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低層單位多用作存倉,人來人往上落貨,唧車出出入入會產生噪音。 想租 studio,安安靜靜地拍片剪片,最好選擇高層單位,除了較靜,空氣也較流通。 有部分業主聲稱單位為全天候開放的工作室,事實是將單位當作旅館般營運。 媒體創作工作者工時不定,捱夜剪片執相的多不勝數,太常在 studio 過夜,亦會招惹租來住的嫌疑。
- 要慳盡租金,有租戶會選擇和其他人夾租 studio,一個用朝早,一個用夜晚,或者劃分單位範圍。
- 由於香港的工業已遷移,因此近年工廈的用途用已完全改變,變成可以與工業完全無關,而正因為工廈有「改變」的前提,亦令當中的潛力比住宅及商廈為高,因為投資能利用改變用途這策略,大幅提升當中的價值。
- 工商舖按揭的壓力測試與住宅相若,在供款與入息比率方面,如末持有其他按揭,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每月入息50%,壓力測試方面,當利率增加3%,每月供款不得高於每月入息60%。
- 一般商廈是用中央冷氣,而工業大廈租盤的冷氣,則要業主或租戶自行安裝。
- 有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如果真正希望活化工廠大廈的使用,與其只是優待大業主,不如考慮豁免小型工作室的補地價費用,鼓勵年輕人創業。
現時,不少一手住宅樓盤前身都是工廠大廈地段,而多個傳統工業區亦有地段改為住宅(戌類)或綜合發展區,如荃灣、土瓜灣及油塘等,相信市區住宅用地長期缺乏下,工業轉住宅這生態將會持續。 根據現行活化計劃,重建1987年前落成在非「住宅」地帶內的工廈可獲放寬最高核准非住用地積比率的條件, 上限為20%,申請需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 混合式地產發展項目KOHO及The 工廈商業用途2025 Wave同屬活化商廈項目,現為創意產業的聚脚點。 工廈商業用途2025 KOHO已轉型為初創企業和中小型企業而設的商業空間,昔日的長江電子大廈亦成爲了The Wave,集合活動場地、共享工作空間、商店和餐廳。 仲量聯行集合的香港聯交所和土地註冊處的數據顯示,2019年,成交價逾2,000萬港元(約260萬美元)以上的觀塘工業物業成交額為31.79億港元(4.102億美元),較2018年的88.85億港元(約11億美元)低。
工廈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 :
如業主放盤時已寫明單位可作非工業用途,租戶就應該問對方出示有效證明。 工廈商業用途 另外亦有部分新型工廈,發展商或已向地政總署入紙申請「特別豁免書個案」,准許土地作商店及服務業等非工業用途,葵涌 iPLACE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若有意購入工廈,建議購入較新、位處零售區、人流量多及承租能力高的單位,升值潛力較高。 一般來說,工商舖可承造P按計劃或H按計劃,還款年期最多三十年,但由於工商舖流通率相對較低,質素頗為參差,故此銀行估價相對比較保守,亦沒有一套既定的標準,主要視乎物業的優質程度。
- 若物業位置非位於核心商業區,發展商如進行補地價重建工廈物業為全新寫字樓,要面對補地價時間的不確定性,動輒一至兩年,並需要支付補地價約3,000至4,000元,成本較重建為工廈高,但租金及資本值卻不會因是寫字樓用途而大幅上升。
- 林鄭月娥近日指出香港的數據中心總樓面面積,已由2015 年的46 萬平方米增加到2019 年的74萬平方米,估計到2025年會增加到超過110萬平方米,足夠滿足未來業界的需求。
- 針對加設消防設備困難及用作置存消防水缸和供水系統的公用地方不足的情況,市建局自願撥出超過1,600多平方呎、屬於其業權範圍的樓面面積,以象徵性租金租予法團用作放置各項新加的公用設施,解決公用地方面積不足的難題。
- 不過,這都是技術性質的文件,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幫助,可能不易閱讀和正確理解。
- 其中一個351呎的高層16室,原業主280萬元購入,上月底以原價沽出,以3%釐印費計,料業主損手8.4萬元離場。
