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受養人年齡為55至59歲,免稅額2萬元;60歲或以上為4萬元。 若全年同住而毋須付出十足費用,則享有額外免稅額(55至59歲2萬元;60歲或以上4萬元)。 倘多于一名人士有资格就同一位受养人申索免税额,他们须议定由那一位提出申索。 父母免稅額2025 申索免税額的一方須於其報税表的第 11.2 父母免稅額2025 部填寫子女的詳情,而不申索免税額的一方不用填寫其報税表的第 11.2 部。
DTTL每一個會員所及其相關實體僅對其自身的作為和疏失負責,而不對其他的作為承擔責任。 父母免稅額2025 另外,財政部今日亦公告112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金額為20.2萬元,此部分於明年(113年)5月申報112年度綜所稅時即可適用。 檢舉逃漏稅獎金,最高可拿480萬元,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領。
父母免稅額: 免稅額項目一覽
原文刊於《iMoney智富雜誌》394期(收費閲讀),標題經TOPick修改,原題為「錯報父母免稅額墮法網」。 父母免稅額 毅思會計成立自2013年,為創業者和中小企提供一站式優質服務。 多年來服務社群,累積不同客戶類型經驗,並屢獲獎項。
- 所以大家在報稅的時候,就要計清楚夫妻二人哪一位需要交更多稅,並由這一人申索子女免稅額,這樣才能把稅扣到最盡。
- 按該計劃,申索者必須經由衛生署署長或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或在極為特殊情況下由私家醫院的註冊醫生)證明其病患為嚴重殘疾及其嚴重殘疾情況將持續不少於六個月,才符合申領津貼的資格。
- 其中又以供養父母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一直都備受關注。
- 每年5月份,稅務局陸續會向納稅人發出報稅表,你理解你有幾多免稅額可以扣嗎?
- 稅務局要求除左年份,月份都須要填上就當然和申索有所關係。
- 近年疫情影響下,子女畢業後要找到理想工作不易,也有畢業生選擇Working Holiday或Gap Year遊歷世界,體驗人生。
- 才不會省了贈與稅,再出售時房地合一稅會暴增,因小失大。
若你的配偶在2022/23課税年度沒有在香港收取任何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和沒有就該年度選擇自行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你可申索扣除已婚人士免税額,不用選擇合併評税。 退休及移居海外人士可選擇合併評税,任何已婚人士,不論是否香港居民,都可選擇用合併評税方式計算薪俸税。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該受養人必須慣常地在香港生活。 父母免稅額2025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父母免稅額: 申報靠「問心」 最好保留單據
在供養父母免税額的規定下,居住單位的業權,並不是釐定是否同住的因素。 你雖與你父母同住,但要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及額外免税額,你須符合供養的申請規定。 父母免稅額2025 如你父母與你同住至少連續 6 個月而無須付出十足有值代價,你便可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
- 你亦無須在提交報税表時附上證明文件,但須保留有關文件 6 年(由有關課税年度完結起計),以便税務局日後抽查時可提交查驗。
- 留意,父母如以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為由申索單親免稅額,是不會受理的,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稅額。
- 假設女兒自行繳納土增稅、契稅,則計算陳媽媽應繳贈與稅時,贈與價值1,200萬元,可減除當年度免稅額244萬元及女兒實際負擔稅負212萬元,贈與淨額744萬元,稅率10%,贈與稅74.4萬元。
- 本資料之編製僅為一般資訊目的,並非旨在成為可仰賴的會計、稅務或其他專業建議。
- 基於累進稅率制度,若由收入最高的人申請,一般可以盡享免稅額,建議家人先商量。
- 因此建議讓淨收入最多的人申請父母免稅額,想要用盡父母免稅額便要先與家人商量一下。
- 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認為,房市與股市的價量關係走勢不同,別陷入「量先價行」的迷失,明年房市沒有再上漲的基本要件,選後若短線上漲,房價漲多少就會跌多少。
申索父母免稅額的基本條件是:受養人須通常在香港居住。 假如你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已經移居海外,你便不可以申索此類別免稅額。 但如囷你的父母只是間中短暫逗留內地或海外,他們仍在香港居住,以香港作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地方,並以香港社會一般成員身分在這裏生活,他們是通常居住於香港,你可以就他們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 此項免税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税額。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關課税年度內獨力或主力撫養兄弟姊妹,則該兄弟姊妹方被視為由你或你配偶供養。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均有資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該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
父母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同住定義是什麼?
