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設有5幢住宅大樓,提供約110萬方呎的住宅樓面,提供約1,500伙,另設24萬方呎商場,預計2024年下半年落成。 利福國際 項目設有5幢住宅大樓,提供約110萬方呎的住宅樓面,提供約1500伙,另設24萬方呎商場,預計2024年下半年落成。 同時,利福亦於2016年以 73.88億元的「天價」奪得啟德商業地王,每方呎地價達6733元。 啟德地皮佔地面績約1.41萬平方米,正發展成兩幢商業大廈,提供約10.1萬平方米零售空間,可望成為利福未來增長動力。 要留意的是,該公司最新中期虧損很大程度來自「若干由中國內地房地產開發集團發行之股本及債務證券」逾4.44億元的公平值變動未變現虧損。
1969年,正式命名為SOGO,在日本各地經營同名品牌百貨店。 清博智能 | 艾媒諮詢 |和訊 | 資本邦 | 時代財經 | 證券市場紅周刊 | 壹財信 | 權衡財經 | 攬富財經 |精品財經 |頂尖財經 |更多… 根據利福國際公告,在法院會議上有1.53億股或94.9%出席或委派股東贊成,另有816.27萬股或5.1%出席或委派股東反對。
利福國際: 企業簡介
利福國際銅鑼灣崇光旗艦店2019年下半年的銷售收入下滑33.8%,全年下滑19.4%,尖沙咀崇光主要推出定制化的產品,往年錄得較高的業績增長,但今年就不行了,下半年收入下滑達46%,全年下滑18.8%。 該公司這兩個店面為業績核心,去年下半年期間,整體客流及逗留購買比率均雙雙下降,其中銅鑼灣崇光店整體客流量下降了15.5%。 利福國際 彼為國際銀行及房地產方面的專才,在美國、亞洲及香港擁有逾30年經驗。 彼之專業領域涵蓋房地產融資、企業銀行、風險管理、財富管理及交易銀行。 葉先生曾任花旗集團董事總經理及企業銀行主管以及美林(亞太)投資部資深執行總裁。
【本報訊】本地百貨公司崇光百貨SOGO母企利福國際(01212)上周五(5日)停牌,利福國際最新公布,主要股東劉鑾鴻提出私有化,擬以每股5元收購3.77億股或25.09%利福國際,對象包括獨立股東以至… 「細劉」劉鑾鴻旗下、本地百貨公司崇光百貨SOGO母企利福國際(01212)今日舉行法院會議及股東大會表決有關以計劃安排方式私有化,利福國際發公告指,相關決議案已於獲計劃股東批准,預計股份在聯交所買賣日… 經營崇光百貨(SOGO)的本地老牌零售企業利福國際(01212)昨日(22日)舉行私有化的法院會議及特別股東大會,最終獲股東批准私有化決議案,股份最後買賣日期為12月6日,並將於12月20日除牌。 利福國際2025 老實說,以目前的環境,投中環地確是較買啟德地靠譜,況且九龍東已有觀塘這個商業區,啟德的核心商業區發展藍圖將會如何? 再者,「細劉」劉鑾鴻提出私有化的原因,主要歸因於香港零售業處於低位,疫情的長期經濟影響及不明朗因素,將導致消費情緒受壓並對零售業構成壓力。 利福國際認為,儘管中港通關,但疫情或已大幅改變零售格局及消費者行為,預料零售業在可見將來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面臨巨大困難。
利福國際: 投資結語
許先生現為六福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行政總裁,並具備逾50年之證券及投資經驗。 彼曾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委員會委員及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 許先生於二零零四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太平紳士榮銜,並自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七年擔任中國珠海市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委員。 彼為香港董事學會資深會員及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傑出資深會員。
- 另外,位於大連及瀋陽的商用物業自久光百貨停業後至今依然空置,未來若租出或售出的消息,對股價會有刺激作用。
- 麗新發展(00488)及市建局觀塘Bal Residence,昨晚更新價單,將27個單位的售價下調約5至9%,減價最多達66萬元。
- 彼為劉鑾鴻先生之女兒、劉今晨先生之胞姊及劉玉慧女士之侄女。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
- 要約人對集團的意向為繼續從事現有業務,主要包括於香港從事百貨公司經營、物業發展及投資。
