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本線穿梭於藍田碧雲道、油塘鯉魚門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道一帶,為沿線乘客服務。 牛頭角道體育館位於觀塘牛頭角道183號牛頭角市政大廈2樓至4樓,佔地4 058平方米,於1981年啟用。 體育館設施齊全,為區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裡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原因是當初興建藍田邨時,預計於第8座之前會興建第9座,但是後來的「第9座」卻改為興建了一座「火柴盒」獨立校舍的小學,為藍田循道小學(現藍田循道衛理小學)。 因為興建的時候經常倒塌,可能因為以前是一個墳場,或者土質疏鬆關係。
藍田廣田邨: 巴士路線歷史
藍田邨在1990年代也與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其發展卻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像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便是一例。 廣田邨(英語:Kwong Tin Estate),興建之際曾經命名為「藍田南邨」[1],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藍田碧雲道160-172號,屬藍田南發展計劃的第三期,於1989至1990年期間動工,1992年落成入伙。 1975年3月16日起投入服務,初期往來藍田(北)至大角咀碼頭。 配合位於碧雲道的公共房屋逐步落成入伙,遂於1993年8月26日延長至藍田(廣田邨)。 現時主要為乘客提供往返藍田(廣田邨、德田邨、興田邨等公共房屋)、觀塘、九龍灣、新蒲崗、九龍城、旺角、大角咀(西九龍填海區)的服務。 17座率先於1988年拆卸,而其餘22座(包括第12座、13座)於大約1990年至2001年左右陸續清拆重建,整個拆卸工程稱「藍田邨重建計劃」。
- 受到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的競爭及客量偏低,小巴營辦商曾經不派車行走。
- 於2012年9月28日起投入服務,途經藍田碧雲道、油塘高超道、鯉魚門道、觀塘市中心、九龍灣、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尖沙咀東及尖沙咀,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為215X的特別班次。
-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裡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 現時本線穿梭於藍田碧雲道、油塘鯉魚門道、觀塘市中心、牛頭角道一帶,為沿線乘客服務。
- 隨住三個主要運輸基礎設施-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同埋地鐵落成,好多人跟住搬入藍田。
- 1967年9月16日起投入服務,取代六七暴動時停駛的11D,最初往來油塘至觀塘碼頭,1968年4月20日延長至牛頭角,油塘總站則遷往欣榮街(即現時油塘邨貴塘樓附近),來回程駛經偉業街。
藍田大部份地方都係住宅區,另外都有幾個出名嘅購物商場。 由於在2002年11月受到「孫九招」影響[註 1],藍田(一)邨的重建因而略受阻延3年,要延至2005年動工,2009年才竣工。 而在規劃期間,樓宇型號亦由原訂的靈活性大廈,改為5座新和諧一型(公屋版本),並對樓宇佈局略作改動,其後再改為非標準設計大廈。 2011年9月15日,此路線提升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一輛非空調巴士(S3N360)被丹尼士巨龍9.9米雙層空調巴士(ADS155/GZ7314)取代。 截至2011年,此路線仍有一輛丹尼士巨龍11米(S3N360/GA6394)非空調巴士,由於該字軌長期收車,乘客登上空調巴士的機會甚高。 其後一段時間,此路線之非空調巴士班次僅由來自74A線的同款巴士(S3N337/FZ7602)於平日深夜柯打兩轉維持。
藍田廣田邨: 香港樓宇目錄
