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發生4起墜樓事件,加上死者都不是住戶,讓大樓的住戶非常困擾,轄區警方為此決定加強周邊巡邏,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但卻在11月間,陸續傳出有2女1男從錦新大樓墜落意外身亡,其中2人跌入社會住宅建地,此事傳出也造成正在工地施工的人員心情受到影響,就有工人指出,「心情當然會受到影響」。 據了解,北市錦新大樓前身為飯店,在39年前發生意外,當時帶走19條人命,自此被人稱為「猛鬼大樓」、「最猛凶宅」等稱號,據悉近十多年來,但從2020年開始,陸續有9人從頂樓墜落事件,光2023年至今為止,也發生5起墜落意外,也讓錦新大樓再度浮上檯面。
- 此部分收集了過往曾參加市區重建局轄下不同樓宇復修計劃的工程總金額,以供大眾參考及比較相近樓宇狀況的工程費用。
- 所以,業主們想了解維修的財政預算,真的不用「靠估」,是有客觀的數據可以參考的。
- 當中最轟動社會的嚴重事故,是1994年香港仔添喜大廈塌簷篷造成1死13傷慘劇,涉案的酒樓及大廈法團須向死傷者賠償逾3300萬元,大廈各小業主須攤分約25 萬元賠償。
- 能力方面,她說很多人都能清潔,安排一個工程界人士在隊伍亦能幫助其他隊員解決問題。
- 筆者結合客戶的經驗以及數據,針對老年物業而言,總結出以下的平均預算供參考。
然而相關業主卻遲遲未按法定要求,在指定時間內完成驗樓和修葺,對公眾安全造成風險。 大廈公契是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當中列明了業主、租客、住客與物業管理公司之間,就大廈維修保養方面的責任。 一般情況下,物業的共用部分,即是外牆、消防設備、結構等,都是交由整座大廈負責,物業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需負起相關責任,安排維修事宜。 民政總署透過製作電視宣傳短片、派發專題單張以及舉辦樓宇維修講座,就大廈管理及樓宇維修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鼓勵業主維護自己的權益,積極參與法團業主大會及樓宇維修工作,並遵照《建築物管理條例》的規定聘請工程顧問及樓宇維修承辦商。 貸款申請一般需時14至21天處理,程序包括:政府會向申請人所屬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索取維修工程相關文件,倘若貸款獲批,貸款會按工程實際進度分期發放,最多分3期,利息會於每期發放貸款時,按當時的利率計算 大廈大維修2025 。
大廈大維修: 樓宇復修計劃
至於私人發展商,現時正值樓市下行,商界對於收購舊樓作重建發展,涉及長時間和巨額投資需承擔風險,較以往審慎。 若業主一心等待重建而忽視維修保養大廈,恐怕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不單令居住環境逐步惡化、影響生活質素,更甚是構成危險。 大廈大維修2025 此案判決指出,法團明知危險僭建物存在30多年而無採取任何行動,只抱着由肇事單位負責檢查和維修的想法屬錯誤,因此法團對意外絕不能卸責。
觀塘安興大廈是一棟樓齡接近五十年的單棟樓,由於早年曾經歷火警導致外牆油漆剝落,所以需要進行外牆修葺工程。 是次大廈維修工程的費用,除開平均每伙約為$42,000,算是一個一般大廈維修的合理價位。 通常大廈外牆要進行維修,都是因為大廈的樓齡較高,出現老化、結構移動等問題。
大廈大維修: 相關新聞
