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的職銜雖是VP,卻要由freshman開始在餐廳學炸薯條、煎牛排、倒汽水。 「真英明的管理人都了解,fair有助公司推行新政策時,同事易於接受,令事情事半功倍。」嚴格保鮮「A fresh pair of eyes是當好領導的要訣,要不然,你只會周旋於自己的小框架,令進步空間愈來愈窄。」因此,Randy每日也將自己當成新人去上班,以一顆開放的心接受和學習天天新款的事物。 這套「常新」管理術,不是出於偶然,也沒有經過甚麼名師指點,而是她在新加坡「出征」六個月之頓悟。 要成就這種魅力,首先是為員工營造合適的工作環境;其次,應為同事提供資源,達致跟公司一致的願景;最後,要協助員工發揮他們最大潛能。
- 「其實我們不是在賣Big Mac,而是The world around Big Mac。結果很受歡迎,迴響很大。」透過這些努力,麥當勞就是希望帶歡樂給大家,同時也為Big Mac注入一種新能量。
- 作為香港麥當勞的CEO,Randy Lai直言當初自薦加入麥當勞的marketing團隊,也是因為想將以往吃開心樂園餐或是開生日會的喜悅時刻傳遞給下一代。
- 是次活动邀请到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黎韦诗(EMBA 2005)作为校友嘉宾讲者,吸引到线上线下近500名同学及校友参与,气氛热烈。
- 今年9月,麥當勞開始推行「無飲管星期一」,每逢周一都不會在櫃檯上提供塑膠飲管(顧客仍可向職員索取)。
- 6年後回港,Randy繼續於市場部任職,4年多已升至市場部的Vice President。
麥當勞於全球而言也是家傳戶曉的名字,相信每個人也一定曾是它的顧客,成長階段中的某些片段,也會與這家連鎖餐廳有關。 作為香港麥當勞的CEO,Randy Lai直言當初自薦加入麥當勞的marketing團隊,也是因為想將以往吃開心樂園餐或是開生日會的喜悅時刻傳遞給下一代。 randy lai2025 於是當年剛離開任職的Nike,她在黃頁找到麥當勞總機電話,輾轉獲得當時市場總監的名字及電話,直接跟他約見,因而成功加入麥當勞的大家庭。
randy lai: 《金钱攻略》——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最新出版 (八五折优惠)
本屆《旭茉JESSICA》「成功女性大獎」得主黎韋詩(Randy)從… 不過,黎韋詩於兩年後主動提出停賣自己「一手湊大」的產品:「許多人對自己的『傑作』有情意結,但基於當時產品未盡完美,我於是叫停自己的項目。」總結經驗,黎韋詩認為,要能夠放下自我,以『系統為先』(system first),才是成功之道。 randy lai2025 數位化校園與家長的溝通平台,單一程式會對應到單一教育機構,使家長更容易下載對應該教育機構,讓家長輕鬆掌握學生出勤,感受學校即時回報的便利讓家校溝通更有效率。
現在McCafé使用的均是Rainforest randy lai Alliance認證的咖啡豆,而製作魚柳包的魚類均獲得海洋管理委員會(MSC)的國際標準認證,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還有無飲管日、全面摒棄發泡膠包裝及於10年前為減少廚餘而實施的食品即叫即製。 店內全線採用LED燈,廚房設有特別開關,營業前不會一次就開啟所有電器, 透過科學方法計算,確保將用電量維持於剛剛夠用的水平,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 「除了一直招呼陌路人,一直以來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24小時餐廳的顧客只要不騷擾其他顧客及同事,就算他不購買食物,只想入內休息一下我們也很歡迎。」Randy說。
randy lai: 作為年輕人僱主需要更多聆聽