領展於2015年10月出售廣田商場後,新業主「友文投資」於2016年4月向租用商場2樓的5間非牟利機構更新租約,徵收優惠租金外的一筆高昂管理費,加租近85%。 房委會指已發信提醒商場業主只可向有關機構收取優惠租金,不得收取管理費或其他費用[6]。 香港電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有不少片段取景自藍田舊區,其中「徙置區所屬的足球場」就是藍田配水庫遊樂場。 2011年8月25日投入服務,主要疏導小巴60線於早上繁忙時間的乘客,只在早上學校上課日繁忙時間行駛。 途經秀茂坪、四順、清水灣道、彩雲邨、坪石、彩虹邨等地方。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 然而在新基礎設施和住屋落成後,就以鄰近的晒草灣或茶果嶺命名。
- 1975年3月16日起投入服務,初期往來藍田(北)至大角咀碼頭。
- 隨著本地工業式微、觀塘區公共房屋陸續拆卸重建,使本線需求下降,從1995年5月22日起不再途經觀塘工業區及欣榮街,使得行走路線更為直接。
- 1981年11月21日,藍田對開山邊木屋區發生五級火警,歷時7小時,玄武山村、愛華村、藍美村慘遭滅村,近千間木屋被焚燬。
- 體育館為區內居民提供舒適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 瑞和街體育館位於觀塘瑞和街9號瑞和街市政大廈8樓至9樓,佔地1 700平方米,於1988年5月14日啟用。
藍田(廣田邨)總站(Lam Tin (Kwong Tin Est.) B/T),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碧雲道160號廣田邨廣逸樓旁、康栢苑金栢閣對面,乃一露天坑狀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亦為九龍市區地處最東的巴士總站。 藍田邨內設有多項設施,包括4個兒童遊樂場、2個羽毛球場、籃球場及輕型貨車停車場。 藍暉樓設長者健身活動區及足健徑;藍泰樓設棋枱、觀景台及兒童遊樂區;藍碧樓設兒童遊樂區及藍田邨展覽區;藍蔚樓設乒乓球區。 在1981年藍田邨後方木屋區大火後,政府於1982年決定清拆該等木屋區,並在進行爆破平整後重建成為藍田邨擴展部份[5]。 後來,為了方便管理,該等新建樓宇分拆為若干條屋邨及屋苑,當中擴展計劃首兩期分拆為康華苑及興田邨,於 年間竣工;而擴展計劃3、4期連同藍田南一期則於1990年分拆為德田邨,並於 年間竣工。 邨內設有4座大廈,主要由房屋署建築師負責屋邨總體設計,並且聘請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共同負責屋邨設計[2]。
藍田廣田邨: 樓宇
另外有人認為興田邨、德田邨及廣田邨也是舊藍田邨重建工程的一部份(因為此等屋邨為受影響居民的接收屋邨,而前兩者興建初期亦曾經是藍田邨擴展部份),但該等屋邨已在1980年代中至1990年代初陸續分拆,且不在原藍田邨範圍。 藍田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設計,中國建築負責地基工程,並由瑞安建業負責承建[3],在2012年獲頒香港優質建築大獎之殊榮。 重建前原址也稱為藍田邨,是舊藍田邨第4至6座、共有23座徙置大廈。 藍田邨(英語:Lam Tin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在觀塘區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觀塘區藍田慶田街7號,於2009年7月落成、同年入伙[2]。
藍田廣田邨: 設計
目前觀塘區議會共有37名議員,全為直選議員,現時設有35個選區。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3年4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有關內容只供參考,並會因應車務調動而更新(查看更新表)。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藍田廣田邨: 九龍區專線小巴63線
當中廣靖樓是全港首座和諧三型大廈,亦為全港首座竣工的和諧式大廈[3]。 隨住三個主要運輸基礎設施-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同埋地鐵落成,好多人跟住搬入藍田。 1841年香港島變做英國殖民地之前,藍田係九龍灣鹽田嘅一部分,唔同時期隸屬東莞縣或者新安縣之下。 而家藍田嘅界限為:西至滙景花園,東南至廣田邨,北至將軍澳隧道入口,西南至維多利亞港。 藍田(粵拼:laam4 tin4;英文:Lam Tin)喺香港新九龍嘅東部,響觀塘東面,秀茂坪南面,油塘北面。
藍田廣田邨: 資料來源
1977年7月10日發生藍田邨第3座4樓梯間命案,一名有福義興背景男子被新義安成員襲擊,倒斃4樓梯間;前一日中午,第18座1417室發生石油氣爐爆炸事件,造成5人受傷。 藍田廣田邨2025 1971年11月23日發生藍田新區第5座命案,一名22歲青年疑因結怨,被兩名少年在其女友寓所外殺害[23]。 1970年11月10日發生藍田新區跳樓案,一名剛出院58歲精神病患者聲稱被追殺,並走上第3座天台;在警察勸阻期間,他隨即從天台跳下身亡[22]
