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輛巴士於2020年9月10日抵港,隨即駛往屯門總修中心停泊,巴士於運抵香港之後,因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令首批巴士一直長期未有出牌,一度長期分別停泊在屯門總修中心、屯門南車廠、屯赤車廠及亦有少量停泊大埔車廠內。 由2020年1月起,這批巴士陸續改用電動倒後鏡,和把保溫儲物箱拆除,部份獲在2020年9月安裝到各大巴士總站站長室。 龍運曾特別為這批巴士加設禁令,只可行走A線/NA線及柯打E34A線特別班次;現時這批巴士主要行走A33、A33X、A37、A41P及A47X線。 由6506/TH3363起,車尾不再設有四排紅色LED燈,餘下的巴士亦於2016年中開始被陸續拆除,至2017年已全數被拆除。 有別於小型巴士、私家車和的士,這些車輛的底盤和車身由同一生產商供應;大型巴士底盤和車身來自不同生產商,因此車身一詞多出現在大型巴士上。 儘管如此,仍有個別重型車輛生產商同時製造底盤和車身(例如亞歷山大丹尼士)。
2021年11月,其中一輛巴士(1549/WA4616)轉予九巴,用以行走「星級尊線」,期間更獲編全新編號為E5L1。 [40]該車於2023年3月起重新行駛龍運巴士路線,車身繼續沿用九巴紅色而車身翻噴上白色LWB字樣。 巴士扶手 巴士扶手2025 首兩輛巴士於2016年2月1日在珠海完成裝嵌後經陸路駛至香港,並於當日下午3時許抵達九巴屯門總修中心[13][14][15]。 首三輛巴士於2016年5月31日出牌,車隊編號並沒有沿用上一批巴士的65,改為使用全新55為字首[16]。
巴士扶手: 扶手
[1]而九巴歐盟六期12.8及11.3米Enviro500 巴士扶手2025 MMC同樣於樓梯旁設玻璃幕牆。 大部份設有企位的非專營巴士,車廂內皆裝有垂直的扶手;部分舊款的巴士只在座椅設有手柄,並無扶手;如巴士不設企位,扶手數量會較少,主要安裝在車門和樓梯旁。 反對者認為,在電梯上行走容易造成意外;而且靠右或靠左站立將會導致電梯受重不均而增加故障概率,載荷大的一邊鏈條磨損速度較快,兩邊鏈條磨損不一致會導致梯路不直、產生噪音,嚴重的甚至會損壞梳齒、梯級等等,加速設備老化。 不過,在電梯靠邊站立是否會造成機械故障,目前仍未有一致看法。
然而,在專家都無法斷言疫情何時完結的情況下,市民長期留在家中對身心健康或會構成負面影響。 因此,偶而外出實屬正常,但市民外出時千萬要小心一些高危位,稍一不慎可能染病。 山頂纜車於2021年6月28日起暫停服務約 6 個月,以進行山頂纜車發展計劃。
巴士扶手: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為加強保護站立的乘客,《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374A章第條規定,巴士上扶手杆、吊帶、柱子或其他有充分強度的設備,安裝位置須能使每名正常高度的站立乘客使用至少一種上述支持工具。 從九巴的帖文可見,新引入的巴士有兩款,用上玻璃樓梯的設計的型號為「Volvo B8L Wright」。 從上載的照片可見,車廂內的樓梯圍欄改用不透光玻璃做主體,圍欄上設有扶手,而樓梯另一邊則改用多塊透明玻璃,乘客上下車時可看到外面情況。 新車亦用上了灰白色的扶手設計,而非現在使用的鮮黃色。
- 首三輛巴士於2016年5月31日出牌,車隊編號並沒有沿用上一批巴士的65,改為使用全新55為字首[16]。
- 首兩輛巴士於2016年2月1日在珠海完成裝嵌後經陸路駛至香港,並於當日下午3時許抵達九巴屯門總修中心[13][14][15]。
- 在本港登記在路上行駛的巴士,必須符合《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有關車身強度、安全及穩定性的規定,包括必須通過嚴格的傾側測試(單層巴士為35度,雙層巴士則為28度)。