由於他的婚姻未有註冊,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税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除非他們是在 1971 年 10 月 7 日婚姻法修改前依中國傳統習俗成婚,這樣才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的條件。 法例容許納税人申索他們的領養父母、領養祖父母或領養外袓父母的免税額。 《税務條例》內“領養”指以香港法律所承認的任何方式而領養。 父母免稅額 由於婚姻未有註冊,你 / 或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税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稅務局要求除左年份,月份都須要填上就當然和申索有所關係。 父母免稅額 如你在任何课税年度内供养一名有资格根据「香港政府伤残津贴计划」领取津贴的家属,你便可申索伤残受养人免税额。 子女免税额是父母因出钱支付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而给予的免税额,而单亲免税额则是因父母照顾和监护子女的起居生活而给予的免税额。 由於你的配偶未領有香港身分證,你可先提供他 / 她的身分證明文件副本。
父母免稅額: nybagel仁愛: 生活熱門新聞
一年一度的報稅季節又到,盡管報稅已成為每年的例行公事,但在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免稅額時,不少人仍有種種疑惑,甚至出現錯誤申索。 你必須和你的父母協議,決定由誰申索你祖父母的免税額,然後把你們的決定,以書面交與税務局職員辦理。 如你的父母在1968年1月至3月份出生,他們在2022/23課税年度便年滿55歲,你便可申索及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 但如他們在1968年4月至12月份出生,他們在2022/23課税年度便未年滿55歲。
父母免稅額: 離婚後我還可以使用子女免稅額嗎?免稅額如何計算?
報稅表要填寫起來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單是填寫個人資料及全年入息金額當然容易,但在計算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時,往往就要多花時間去研究。 如子女大學畢業後選擇到外國Working Holiday,就不符合上述資格,父母便不能就該名子女申索免子女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2025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稅務委員會聯席主席殷國煒列出多個報稅重點,提醒大家有關父母/祖父母免稅額的申索要求。
父母免稅額: 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 其他免稅額包括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單親免稅額、傷殘受養人免稅額,以及傷殘人士免稅額。 在香港的稅務體系中,免稅額通常分為基本免稅額和個別免稅額。 今個課稅年度,打工仔都會享有132,000元的基本免稅額,即是全年收入不超過132,000元的單身人士無須交稅。 而個別免稅額則是根據納稅人的個人情況而定,例如子女數目、供養親屬等因素。
父母免稅額: 個人免稅額計算|供養父母、子女及個人等14項免稅額一覽 自願醫保等8項扣稅項目懶人包
雖然它和免稅額均可減輕納稅人的交稅負擔,但具體安排上卻存在差異。 免稅額是符合資格就可盡享這個免稅額,但扣稅項目則不同,它是一種實報實銷的免稅安排,如合資格年金保費、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自願醫保、認可慈善捐款等就是屬於扣稅項目,亦有坊間所指的扣稅三寶。 崔慶昭:可以的,即使父母在3月31日生日也可以,只要在稅務年度(4月1日至翌年3月31日)內有1秒滿足了條件,也可以領取整年的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慳稅貼士
鄭文在特別呼籲,如果有相關需求的人不要忘記在12月底前辦理,錯過後,今年度的贈與稅免稅額自然就沒了,贈與計畫就必須多延遲一年才能完成。 至少連續 6 個月與你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費用;或你/你配偶每年付出不少於 HKD 12,000 的金錢用以供養該名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除此以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幫助你減少應繳稅項,但《稅務條例》已有嚴格的反逃稅準則,成立公司提供服務必須要有商業理由,而非單純為慳稅,否則可能會被稅務局審查其開設公司的動機,調查有否涉逃稅行為,後果可以很嚴重。 2022/23年度薪俸稅計數機及2022/23年度個人入息課稅計數機,計算建議的稅款寬減措施實施後你應繳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款。
父母免稅額: 父母有工作,會唔會 claim 唔到父母免稅額?
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税額。 父母免稅額2025 倘多於一名人士有資格就同一位受養人申索免税額,他們須議定由那一位提出申索。 Deloitte 亞太(Deloitte 父母免稅額 AP)是一家私人擔保有限公司,也是DTTL的一家會員所。 Deloitte亞太及其相關實體的成員,皆為具有獨立法律地位之個別法律實體,提供來自100多個城市的服務,包括:奧克蘭、曼谷、北京、河內、香港、雅加達、吉隆坡、馬尼拉、墨爾本、大阪、首爾、上海、新加坡、雪梨、台北和東京。 時序進入年底,許多民眾會善用年度免稅額辦理贈與財產,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父母贈與不動產給子女,土增稅、契稅由誰繳,將可能影響贈與稅負擔。
父母免稅額: 免稅額填錯/填漏有沒有補救方法?