汲取「大劉」去年私有化華置(0127)失敗的教訓,「細劉」今次幸運避開「數人頭」的要求,私有化由「過三關」變「過兩關」。 有分析認為,少了「數人頭」一關,小股東便變得微不足道,私有化通過機會大增。 至於是次私有化作價,梁指,利福私有化要約價每股5元,只是回到股價年頭的水平,而2019年疫情前股價至少有8元,意味著要約價低疫情前股價近四成。 他認為,隨著本港疫情緩和,「通關」在望,大股東在最低潮提出私有化「講唔過去」,股東未必心甘情願接受方案。 翻查資料,利福自2004年上市以來股價大多位於5元樓上,現價亦較2019年4月,即社運及疫情前高位逾14元累跌近七成。 利福國際2025 雖然作價較每股資產淨值出現頗大溢價,加之零售吹淡風,減輕「大股東執平貨」的觀感,但不代表利福國際不值錢。
利福國際: 古天后日誌|銀行風暴沒完沒了 市場信心脆弱
利福國際於2016年以73.88億元中標啟德商業地,計劃發展成一間全新的SOGO百貨店,最初預期於2022年開業,換言之,如今需要延遲一年。 該地皮佔地約1.4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1萬平方米,零售部分計劃設立一家全面百貨店及配合百貨店營運的其他設施與用於購物商場以及其他娛樂及餐飲設施,辦公室空間則將部分自用、部份出租。 當然,零售業低迷也使物業估值下跌,加上其他原因,集團權益近年縮水。 例如利福疫情前2019年年底止每股資產淨值﹙NAV﹚約2.56元,今年上半年每股資產淨值(NAV)已跌至約1.29元,但七除八扣後相信仍然有一定價值。 歷時逾3年的新冠疫情重創香港經濟,本港的進出口貿易業亦需時恢復元氣。 港府最新公布的出口數字跌足10個月,惟2月出口貨值跌幅收窄至8.8%,較1月所跌的36.7%為少,好過預期。
利福國際: 利福國際「街貨」約23.51%
比較特殊的是在2016年,公司因為參與政府招標,斥資73.88億港元買下了塊地皮,導緻當年的投資淨額為-70.81億港元,產生了大量的流動負債。 不過,公司淨利潤下滑的信號併未阻擋其股價上漲的勢頭,2月份以來,股價累計漲幅達21.2%。 利福指,集團以總代價6243萬美元(相當於4.838億元),出售總面值為6300萬美元的票據,雖然代價較面值折讓近1%,但該批恒大債券為利福於今年4月時,以「七五折」買入,因此利福仍獲利逾7000萬元。 八十年代投資美債實現掙了一個億的小目標後,「大劉」劉銮雄開始狙擊控股權不穩的公司,幾輪神乎其技的資本操作為他赢得了「股壇狙擊手」的稱號,併入主老牌地產商華人置業(00127-HK)。
利福國際: 利福國際:儘得「股壇狙擊手」真傳的「細劉」,寶刀已老?原創
例如,在香港旅遊業蓬勃發展之時,利福國際能保持較高的估值,不緻受面對電商競爭的内地業務估值受壓所拖累。 反之亦然,内地零售業務因經濟向好而獲估值提升,香港業務卻因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導緻利潤受壓,這個時候,内地業務可看高一線,而不緻受製於香港業務。 期内股票及金融市場波動,導緻其金融投資產生按市值計價的非現金虧損,相較2017年為收益6.24億港元。
利福國際: 人民幣
到2023年1月9日,媒體傳出分店將於同年3月12日結業,而崇光百貨網頁亦無法顯示頁面。 2016年,利福國際以73.9億元奪得啟德商業項目,2017年12月動工,預計2023年啟用。 項目包括兩幢商業大廈和崇光啟德分店,還有其他零售、娛樂、餐飲及生活時尚的配套設施。 2012年7月31日,新世界發展方面以計劃拆卸名店城為理由向利福國際提早解約,尖沙咀店最終於2014年2月12日結業。
利福國際: 利福國際上半年轉蝕4.75億元,詳情可見【下一頁】
集團表示,虧損主要是由於投資虧損金額大幅增加至19億元,而2020年則錄得投資收入34.6百萬元,惟被集團較低的投資物業重估虧損32百萬元所抵銷,而去年的重估虧損則為418.1百萬港元。 SOGO母企利福國際(1212)公布去年業績,去年盈轉虧,全年虧損13.05億元,2020年則賺1.38億元;收入22.89億元,按年增長14.9%;每股虧損0.87元。 據傳三盛集團或將其他房地產發展項目也註入到上市公司,該公司主頁披露,其土儲高達1000多萬平方米,因此這里有很大的幻想空間。 目前,三盛控股的股價為11.42港元,劉銮鴻個人仍持有9.97%的權益(4178萬股),從1.98港元到11.42港元,試想下這筆財務投資的收益有多高。 2018年上半年,利福國際錄得收入21.13億港元,同比增長26.2%,百貨業務經營溢利(即毛利減去銷售及分銷開支、行政開支後溢利)同比增長28.1%。
利福國際: 利福國際旗下尖沙咀SOGO崇光百貨3月結業 網民:好事嚟
旅遊消費不足,本地消費意欲疲弱,加上不明朗經濟環境,集團財務及營運表現受到不利影響,亦難見任何復蘇跡象。 這個物業發展項目已於2017年12月動工,預計於2022年第二季度末前竣工。 利福國際錄得股東應佔虧損 4.75 億港元,而去年同期則錄得溢利 利福國際 2.20 億港元。
利福國際: 利福「中國」與「國際」前景大不同 如何二選一?