- 由於乘客空間下已設有行李箱,這些旅遊巴通常不設落客閘。
- 各間專營巴士公司於2007年12月起,陸續在巴士上層無遮擋座椅加裝保護設施[3]。
- 巴士採用康明斯ISLe340b歐盟五型引擎、ZF EcoLife 6AP1700B波箱、Hanover二極管(LED)橙色電子牌、荷蘭Ventura車門連橫推式中門及Roshni Low Profile警報器發出的可重編程警報聲[4]關門警報。
鑑於在2016年初,九巴接連發生多宗乘客撞毀車門玻璃事故,新巴及城巴已要求供應商在所有新巴士的下車門位置加裝兩條扶手,以加強保障乘客安全,而所有現役巴士的加裝工程於2017年內完成。 巴士扶手2025 公共小型巴士主要服務一般巴士路線以外的路線,設有16個座位,沒有站立位。 自從1987年英國倫敦地鐵國王十字車站發生火警後,大部分本來仍然使用的木梯級都已改成金屬。
巴士扶手: 車門壓力感應器
巴士行駛時,駕駛室螢幕會顯示上層潛望鏡畫面;下車門打開時顯示下車區域情況;倒車時則切換至安裝在車尾的鏡頭,讓車長查察車後環境。 此外部分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0.6米(ASV)亦有在車內外安裝閉路電視,但該等車輛的駕駛室螢幕則不會顯示上層潛望鏡畫面,而會顯示下車區域情況。 巴士扶手2025 九巴最近在facebook專頁公開最新引入的巴士,惟當中的設計卻引起不少網民質疑,包括使用玻璃樓梯、灰白色扶手、新座椅設計等,有網民擔心玻璃樓梯容易令穿裙的女乘客走光,而灰白色扶手亦不及現時的黃色扶手顯眼,認為不能方便色弱人士。
- 此路線其後改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及丹尼士巨龍11米(S3N)行走。
- [11]全數底盤均由亞歷山大丹尼士的馬來西亞廠房生產,這批巴士的車身設計、車身塗裝、機械配搭、車廂設計和設施均與12米的同型號巴士相同。
- 除玻璃樓梯外,座椅設計亦成為眾矢之的,有網民批評超薄座位「超唔好坐」,「簡直係新一代快餐椅」,建議「不如下次用公園木櫈,應該仲舒服啲」,而扶手設計亦奇怪,有人笑稱「貼頭扶手位,一插就插入去人哋頭髮度」,又認為扶手非直管設計,「一急刹冇嘢可以捉住」。
- 不過,三車門設計沒有延續到往後大行其道的雙層空調巴士,各款空調巴士的落車門向來較上車門寬闊。
- 他解釋,現時九巴車門由開到閂需時約7秒,足夠停定後上層人士起身落車,「真的趕不及可以叫司機等一等或再按一次鐘」。
在本港登記在路上行駛的巴士,必須符合《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有關車身強度、安全及穩定性的規定,包括必須通過嚴格的傾側測試(單層巴士為35度,雙層巴士則為28度)。 巴士扶手2025 巴士車身(Bus Body)是巴士的外殼,提供安全和舒適的環境使用該巴士,空調系統亦屬於車身的一部分。 2016年9月底,此路線加入一輛富豪B7RLE 12米(AVC)單層巴士取代一輛丹尼士三叉戟(ATR)行走,為此路線首度引入單層巴士。
巴士扶手: 小巴與旅遊巴士
龍運巴士於2016年加訂15輛豪華版Enviro500 MMC 12米,車身編號則獲編為G532,用以擴充豪華巴士車隊。 由於受車輛配額制度限制新巴士出牌數量影響,巴士抵港後長期存放在車廠內。 首三輛巴士(5541、5542、5543)於2018年6月29日出牌。 龍運巴士於2015年4月訂購21輛豪華版Enviro500 MMC 12米,車身編號則獲編為F525,用以取代餘下五輛1998年普通版丹尼士三叉戟12米(144、153、156、162、164)及全部1998年豪華版丹尼士三叉戟12米( )[11]。 與九巴的同型號巴士一樣,這批巴士配備上海凱倫製造的電子GPS自動報站系統,以及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供應的新款八達通收費器,為龍運首次沒有在車廂預先裝設車費顯示器的巴士。