加上重建涉及社會影響評估,為受影響的住戶和經營者制定遷置措施等,過程十分複雜。 所以,市區更新不能單靠重建舊樓數目或興建住宅單位數量作為指標。 副主席梁美芬指清潔隊已有實踐經驗,香港有很多有心人在空餘時間做義工。 能力方面,她說很多人都能清潔,安排一個工程界人士在隊伍亦能幫助其他隊員解決問題。 主席盧偉國指樂見政府採納現時有部份區域試行計劃,認為不需要先導計劃,可以直接推行。
或者也可能因為一些外在因素,如冷縮熱脹和滲水導致縫隙出現,甚至是一些外來撞擊,也可以破壞大廈的外牆,為了安全起見,必需進行維修工程。 筆者建議準退休人士應考慮將物業包括在退休策劃的考慮當中,理由是物業是很多香港家庭最大的資產,是否有助退休後產生收入,將視物業的狀態而有所不同,同時由於港人愈來愈長壽的關係,可以預期在自住物業居住的時間將愈來愈長,物業老化既是客觀數據,也是切身的考慮。 任何人士如懷疑樓宇維修工程牽涉貪污賄賂,應向廉署舉報,廉署會依法並按既定程序作出跟進,而向廉署提供的所有資料均絕對保密。 據悉,錦新大樓管委會目前也由政府相關單位介入協調,希望能夠在大樓裝置磁扣鎖,可以隔離非住戶人員進出,有人提出在頂樓加裝密碼鎖,但礙於消防法規則無法實行,正研擬其他方案加強人員進出管制,可以杜絕猛鬼凶宅封號。 市建局表示,《市區重建策略》列明市區更新的主要目標,除了將破舊失修的樓宇重建之外,亦涵蓋重整及重新規劃土地用途、優化交通和行人網絡、增設綠化空間、重置老舊政府設施、以至保存地區特色等範疇。
大廈大維修: 社會熱門新聞
如果牽涉項目較多以或財政儲備不足的話,買家買入單位後,將來可能需要承擔較多費用,對新業主可能是一個較大的負擔。 市區重建局推行的「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是為大廈業主提供財政資助和技術支援的一站式服務。 在綜合計劃下,業主只須填妥該計劃的一套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若希望避免工程被有心人「圍標」,可瞭解該大廈有否參與市建局的「招標妥」服務,該計劃為業主組織就樓宇維修工程提供支援服務,並透過電子招標平台,招聘認可人士及合資格註冊承建商,以進行樓宇公用地方的維修工程,務求以較公平方式讓業主選擇承辦商。 大廈大維修 若懷疑大廈有「圍標」事件發生,亦可向坊間的不同反圍標平台,以及官方的競爭事務委員會投訴,以保障自身權益。
請先參閱「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附錄一《未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樓宇申請須知》了解相關的申請規定和要求。 作為市建局一員,筆者十分認同施政報告中表示,面對市區及樓宇老化,必須雙軌推進樓宇重建和樓宇維修,透過復修延長樓宇壽命,減慢城市老化,比重建更為關鍵。 大廈大維修2025 因此與其守株待兔,筆者建議業主不如坐言起行,積極尋求政府及市建局在樓宇復修上向業主提供的資助和支援,主動做好維修,才能住得舒適安心。
大廈大維修: 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綜援長者 可獲$40000資助
筆者多年來在立法會參與樓宇管理及維修保養的政策和法規制訂工作,亦出任市建局非執行董事,留意到本港不少業主缺乏定期維修保養樓宇的概念,更會出現問題都不處理;部分舊樓業主甚至抱持與其花錢做維修,不如等待收購重建的錯誤心態。 這不單影響居住環境和樓宇安全,甚至會對業主帶來嚴重法律後果。 因此,筆者十分支持政府推進上述法規修訂,透過立法,加強業主正視樓宇安全隱患。 市區重建局除推出了“樓宇復修平台”的樓宇維修資源網站,並已推出「「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加強對業主進行樓宇維修工程的技術支援。
大廈大維修: 申請DBS Black Card簽賬滿$5,000,即換取台灣來回機票!