直至2010年前赴新加坡麥當勞出任董事總經理,令她意識到Work-Life Balance的重要性:「我第一日到新加坡辦公室,發現公司下午5時半準時關燈,感到相當意外。原來當地同事習慣要回家吃飯,而周末更不宜發公司電郵。」她第一次在入黑前下班,又學會在周末草擬好電郵後,待周一早上才發出去。 除非是緊急事務,黎韋詩現時盡量不會在辦公時間以外發電郵,同時也會準時下班:「作為高層,我必須準時下班,否則同事會更晚才下班。」正所謂「用人勿疑,疑人勿用」,黎韋詩指出正因為自己的團隊有能力,且獨當一面,因此,她是透過賦權與信任,帶領團隊。 麥當勞早於2009年已推出24小時「麥麥送」服務,在疫情期間亦成為公司的競爭優勢。 不過,黎韋詩認為外賣平台並非對手,而是合作夥伴:「我們深信外賣會成為一種新的飲食文化,所以積極和外賣平台合作, 配合不同推廣活動,擴大外賣市場。 以顧客需要為主導,形成一個三贏局面。」她補充指,麥當勞不會視供應商為「供應商」,而是「合作夥伴」。 黎韋詩在食品、服務及餐廳環境等方面不斷有新搞作,但並非為創新而創新,更重要的是以顧客需要為出發點:「由於顧客的習慣不斷在變,所以我們過去十年分別增設24小時『麥麥送』服務、互動點餐機及手機app點餐的選擇。」麥當勞為行業數碼轉型踏出第一步,示範嶄新的營運模式。
- 麥當勞多年來一直堅守為大眾帶來歡樂的理念,當中又有分大人跟小朋友的歡樂。
- 直至2010年前赴新加坡麥當勞出任董事總經理,令她意識到Work-Life Balance的重要性:「我第一日到新加坡辦公室,發現公司下午5時半準時關燈,感到相當意外。原來當地同事習慣要回家吃飯,而周末更不宜發公司電郵。」她第一次在入黑前下班,又學會在周末草擬好電郵後,待周一早上才發出去。
- 這也是一個銳變,不再只是硬銷食品,而是讓顧客自行領會品牌想要帶出的訊息,然後自己創作一些內容再分享出去,也是散播歡樂的一種方法。
- 但10年後回望過去,又到了另一境界,要學習怎樣保持謙虛。
- 於是當年剛離開任職的Nike,她在黃頁找到麥當勞總機電話,輾轉獲得當時市場總監的名字及電話,直接跟他約見,因而成功加入麥當勞的大家庭。
- 香港麥當勞現時1萬5千名員工中的8千名屬24歲以下,作為全香港最大的年輕人僱主,Randy認為有需要聆聽年輕人的聲音。
- 因為現在不能在麥當勞開生日會,但仍會繼續利用開心樂園餐帶歡樂給小朋友。
“If you are working on something exciting that you really care about, you don’t have to be pushed. The vision pulls you.” Randy尤其想忠告新入職的女性,一定要建立自己的信心。 但10年後回望過去,又到了另一境界,要學習怎樣保持謙虛。
randy lai: 專訪 Randy Lai:要將自己置於不舒適的位置,不停鞭策自己
Randy:老子罷,他的思想和哲學其實每日在推動和提醒我要做一個怎樣的leader,包括放低自我,聆聽不同意見等。 回顧在中大修讀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課程,除了學習各種理論外,黎韋詩更珍惜同學之間的友誼:「畢業了16年,我們的感情仍然非常深厚,會保持聯絡和定期聚會。」她又笑言大家的感情已昇華,即使自己有時因事缺席約會或遲到早退,同學也很包容,只要知道她安好已經非常開心。 在演讲中,Randy就香港麦当劳的品牌精髓——「美食丶大众丶欢乐」(Food, Folks and Fun) randy lai 进行分享,并且透过互动环节,与在场同学交流。 她强调,要在当今的市场中不断激励创新丶突破界限,就要以现代(Modern)丶真实(Authentic)和社群(Community)这三个重要的支柱与年轻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拥抱年轻一代的喜好与价值。 她总结自己的市场营销经验,寄语商学院的同学及校友多从别人角度出发,开放共创空间,并且以行动实践信念。
