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換證計劃並不將1986年至1989年出生,及1993至1996年出生的人士納入換證計劃的對象內,因為他們在換證計劃實行當中將會年滿18歲或11歲,並在人事登記辦事處辦理之下獲發智能身份證。 香港居民如在內地遺失了香港身份證及回鄉卡,應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失身份證明文件並索取報失證明。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2025 向當地出入境管理處或香港中國旅行社深圳辦事處申請《入出境通行證》(俗稱臨通)。
- 登记员会检核其领取身份证的资格,然后申请人会被邀请到等候间等候,待批核主任接见。
- 如申請人僅持有申請身份證收據而又有意離港外遊,則必須按照法例規定,在香港出入境管制站出示有效旅行證件,例如護照或回港證。
- 申请人在回港办理换领新身份证时,可利用现有的香港身份证(如仍未宣布失效)或其他有效的旅行证件办理入境手续。
- 陪同辦理申請手續的父親或母親,須出示其有效旅行證件、護照或香港身份證。
- 換證中心最後換證申請日期為2007年3月31日,換證中心的領證服務則維持至同年5月18日並在翌日關閉。
- 香港居民如在內地遺失了香港身份證及回鄉卡,應向當地公安機關報失身份證明文件並索取報失證明。
你可在這裏瞭解如何網上提出申請,如何遞交所需的補充資料,以及如何更改或查詢有關查核證明文件的預約。 凡年滿11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除獲豁免或無須登記的人士外),須登記及領取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本網頁將提供有關香港身份證的資料,包括如何申領或補領身份證、如何申請一份可顯示申請人登記身份證時所登記事項的證明、如何申請豁免登記身份證、如何預約申領身份證,以及在哪裏可以找到更多相關資料。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人事登記辦事處
香港早期并无法例规定香港居民必须携带身份证外出,为了阻止香港偷渡潮的问题,香港政府于1980年10月23日起实施即捕即解政策,规定所有年满15岁的香港居民必须在公众地方携带身份证。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当你完成预约及选用预约提示服务,预约电邮提示将于预约日期前两天发送到你提供的电邮地址。 在选择此提示后,你可于预约日期前至少3天更改你的电邮地址或取消提示。 未满11岁并持单程证由内地来港的儿童,须在11岁生日后的30天内向任何一间人事登记办事处办理首次登记身份证手续。
陪同办理申请手续的父亲或母亲,须出示其有效旅行证件、护照或香港身份证。 如由合法监护人陪同申请,该监护人须出示其有效旅行证件、护照或香港身份证及可证明其监护权的文件。 你亦可选择于办理身份证当天,于我们的办事处内使用自助设施填写电子表格。 如有需要,本处职员会为正在办事处内办理申请的人士提供协助。 當人事登記處收到你的申請後,會通知你前往人事登記辦事處會面,並核對提交支持申請的文件正本。 若申請獲得批准,你會被安排換領新身份證,費用爲港幣460元。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人事登记办事处
當抵達人事登記辦事處時,申請人可到自助取籌機掃描預約通知書的二維碼(QR Code)、或將身份證放在掃描器上或直接在觸控式螢幕輸入身份證號碼以領取籌號。 如果申請人並非親身領取身份證,則應在其父親、母親、合法監護人或獲授權代表為其領取身份證後,使用入境事務處自助服務站的智能身份證閱讀機,確定儲存在晶片內的個人資料正確無誤。 香港身份證主要是用於香港境內的身份證明文件,而不是旅行證件,因此居於香港以外地區的居民沒有逼切需要更換新款智能身份證。 申請人在回港辦理換領新身份證時,可利用現有的香港身份證(如仍未宣佈失效)或其他有效的旅行證件辦理入境手續。 如果你年滿11歲,必須由父親、母親或合法監護人陪同申請兒童身份證。 陪同辦理申請的父親、母親或合法監護人須擁有該申請人的監護權,而該監護權並未受任何法院頒令所限制。
批核主任會覆核其領取身份證的資格,再次掃描申請人的左、右手拇指指紋,並收回其舊身份證(如有的話)及發出一張申請身份證收據給申請人。 如任何人士的身份證已遺失、毀滅、損壞或污損,則必須在14天內到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申請補領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2025 於2018年11月26日開始簽發的新智能身份證,晶片的接觸面置於卡背,並加入非接觸式介面。 晶片內儲存了印於身份證卡面的資料,而晶片設有完全分隔開的儲存區,可支援入境事務用途及非入境事務用途。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身份證
現時舊款智能身份證仍然有效,入境處會密切留意換證進度,現階段未有打算就宣告舊款智能身份證無效作出安排。 《登記事項證明書》是一份證明你在登記身份證時向登記主任呈報的事項,例如:你的姓名、別名、住址、出生日期及地點、婚姻狀況及配偶姓名(如有的話)等個人資料。 凡年滿11或18歲的人士,以及新抵港人士首次登記身份證,費用全免。 然而,如身份證因遺失、毀滅、損壞、污損或其內容需要改動而申請補領身份證,則須繳付有關費用。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智能身份证
一般而言,曾接受精神專科醫生及臨床心理學家所提供一系列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荷爾蒙治療及以所選擇的性別角色進行一段時間的實際生活體驗等)的人士,或會獲推薦進行性別重置手術。 1983年3月,人民入境事务处推出第一代电脑身份证,比较旧证加强防伪措施,再套上刻有入境处字样的塑胶硬膜,并且透过电脑系统令出入境程序简化。 由Z字頭身份證號碼開始,其身份證號碼亦是教育局的學生編號,有別於之前另設一組八位數字作為教育局學生編號。 請你先行前往/hkt/hkid.html預約及預先填寫表格。 由Z字头身份证号码开始,其身份证号码亦是教育局的学生编号,有别于之前另设一组八位数字作为教育局学生编号。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智能身份證的種類
以下連結網頁將介紹智能身份證的特徵和優點、持有智能身份證需履行的義務,以及有關智能身份證的常見問題。 附註:假如申請人的名字與其出生證明書上的名字不同,則必須提交文件,如改名契、旅行證件、領養證明書、結婚或離婚證明書等,以證明曾經更改名字。 當大堂的等離子顯示屏顯示申請人的籌號時,申請人須前往指定的登記室,並把申請表格、證明文件及身份證(如有的話)交給登記員。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登記或補領香港身份證
此外,任何人士如符合該條例的過渡性安排,也有資格享有居留權。 本頁將解釋哪些人士屬於這些類別,列出有關的過渡性安排,以及說明哪裏可取得更多相關資訊。 由于2020年起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曾三度暂停办理换证,全港市民完成换证亦由2022年初延至2023年1月14日。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登記/補領身份證