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稱,利福國際將銅鑼灣崇光百貨物業以成本價入帳,只是會計問題,投資者計算公允價值時,可自行在資產淨值加上市價。 以2021年年報來看,利福國際資產淨值為26.64億元,已發行15.02億股,每股資產淨值為1.77元。 若計及2017年「隱藏」了的183億元,估計每股資產淨值可達到13.96元。 是次私有化作價為每股5元,較去年底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1.767元溢價約1.82倍。 目前「細劉」持股74.91%,計劃股東則持股25.09%,私有化花費近19億元,便可把利福國際盡收入懷。 今次出手每股註銷價5元,較去年底股東應佔每股資產淨值約1.767元溢價約1.82倍,罕有没有出現折讓。
利福國際: 銅鑼灣店
2016年11月23日利福國際(1212)以73.88億元投得新九龍內地段第6557號的用地,地盤面積約為152,407平方呎,最低及最高的樓面面積分別為658,402平方呎及1,097,325平方呎,,每呎樓面地價6,733元。 AASTOCKS.com 利福國際2025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今早利福國際開報4.51元,較5元相距僅約一成,聶認為在私有化表決獲通過前,股價難望突破今早高位4.63元,故此要是擔心私有化不能成事的持股者,見股價在4.5元以上應要考慮離場。 對於若有意進場者,聶振邦提醒就算私有化成事,現價進場獲利空間也有限。 買入價必須在4.16元或以下,相對5元才可望獲利不少於兩成。
集團淨資產40.83億,淨流動資產8.12億元,流動比率約為1.1,流動資產基本覆蓋流動負債。 純以主業而言,如同大部份依賴人流的生意,利福旗下的崇光百貨在過往兩年受疫情影響,營業額及盈利均有所下跌,其中銅鑼灣崇光本地客佔比較多,所受影響較小,尖沙咀的崇光則由於較依賴遊客生意,受影響較大。 利福國際2025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年報顯示,利福國際流動負債由2018年的45.94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56.03億元,淨負債由2018年的96.75億港元增至2019年的100.53億港元。 利福國際2025 2019年底,公司未償還銀行貸款約為117.12億元,而應付債券約為69.62億元,而短期銀行貸款(一年内到期)則同比增加近10億港元至40.71億港元。 因近幾年加大金融資產方面的投資,佔用了公司大量的資金,因而導致公司負債規模居高不下。 利福國際經營中高檔次百貨店,店内有種類繁多的精選產品及品牌,並設有其他零售、娛樂、餐飲及生活時尚設施,是香港及赴港旅遊年輕人熱衷前行的場地。 利福國際2025 2019年度,利福國際實現營業額35.42億港元,同比減少18.7%;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18.9億港元,同比增長11.9%。
竣工後,雙子塔除將迎來新的崇光百貨店,另外將設有其他零售、娛樂、餐飲及生活時尚的配套服務設施。 預期啟德零售綜合體將於二零二三年底投入營運,該零售綜合體勢將成為東九龍的新地標,並進一步鞏固本集團在香港零售市場的領導地位。 作為不斷分散和強化其資產組合的一部份,本集團於二零二零年十一月於倫敦的黃金地段收購一項位於聖詹姆斯的優質永久業權商業物業,並返租回予賣方,於可見未來為本集團鎖定穩定的租金收入。 公告則指出,私有化作價不會上調,又提到非計劃內劉鑾鴻一致行動方持股約佔已發行股份74.91%,計劃股東(被收購一方)持股約25.09%,其中劉鑾雄的太太甘比(陳凱韻)直接持股約75萬股,劉鑾雄家族另透過公司間接持有若干股份。 集團指出,自2019年以來香港零售環境一直處於下行狀態,疫情亦加速營商環境轉型,包括電子商務急速冒起,加重實體零售商重擔。
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 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利福國際解釋,2022年上半年受累於變疫情再度肆虐、烏克蘭戰爭爆發,以及通脹壓力升溫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全球經濟有所放緩。 利福國際旗下的崇光百貨(SOGO)尖沙咀分店傳出本月下旬結業,並推出一系列結業促銷優惠。
