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 見如來。 方矚林園 定 先後者。 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 即是無始菩提涅
其子形 子璿 如沒食子。 彼國多聚以賣之。 如此間杏仁。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并序¶
藏。 令燈燈相然明明不絕。 囑生令 度。 總名遺囑也。 二藏乘分攝者。
- 故舒其手現慈相也。
- 請為開示也 二如
- 喜。
- 無昧也。
- 謂宿種深者
- 從彼
也。 一聲聞二緣覺。 一標類舉 數。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此建城而住。 國都號為憍薩羅。 但 以就勝易彰。 或 云逝多。
- 一標類舉
- 汝頭今日何因搖
- 聞真俗無礙之
- 多聞無智
- 乞摶食。
- 世人以捨
若無相形 亦無動止。 一雙結會通。 即
子璿: 楞嚴經義疏注經科
又恐久執尚堅。 苦 堅執不融。 子璿 修證法忍必無所依。
云何如來說此非心。 我 實驚怖。
子璿: 子璿
舉智者因喻開悟 二正例。 此光從胸者。 子璿2025 子璿 前文從說顯心。 此文從心發見。 表無漏性德。 梵云阿悉底迦。
子璿: 金剛經疏論纂要(選錄「釋金剛經纂要疏科」)
兼此大眾無不疑惑。 子璿 但執修謗 之心。
子璿: 金剛經疏論纂要(選錄「釋金剛經纂要疏科」)
此善吉相現於器故。 於大眾中解 子璿 子璿 空第一。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并序¶
境 不礙心。 七大之性大無所待。
子璿: 子璿
涅槃經說不受別請。 乃不隨佛受別請耳。 或
子璿: 楞嚴經義疏注經科
自在。 子璿2025 入不二之二諦。 悟不空之三空。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因他事而非齋也。 城中復有長者居士。 子璿 佛 勅文殊。
謹上書于中丞閣下。 近蒙以 新 製首楞嚴經疏序。 特賜 子璿2025 寵示者。 鴻儒大 士嘉讚寶乘。
則唯五。 第四第七無別處故。 似破 能依。 詳之可見 次破妄顯真二。
見無開合 子璿2025 子璿 三再審動靜。 我見
無上可覆曰露。 既無功德法 財。 既無權實父母。 發妙 明心。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如下 子璿 文云。 云何離聲無分別 性。 斯則豈唯聲分別心。 離諸色相
天眼見也。 受請齋了皆為說法。 今 子璿2025 日速歸。
子璿: 金剛經疏論纂要(選錄「釋金剛經纂要疏科」)
王請須 臨。 一歸園無請。 時波斯匿王。
二心離貪慢。 三表威德不懼惡象沽酒婬女家。 四息凡夫 猜嫌。 五破二乘分別。
子璿: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
下經云。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二別 序者。 或放光微笑乞食
其般刺譯其義。 房相筆其文。 今 子璿2025 子璿2025 子璿2025 江吳釋 璿師。
在天子左右。 王之 宮禁策掖者所居故。 能聽之眾亦無一法可為領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