巴士扶手: 巴士
另外車廂內的灰白色扶手亦引起網民關注,因為現時巴士的扶手為鮮黃色,視覺上比較突出,遇上突發事件時如果需要找扶手會比較容易,惟網民擔心灰白色扶手未能做到該效果,甚至可能令視障人士於乘車時遇上困難。 除玻璃樓梯外,座椅設計亦成為眾矢之的,有網民批評超薄座位「超唔好坐」,「簡直係新一代快餐椅」,建議「不如下次用公園木櫈,應該仲舒服啲」,而扶手設計亦奇怪,有人笑稱「貼頭扶手位,一插就插入去人哋頭髮度」,又認為扶手非直管設計,「一急刹冇嘢可以捉住」。 本港的士亦免收殘疾乘客使用車尾箱擺放輪椅或拐杖的費用。 的士是按計價器顯示收費,可以在的士站、在街上或以電話預約乘搭。
巴士扶手: 九巴引入兩款輪椅區活動式扶手 逾90輛車已完成安裝投入服務
由於車門兩旁轉動軸的外觀與扶手相似,容易被當作扶手,因此巴士公司在其加上警告標語(如現時九巴「勿當扶手」標語),後期更在部分轉動軸加裝保護罩,防止乘客誤觸。 輪椅使用者可以沒有太大困難地上落渡輪,如有需要,碼頭工作人員亦樂意協助。 九巴員工協會理事長李國華揸了23年巴士,行走天水圍至沙田,他表示,司機一個人管理整輛巴士,要專注路面交通,車廂內乘客情況「看不到亦管不到」,有賴乘客自己照顧自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緊握扶手、車停定才站起身」。 有23年駕巴士經驗的九巴員工協會理事長李國華,直言意外「聞所未聞」,估計乘客剛好在巴士轉彎時起身預備下車,一時站不穩向前撞到車門玻璃「死位」導致玻璃碎裂。 巴士扶手2025 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均有在電梯靠邊站立,讓道通行的習慣。 不過因為這會加速電梯零件磨損,導致使用壽命縮短,部分地區的大眾運輸系統管理單位,已不再主動宣導旅客在電梯上靠邊站立。
巴士扶手: 設計
直到1960年代,巴士公司陸續改用電動或壓縮空氣運作的車門。 各間專營巴士公司於2007年12月起,陸續在巴士上層無遮擋座椅加裝保護設施[3]。 城巴新巴已於2008年陸續為815輛97年以前設計的巴士,在上層車頭擋風玻璃加設額外扶手。 對於網民的意見,九巴回覆《香港01》記者查詢時指,新款巴士引入時均經過嚴格的安全檢查,得到運輸署批准後才能服務市民。 事實上,此型號的巴士在不同地方已投入服務經年,而乘客對新款巴士的設計有不同意見,九巴會繼續聆聽乘客意見,優化巴士設計和車廂設施。 巴士扶手2025 另有安裝特別設施,例如斜坡、特別通道門和平台上設置呼叫鈴。
巴士扶手: 樓梯扶手轉接
在九十年代以前,巴士扶手單純以鐵管製成,並無髹上任何顏色或只髹上黑色。 1990年代中期起,各巴士公司逐漸採用有紋理的扶手,並髹上紅、黃、綠或淺藍色。 有時巴士Dup、西、Chok難免,不是司機有心,而係路面情況需要,所以乘客一定要自己注意安全,我自己搭巴士都係咁。 他解釋,現時九巴車門由開到閂需時約7秒,足夠停定後上層人士起身落車,「真的趕不及可以叫司機等一等或再按一次鐘」。 隨時緊握扶手、沒位坐不要玩手機、巴士閂門有7秒,停定才起身都來得及,搭巴士常識人人都要知,資深巴士司機提醒乘客要照顧好自己,直言最怕乘客埋首玩手機,「埋頭埋腦發生甚麼事都不知道」。 陳自麟稱,肇事時車速不快,形容「從未見過類似情況」,因涉事尾門門鉸甩脫,玻璃盡碎,警方正調查傷者究竟於門框飛出,抑或撞毀門鉸導致車門彈開、在門罅跌出,涉事巴士已被拖走驗車。
巴士扶手: 小巴
九巴回覆《香港01》查詢指,這款巴士已在不同地方投入服務,會聆聽乘客的意見並優化巴士設計和車廂設施。 機場快綫列車與港鐵系統互相連接,將整個城市從北到南,東到西緊密聯繫。 軌道全長174.7里,覆蓋82個車站,貫通觀塘、荃灣、港島、東涌、將軍澳、東鐵、西鐵、馬鞍山及迪士尼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