Randy自2015年起担任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领导全港超过245家餐厅和15,000名员工,每天为超过100万名顾客提供服务。 Randy不仅是第一位在香港土生土长的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此前还是第一位女性新加坡麦当劳董事总经理。 她2005年修毕中大商学院EMBA课程,现时亦是中大商学院市场学系兼职副教授。 是次活动邀请到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黎韦诗(EMBA 2005)作为校友嘉宾讲者,吸引到线上线下近500名同学及校友参与,气氛热烈。 是次校友讲座活动,旨在让商学院的同学及校友通过杰出校友分享实战经验,对工商管理的不同课题有进一步的了解,拓阔视野,启发思维。 我管理的原則是3個英文字母:Fun首先就要營造一個開心的工作環境、Firm凡事都是以員工及顧客作出發點、Fair一個透明具誠信的工作環境。
randy lai: Randy Lai As A Cheerful Leader
另外麥當勞又聘請很多所謂under priviledged的員工,到今天仍有200多位。 其實麥當勞叔叔之家是一個 “home away home”的概念,第一間設在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旁,提供23間房予需要照顧在威院留醫的病患兒童的家庭入住。 「當小朋友患重病,一定很想嚐到媽媽親手煮製的食物。那裏有一個很大的廚房及23個儲物櫃供放置食物,入住的23個家庭會互相幫助及扶持。」說時感動得眼泛淚光的Randy續說,他們更請來李徐子淇為開心樂園餐製作6本圖書,教授小朋友培育道德。 randy lai2025 每售出1本,麥當勞就會捐1元給麥當勞叔叔之家,加上徐子淇額外捐贈40萬,過去這個暑假籌得80萬善款。 香港麥當勞現時1萬5千名員工中的8千名屬24歲以下,作為全香港最大的年輕人僱主,Randy認為有需要聆聽年輕人的聲音。 作為一位成功的女性領導者,Randy以朋友形容與員工的關係。
randy lai: Randy Lai’s Post
6年後回港,Randy繼續於市場部任職,4年多已升至市場部的Vice President。 相信每個人都有與麥當勞的共同回憶,無論是「McDonald’s秒秒鐘歡聚歡笑」、“I’m lovin’ it! ”還是近期的「用麥當勞app,Order﹒Pay﹒Take,唔使等就係型」,各種宣傳語句或多或少已進駐大家心裏,甚至有種大家一起經歷及成長的親切感覺。 跟很多小朋友一樣,Randy randy lai2025 Lai (黎韋詩)小時候曾於麥當勞開生日會,成長路上有麥當勞的歡樂相伴,所以23年前自薦加入麥當勞,多年來在本地、國內及海外的市場工作,並於2010年出任香港麥當勞的CEO。 她一直勇於接受不同的挑戰及走出舒適圈,同時致力為品牌推陳出新,與時並進。
randy lai: 商学院首场校友讲座 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黎韦诗(EMBA 2005)分享营商创新心得
唯一不變的,是希望與品牌繼續為家家戶戶帶來歡樂,以行動回饋社會,並致力幫助年輕一代。 可惜位於太古坊附近海灣街的麥當勞餐廳尚未配備EotF系統。 Randy補充道:「但我希望很快就能於此分店增設系統。」 randy lai 除了愈趨廣泛的科技應用,現代快餐公司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對可持續性的追求,尤其是一次性塑膠的使用。
randy lai: Randy Lai As A Cheerful Leader
企業一直致力為僱員提供專業培訓和多元化而清晰的事業晉升階梯,讓他們依照自己能力及興趣在不同崗位一展所長。 麥當勞是全港最大的年青人僱主之一,為香港約18%的青年勞動人口提供了就業機會,而20歲以下的年青人亦佔了餐廳團隊接近三成的人數比例,大約50%的餐廳管理組成員則為29歲或以下的人才,可見麥當勞在招聘及培訓年青人尋找個人職涯發展上,實在不遺餘力。 在人員培訓方面,公司透過內部僱員手機應用程式「McPlace」發放最新資訊及培訓資料,員工甚至可在手機上學習如何炸薯條。 麥當勞未來亦會繼續提供多元化的工作機會和晉升階梯,讓所有人才都能發揮所長。 「我們產品研發以『黃金三角』為概念,分別是顧客需求、品牌形象及可行性,三者都要達標才可推出。」基於以上原則,麥當勞無論在山頂或沙田的分店,客人都可以享用到高質素又價格大眾化的產品,她又笑言正因為要符合品牌形象,公司沒有因應網民要求而推出「麥牛河」。