藍田廣田邨: 香港巴士大典
彩漆掉落原因相信是雨水濺落牆上而掉落,不過至今仍眾說紛紜。 值得一提的是,這幢大廈也是香港藝人劉德華小時候的住所。 整個拆卸工程於2002年完成,拆卸重建後,藍田邨原址已分拆為4個屋邨及1個屋苑重建:藍田(三)邨原址現為平田邨、藍田(二)邨原址現為安田邨、啟田邨。 而藍田(一)邨1-6座原址則重建成現時的藍田邨及社區設施,7、8及10座則重建成康逸苑。 由於4個屋邨之間的關係密切,因此不時有些人仍將「藍田邨」一詞用作4個屋邨的統稱,而實際上舊藍田邨早已消失。
藍田廣田邨: 路線資訊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政府於2020年向區議會提交文件,建議在現有藍田(北)巴士總站,以及位於藍田邨邨界內的公園,分別加建兩幢公屋,當中公園內的門球場會重置在巴士總站現址興建的樓宇平台[7]。 藍田廣田邨2025 藍田廣田邨2025 廣田商場樓高3層,面積97,600呎,於1992年建成,由唐謀士建築設計事務所負責設計[4]。
藍田廣田邨: 九龍巴士216M線
商場主要租戶包括私家診所、補習社、理髮店、順豐速運、日本城、惠康超級市場及7-11便利店。 商場2樓設白普理廣田社區健康中心、社會福利署藍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和小童群益會。 藍田本來只限於今日五桂山山上的地段,後來在1970年代後期,政府擴展啟德機場,把原來的觀塘灣填海作貨運用途,茜草灣一帶藍田近海的土地得以延伸,並與過往油塘方向的長龍田村相接,組成更大範圍的藍田。
藍田廣田邨: 公共醫療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藍田邨的有蓋通道上亦種植了多種植物,而屋苑入口上蓋位置、其中三座大廈屋頂安裝了共180塊太陽能光伏電池板;所產生的電力能直接接駁至電網,用於邨內的公共設施,如走廊照明燈、升降機、水泵等。 大部份藍田居民都係華人,不過自從地鐵同東隧通車之後,由藍田過海返太古城同鰂魚涌返工變得好方便,而且藍田相對於太古城嘅樓價較低,因此喺1990年代初有大量日本僑民湧入本區,並且入住幾條新落成嘅私人屋村。
至1991年12月,房委會正式公佈藍田邨重建的規劃大綱。 當時,徙置事務處及房委會曾先後將藍田邨分為甲(第四型大廈)、乙(第六型大廈)兩個區別[4],及後再拆分為3個區別管理(即藍田(一)邨、藍田(二)邨及藍田(三)邨)。 自地鐵油塘站於2002年啟用後,居民可直接選乘觀塘綫往返油塘及觀塘;加上有專綫小巴63線、公共小巴油麗邨至觀塘線、公共小巴觀塘至鯉魚門線等提供相似服務,此路線客源有所分薄。 至於在重建後的藍田邨大廈外牆上的邨名書法題字,也是由劉德華所題的,並由他與房屋署副署長(發展及建築)馮宜萱、觀塘民政事務專員區慶源及觀塘區議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柯創盛於2010年5月9日親自揭幕[13]。 藍田廣田邨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裏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他後來在電台節目訪問裡也提及到,原本希望在每一座新樓宇都題字,但最後只將邨名題字,不過於他而言也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
藍田廣田邨: 藍田 (廣田邨) 總站
鯉魚門體育館位於油塘鯉魚門市政大廈2樓至5樓,佔地2 藍田廣田邨2025 328平方米,於2000年9月5日啟用。 體育館環境舒適及景致開揚,市民可在此遠眺鯉魚門海峽的景色。 九龍灣體育館位於九龍灣啟樂街15號,毗鄰啟業邨,佔地 平方米,於1987年啟用。
藍田廣田邨: 總站路線資料(專線小巴)
此路線共獲派1輛富豪B9TL 藍田廣田邨 12米(AVBE)雙層巴士及3輛比亞迪B12A 12米(BEB)單層巴士作掛牌車。 而根據劉德華在電台訪問節目裏親身的說法[12],是傳說因為在藍田邨15座曾發掘了一副「龍骨」,從而在後來於這座的外牆上繪了一條中國龍。 最很湊巧地他當年正是住在15座的15樓,亦是該樓宇的最高一層。
藍田廣田邨: 服務時間
1993年5月2日起投入服務,往來藍田(廣田邨)←→藍田地鐵站(循環線)。 2002年8月3日起,配合前地鐵將軍澳綫於翌日起投入服務,率先把路線伸延至油塘,往來藍田地鐵站←→油塘地鐵站(循環線),巴士往油塘方向會繞經藍田(廣田邨)巴士總站。 2007年12月,前地鐵和前九廣鐵路正式合併為「港鐵」,九巴亦同時統一全港鐵路車站的巴士站名稱為「鐵路站」。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自此,佐敦道(廣東道)退出總站行列,以「佐敦道」為首的總站只剩下「佐敦道碼頭」一個。 故此,在服務時段內任何時間,均有機會出現客滿的情況,更需於平日早上加開不停紅磡(曲街)巴士站的單向服務來疏導龐大客量。 [7]1963年,政府宣佈平整咸田山並興建咸田徒置區,1966年起落成。