個人報稅表項目繁多,不少納稅人草草填妥了事,其實只要花點時間、花點心機,填報各項免稅額及扣稅項目,便可為年底的稅季慳一筆。 此外,與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住的免稅額,當中「同住」的定義是指在同一單位居住。 一般來說,就算同一幢樓的不同單位亦不是同住,因此並未符合同住規定。 除上述9項免稅額外,今年2月的財政預算案亦已宣佈寛減今個2019/20課稅年度的100%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0,000。 這項稅務寛減是無須申索已可自動獲得,所以大家在計算稅項時記得一併計算。 一般而言,所有子女的免稅額只能由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申索。
近年本港發生數宗納稅人因虛假陳述以申請父母/祖父母免稅額而被判入獄案件。 例如某納稅人訛稱其祖母與她連續全年同住而申請供養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經調查後,發現被告的祖母多年來居於美國,結果被判入獄兩個月,緩刑兩年。 甚至有納稅人申請已去世的父親的免稅額,結果被判入獄4星期,緩刑18個月及罰款。 法例規定在納税人與配偶分居或離婚的那一個年度內,納税人不能享有「單親免税額」。 舉例說,納税人在2022年8月離婚,他/她在2022/23年便不會得到「單親免税額」,要到2023/24課税年度的評税才能提出申索「單親免税額」。
個人免稅額,其實是基本免税額,即是每位香港打工仔都能夠享有的 HKD 132,000 免税額。 只要納稅人在課稅年度中的收入不超過 HKD 132,000,該年度就不需要交稅。 一般而言,已婚人士不得各自申請他們子女的免稅額,需由其中一人申報所有子女的免稅額。 然而,如果其中一方以標準稅率計稅,由另一方申報子女的免稅額會更有利。 另外,並非子女仍然在學父母就自動享有子女免稅額,若然他們就讀展翅、短期/兼讀課程、學徒訓練計劃等不屬於全日制學生,父母就不能申領子女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於稅務制度中,是指納稅人可以因為有子女而享受的稅務優惠,這是稅務制度中的一個基本元素,旨在鼓勵生育和支持家庭。
父母亦不会因照顾和监护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单亲免税额。 就《税务条例》而言,「婚姻」一词指香港法例或结婚当地的法例所承认的合法婚姻。 如你符合指定条件,便可享有基本免税额或申请其他免税额。 父母免稅額 本文介绍有关各类免税额的资料,以及这些免税额如何减少你的税款。 你亦可参考免税额、扣除及税率表,以及关于免税额的常见问题以了解详情。
父母免稅額: 報稅好頭痕?7條申報父母免稅額Q&A
如納稅人符合指定條件,便可享基本免税額或申請其他免税額如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減輕稅款負擔。 納稅人無需就基本免稅額提出申請,每個納稅人的基本免稅額為HK$$132,000。 父母免稅額2025 如欲申索「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受養人必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因此,如受養人於該課税年度居於內地,你便沒有資格申索該項免税額。 就考慮納税人是否有資格申請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而言,「通常在香港居住」的受養人,是指除了暫時性或偶爾性的離開香港外,該人是慣常地在香港居住,以香港作為他/她日常生活的地方,並以香港社會一般成員身分在這裏生活。
國稅局表示,父母贈與不動產給子女時,贈與稅的納稅人是父母(贈與人);贈與土地繳納的土增稅及贈與房屋繳納的契稅,納稅人則是子女(受贈人)。 本站使用元件之台股行情、個股基本資料及財務資訊為 凱衛資訊 提供。 本站元件所提供之金融資訊, 係供參考,不能做為投資交易之依據,所有資料以台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公告為準。 他還提到,台灣以農立國,不少長輩都持有農地,如果是農地,又沒有違規使用情事的話,只要向區公所申請「農用證明」,不僅免課徵土增、贈與稅,就算未來出售,房地合一稅也可免稅。 鄭文在表示,高齡化下,不少長輩都希望透過贈與方式,讓後輩取得財產或不動產,由於贈與稅1年244萬的免稅額,是採年度計算,所以每年的12月都是辦理不動產贈與過戶的旺季。
父母免稅額: 子女在學就一定有免稅額?
