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澳門輕軌澳門半島線首個相關工程”媽閣交通樞紐建造工程”進行公開招標競投,截標日期為2014年9月10日,最長施工期為1399天。 兩海坊會副理事長李仲言表示,隨着媽閣交通樞紐內巴士系統正式啟用,將有效改善區內南北交通擠塞問題,積極構建起以輕軌為主幹、巴士為基礎輔助的交通系統。 加暉閣 為方便居民使用,尤其長者盡量適應,建議透過媒體及坊會等向大眾特別是長者提供協助,鼓勵有需要人士使用無障礙設施,並在設施附近提供一些簡易圖文包及實境圖片,加強正確指引。
亦有行動不便長者反映,升降機外設有擋門,乘搭時需先自行開門才能進入造成不便,希望優化相關無障礙設施佈置。 加暉閣 交通咨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認為,交通樞紐建成後對區內交通運載力有較大改善,認同先開放巴士站及停車場等設施,可緩解區內交通壓力及停車位不足問題,他又相信隨著其他部份逐步開放,總站內巴士路線將逐步增加,並建議政府持續完善鄰近路面設施[44][45]。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古慶祥表示,交通樞紐啟用能透過整合各項公共交通工具,優化澳門半島與路氹之間的公交運輸接駁系統,提升公交服務的效率及水平。 他認為無論如何優化,在早晚高峰時期必然存在著出行壓力。 未來澳門將會以輕軌作為主要出行工具,有關系統能否改善市民出行習慣、舒緩半島交通,只能等輕軌真正投入使用後,才能體現出交通樞紐的真正效益。
加暉閣: 啟用
如地球物理氣象局發出八號風球並同時發出第二級(黃色)或以上風暴潮警告期間,位於地庫二層的重型客車上落客區及地庫三層的輕型車輛及電單車停車場於八號風球發出後90分鐘起關閉,屆時停泊於相關停車場的車輛均不能進出[39]。 2015年6月25日,西灣湖景大馬路道路重整工程於正式動工,首先進行為期30日的前期遷移工程並實施有限度通車[9]。 活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人與人的經歷截然不同,風閣取自英文 Vogue ,本義為時尚引領潮流,是一間沒有框架的汽車旅館,館內提供的不只是休息或住宿! 加暉閣2025 38種不同的空間,每間都有著它獨特的韻味,讓每位入住的旅客依個人喜好得到有別以往的感受,因為這裡不Boring! 風閣營造出享、樂、遊、趣的氛圍,讓充滿欲望的人得到能量釋放、讓想狂歡慶祝的同好獲得新聚點、讓計劃旅行的您能安心休息、讓懷有赤子心的人們拾起童真、讓期盼孩子快樂的爸媽獲得安慰。 這一切的體驗,風閣秉持著以平價消費服務每位賓客的精神,並積極地以在地品牌合作為目標前進著,持續茁壯。
- 主要街道包括皇后大道西(石塘咀段)、德輔道西(石塘咀段)。
- 他又建議因應情況加開巴士路線沿旅遊塔和西灣方向分流乘客至中區[55]。
- 2023年12月,媽閣站啟用在即,輕軌公司表示正開展新一輪招標工作,有部分人有興趣和查詢,他相信有客流便有商戶進駐。
- 期間發現早前重鋪瀝青路面後的沙泥沒有完全清理,在暴雨期間流入排水渠引致淤塞積水。
- 2023年6月,公共建設局表示,天台花園將於澳門輕軌媽閣站開通時同步開放,站內其中一部升降機及南、北花園等局部區域已開放使用[24]。
2022年12月4日,設施啟用第二日,繼續有不少市民前往參觀,有居住附近的居民表示失望,認為巴士總站規模小,通道不方便,設施更予殘舊之感。 有首次使用該停車場的駕駛者表示出入閘需要手動,離開時再前往收費處排隊繳費,較為落後,建議盡快更換智能停車場閘門,對設施不便民表示失望。 有由地面廣場步行至地下巴士站的居民表示,步行前往非常迂迴,對長者等行動不便人士較不友善[51]。 加暉閣2025 此外,當區一直缺乏停車場泊位,媽閣交通樞紐停車場的投入使用可有效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他在試用停車場後感覺良好,而且停車場可直通地面廣場及轉乘公交前往離島,未來更可轉乘輕軌前往位於離島的口岸及機場,對於連接澳門半島與離島的長遠交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加暉閣: 交通樞紐地面廣場工程質量問題
中西區的石塘咀@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8,31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0,138人。 主要街道包括皇后大道西(石塘咀段)、德輔道西(石塘咀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均益大廈,翰林峰,創業中心,永華大廈,美新樓。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400,年齡中位數為 45.7歲。 加暉閣位於加倫臺18-22號, 於1988年06月 起入伙。