藍田廣田邨: 服務時間及班次
彩榮路體育館位於觀塘彩榮路58號彩福邨第三期,於2021年12月29日啟用。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有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藍田廣田邨2025 藍田(南)體育館位於藍田碧雲道170號(近廣田邨廣靖樓),佔地3 500平方米,於1994年7月1日啟用。 藍田是觀塘的公屋區之一,1960年代末香港政府在藍田五桂山山上興建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便成為藍田邨的代名詞。
然而在新基礎設施和住屋落成後,就以鄰近的晒草灣或茶果嶺命名。 現時藍田的界限為:西至滙景花園,東至藍田公園,南至廣田邨,北至將軍澳隧道轉車站[5]。 2002年8月3日起投入服務,來往此站與油塘地鐵站(鯉魚門道),以配合前地鐵將軍澳綫的油塘站啟用。 受到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的競爭及客量偏低,小巴營辦商曾經不派車行走。 其後於2012年7月2日,總站由鯉魚門道遷往油塘公共運輸交匯處,一度重新派車行走,最後亦因客量持續偏低而於2013年7月28日取消服務。 於2012年9月28日起投入服務,途經藍田碧雲道、油塘高超道、鯉魚門道、觀塘市中心、九龍灣、啟德隧道、東九龍走廊、尖沙咀東及尖沙咀,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為215X的特別班次。
體育館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歡迎個人及團體於開放時間內租用。 曉光街體育館位於觀塘曉光街2號,佔地8 藍田廣田邨 628平方米,於1986年6月7日啟用,為區內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振華道體育館位於牛頭角振華道50號樂雅苑停車場頂樓,毗鄰樂華邨,佔地1364平方米,於1984年啟用。
藍田廣田邨: 九龍巴士14D線(特別班次)
英國統治下,九龍灣無人理鹽田,改建為啟德機場,而鹹田村唔再產鹽。 皆因「鹹」字嘅廣東話發音好似個「藍」字,逐漸咁俾人叫咗做藍田村,攞咗「藍田生玉」嘅意思。 1960年代末港府喺藍田山上起咗公屋藍田邨,自此藍田邨就成為藍田嘅代名詞。 藍田邨喺1990年代同觀塘其他公屋一樣需要重建,但佢嘅發展一直都比觀塘其他地區好,好似1989年地鐵藍田站正式啟用就係一例。
此外,體育館每月均舉辦不同類型的康樂體育活動,歡迎市民報名參加。 順利邨體育館位於觀塘順利邨道33號(對面為順利邨及順安邨),佔地33 000平方米,於2000年2月1日啟用。 瑞和街體育館位於觀塘瑞和街9號瑞和街市政大廈8樓至9樓,佔地1 700平方米,於1988年5月14日啟用。 體育館為區內居民提供舒適的康樂設施,是理想的康樂活動場地。
藍田廣田邨: 興建
1982年11月26日起,本線前身15X投入服務,初時往來藍田(北)←→尖沙咀(太陽廣場)(現稱力寶太陽廣場),是本港首批市區特快巴士路線。 位於尖沙咀的總站曾兩度搬遷,分別於1985年和1987年遷往中間道和漢口道。 隨著1991年德田邨入伙,碧雲道一帶的需求增加,遂於1992年12月14日從藍田(北)延長至藍田(廣田邨),成為首條服務碧雲道的巴士路線。 另於1995年5月22日進行重組,服務水平大幅度提升。 服務時間從只服務平日上、下午繁忙時間,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派車從全線兩軸雙層非空調巴士提升至全線三軸雙層空調巴士,路線編號改為215X,往來藍田(廣田邨)←→佐敦道(廣東道),以代替部份14X的服務。 1998年6月22日,配合地鐵(現稱港鐵)東涌綫通車,從佐敦道(廣東道)延長至九龍地鐵站(現稱九龍站)。
1970年藍田邨15座外牆上的彩繪飛龍壁畫,據政府官方說法,此龍是1970年時工務司署慶祝落成第500座大廈而設。 不過坊間流傳,藍田一帶因水怪為患而常豪雨成災,有人乃建議在15座風水牆外畫一條六層高的巨龍鎮水鬼。 傳說有一天,如常是下雨之際,有邨民見15座對開半空中有一龍一妖在拼鬥,有邨民更指金龍不敵水怪,請出十二生肖各靈獸聯手抗敵。 鄰近各座住戶紛紛湧出窗台 (騎樓) 抬頭觀望,堪稱公共房屋史上最靈幻、參與者最多的屋邨傳聞。 此後,藍田一地亦無發生豪雨成災慘劇,邨民都相信是龍神有靈,將水妖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