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船員稱鹹田灣為『西貢五大危險沙灘』之一,因此地曾多次發生泳客被沖走遇溺身亡。 鹹田村 這口看似不起眼的水井位於草地後面,是香港最後一個提供淡水的泉水井。 活泉井為鹽田梓供水幾個世紀,曾是村民飲用和梳洗的唯一水源,直到 1960 年代,當時的居民因乾旱在附近的島嶼上建造了一個小水庫。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000,年齡中位數為 47.6歲。
- 活泉井為鹽田梓供水幾個世紀,曾是村民飲用和梳洗的唯一水源,直到 1960 年代,當時的居民因乾旱在附近的島嶼上建造了一個小水庫。
- 該沙灘水淺,直接東向太平洋等因素使海灘終年出現危險的暗湧,可把泳客拉出海中。
- 過去村民的生活簡單樸素,他們主要依靠捕魚和農業(例如稻米和甘蔗)為生。
- 香港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有不少片段取景自藍田舊區,其中「徙置區所屬的足球場」就是藍田配水庫遊樂場。
鹹田海灘沒有救生員服務,也沒有政府更衣室或防鯊網等設施。 鹹田村 古諮會上星期四(8日)通過古蹟辦的建議,確認16個歷史項目的評級,當中包括西貢的大浪村和鹹田村,兩村為百年古村。 惟當中的鹹田考古遺址早於上年已被揭發有多間古屋於未經批准下被人拆毀,但古諮會於會議上隻字不提,更指個別建築物的文物價值和狀況各有不同,更建議把早前的「整村評級」改為「斬件評級」。 育英學校位於聖母無原罪小堂旁邊,是村內唯一的小學。 為了給村中的孩子們提供教育,村民在傳教士的協助下成立了育英學校。
鹹田村: 村莊
自 2019 鹹田村 年以來,藝術家和村民更先後為鹽田梓藝術節創作了數十件藝術品,將其打造成一個充滿活力的露天「博物館」和打卡熱點。 鹽田梓雖是客家村落,但由於全村都信奉天主教,又稱為「教友村」,島上的聖若琵堂更有逾百年的歷史,曾由聯合國頒發「文化遺產保護」優異獎,具歷史價值。 曾與大澳並列香港5大鹽田,當年全村村民都以賣鹽為生,產量多到能提供全西貢的用鹽量,可惜後來全球製鹽開始工業化,鹽田梓的造鹽業也漸漸沒落。 關注本港土地發展的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批評古蹟辦漠視現實情況,更提出將整體村落評級改為「分拆評級」,受保護的單位由整條村降為個別村屋。 「本研社」指這項做法絕對是浪費時間,影響全港古蹟保育工作。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五桂山山上興建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 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 該沙灘水淺,直接東向太平洋等因素使海灘終年出現危險的暗湧,可把泳客拉出海中。
鹹田村: 荃灣昇柏山2房戶 735萬元獲承接
如今,許多村民已移民到英國,村內只餘下不足十名村民。 古物諮詢委員會上星期四(8日)通過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建議,確認大浪村及鹹田村兩條村落16個項目的古蹟評級,但是會上沒有提到當中不少建築物已先被偷步拆爛。 本土研究社批評古諮會對歷史建築的評級喪失保護古蹟的價值,又形容古屋被偷步拆毀隻字不提一事,是「評級會變追悼會」,事件反映是香港古蹟保育的「死症」。 鹹田村2025 鹹田灣沙灘被政府確認不適宜游泳,而香港船員則稱鹹田灣為『西貢五大危險沙灘』之一,與大浪西灣,大蛇灣,浪茄灣及甕缸灣並列,因此地曾多次發生泳客身亡事故。 鹹田村2025 [3][4][5]由於鹹田沙灘水淺,直接東向太平洋及凹字形海灣地理等因素,海灘終年出現危險的暗湧(暗藏的離岸流),可把泳客拉出海中,尤其在入秋吹東風或東北風時最是危險。 [6][7]香港政府在當地已立警告牌提示遊客此海灘不是泳灘。
- 這口看似不起眼的水井位於草地後面,是香港最後一個提供淡水的泉水井。
- 上年8月,有發現指有多輛工程車於鹹田灣沙灘一帶出沒,又存放不少建築材料,疑違反《效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亦有揭發指有原居民擬重建或興建多間丁屋,並以挖泥機破壞樹林。
- 育英學校位於聖母無原罪小堂旁邊,是村內唯一的小學。
- 1982年5月29日的持續暴雨,東九龍淪為重災區,藍田剩下的寮屋區亦吿毀滅,導致5人死亡。
- [3][4][5]由於鹹田沙灘水淺,直接東向太平洋及凹字形海灣地理等因素,海灘終年出現危險的暗湧(暗藏的離岸流),可把泳客拉出海中,尤其在入秋吹東風或東北風時最是危險。
- 香港船員稱鹹田灣為『西貢五大危險沙灘』之一,因此地曾多次發生泳客被沖走遇溺身亡。
- 「本研社」補充,有地產財團已購入大浪村及鹹田村幅土地,古蹟辦以「分拆」方式進行評級工作,有利個別土地的發展。