如獲批貸款,貸款額會視乎維修工程獲批費用和大廈業主攤分款額的方法而釐定。 最後,不論大家打算申請哪種貸款,均應先清楚了解當中維修費用,大家可翻閱大廈會議紀錄文件作了解。 另外,市建局亦有提供「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派專人詳細評估各大廈的維修成本,並舉辦講座,向業主們講解及提供維修資訊。
大廈大維修: AXA安盛「卓越」豐盛優居樂保險計劃 – 計劃A
曹風雲表示,珠海是「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閎的故鄉,也是中國近現代留學文化的發祥地,此前已成功舉辦四屆留學生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本次活動將粵港澳大灣區論壇和留學生節聯合舉辦,實現了兩大品牌活動的優勢互融、賦能升級,將更廣泛地凝聚全國歸國留學人員的智慧力量,引領海內外留學人員走進大灣區、了解大灣區、貢獻大灣區,讓留學人員在這片創新創造的沃土上盡情施展才華。 本次活動由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主辦,中共珠海市委統戰部、北京歐美同學諮詢中心、珠海高新區管委會承辦。 大廈大維修 與會嘉賓將圍繞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等主題進行思想碰撞,進一步凝聚廣大歸國留學人才智慧,引領更多海內外留學人才弘揚留學報國傳統,為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貢獻海歸人才力量。 2012年至2019年間,錦新大樓並未發生過墜樓意外,從2020年開始,該大樓陸續發生9件墜樓事件,今年1月迄今已發生5起墜樓意外,錦新大樓的居家安全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大廈大維修: 大廈維修 津貼最多$40,000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精明消費 理財入門
獲通知執行強制驗樓計劃的樓宇,在執行了法定通知後,其後每十年亦需要強制檢查一次。 為加強對舊樓業主的支援,我們推行顧問服務計劃,委聘專業物業管理公司為有需要的舊樓(特別是沒有任何管理的大廈)業主,免費提供一系列有關大廈管理的專業意見及跟進服務,包括協助業主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法團),協助法團申請樓宇維修資助,以及跟進樓宇維修工程和投標等事宜。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如果收到屋宇署強制驗樓計劃法定通知後,若在無合理辯解的情況下,沒有遵從規定,於一定時間內進行強制驗樓計劃相關檢驗/工程,可能會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被判罰款港幣5萬元及監禁1年;就經證明並獲法庭信納該罪行持續的每一天,亦可能另被罰款5,000元。 業主若拒絕分擔強制驗樓計劃有關公用部分的檢驗、勘測、工程或其他行動的費用,一經定罪可被罰款25,000元;業主若阻止或拒絕獲業主立案法團委任的人士進入處所內進行檢驗或修葺工程,一經定罪可被罰款10,000元及監禁6個月。
大廈大維修: 大廈管理日常運作
而過去3 年,屋宇署每年接到約7000宗樓宇欠妥的舉報,當發現欠妥的地方如牆壁出現裂紋裂縫、混凝土剝落及外牆飾面破損等,署方會向業主發勸喻信,有需要時亦會發修葺令或勘測令。 大廈大維修2025 惟部分大廈業主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個案在收到通知後逾10年,仍未跟進。 大廈大維修 大廈大維修2025 市建局一直致力推動樓宇復修,其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向有需要的業主提供資助和技術支援,幫助業主為大廈進行維修保養。 如樓宇未有成立法團(包括合作社樓宇),則必須由全體業主或合作社(如適用)作為申請人向市建局提交申請。
大廈大維修: 樂見修例 加強規管阻嚇
