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處歡迎政府推動「城市運動」,及加強推廣運動產業的發展,讓業界與青年共同探討運動行業於香港的持續發展空間。 建議政府除增設特定場地外,還調低甚至豁免收費,並資助相關團體租用場地舉辦活動。 本處喜見「第一層支援服務」恆常化,並以校本綜合模式擴展至更多學前教育機構,能達致及早辨識和介入的果效,惟現時建議的資助金額難以充分滿足近九百間學前教育機構的需要,期望政府能持續檢視資助金額,讓有關服務的質與量持續改善。 另建議政府與業界共同訂定政策及資源分配方法,例如加強地區課後託管和家長教育、增加家長資源中心的資源作更全面的承托,以及設立機制去檢視相關政策對特殊需要學童的服務銜接及其家庭支援的成效,以便鞏固長遠效益,讓「第一層支援服務」的成效能持續深化。
新高中學制除了基本的四科核心科目及甲部選修科目以外,還包括有一定職業導向元素的應用學習科。 職業專才教育2025 教育局的文件形容「學生可透過應用學習課程所提供與職業相關的情景,加深對各行各業的認識……可協助他們在特定的範疇內探索及了解就業及終身學習的路向。」推廣職業教育專責小組2015年也提倡增撥資源推動應用學習科,提升其認受性。 政府在翌年的《施政報告》採納了小組《報告》建議,全數資助學校提供應用學習課程的費用。 去年的文憑試亦把應用學習課程的最高成績等級由原來的三級提升至四級。
職業專才教育: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
麥當勞一直秉持「用人唯才」的理念,尤其為僱員培訓及發展投放大量資源,希望增加員工的競爭力及提升歸屬感。 麥當勞首席人力資源官蔡靖民盼讓所有現職及將來加入的僱員獲得「過往資歷認可」資歷,從而明白公司重視員工的職涯發展,以及關顧他們的個人成長與貢獻。 早於2005年特區政府扶貧委員會邀請該商會為首個試點,以商校合作形式運作,由商會擔當統籌及資助角色,安排珠寶業及商界人士,與學生分享職場情況,並於2012年開辦「珠寶創業先鋒證書」課程,作為協助年輕人踏足社會的平台 。 本科目為現職就業輔導工作的學員提供最新的職業發展趨勢,了解現今人力市場的需求與趨勢, 使他們能夠為學生提供更適切的職業輔導服務。 香港政府與1975年成立製衣業訓練局,為香港紡織及業製衣業培訓專才,首間訓練中心於1977年10月在荔景落成,位於九龍灣的訓練中心亦於1984年11月啟用。
始於2013年,該集團引入QF第2至4級別的資歷於核心課程內,創零售業界先河;並於2018 成立香港首間零售學院,以學院模式管理人才發展項目。 學院現時為百佳、屈臣氏、豐澤及屈臣氏酒窖所提供的課程中,獲QF第2至5級的課程共17個,涵蓋廣泛的職位範圍。 另外,本處歡迎政府增加子女相關的免稅額以減輕家庭負擔,惟現時的出生率跌至三十年的新低,政府更應全盤規劃惠及生育的社會環境,提供更多誘因,進一步完善幼兒照顧及託管服務,全面推動家庭友善政策,更有效支援家庭。 在先導計劃中,防貪處夥拍業界和秘書處合作,為零售業《能力標準說明》編製了兩個有關防貪和誠信管理的能力單元,分別適用於督導人員和所有從業員,旨在提高他們對有關法例及專業操守的認識,防止他們墮入貪污陷阱,同時也向管理人員灌輸預防貪污措施的知識。
職業專才教育: 資歷認可
財政司司長於 2023年2月22日發表新一屆政府首份財政預算案,以「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為題,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態度,全力推動高質量經濟發展,提升市民生活質素。 現有4間中學自行設計QF認可課程,貼近學生需要,打開多元學習之門,並通過了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讓學生踏上終身學習平台,展現才華。 自願註冊計劃的實施,配合QF認可的培訓課程,兩者發揮協同效應,提升從業員的整體專業水平之餘,亦同時推動了汽車維修業持續進修的風氣,有效地為香港建立一支專業的汽車維修團隊,使香港成為一個安全又環保的城市。 職業專才教育2025 創校三十五周年的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除了提供主流學科,更是本地唯一開辦「實踐汽車科技文憑課程」的中學。
- 職業專才教育(職專教育)為中學離校生及在職人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培育香港發展所需的人才,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至於1984年成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在創辦時已經同時開辦高級文憑及學士學位課程,該校於1994年同時與理工學院及浸會學院升格為大學。
- 參與計劃的包括10所中學內負責升學及就業輔導的教師、班主任,以及中三至中五年級的學生及其家長。
- 扣除免入息審查貸款計劃下的貸款後,如仍有餘額,有關的款項將存入申請人指定的銀行帳戶。
新認可安排下採用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評審服務,以確保基本保安培訓課程的質素。 培訓課程內容則採用香港QF下能力單元107753L1「執行符合保安培訓課程認可計劃質素保證系統(QASRS)基本保安服務」的規定而制訂。 現有的「質保系統」課程將逐步過渡到新認可安排,現時已約有80個2「質保系統」課程通過評審,獲QF認可。 ERB作為推動培訓的機構,同樣身體力行,由早年致力協助中年勞工轉型,推動香港從輕工業邁向服務業;至近年緊貼時代脈搏,追上網絡科技;以至開發多元化課程,裝備不限於單一職業的斜槓一族(Slash);更配合QF發展,令質素與效率並駕前進。
