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出去撿柴草生火做飯,仿佛回到了沒有電的古代社會一般。 當然了, 莫皓光家中吃的菜,也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 他分享說,BB是用尿布,因為可洗淨後再用,避免因用一次即棄的紙尿片而造成浪費,但他想不到的是朋友送來的尿布也頗多。
- 和城市當中的直聳入雲的鋼鐵大廈截然不同。
- 於是乎,他與妻子這間22平米的「新房」, 有將近9成的傢俱,都是莫皓光從各處撿來的。
- 野人和太太成功利用家中的浴缸和大膠桶為山水過濾,味道更十分清甜。
- 那麼生活在這裡的每個人,
- 11月,莫乃光入稟高等法院,指控譚偉豪選舉宣傳超支、未有詳細申報選舉經費,要求頒布譚偉豪當選無效。
也就此在他心中紮根。 一家三口生活,野人指電費也不過是每月80至90元,強調他的原則能省則省,「唔係唔用!可以用少啲嘛。」踏入寒冬,他們也堅持用凍水沐浴。 莫皓光2025 成為習慣後,其實「凍水浴」並非如城市人想像般難熬,健康也不會因此受影響。 野人形容自己的感受指:「沖完熱水涼,個身會凍嘅;沖完凍水涼,個身係熱。」面對這兩天氣溫急降,他笑指:「唔沖囉,咁凍!」相信寒流很快便會過去。 總幹事莫皓光先生(外號野人)說,自然脈絡建立的契機源自他對環保的關注。
莫皓光: 【家在郊野】「野人」爸爸禦寒無難度 燒柴生火保暖 凍水沐浴
久而久之,元朗山腳下有這麼個特立獨行的「怪人」的消息傳了出去,附近居民有見過莫皓光的,也稱呼他為「野人」。 莫皓光2025 莫皓光2025 失敗一次的莫皓光知道,他無法決定別人如何做,但是,他卻可以決定自己要怎樣做。 或許在旁人看來,這不是極簡,不是環保,而是摳門。
不過,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野人」莫皓光告訴大家,只要生活簡單自然,月入一萬多元也可養起一家三口。 但是生來在世,其實首要的目標並不是做出多大的貢獻,因為許多人並沒有這麼高遠的抱負,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自身實現抱負。 這處鄉村,位於元朗山腳下,他們在這裡,租了一間22平米的小屋。 莫皓光沒覺得自己異類, 莫皓光 他找不到相關行業的工作, 便自己成立了一家宣導環保理念的公司,意在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
莫皓光: 環保先鋒
加拿大夫婦讓女兒們學習的都是生活技能,而非學校中的知識。 莫皓光 莫皓光2025 而野人送兒子入學,認為他在學校學習知識,並不減兒子學習生活的技能。 「我哋從生活之中學習到知識,但從知識之中未必學習到生活。學校係其中一個獲得知識嘅地方,而小朋友亦都從父母身上學習,佢見到我咃咁樣生活,畀佢喺安全環境下嘗試,都會學識自己生活。」野人說。
香港是他從小長大的城市, 他熱愛這裡, 他不想看到這裡變成一座「垃圾城」。 或許有人會問,莫皓光如此「不務正業」,雖然每天很節省,但是房租總要交的吧? 但其實,莫皓光有自己的工作, 他的工作,同樣與環保有關。 這樣的生活,截止到如今,已經持續了有13載之久。
莫皓光: 堅持本土元素 香港製造遊戲大熱
「我選擇的脫網生活,仍會與城市有所連繫,我也會去購買食物。我希望做出一種人人可以複製的生活方式。」野人明白,感動大眾之路亦很漫長,惟有堅持一步、一步去前進。 這種完全脫網的方式,又會否是野人培育孩子的目標呢? 「脫網係一種精神,唔一定要完全隱世先係脫網。」野人說。 他的兒子「麥皮」剛到了報考幼稚園的年齡,他亦曾想過不送兒子入學,在家中實行Home Schooling,不過考慮太太全職照顧,也想她稍為休息,於是為兒子報考了2所幼稚園。 加拿大一個住在森林中的七口家庭「脫網族」,最令野人感到難以置信,他們由建屋至日常生活皆是自給自足,一塊太陽能板就夠全家用電,啟發他回家後新建了一個儲水池,並嘗試裝設太陽能板發電。
- 有油麥菜、車厘茄、番薯葉、蔥、紅蘿蔔、薯仔及芫茜等……能夠食自己種的蔬菜是好幸福,既能減少碳排放,又新鮮健康,絕對是優質的生活。
- 這「保護環境,熱愛大自然」的理想抱負,也就此在他心中紮根。
- 當問及農業與生態環保的相容性時,莫先生回應說,農業作爲漫長的人類文明中的一部分,雖然是通過人類活動改變自然的行爲,但在他來看,二者之間並不是一種結構性上的衝突。
- 當然了,莫皓光家中吃的菜,也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
- 已經不是過於籠統的「保護環境」了,
- 父母湊小朋友會用很多即棄物品,如尿片和濕紙巾,野人就改用尿布及棉布取代。
父母湊小朋友會用很多即棄物品,如尿片和濕紙巾,野人就改用尿布及棉布取代。 但他們為秉承「環保不代表降低生活質素」的宗旨,最近也添置了一部二手洗衣機及熱水爐,以應付洗滌孩子的衣物及洗澡需要,並減輕太太的負擔。 莫皓光2025 但是莫皓光做到了,基於個人理想層面上來說,他是一個成功者。
莫皓光: 野人看城市
剛一到鄉村, 便被撲面而來的自然之風給滌蕩的靈魂一震。 風中,
莫皓光: 社會服務
莫乃光亦積極於出席大小論壇、講座及討論會等,並向傳媒解釋一些資訊科技及互聯網有關的議題。 對於一些社會議題亦時有關注[24],如他曾就於保留愛丁堡廣場碼頭等社會事件表達意見。 9月25日,宣佈聯同郭榮鏗、梁繼昌、姚松炎、葉建源及邵家臻組成專業議政,加強各專業界別在議會中的合作,捍衛專業自主,但聯盟不會綑綁政治立場,會就不同議題商討[22]。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莫乃光參選功能組別資訊科技界,但以35票之差敗給譚偉豪。 11月,莫乃光入稟高等法院,指控譚偉豪選舉宣傳超支、未有詳細申報選舉經費,要求頒布譚偉豪當選無效。 他從事資訊科技及電訊業,同時曾在多份香港報章撰寫專欄,主要評述資訊科技發展。
莫皓光: 【脫網人生】環保、少浪費不等於隱世 野人:孩子仍會上幼稚園
於港大畢業的野人,十多年前開始崇尚大自然生活,並在一個大自然課程中認識到太太「阿牛」,彼此有相同理念下共諧連理,遷至現居的粉嶺郊區生活。 但其實,莫皓光有自己的工作,他的工作,同樣與環保有關。 對於外界的評價,莫皓光毫不在意,和妻子怡然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並且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兒子麥皮。
莫皓光: 香港農業歷史概覽
當然了,莫皓光家中吃的菜,也基本上都是自己種的。 有時候,莫皓光會做一些自然工藝品拿出去賣,也常常回去參加一些與自然相關的專題講座。 有的只是夫妻二手親手做的十幾道素菜,和互相為對方編織的草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