- 無論租戶正在考慮在香港租用甲級商廈、寫字樓或是租工廈,在物色單位期間,不妨在價錢、地點以外,考慮該出租寫字樓、工廠大廈的配套,例如該大廈是否有設置閉路電視、有沒有保安員24小時駐守。
不過,正當樓市處於「收割期」,揸磚頭「穩賺」的神話也不是屢試不爽。 繼劏舖成為炒家轟烈的「英雄塚」後,二手劏廈市場亦出現「易入難出」的情況,錄得不少平手、蝕讓成交,計落點都「跑輸大市」。 搬貨要快,租工廈時除了要留意泊車位置,也要數一數升降機數量是否充足。 貨𨋢如果得兩部,繁忙時間多個單位一齊上落貨,一部被 hold 住佔用,或長期處於維修狀態,就認真濕滯。
工廈商業用途: 最新中銀按揭計劃 一文睇清P按H按
取而代之是商廈級設施,例如私家車位、載客電梯比較多,時尚華麗的大廈大堂、電梯、走廊等必不可少,單位內亦會提供中央冷氣或冷水系統,獨立洗手間,有些樓盤甚至會提供冷熱水設備,樓底通常比較高,突顯氣派。 售價介乎於傳統工廈與寫字樓之間,呎價約4,000至8,000元,管理費、冷氣費與優質寫字樓相若,每呎共約5至7元。 近年有全新新式工廈開細則迎合市場需求,細至300多呎、200多萬有交易,頗受小投資者歡迎。 近年很多大業主會拆售工廈,以「劏房」形式出售,如果買家有意入市,最好揀選已完成分契程序的工廈。 若分拆後面積太細,部份銀行可能質疑未能作工業用途,而不接受工廈按揭申請。
業主亦可查閱政府租契(包括任何批地條件)、佔用許可證(由屋宇署發出)、核准建築圖則(由屋宇署核准)及/或分區計劃大綱圖(由城市規劃委員會審批)以核實法律准許的用途。 不過,這都是技術性質的文件,如果沒有專業人員的幫助,可能不易閱讀和正確理解。 而剩下的屯門開泰和葵涌晉昇工廠大廈用地,由於在在嚴重的噪音、空氣質素和氣味問題,所以暫不適用作房屋發展用途。 發展商需要就整個發展區規劃用地提交一份藍圖,當中除了自己項目內的建築物外,還需要考慮附近交通、社區設施、園景設計、空氣評估等,務求令整個綜合發展區整體性地重建。
工廈商業用途: 裝修光鮮 見客更體面
要慳盡租金,有租戶會選擇和其他人夾租 studio,一個用朝早,一個用夜晚,或者劃分單位範圍。 分租戶之間的問題多屬租務糾紛,報警亦難以處理,studiomate 要慎選,最好大家坐低訂立雙方都同意的 house rules,更易保持良好關係。 舊式工廈多工廠,不論是食物製作,抑或是建材生產,機器運轉、開料時一定會嘈。 睇樓時,最好約自己平時工作的時間,留意工時期間,同層的噪音是否處於可接受範圍。
工廈商業用途: 活化工廈與租金價格影響
鍾透露,集團未來有一個約14萬平方呎樓面面積之多層工廈的活化項目,正在火速進行中,規劃中之商場設計將加入鄉郊田園色彩,以翠綠直立式園林景緻配合都市格調,預計2021年第二季落成。 工廈商業用途2025 南豐發展資產管理部總監劉子敏表示,活化後的總樓面面積近26萬平方呎,其中40%至50%為「南豐店堂」,20%用作藝術館,其餘用作工作空間及辦公室,並指這個組合在現時區內還未出現,故有信心項目未來可成為地標。 劉子敏續說,「南豐店堂」佔地125,270平方呎,期望這個商圈給予訪客不一樣的體驗,故此短期內不會有連鎖店進駐,而商戶的組合多元化,30%為餐飲業,其餘為零售和體驗式消費,大部分含「香港情懷」故事、文創或創新等元素。 為了保持新鮮感,項目亦預留10%商業樓面,用作期間限定店(Pop-up Store),料三個月至半年便會更換一次。 同時,為扶助本地初創環境,集團預留約20%商戶為初創企業,在租金上以人性化的處理,孕育初創企業。 另一方面,集團特別將佔地78,130平方呎的「南豐作坊」,為有意創業的人士提供工作空間,推動紡織業的未來發展。
工廈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
有些規模較小的工廈,或將大部分地面預留作地廠用途的工廈,泊位不多,私家車泊位更罕有,非常值錢。 此外,該文件亦顯示,經過多年工業環境轉變及改劃,2020年全港工業用地總面積約2,357.6萬方呎,相比2000年約5,937.5萬方呎,20年間縮減超過六成。 工廈 一般只可申請工廠食堂、食物製造廠,而食物製造廠除了可以申請以零售、翻熱外,在工廈裏可以申請到批發。 商場舖 工廈商業用途 名付其實指商店,服務行業,只要符合商場的要求,大多數的牌照都可以申請,其中可以申請以零售、翻熱的食物製造廠牌照。 查核有否僭建:查核單位有否符合《建築物條例》及消防條例的規定,如走火通道、防火、排水及通風系統等狀況。
工廈商業用途: 想獲得免費「樓宇按揭」專家意見?
