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右行上去,會見到左邊有一幅大草地,草地上有個涼亭,旁邊有公廁。 龍虎山晨運徑 自1870年代起,香港逐漸成為華南最重要的轉口港,而法俄兩國又不斷挑釁英國的在華利益,英軍為了提防列強入侵香港,所以興建炮台防衛。 龍虎山晨運徑2025 龍虎山晨運徑2025 龍虎山晨運徑 在1898年,英國軍備委員會就建議在港島西北部興建炮台,而松林炮台就在1901年動工,4年後建成。
野餐後,順路落山,可沿克頓道直落旭和道乘13號新巴往中環方向離開。 如有時間,也可順道參觀龍虎山自然教育中心,深入了解一下龍虎山一帶的自然人文文化資訊。 要前往龍虎山,方法很簡單,可於中環碼頭/ 交易廣場乘15號新巴於山頂總站下車,再可選擇由盧吉道或夏力道前往郊野公園位於克頓道的入口。 當然,選擇由盧吉道前往,可從山上向下望維多利亞港兩岸繁盛社區面貌。 而從夏力道前往,則路程短一點,而且中途有一些健身設施可舒展筋骨。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山
搭升降機到港大的一層,經天橋到黃克競樓的平台,轉左行往許愛周科學館,至一環境優美的小廣場,轉右往紅磚牆,有斜路上去。 路線開始於香港大學校園,從般咸道正門乘電梯往大學圖書館,然後沿中山階直上,再往上山的方向前進。 中山石階旁有一個荷花池,靜靜細看,可近距離觀察各種不同的雀鳥,例如紅嘴藍鵲、白腰文鳥等。 休後,沿車路步至山頂廣場,再走舊山頂道、白加道、甘道至灣仔峽公園,過馬路後沿灣仔峽道斜路下行出灣仔舊郵局, 今日共走9公里多,4個多小時完成。
但緊記這些草藥都是屬種植者所有,遊人不要擅自採摘。 2015年9月香港大學生物科科學學院博士管納德領導的研究團隊在龍虎山郊野公園環境教育中心附近的石壆位置發現全球新蟻種,命名為「紫荊花細腰家蟻 Paratopula bauhinia」,又稱「金樹蟻」。 在大棠一帶有東、中、西白虎坳,每個山坳都有一座古廟。 在康文署的行山樂網站中,有條路線叫「大欖白虎訪三廟」,由黃泥墩村起步,上黃泥墩水塘,之後接麥理浩徑第10段,中途可以選擇到千島湖清景台望一望。
龍虎山晨運徑: 港島徑 1段點去?
華山軍路全程馬路,但部分路段都幾斜,對小朋友及老人家會有點吃力。 如果要前往北區白虎山,可以由上水乘搭59K小巴,在蓮麻坑路中途下車,沿馬路的支路上山,至馬路盡頭,已見一座荒廢的碉堡,跟住再沿小徑登頂。 老虎頭位於大嶼山愉景灣後,高465米,是香港最高的「虎山」,景色遼闊,登頂後,朝北望去,機場、屯門、青龍頭一帶盡收眼底,而吸引的風景還是東面,視野由愉景灣延伸出去,直望維多利亞港兩岸。 沿大澳的石仔埗街走,由少林武術文化中心後的行山徑登山,很快便行抵山脊,沿徑便至山頂。 龍虎山晨運徑 欣賞完風景後,可以沿路折返,一個小時內來回,十分方便。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山晨運徑2025 如果有行山經驗的朋友,可以選擇虎山東脊那邊上落,那段路以沙泥碎石為主,不宜合家歡郊遊。
斜路的盡頭會見到一間殘舊的小屋,與加列山道途經氣派大宅相比,顯得有點陰森恐怖。 龍虎山晨運徑2025 這裡遊人稀少,繞過小屋左方便會見到一條隱蔽的窄小山徑。 大家可考慮在此折返完成此山峰,因前面的路段可說是本次行程中最困難的。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山中草藥園
由於當局早已在廢堡設立說明牌,遊人可以更了解松林廢堡背後的歲月。 站在炮台上,你可以居高臨下,盡覽港島西面一帶的景色。 白虎山雖然位於郊野公園範圍,但沒有政府修築及管理的山徑前往,欠缺指示,而且較少人行,路徑較密及崎嶇。
- 由倡議成立到最終劃為郊野公園,過程漫長艱辛,當中要說服耕作長者放棄私耕活動最為艱難,但這又必須的,否則只會令龍虎山一帶水土流失,釀成山泥傾瀉的風險,威脅山下民居的安全。
- 虎蹤徑上山算是平緩,至肥佬麥橫跨大城石澗上游,經過南房肚後,可往鉛礦坳方向行,跟住可以選擇經衛徑落大埔碗窰。
- 其實盧吉道是全港觀賞海景的最佳地點,沿着盧吉道走,你可以遠眺維多利亞港及港島九龍一帶高高低低的建築物,這裏亦因而成為中外旅客的熱門旅遊地點。
- 獲 保 存 於 公 園 內 的 砲 台 , 設 有 說 明 牌 簡 介 其 歷 史 , 供 遊 人 參 考 。
- 這條路全長約6公里,其中近4公里都是馬路,就算慢慢行兼影相,3小時都應該行得完。
夏力道經扯旗山南麓,望港島南景色,而盧吉道則行北麓,可望九龍及維港景致。 沿克頓道上山,有段沒有遮蔭,但可以一窺維港景色,之後又入叢林之中,不會被陽光曝曬。 龍虎山晨運徑 經過一段上斜,行至一處分岔路口,直行往山頂,轉右則可到松林炮台觀光。 這段馬路緩緩上斜,兩旁叢林懷抱,為行山人士遮蔭,路旁亦有涼亭,方便休息。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山6大check point!