職業專才教育: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和資歷架構督導委員會
為提高服務效率,工務試驗所已將部份數量多的簡易常規試驗外判與私營試驗所,例如混凝土、鋼筋、化學物質、瀝青、岩石、土壤等之例行檢測試驗。 為確保服務品質達標,工務試驗所會對承接政府外判合約的私營試驗所作出定期審查、核檢及安排平行測試,而在有關的外判合約中,對不同崗位的資歷亦有一定的要求。 除了沿用的資歷外,工務試驗所亦新增接納QF第3級或以上與「檢測及認證業」相關的資歷,作為外判合約中對「技術員」及「高級技術員」兩個崗位的資歷要求,藉以吸納更多生力軍入行及進一步提升承接政府外判合約的私營試驗所的專業水平。 她透露,管理組正鼓勵辦學機構根據樹藝及園藝業《能力標準說明》開辦更多切合行業需要的「能力為本」課程,以配合各項新措施的執行。 樹木管理人員的工作範疇甚廣,當中包括為樹木進行風險評估,仔細檢查其各部份,就像跟大樹做「身體」檢查,包括樹冠、樹幹及樹根;至於大樹的「內心」,會使用特製的牛皮小槌敲敲樹身,感受有否空心。
「政府不能保障所有人都可以入大學,入不到的就『冧晒』。即便升上大學,也會認為如果無法入讀香港大學就等於不夠好,這種權威主義很強。」她指出,不應以對立心態看待大學與職專教育,不能任由入不了大學的人繼續浮沉,也不能一味令年輕人繼續視大學為唯一升學選擇。 職業專才教育2025 眼前的兩位小妮子,一個叫子悠,另一位叫Kitty,是「00後」社會新世代,說起教育制度都想法滿滿。 職業專才教育 Kitty因為家人壓力,逼着自己要再加多百倍力念書,務求考入大學,每個星期的周一到周五,天天早早起床上學,放學後又留校做功課直到關門,然後改往自修室溫習,接近晚上十點才回家吃飯,洗澡睡覺。
職業專才教育: 研發新課程 推動數碼警政
社會福利署在推出為期5年的「院舍員工培訓資助計劃」的同時,亦致力推動安老服務業發展一系列的「職業階梯課程」。 初入行的護理員,可考慮修讀「護理員訓練課程」(QF第2級);現職的保健員則可修讀「保健員進階課程」(QF第3級),當累積相當經驗後,便可循序漸進,按部就班,修讀達至QF第4級的主管課程,裝備自己以邁向日後肩負管理院舍責任的發展方向。 以遠洋船行船為例,入行主要有甲板高級船員及輪機師兩大途徑,兩者均需要從業員一方面累積行船經驗,另一方面逐步考取航海專業試。 2023年將推出《銀行客戶服務主任證書(網上課程)》,此為業界首個資歷架構認可的網上課程。 鄭碧玲強調,集團積極推進資歷架構(QF)培訓,推動員工獲取相關專業資格認證。
職業專才教育: 資歷名冊 搜尋資歷 www.hkqr.gov.hk 搜尋關鍵詞:炮台山循道衛理
在姚偉梅眼裏,這顯然不足夠,她理想中的「職業導向」教育應屬高中生必修課,學生在高中三年內最少選修一項職業導向課程。 職業專才教育2025 她指出,這除了可讓學生累積工作經驗,有利他們思考和選擇未來前路,也可讓他們及早接觸社會。 她特別提到,教育大學的教育學系學生必須到學校或教育機構實習方可畢業,因為在真實工作環境體驗到的,與課堂內學到的理論知識或有出入,唯有實戰經驗才可令學生更清楚了解未來走進工作場所要面對的困難。 受教育局委託,女青推行全港首個「職業專才教育:中學諮詢服務先導計劃」,為10所參與中學的師生提供為期兩個學年的諮詢支援,加強老師對職專教育的認識,也令學生在職涯規劃上有更多元化的視野。 為協助教師正確推廣職專教育,先導計劃更特設線上資源手冊及諮詢服務,讓教師遇有疑難時可以即時求助。
職業專才教育: 海員工作 遨遊四方 專業資歷 世界通行
至於1984年成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在創辦時已經同時開辦高級文憑及學士學位課程,該校於1994年同時與理工學院及浸會學院升格為大學。 臺灣現行技職教育體系有: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高級職業學校)、專科學校、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 職業專才教育 職業專才教育 於國民中學尚有技藝教育方案,提供國中生試探職業性向與培養興趣,畢業後可就讀的技職教育體系有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附設職業類科或是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的專門(職業)學程。
職業專才教育: 大學 (
如樹幹出現腐爛的跡象,樹木管理人員會利用聲納檢測器等工具深入診斷,再建議治療方案。 至於大樹想要更多空間扎根的「心靈」渴望,樹木管理人員亦不能掉以輕心,要確保泥土有足夠空間,讓樹根呼吸生長。 當樹木好好成長,發揮綠化、美化、遮蔭、隔音、淨化空氣的功能,給城市人帶來生氣,樹木管理真正稱得上功德無量。 職業專才教育2025 根據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管理組)在2015年進行的顧問研究推算,香港投身樹藝、園藝與園林管理和護養行業的人數約有7,300人,當中從事樹藝工作的前線技術或非技術員工佔最大比例2,樹木有何頭暈身㷫,樹木管理人員就是他們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