雖然該新買家需要自行支付逾10萬元維修費,但由於該大廈有參加「樓宇更新大行動」,他於工程完成後取回約三分一資助;受惠工程質素不俗,大廈於復修後外觀煥然一新,對樓價有正面作用,加上配合樓價升浪,結果持貨四年後沽出該單位,獲利逾一倍離場。 大廈大維修 可見,業主如在重建過程中對樓宇失修問題掉以輕心,不作適時和妥善維修,不單住戶的安全成疑,對於他人的人命或財產損失,依然要承擔責任。 筆者早前在傳媒訪問時亦表示,市建局不會因重建發展某一地區的樓宇而不鼓勵業主做維修;也強調只要有維修需要,業主都應盡力完成。 因此,政府提出修訂建築物條例,對逾期未遵辦驗樓及驗窗通知、修葺令和勘測令,以及僭建行為和其他違規建築工程,簡化檢控程序及降低檢控門檻,實屬適當的時機。 雖然負起維修工程的責任在於大廈整體,但是業主自己本身需要負的責任,便是繳付維修費用,費用的多少可能根據業主單位呎寸而定,也可能每戶平均分擔,視乎情況。 透過研究、分析及整合過往樓宇復修工程的合約標價資料,從而就公用地方的主要復修工程項目(例如:混凝土修葺、外牆油漆、更換排水渠管等)得出參考單價,並輔以指引給業主參考及應用。
大廈大維修: 相關資訊
台北市中山區錦新大樓,素有「猛鬼大樓」的稱號,由於該大樓管制鬆散,非住戶都可自行上樓,導致墜樓意外頻傳,光是今年11月間,該大樓已經發生4起墜樓意外,中山分局協助進行大樓守望,以免憾事發生。 工人透露,儘管相關單位有來關心,也告知錦新大樓管委會加強控管人員進出、防護,但是每週都傳出有人從隔壁大樓墜落,讓部分人員人心惶惶,之前還有工人不敢上班。 大廈大維修 梁美芬提到以往參加的義工都能勝任清潔隊工作,不時有志願組織成功組辦清潔隊。 此外,關愛隊亦已啟動,成員能以自身的網絡,招募有相關知識的人士組織清潔隊,幫助有需要的業主。 市建局發言人回應指,歡迎相關建議,強調在缺乏土地和財政資源下,「重建發展」和「樓宇復修」必需雙軌並行,並已增撥資源和制定措施,推廣樓宇復修。
大廈大維修: 樓宇安全貸款計劃
此案不單纏擾法團和大廈業主多年,所有單位業主亦須共同攤分賠償金;除賠償外,法團還須面對巨額訟費。 可見,業主忽略樓宇維修保養責任,可導致嚴重後果,不單危及無辜市民,自己亦可能面對刑責及賠償,因而絕對不能輕視。 據建築物條例第40條,未遵辦相關命令而無合理辯解,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1年;不獲遵從的情况持續的每一天,另罰款5000元。 針對舊樓日久失修問題,行政長官在上月公布的施政報告中,提出修訂《建築物條例》及《建築物管理條例》,透過加強法例規管,扭轉業主忽略樓宇管理及維修保養的局面。 此外,政府提供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津貼最多$40,000,申請人需年滿60歲並且為業主,同時正領取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又或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見下圖)。
大廈大維修: 業主/業主立案法團
警務處已在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下成立專責工作小組,並透過“復安居計劃”,由所屬警區的反三合會行動組與有關法團和業主直接聯繫,邀請他們向警方提供罪案消息,加強情報收集工作。 任何人士如認為其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受到恐嚇,可向警方報案,尋求警方的協助。 屋宇署亦可能會代為委任註冊檢驗人員及承建商,進行強制驗樓計劃所需的檢驗和修葺工程,然後向業主/業主立案法團追討檢驗及修葺工程的費用和監督費,並且徵收不超過有關費用20%的附加費。 大廈大維修 樓宇復修是市區更新的重要一環,能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並讓居民安居樂活。 大廈大維修2025 為更有效推動業主為樓宇進行維修及保養,市建局重新整合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計劃,推出一個一站式「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旨在讓有需要的業主更容易申請及獲得各項樓宇復修支援及資助。 發展局早前指出,本港有逾2700幢樓宇逾期而未遵辦強制驗樓下的法定通知,約三分之一甚至未委聘檢驗人員。
大廈大維修: 大廈維修 貸款逾5萬需抵押
為協助「三無大廈」業主維修舊樓,經民聯促請政府「多管齊下」,包括逐步擴展市建局九龍城「聯廈聯管」計劃至更多地區,和組織專門負責「三無大廈」的清潔隊等。 大廈大維修 業主一旦忽略日常樓宇管理工作,很可能縮短樓宇壽命,大廈因而日久失修造成人命傷亡時,業主便有可能要共同承擔相關法律後果。 此部分收集了過往曾參加市區重建局轄下不同樓宇復修計劃的工程總金額,以供大眾參考及比較相近樓宇狀況的工程費用。 樓宇在本計劃的資助金額/資助上限,亦會因應樓宇於2.0行動下獲批核的自住業主數目而按比例下調。 大廈大維修 宜先「貨比三家」避免圍標陷阱 大廈大維修2025 由於整幢大廈維修開支動輒逾億元,成為不少工程公司眼中的肥肉,過往更曾有管理公司員工因收取利益協助「圍標」,最終被定罪判囚。