randy lai: Randy Lai’s Post
麥當勞多年來一直堅守為大眾帶來歡樂的理念,當中又有分大人跟小朋友的歡樂。 因為現在不能在麥當勞開生日會,但仍會繼續利用開心樂園餐帶歡樂給小朋友。 其中一本是跟科技大學的學生合作,教導小朋友如何在21天建立生活習慣,就是在疫情期間也可將有溫度的溝通由餐廳帶返家中。 麥當勞於今年3月率先邀請姜濤做Big Mac 推廣,因為他很喜歡吃漢堡包,更曾在跑馬地的麥當勞上班。 「其實我們不是在賣Big Mac,而是The world around Big Mac。結果很受歡迎,迴響很大。」透過這些努力,麥當勞就是希望帶歡樂給大家,同時也為Big Mac注入一種新能量。 至於近期的麥當勞App:大姜真愛《男兒爭入樽》宣傳片,則請來姜濤、Anson Lo及Edan拍攝長達7分多鐘的籃球片段,目的就是推廣重新推出的麥當勞app。
randy lai: 作為年輕人僱主需要更多聆聽
片段中沒有很刻意提及麥當勞,到最後帶出的訊息是「用麥當勞app,Order﹒Pay﹒Take,唔使等就係型」。 這也是一個銳變,不再只是硬銷食品,而是讓顧客自行領會品牌想要帶出的訊息,然後自己創作一些內容再分享出去,也是散播歡樂的一種方法。 11月Mirror出道3周年,麥當勞會繼續與Mirror展開大型合作,鏡粉們可要拭目以待喲。 至於麥當勞app在過去1年,已有270萬登記用戶,活躍用戶更多達差不多1百萬。 程式內更載有所有coupon,加上購買後展示電話就可取餐,不用再列印單據,1年可以省掉單據加coupon共3千6百萬張。 作為一間大企業,麥當勞一直在慈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方面不遺餘力。
randy lai: 專訪 Randy Lai:要將自己置於不舒適的位置,不停鞭策自己
「我管理的原則是3個英文字母:Fun、Firm、Fair。如我要做一個開心的品牌,首先員工要開心,就要營造一個開心的工作環境。Firm就是我們很確定做的事情都是以員工及顧客作出發點。Fair就是一定要有一個透明、具誠信的工作環境。」她巡視餐廳有一個原則,不是去檢視餐廳水平,而是去鼓勵同事,為他們打氣。 「我相信一條金科玉律,就是人的管理,要用別人喜歡的方法對待別人,即situational leadership。試問有誰會喜歡被罵或是上司不信任他?只要想想希望上司怎樣對待自己,你就用同一方法對待你的同事,他們自然就願意投入。」Randy謙虛表示她也要努力學習。 最初的10年,她告訴自己一定要充滿信心及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讓別人因為自己是女性而有所懷疑。
randy lai: 《金钱攻略》——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最新出版 (八五折优惠)
畢業於加拿大西安大 略大學完成經濟系學士學位,曾於微軟及Nike工作,1998年自薦加入麥當勞,成為中國麥當勞市場策劃主任,2005年晉升為香港區市場策劃總監。 2010 年,年僅38歲的她成為首位出任新加坡麥當勞董事總經理的女性;2011年成為首位土生土長香港人出任的香港區董事總經理,亦為集團史上最年輕的女性掌舵,再於2017年成為香港區行政總裁。 randy lai Randy自2012 年起獲委任為香港中文大學客座副教授,過去逾10年,她亦擔任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的董事會成員。
randy lai: 商学院首场校友讲座 香港麦当劳行政总裁黎韦诗(EMBA 2005)分享营商创新心得
今年9月,麥當勞開始推行「無飲管星期一」,每逢周一都不會在櫃檯上提供塑膠飲管(顧客仍可向職員索取)。 randy lai randy lai2025 這其實並非一項嶄新的行動,麥當勞早在10年前已經嘗試同樣的措施,但由於當時公眾並未太認識這個環保概念,計劃很快便取消了。 黎韋詩形容自己過往是工作狂,認為凌晨下班是最平常不過的工作日常。
randy lai: 專訪 Randy Lai:要將自己置於不舒適的位置,不停鞭策自己