總站開放初期,宜增加工作人員駐場,為有需要居民提供協助[48]。 2022年10月6日,受COVID-19疫情影響,交通樞紐及輕軌站建造工程延誤74個工作天,竣工日期延至2023年3月,工程超支約0.7%,超時2.9%。 政府在2022年底解釋,輕軌站及交通樞紐為兩個獨立工程,但設計上硬件之間互相連接。 由於媽閣站仍在建設中,整體媽閣交通樞紐要配合媽閣站完成才能開放。 加暉閣2025 媽閣交通樞紐有廣場、停車場及巴士站,現正協調相關部門在安全情況下提早開放部分設施。
加暉閣: 公共交通設施
經檢查車道結構層並無出現破損,初步評估為現有車道路面飾面層的強度及粘結力不足,在承受巴士的重量和行車摩擦力後,出現脫皮、破裂等情況。 針對現場的路面破損問題,公共建設局已經安排原工程承建商跟進,並會於同年1月4日晚上開始進行修復工作,期間會先清除現有路面的飾面材料,以及進行初步處理[61]。 交通咨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建議當局盡快整修整條車道,同時應檢視其他巴士行經的位置及交通樞紐內的旅遊巴上落客區;他又建議當局進行工程招標時,應重視物料韌度、承載力及保修期,而非採用價低者得的方式[58]。
- 該小組亦宣佈於3月11日至4月10日期間,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說明活動,分別在媽閣廟前地(3月11日至20日)及司打口休憩區(3月21日至4月10日)設置展示亭,展示實體模型、交通樞紐運作模擬短片和展板資料,讓居民和旅客了解交通樞紐的規劃[3]。
- 為方便居民使用,尤其長者盡量適應,建議透過媒體及坊會等向大眾特別是長者提供協助,鼓勵有需要人士使用無障礙設施,並在設施附近提供一些簡易圖文包及實境圖片,加強正確指引。
- 2023年11月,媽閣站確定在2023年12月開通,下環坊會擔憂受內港南雨水泵站影響,啟用後導致區內人流車流增加,加劇下環至媽閣一帶交通擠塞情況,希望政府檢視和梳理區內交通規劃。
- 2022年11月26日,公共建設局表示交通樞紐已具備使用條件,將爭取短期內,開放當中的廣場,地下巴士站和停車場等設施予大眾使用[15]。
- 位於交通樞紐的地庫二層,於2023年6月23日上午10時起對外開放使用,共提供27個重型客車泊位,出入口與巴士駛入交通樞紐的位置相同,駕駛者可按指示經分岔路進出停車場。
- 2022年1月5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稱,路面破損一定會有措施跟進處理,強調結構沒有問題,是飾面層有破損,目前已聯絡材料供應商,希望儘快來澳深入研究及檢視問題,將視乎建議再決定如何處理[62]。
為便利新春期間計劃到媽閣廟一帶之公眾,2023年1月21日(農曆年三十)中午12時至1月24日(農曆年初三)晚上11時59分,位於地庫三層的公共停車場免費開放予駕駛者停泊[38]。 2023年6月19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他自己在剛過去到場視察後,承認工程有問題,但不是有很大問題,現正跟進處理中。 反問傳媒“有關工程咁大型,空間又大,下暴雨後係咪一定滴水不入?
加暉閣: 加暉閣 低層 A室
風閣精品旅館的服務宗旨,平價的享受,給您用心、貼心的優質服務。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加暉閣: 加暉閣
2023年2月中下旬,位於地庫一層的巴士總站落客區部分路段,將試點重鋪“改性瀝青”層,以進一步保證施工工藝及質量達標等條件。 加暉閣 於地庫一層巴士站落客區約 800平方米路段試驗鋪設“改性瀝青”層,範圍約佔地庫一層行車路面的 20%,完成測試後才全面重鋪車道飾面[64]。 加暉閣2025 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副理事長羅錫坤聯同議員梁鴻細、顏奕恆到現場了解,發現路面有多處防滑層脫落,工程出現嚴重問題,情況堪憂。 加暉閣2025 他們敦促政府盡快調查媽閣交通樞紐道路工程出現使用問題的原因,並向社會公佈調查結果。 梁鴻細、顏奕恆強調,過去公共工程質量長期受社會所詬病,如公共房屋外牆石屎脫落、牆體甩磚等至今仍時有發生,更存在社區安全隱患。
加暉閣: 相關新聞
他又建議因應情況加開巴士路線沿旅遊塔和西灣方向分流乘客至中區[55]。 停車場不設月票,所有停泊車輛按時收費,接受現金、澳門通或MPay支付,收費為︰輕型汽車日間(上午8時至晚上8時前)每小時或不足1小時6元,夜間(晚上8時至翌日上午8時前)3元;電單車日間每小時或不足1小時2元,夜間1元[17]。 加暉閣 位於交通樞紐的地庫二層,於2023年6月23日上午10時起對外開放使用,共提供27個重型客車泊位,出入口與巴士駛入交通樞紐的位置相同,駕駛者可按指示經分岔路進出停車場。 加暉閣 日間普通票時段為上午8時至晚上8時前,每小時或不足1小時收費12澳門元,其餘時段為夜間普通票,每小時或不足1小時收費為6澳門元[37]。