大廈大維修: 「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
業主組織或業主只需要為其大廈或個別單位將進行的維修工程提交一份簡易申請表格,市建局就會按照相關的資格、樓宇狀況及需要,提供適切的技術及財政支援,免卻業主組織或業主需就各項資助服務提交個別申請。 市建局相信重新組合服務及簡化有關申請流程,有助鼓勵及順利展開維修工程。 妥善保養及維修是大廈業主的責任,市建局希望透過優化復修計劃,積極鼓勵業主為樓宇進行適時維修及保養工程,以改善樓宇安全及環境衛生,有效延長樓宇的使用期。 大廈大維修2025 政府在2012年6月30日開始全面實施「強制驗樓計劃」,規定樓齡達 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超過3層高的住用樓宇除外)的業主,必須在接獲屋宇署法定通知的指定限期內,就樓宇公用部分、外牆、露台和伸出物及招牌(如有),委任一名註冊檢驗人員進行訂明檢驗。 若註冊檢驗人員認為需要進行訂明修葺工程,有關業主須委任一名註冊承建商,在註冊檢驗人員監督下進行所須的訂明修葺。
註三:(i)若樓宇已被納入市建局重建發展項目,而業主又有需要處理法定維修命令/通知書的修葺工程,可參考市建局的「發還修葺費用計劃」,為合資格的工程項目申請特惠津貼。 為協助業主妥善安排樓宇維修工程以及為打擊圍標,民政事務總署(民政總署)近年積極加強與其他部門(如屋宇署、香港警務處及廉政公署)和相關機構(包括市區重建局、香港房屋協會及相關專業學會)合作,增加對業主的支援和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工作。 大廈大維修 此計劃為準備進行修復或改善樓宇及/或私人斜坡安全工程之業主提供貸款,不論有關維修及修葺工程是自願或根據法定命令而進行。 本港市區重建速度緩慢,盧偉國建議政府應該盡快展開大型舊區整體重建計劃。 上述法律只針對業主執行屋宇署發出的法定命令和通知,然而建築物管理條例第34H 條列明,維持大廈修葺妥善及狀况良好是業主責任,因此業主必須時刻保持大廈狀况良好,而非在收到政府命令和通知時,才維修保養大廈。 (ii)若樓宇已被納入市建局重建發展項目,樓宇業主因應樓宇安全,例如應「強制驗樓計劃」或有關法定維修命令的要求需要進行維修,市建局會按情況酌情考慮審批申請。
根據強制驗樓計劃,樓齡達 30年或以上的私人樓宇(不超過3層高的住用樓宇除外) 的業主,須在接獲屋宇署送達法定通知後,委任一名註冊檢驗人員就樓宇的公用部分、外牆及伸出物或招牌進行訂明檢驗並監督檢驗後認為需要進行的訂明修葺工程。 幸好,政府現時均有提供樓宇維修綜合支援計劃,減輕各位小業主經濟負擔。 計劃有不同的貸款及資助項目,業主只須填妥申請表格,便能作出多項申請,以便進行樓宇及窗戶的修葺工程。 如果得知心儀單位接獲屋宇署發出強制驗樓計劃的法定通知,買家需要留意大廈的檢驗進度,有否修葺的需要,維修所牽涉的項目,及業主立案法團的財政儲備等。
註二:若樓宇過去五年內曾完成整體維修,申請人只預算進行個別維修或改善工程,並將由專業人士監工,申請人須向市建局提交有關證明,要求豁免聘請認可人士作全面勘察的程序。 香港警務處透過“復安居計劃”,為有意進行樓宇維修的法團提供資料冊,參與計劃的大廈會在當眼處張貼宣傳海報或懸掛橫額,以加強宣傳。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透過分析約400個由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三年完成的“樓宇更新大行動”樓宇維修工程項目費用,設立了“樓宇維修成本數據庫及估算器”。 申請樓宇安全貸款,需繳付$530註冊費,至於利息,如果經濟有困難之人士,便可享有免息貸款,其條件需為綜緩或長者生活津貼受助人,又或入息及資產不超過上限(見表1)。 另外,買家宜考慮有參與房協「樓宇更新大行動」的維修屋苑,該計劃為未滿60歲的自住業主資助八成維修費用,每個單位上限四萬元,而年滿60歲的業主可獲資助五萬元。
申請人必需是私人樓宇的業主,包括居屋及已自置公屋,每個單位的貸款額上限$1,000,000。 大廈大維修2025 抵押方式包括提供彌償人,簽立一項在港物業的法定押記或提供本港一家持牌銀行簽發的保證書。 市區更新是一個漫長而且複雜的過程,當中涉及詳細的地區規劃和多方面研究,並考慮一籃子因素,以釐定開展重建項目的優先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