要申請《登記事項證明書》,你應填妥申請表格ROP122 (表格可在下列連結下載),親身前往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提出申請。簽發證明書的費用為港幣425元。 同時,人事登記處處長會繼續處理已完成性別重置手術的人士提出更改身份證上性別記項的申請。 如你遺失身份證或身份證已經毀滅、損壞或污損,你必須在14天內向人事登記辦事處申領新證。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並非居住在香港的人士無須根據條例登記申領香港身份證,他們亦無須申請《豁免登記證明書》。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除現有的身份證及換證所需的文件外,你或需提供證明文件以支持你逾期申請的理由。 若你是香港非永久性居民,你亦須出示載明你在香港逗留條件的旅行證件。 如果你是香港居民,你須出示你的兒童身份證或以前的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申請後
1960年6月1日起,香港政府發出第二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包括持證人的指模及頭像,資料以打字機填上,並且經過層壓處理。 男性的身份證為白色底、藍色印刷,女性的則為白色底、紅色印刷。 1973年11月,香港政府發出第三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原有的指模取消,而且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 兩代身份證上均蓋有簽發印章,以綠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並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智能身份證
如果你已遞交申請,並收到入境事務處通知需要遞交補充文件以協助處理申請,你可以利用這項方便的網上遞交服務。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2025 網上申請服務十分方便,利用以下的連結,你可以取得進一步的相關資訊,瞭解如何準備提出申請,須隨申請遞交的證明文件,網上遞交資料的檔案格式,如何完成網上遞交的步驟,以及在哪裏可以取得更多有關擁有香港居留權的資料。 如任何人士因申領特區護照而同時需要申請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其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申請將會與特區護照申請一併處理。 然而,如該人曾獲發給的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因遺失、毀滅、損壞或污損而申請補領,處理身份證申請的時間一般約需7個工作天(星期六及公眾假期除外)。
然而,任何人士倘若从未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但拟在海外申请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则在申请护照时须同时申请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如申请人仅持有申请身份证收据而又有意离港外游,则必须按照法例规定,在香港出入境管制站出示有效旅行证件,例如护照或回港证。 倘若申請獲得批准,你必須在領取《豁免登記證明書》時,把舊有身份證交回人事登記辦事處註銷。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網上更改/查詢有關申請核實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資格查核證明文件的預約
智能身份证上有一块芯片存储持证人士的个人资料,包括持证人指纹及电子证书等。 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份认证用途外,还可以用作网上电子证书、香港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证。 政府曾经计划于2007年将香港驾驶执照资料兼备于智能身份证的芯片内,但由是于实际运作上有缺点,例如香港市民及海外机构难以查阅芯片内资料、被吊销驾驶执照者需重发身份证等,因此有关计划被搁置[16]。 持有智能身份证或新智能身份证的香港居民,如并非透过输入劳工签证、外籍家庭佣工签证和学生签证维持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使用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e-道自助过关,节省等候时间。 除上述服務外,本處在延長服務時段期間將不會處理其他身份證申請。 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的對象包括所有智能身份證(簽發日期為2003年6月23日至2018年11月24日)的持有人,不論是永久性居民或在本港就業(包括外籍家庭傭工)、投資、居留或就讀的臨時居民,均納入計劃內。
如果你仍未換領智能身份證,須預約前往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提出申請。 如果你是新抵港人士,你須出示你的有效旅行證件、護照、入境證、單程證或誓章,以確認你在香港的居留身份。 香港身份證之中文名稱曾經惹起爭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採用「身份證」[2],《人事登記條例》則採用「身分證」[3]。 不過,香港政府從英國屬土時代已經採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而香港立法會亦通過繼續使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香港文字研究者容若亦認為「份」為正字。 香港身份證首發日期 因此,1991年香港政府計劃將「身份」復古為「身分」的時候,容若與陸離等等人士大力反對。 因而惹起支持「份」和「分」的不同人士展開辯論,最後香港政府維持原有寫法。
智能身份證上有一塊晶片儲存持證人士的個人資料,包括持證人指紋及電子證書等。 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分認證用途外,還可以用作網上電子證書、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證。 政府曾經計劃於2007年將香港駕駛執照資料兼備於智能身份證的晶片內,但由是於實際運作上有缺點,例如香港市民及海外機構難以查閱晶片內資料、被吊銷駕駛執照者需重發身份證等,因此有關計劃被擱置[16]。 持有智能身份證或新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如並非透過輸入勞工簽證、外籍家庭傭工簽證和學生簽證維持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使用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e-道自助過關,節省等候時間。 换证中心最后换证申请日期为2007年3月31日,换证中心的领证服务则维持至同年5月18日并在翌日关闭。 智能身份證的尺寸為85.60 × 53.98毫米(3.370 × 2.125英吋),即ISO 7810ID-1標準,與不少銀行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