於2009年,古蹟辦歷史建築評審小組曾建議把評級範圍涵蓋整條鄉村,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以示該區一帶有極高的考古價值,故現有建築物的更改、重建或新發展均須獲城規會批准,事先亦要諮詢古諮會。 早於1954年,香港政府已研究將鹹田發展成徒置區。 [7]1963年,政府宣佈平整鹹田山並興建鹹田徒置區,1966年起落成。 鹹田村 [8]至於同期的資助及私人物業發展,只有1979年的啟田大廈及1982年的康田苑。 1981年11月21日,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發生五級火警,歷時7小時,玄武山村、愛華村、藍美村慘遭滅村,近千間木屋被焚燬。
鹹田村: 鹹田村古蹟被「先拆後評」 本土研究社指「評級會變追悼會」
有四條小巴線以鹹田街為總站,其中客量較多、來往葵芳的新界區專線小巴87線的總站設於近河背街一段的鹹田街,而客量較少的其餘三線的總站總站則設於寶石大廈停車場出入口外[2]。 荃灣區的大窩口@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950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48,394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縉庭山,上葵涌村,和宜合村,河背村,油麻磡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7,000,年齡中位數為 47.6歲。 香港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有不少片段取景自藍田舊區,其中「徙置區所屬的足球場」就是藍田配水庫遊樂場。
鹹田村: 鹽田梓一日遊|7. 對著鹽田吃客家菜 柴火燒製土窟雞
呢度開嘅田因為近海,田裏面會有水係鹹鹹地,所以叫鹹田。 鹹田唔係樣樣嘢都種得,咁啱香港一帶有一種稻可以生響呢啲地方。 鹹田村2025 鹹田街設有麵包店、電器店、珠寶店等商鋪[1],旁有荃灣聖芳濟中學[2]和香港房屋協會屋苑寶石大廈[1],街道左右兩邊均設有停車場(寶石大廈停車場、帝豪停車場)[2]。
鹹田村: 鹹田村20號
古諮會於古屋被拆一年後評級,是「先拆後評」、「評級會變追悼會」,失去評級保護古蹟的原意。 上年8月,有發現指有多輛工程車於鹹田灣沙灘一帶出沒,又存放不少建築材料,疑違反《效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亦有揭發指有原居民擬重建或興建多間丁屋,並以挖泥機破壞樹林。 「本研社」補充,有地產財團已購入大浪村及鹹田村幅土地,古蹟辦以「分拆」方式進行評級工作,有利個別土地的發展。 事實上,具有250年歷的西貢鹹田 鹹田村 (包含大浪村及鹹田村) ,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有潛質成考古發掘地點,從中發掘更多文物。 不過,去年有媒體揭發兩村多間古屋已被清拆,當局未見有關注。
鹹田村: 學校
進入鹽場,迎接你的是「鹽光之所」,這個立方體形狀的藝術裝置,反映了鹽晶體的原始形狀,現場亦會有義工講解整個製鹽過程。 鹽場的修復工作在 2015 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傑出獎,以表彰其「重新點燃了對香港早期發展歷史的興趣」。 村內唯一學校,現已變成了鹽田仔博物館及文物陳列室,展示過去的農具及家庭用品,從中可想像當時的生活畫面。 從西貢碼頭坐街渡入村,只需15-20分鐘,全程以石屎路為主,輕鬆易行,繞島行一圈兩個小時也不用,當中的更有不少特色景點和風景,蘊藏過去的故事及文化,值得一去。 陳鈺昕說明,事實上人體每日能排出的鈉含量有限,仍建議遵循3點守則,從根本減少鈉攝取,包括少喝加工飲料,以水作為主要的水分補充來源;少喝火鍋湯底;減少調味料、醬料使用,品嚐食物原味。
鹹田村: 發展爭議
然而在新基礎設施和住屋落成後,就以鄰近的晒草灣或茶果嶺命名。 現時藍田的界限為:西至滙景花園,東至藍田公園,南至廣田邨,北至將軍澳隧道轉車站[5]。 澄波學校建於1920年,是鹽田梓及附近村莊唯一的小學,在村民陸續搬走後,於1997年關閉。 學校現已改建成文物展覽中心,展示傳統的客家服飾、器皿和農具等手工藝品,讓人深入了解島民生活。 羅馬式聖約瑟小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無論是彩色玻璃窗、紅白相間的祭壇和瓦頂,均散發莊嚴的氣息。
鹹田村: 西貢市中心
漫步到鹽田梓南端,一條狹窄的樓梯通向玉帶橋,是許多蝴蝶和昆蟲棲息的地方,在這裡可以欣賞到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和紅樹林。 這座橋最初由客家村民於 1950 年代初建造,連接鹽田梓和鄰近的滘西洲。 在海洋景色、碧綠草地、樹木和灌木的包圍下,玉帶橋是島上風景最優美的景點之一,更是打卡的好去處。 鹽田梓的鹽田是香港唯一的天然鹽田,現定期向公眾開放,如果對曾經失傳的製鹽匠人技術感興趣,這是相當珍貴的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