城龍津渡碼頭公秤,時清廷九龍汛衙門在同治十二年(1872年)於寨城外設龍津石橋海關,後來中方官員將此海關的責任與營運,轉移予九龍各鄉之殷商,肇成九龍樂善堂之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