有股東表示,早於多年前買入利福,認為私有化的作價合理,形容作價「完全無問題」,並指在現時市況環境低迷下,可以有機會套現更好,因此會支持私有化的決定。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如閣下於本免責聲明更新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應用程式,即代表閣下同意接受更改後的本免責聲明的約束。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搜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
利福國際: 業績整體改善
利福國際回覆本報查詢時確認此事,指尖沙咀分店將於今年3月12日結業,至於銅鑼灣分店運作正常。 本次選擇的利福國際債券,將於2024年7月15日到期,距離執筆日尚有兩年半到期,持有至到期的孳息率為6%,發債主體為一家特別目的公司(SPV),然而由於由利福國際出具擔保,故此信用能力可視作等同。 【投資筆記】本次選擇的利福國際債券,將於2024年7月15日到期,持有至到期的孳息率為6%,發債主體為一家特別目的公司(SPV),但由利福國際擔保。 利福相信,儘管香港政府在下半年將繼續完成第二階段的消費券計劃,希望透過推出其他刺激措施,以支持本地需求及振興本地經濟,然而,鑑於疫情或已改變零售格局並大幅改變消費者行為,零售業在可見將來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面臨巨大困難。 毗鄰AIRSIDE、新地於2018年斥251.61億元投得的啟德第1F區1號、新九龍內地段第6568號商住地,為當時歷來最貴官地。
彼為萊爾斯丹控股有限公司(為聯交所上市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彼亦為Chinese Estates Holdings Limited(華人置業集團)(為聯交所上市公司)之非執行董事。 劉女士為劉鑾鴻先生之胞姊以及劉今晨先生及劉今蟾小姐之姑母。 為了在瞬息萬變的零售環境中保持競爭力,本集團將利用其已升級的全渠道系統,繼續與消費者建立更緊密的聯繫,並緊貼市場變化,悉心提供無縫且具吸引力的顧客體驗,從市場上脫穎而出。 銅鑼灣店顧客大多以的士作為主要交通工具,有不少的士違例等客,導致阻礙巴士停站。
利福國際: 私有化涉最多18.84億元
「細劉」劉鑾鴻向崇光百貨(SOGO)母企利福國際(1212)提出私有化方案獲股東通過,將以每股5元收購3.77億股或25.09%股權,對象包括獨立股東、以至其兄長「大劉」劉鑾雄之太太陳凱韻,總額達18.8億元。 利福去年11月下旬收購倫敦的商業物業起,該物業所產生的租金收入總額130萬英鎊(相等於約1340萬元)。 擴展方面,利福位於啟德的零售綜合體工程,去年因應地鐵公司要求暫停施工作隧道沉降調查,而有所延誤。 利福表示,項目地基工程於2020年底已大致完成,會密切監測確保加快施工,重申希望2023年完成啟德項目,項目由兩座商廈組成,提供額外10.1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利福國際晚間發通告披露,周五(20日)與BP訂立協議,以代價約2.5億英鎊(折合約25.71億港元),向BP收購其在倫敦聖詹姆斯廣場的物業,為絕對永久業權項目。
利福國際: 國際
此外,和三味作為一家餐廳,和銅鑼灣崇光店位於同一幢物業,期間也受到了社會事件的影響,全年收入下滑16.7%,不過該業務收入貢獻較低,僅為1.68%。 3月9日,利福國際發布2019年度業績,營業額為35.42億港元,同比減少18.7%,毛利為26.53億港元,同比減少17.5%,股東淨利潤為18.9億港元,同比增長11.9%,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為74.9%和53.4%。 經營SOGO百貨的利福國際(01212)去年由盈轉虧蝕13億元,與盈警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