加暉閣: 加暉閣租盤
2011年3月,政府跨部門包括運輸基建辦公室、交通事務局、土地工務運輸局、文化局、旅遊局、港務局和建設發展辦公室組成的“媽閣交通樞紐規劃協調小組”完成該交通樞紐的設計,計劃於2012年上半年啟動招標程序,爭取與澳門輕軌系統一期同步竣工。 該小組亦宣佈於3月11日至4月10日期間,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說明活動,分別在媽閣廟前地(3月11日至20日)及司打口休憩區(3月21日至4月10日)設置展示亭,展示實體模型、交通樞紐運作模擬短片和展板資料,讓居民和旅客了解交通樞紐的規劃[3]。 加暉閣 2019年1月8日,運輸基建辦公室於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上介紹的輕軌建設狀況,爭取該交通樞紐於同年完工。 2022年11月30日,在澳門立法會討論2023年財政年度施政辯論中,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交通樞紐於同年12月3日啟用[16]。
加暉閣: 加暉閣附近的醫院
2023年6月11日,交通事務局回覆直選議員顏奕恆書面質詢時表示,交通樞紐出入口處已設有標誌牌,西灣湖景大馬路及媽閣上街鄰近區域亦設有交通指示牌,指引車輛前往氹仔、南灣及西灣等目的地。 另外,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正對交通樞紐及輕軌媽閣站開展標識系統設計工作。 加暉閣 隨著輕軌服務延伸,巴士服務將與輕軌服務緊密配合,包括研究優化途經媽閣區的巴士路線,做好巴士與輕軌的連接工作,便利輕軌乘客接駁巴士前往澳門各區[53]。 2017年12月下旬,媽閣站興建工程展開,由西灣湖景大馬路往河邊新街方向近媽閣總站一段有臨時改道措施,該方向交通運作維持兩線行車,惟因與巴士線站並無分隔,繁忙時段顯得混亂。 加暉閣2025 傍晚繁忙時段由離島經西灣大橋往澳門內港方向車輛較多,西灣湖景大馬路進入河邊新街一段堵塞嚴重,施工現場維持兩線行車,但因路面收窄,媽閣總站部分巴士泊位與行車道並無分隔,巴士離站時與其他車輛爭道,電單車穿插其中,路面情況混亂,險象環生。 同時因現場路段有不同程度損毀,對電單車駕駛者存在安全隱患,車輛進入改道路段時需留意路面情況及以安全車速行車[40]。
加暉閣: 大廈資料:加暉閣
位於交通樞紐地面層,預計將納入市政署市政花園及設施管轄範圍。 2023年6月,公共建設局表示,天台花園將於澳門輕軌媽閣站開通時同步開放,站內其中一部升降機及南、北花園等局部區域已開放使用[24]。 加暉閣 2023年5月10日至15日,配合地庫一層餘下(80%)的巴士車道改性瀝青層鋪裝工作,期間巴士總站暫停使用,發車總站調整至“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碼頭”站[65]。 工程隨後按時完工,該重鋪路面的費用由承建商承擔,承建商並提供隨後的兩年保固期[66]。
加暉閣: 單位數目
公共建設局表示,原工程承建商已清除路面的飾面材料,而通往巴士站的其中一條扶手電梯在上一日接受例行檢查,現已恢復正常使用。 加暉閣2025 至於輕軌媽閣站仍在施工中,當局將其中一部升降機短期內開放使用,有需要市民可直達站內地下月台層,再沿無障礙通道前往巴士總站[63]。 2023年1月14日,公共建設局再啟用多一台升降機連接至巴士總站,該升降機位於輕軌媽閣站地面層,作為無障礙通道供市民使用。 另外,巴士總站車道路面受損毀的飾面,當局稱,已於同年1月11日完成清除,因工程仍在保固期,故承建商須無償負責相關修復工作,當局將敦促提交方案,以儘快開展修復工作[20]。
加暉閣: 巴士
今次道路出現質量問題,無論是承建商還是政府缺乏監管,或屬個別事件,社會都難以接受[60]。 加暉閣2025 2022月12月下旬,位於地庫一層的巴士總站內車道路面已出現大面積毀爛,多處出現坑洞,滿地沙石及水氹,存在安全隱患[56]。 巴士站上客區的路面多處損毀,出現脫皮的情況,滿地沙石。
加暉閣: 加暉閣 #2855088 售盤樓盤詳細資料
而通往媽閣交通樞紐地下巴士站的扶手電梯的半開放空間,以及巴士站大堂仍有滴水,均以地拖桶接水及擺放小心地滑的告示牌。 公共建設局表示,通往媽閣交通樞紐地下巴士站的扶手電梯半開放空間,因暴雨導致出現滴水及積水狀況,已先後聯同工程承建商、監理公司、設計單位,以及質量控制單位實地了解及跟進。 期間發現早前重鋪瀝青路面後的沙泥沒有完全清理,在暴雨期間流入排水渠引致淤塞積水。 加暉閣 原為引入自然通風而採用的半開放設計空間,因應近日天氣仍不穩定和會有暴雨,會先採取臨時措施遮擋,並將參考是次情況考慮添加應對措施,減少暴雨期間雨水濺入室內和經戶外樓梯倒流入內[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