如你就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获扣除长者住宿照顾开支,则你不得在同一课税年度就同一名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获给予供养父母及供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额。 如你或你配偶在有关课税年度内独力或主力抚养兄弟姊妹,则该兄弟姊妹方被视为由你或你配偶供养。 如除你以外有其他人士在同一课税年度均有资格就同一兄弟姊妹申索该免税额,你们必须互相议定由谁人提出申索。 假如你在有關年度已婚並已獲給予已婚人士免税額則不能同時享有基本免税額。 不過,這不代表個人入息課稅一定比物業稅更划算,因為個人入息課稅根據累進稅稅階計算,其最高邊際稅率比一般標準稅率高,這要視乎業主的收入多寡而定。
父母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父母免稅額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假若不幸填寫報稅表時,遺漏部分的免稅項目和申索扣除額,大家仍可在指定時間內提出申索。
稅務人員、稅務人員配偶及兄弟姐妹、公務員執法過程中舉發的逃… 假設女兒自行繳納土增稅、契稅,則計算陳媽媽應繳贈與稅時,贈與價值1,200萬元,可減除當年度免稅額244萬元及女兒實際負擔稅負212萬元,贈與淨額744萬元,稅率10%,贈與稅74.4萬元。 若由子女自行繳納,則這兩筆稅費不屬於父母贈與,父母將可繳納較少的贈與稅;若由父母出資代繳,依遺贈稅法規定,則屬於贈與價值的一部分,應併入贈與總額中計算,比起由子女自行繳納,父母代繳可能將需要繳納較多贈與稅。
父母免稅額: Q:我的配偶沒有工作,由本人獨力支付子女的生活費,可否申索「單親免税額」?
若納稅人/配偶在課稅年度內,供養55歲至未滿60歲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享免稅額2.5萬元(以每名父母計算);被供養的父母在60歲或以上,免稅額則每名5萬元。 受養人須是香港法律所承認的「父母」關係:除親生父母外,納稅人可以申請領養父母、繼父母的免稅額,但必須符合香港法律所承認的「父母」定義。 按中國習俗「上契」的父母、未有正式註冊結婚的繼父母、離婚後配偶的父母,一般都不符合申索條件。
父母免稅額: 免稅額2023|報稅如何慳最多? 供養父母、子女及個人免稅額解説
由於你的兒子已年滿 18 歲,而並非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職業訓練局屬下訓練中心提供不同程度的課程,如一年及兩年全日制課程、職前的訓練課程和部分時間制課程供在職人士修讀。 如果你的兒子修讀的是全日制課程,他亦即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可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如果只是一些短期課程或部分時間制課程,他便不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不能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在報稅表內,如為了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而作出不正確的陳述,即觸犯《稅務條例》第 80(2)(b)條,違者可被罰款和檢控。
父母免稅額: 免稅額填錯/填漏如何補救?
但如果父母離婚後合力支付照顧子女開支,甚至是繼父、繼母都有份資助,這時父母及繼父母都可得部分子女免稅額。 假如一直不能達成共識,稅局會按父母、繼父母各自支付照顧子女金額比例分配子女免稅額。 如合符資格,第1名至第9名子女,每名可獲$13萬的子女免稅額;在每名子女出生的課稅年度,子女免稅額便可額外增加$13萬,例如你的子女是在2022年5月1日出生,該課稅年度的子女免稅額便有$26萬。 假如依然不清楚自己要交幾多稅、有幾多免稅額,大家可以前往政府網站的報稅計算機,計計自己大約有多少免稅額、扣稅項目及要交幾多稅。 自僱人士/ 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和斜槓族(Slasher)可把支付給強積金計劃的強制性供款當作營業開支,申請扣除香港利得稅。 父母免稅額 但自僱人士作出的一般自願性供款不可扣稅;如在強積金計劃開立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則可申請扣稅。
父母免稅額: 供養父母免稅額
如你的父母在1967年1月至3月份出生,他們在2021/22課税年度便年滿55歲,你便可申索及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 但如他們在1967年4月至12月份出生,他們在2021/22課税年度便未年滿55歲。 每年5月份,稅務局陸續會向納稅人發出報稅表,你理解你有幾多免稅額可以扣嗎? 我們經常聽到有父母免稅額,本文與大家分享父母免稅額申索條件和金額,讓大家做足準備。 如果父母均以他/她在该课税年度曾独力或主力抚养同一子女而申索单亲免税额,则该课税年度的单亲免税额可能要按父母各自独力或主力抚养该名子女的起居生活的期间来分摊。 如果受供养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年度内全年连续与你同住而并无付出十足费用,你亦可享有供养父母及供养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额外免税额。
父母免稅額: 子女免稅額申領資格
假如你在有关年度已婚并已获给予已婚人士免税额则不能同时享有基本免税额。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父母免稅額: 免稅額V.S.扣稅項目
他指出,假設房屋、土地公告現值合計為800萬,以每年244萬免稅額的贈與方式,約4年即可完成贈與,倘若長輩夫妻兩人都建在,合計1年則可使用488萬免稅額,等於2年即可完成贈與。 特別是不動產的傳承,在105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之後,必須隨法令及國稅局的態度,更新規劃。 才不會省了贈與稅,再出售時房地合一稅會暴增,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