黎韋詩(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2005)自2011年正式擔任香港區一姐後,仍然緊記「香港麥當勞之父」伍日照先生的願景——將西式快餐融入香港,同時堅持創新求變。 randy lai2025 善用科技迎合人力市場改變 即使企業擁有完善的人才管理政策,亦不能忽略市場及環境的趨勢轉變。
Randy提到,現今求職者普遍追求多元化、具彈性而充滿發展機會的工作,加上在數碼轉型的大環境下,人才亦會期望求職過程或工作上多善用科技元素。 比如麥當勞2020年的「McTalent」招聘計劃就以全虛擬面試模式進行,其中「Virtual Assessment Center」環節更與參加者進行互動式評估。 不時有客人希望「有米落肚」,麥當勞當然不會推出「碟頭飯」,而是在2006年推出「飯Tastic」飯堡系列,既是漢堡又有飯,同時以「Fantastic」為宣傳口號,為社區帶來正能量,令當時主管市場推廣的黎韋詩贏得HKMA Marketer of the randy lai2025 Year獎項。 随後,全场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嘉宾黎韦诗校友(Randy)上台演讲。
randy lai: Randy Lai’s Post
Ideal Leader答問小會Cosmo:做人難,做女人難,做麥當勞首位「本地薑」女Managing Director,兼且能夠服眾,應難上加難,你是如何做到? Randy:其實我目前仍正努力實踐《From Good To Great》一書提及的level five leadership,這層次的領導做任何事只以大局為出發點,能將有才能的人放在合適的工作位置,這類領導較員工願意親近你的level更高一籌,皆因他可以完全放下ego,這絕非一朝一夕的事。 Cosmo:環顧身邊,有誰有level five leadership的功力?
「人最吃緊是甚麼?其實是有機會讓他們溝通,明白他們多一些,然後配合適當的policy,那麼,團隊自然開懷,癥結是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Randy分享她的管理心得。 至於另一個F,firm,她強調,是企業領導每日也緊守的宗旨。 「Stay firm to do the right things for our people & consumers很重要,換言之,好領導的決策要由員工角度出發。」這套理論,絕非空中樓閣,而是她於零九年參加過公司為期一年的operation training,悟出之管理基本法。
麥當勞創辦人Ray Kroc曾說:“None of us is as good as all randy lai2025 of us.” Randy很同意在工作環境裏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英雄,一定是一個團隊,才可以成功,所以更要抱有謙虛的心。 「當你在同一個環境10年,又做出很多成績,自然容易過份自信。」所以她現在時常提醒自己不可過份自信,要懂得平衡,保持謙虛。 新官上任三個F去年五月一日,從香港調派到新加坡麥當勞出任當地首位女Managing Director的Randy,重返自己土生土長土地,旋即履行香港開埠以來,第一位由本土人士,兼且是首名女性當MD之重任。 常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名新MD在團隊施展的,卻是3F:fun、firm、fair新領導精神。 「Fun,即開心,我們的品牌一向帶給大小朋很多歡樂,既然brand’s personality代表着fun,若自己的員工不開心,如何將快樂帶給顧客?所以,為公司營造一個快樂的工作環境,是好領導的職責。」快快樂樂上班去的竅門,是上行下效,將這份好心情,由office的管理組帶到所有餐廳。 Core板斧除了完善的compensation,並會利用各種活動,例如在外地舉行有得玩又可team building的activity、工作坊和訓練等,了解員工的觀點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