山路初段平坦,之後有段樓級,不消5分鐘,便可至中草藥園。 中草藥園很大,有涼亭及枱凳,還有接駁山水的水喉,流進個小魚池。 記者翻查Google Earth航空圖片,發現顯徑邨後山植物一直非常茂盛,但山頂位置早於2020年10月已出現綠色大帳篷,即至今已出現最少兩年半。
龍虎山晨運徑: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而航空圖片顯示,2022年5月至7月大帳篷下方有一片植物突然消失,令山頂禿了一處,懷疑當時搭建者正在擴展營地,砍伐部分樹木或鏟走植物。 記者航拍及對比航空圖片,光禿部分正是鐵籠現時的位置。 《香港01》記者翌日(2日)根據「天行足跡」版主提供的路線前往營地了解實際情況,記者抵達顯徑邨時,曾向街坊及晨運客展示相關圖片,並查詢是否知道後山有一處營地,但街坊均稱完全不知,亦沒有聽聞。 《香港01》記者日前實地視察及對比歷年航空圖片,發現這個帳篷可能出現了至少兩年半,雖未有證據顯示有人在此捕獵動物,但誰人霸佔山頭官地開闢營地呢? 地政總署證實上述地點有政府土地被非法佔用,已發通告飭令停止佔用,並已安排承辦商清理有關搭建物及通知相關部門跟進有人破壞樹木及放置捕獸器等事宜。 漁護署則指,該署共發現4個捕獸器具,已立即將其移除。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亭
日間可把繁華的城市景觀盡收眼底,晚上則可感受到另一種萬家燈火的熱鬧。 而香港太平山的夜景,更與日本函館和義大利那不勒斯並列世界三大夜景。 經過橡樹,行到靚景位置,可以望到維港景色,最西可以望到愉景灣及坪洲一帶,之後是青馬大橋、昂船洲大橋、九龍半島、觀塘景色;遠望的話,西起青山,東至飛鵝山的山脊線盡在眼簾之下。 行過一點,景色稍變,看不到大嶼山,但可以見到柏架山、鯉魚門海峽及釣魚翁景色。 龍虎山晨運徑2025 夏力道及盧吉道皆繞扯旗山腰而行,好像一對手臂懷抱這個山頭,兩條路皆能通往另一邊的山頂廣場。
龍虎山晨運徑: 龍虎山——港大後山
摩星嶺及龍虎山地質同屬摩星嶺組凝灰晶屑火山岩,而根據定義,摩星嶺及龍虎山是兩個獨立山體。 故此,如果串遊山峰;先走太平山/ 西高山再落龍虎山相對地比連走摩星嶺、龍虎山容易策劃行程。 在山頂無線電臺旁邊有一個小食亭,我們決定先吃點小食才繼續餘下的路程。 建成後,炮台有兩門當時很先進的大炮,分別兩門6吋口徑7型後膛炮,使用的炮彈重達100磅,射程可達7英哩,足以應付維港內的目標。 不過,由於經費問題,以及英軍決定在龍虎山對面的摩星嶺興建更大型的炮台,松林炮台在1913年拆除大炮及武器,第一次被廢棄。
龍虎山晨運徑: 香港好去處:【極簡易行山路線 只需約45分鐘!藍地水塘屯門徑 途經彩虹欄杆 環境極清幽!】
郊野公園山丘上有一松林炮台,是建於1903年的軍事遺跡。 沿茶園後方西脊,登上海拔494米高西高山山頂,在頂上拍過合照,由石級路下山返回夏力道涼亭旁石枱大休。 早上天色良好,天氣乾爽,搭車到中環食早餐,餐後到中環匯豐總行集合,順探兩頭獅子,兩頭獅子給人塗鴉,可惜。
龍虎山晨運徑: 香港好去處:【橙紅色!濕地公園池塘賞紅葉!落羽杉秋冬轉紅!打卡記得影埋倒影!】
到達克頓道入口,往後路段可謂全程落斜,非常好走。 到達松林炮台附近草地,可於此處席地野餐,享受郊遊野餐樂。 松林炮台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而下令修建炮台的將軍,正是克頓將軍,克頓道正是紀念他而命名的。 當時是英軍修建來防禦法國及俄羅斯在遠東軍事擴張。 而去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松林炮台並非與日軍交火的主戰場,但炮台的高射炮曾干擾過日軍的空襲行動。 但走不了幾步後卻見到野豬一家,他們對行人已經見怪不怪,反而我們兩個見到野豬就又再膽憻心驚,急步繞過牠們繼續前行。
龍虎山晨運徑: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離開中草藥園,沿石屎樓級上行,之後有一小段沒有樹蔭,是全程最辛苦的一段,但一兩分鐘就可行完。 這個位置是分岔口,有山路上山,但既然是夏天行山路線,不如再將難度降低,沿馬路行。 在接近盡頭時,已可以很清楚看見龍虎山頂的松林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