這些設備亦已預留接口,餘下仍未改造單位的廠戶業主,日後若希望進行相關改造工程,只需將其單位的消防設施,接駁至市建局新加的消防系統便可。 (二) 更改用途限制大:在局部改造的情況下,市建局須遵照這幢樓宇在長沙灣分區計劃大綱圖原先准許的用途,將持有樓層的單位改造後用作樓宇復修部門的辦事處,不能擴充作其他用途,例如推廣活動、工作坊或展覽等。 當中的原因,是部份樓層單位的廠戶仍然從事經准許的工業用途,可能涉及一些厭惡性行業或貯存危險品等,就算市建局的單位完成改建及活化,也需要盡量避免吸引非大廈使用者到訪,減低因為不熟悉工廈環境而誤入其他工業單位所帶來的安全風險。 在考慮多項因素後,市建局董事會於2018年通過終止這工廈的重建計劃。 市建局在2013年,回應政府提出加快舊工業大廈的更新工作,啟動長沙灣汝州西街工業樓宇重建項目先導計劃。
工廈商業用途: 我們的服務
團隊更額外在樓宇管理工作方面,為這個活化工廈項目引進「預防性維修」措施,包括加裝遙距監測裝置,協助管理人員在管理室監測各項屋宇裝備的運作狀況,應對突發性故障。 各項新更換設施的維修保養資料亦將經過數碼化重新整合,編制為一套數碼樓宇保養手冊,為管理人員因應設施的狀況制定未來保養計劃以提升工作效率。 本地製造業已較少從事直接生產活動,轉而從事更多管理工作,因此需要較大比例的空間作附屬辦公室用途。
工廈商業用途: 【供樓利息】供樓利息如何計算? 最新各大銀行按揭利率比較
其次,就是按揭成數,按現時政府規定,所有非住宅項目,按揭最高只能做4成,亦即是說,如果有意投資工廈,準投資者必須準備最少成交價6成的資金。 另外,工廈買家的供款入息比例以及壓力測試限制水平,亦較住宅更嚴格,分別為40%及50%(住宅最高為50%及60%)。 至於個別工廈的所屬地帶和在相關分區計劃大綱圖屬「第一欄」准許用途的資料,可瀏覽城市規劃委員會網頁()。 工廈絕不可作住宅用途,可是香港土地問題嚴重,有港人為了尋覓一處客所之所,以親民的租金租用合理的生活空間,情願以身試法,偷雞租工廈 studio 作為居所,令工廈違規劏房有價有市。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通過提交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即表示您同意我們隨時向您通報我們網站的更新以及我們認為您可能感興趣的其他產品和服務。
工廈商業用途: 投資工貿樓 規劃限制須留意
工廈按揭成數相較住宅物業底,工廈按揭成數計算較為簡單,不論任何物業價格,最高按揭成數為五成,但不能申請按揭保險。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為了支持擬提出之申索,業主應先取得違約的證據/證明(例如拍攝照片),方可採取進一步行動。
工廈商業用途: 工商舖按揭
無釘契不等於單位無違規改建,有可能只是未被地政總署或屋宇署發現而已。 最穩陣的做法,還是自己或搵律師幫手翻查屋宇署圖則,比對單位間隔是否與入了則的平面圖有分別。 在香港生產自家製商品或創業,首先要花時間租用一個合適場地,例如租工廈。 有人租舊式工廈來開工場,也有人租外貌似足商廈的新式工廈作 studio 用。 千居為你整理工業大廈租務 10 大重點,讓你更安心創業,免墮常見陷阱。
工廈商業用途: 影響工廈按揭成數因素
政府早前宣布,配合前海發展,北部都會區將會積極發展創科產業,北部將會興建更多公營房屋以滿足港人住屋需求。 這些大型項目將帶動大面積的城市改劃,包括把各區式微的工廈改劃成商住用途,以配合北部都會區建立的高增值產業鏈。 有消息指,政府計劃將原為工業村的沙田小瀝源改劃成住宅區,涉及7座工廈,佔地逾7.8公頃。 此外,發展商長實亦牽頭向城規會申請改劃火炭站旁的106萬平方呎工業地,料可建24幢住宅大廈,提供逾4700伙住宅。 主要因這兩地的周邊社區配套完善,是發展住宅的首選,若成事, 將有更多工業村被改劃成住宅及商業區。
實地考察當然少不了,周邊配套例如交通方便度、食店,甚至是所屬樓層多數是哪類業務進駐? 工廈商業用途 不少印刷廠、藥廠、食品工場都仍在經營,如果環境過於嘈雜、走廊滿佈雜物,分分鐘影響出租率和工廈估價。 不過不少工商物業買家本身都有自用住宅單位,因此銀行批出的按揭成數普遍預低一成,即最多4成,建議大家最好準備更多的資金作首期。
買家需了解該工廈的維修狀況和管理費是多少,例如有沒有結構性問題、消防設備是否充足、有沒有其他違反《建築物條例》等,建議有投資工廣的準業主,弋投資前應先向業主、租客、經紀了解下實際情況和做實地考察。 而工廈附近周邊配套 (例如交通),合適承租的行業類型都很重要。 如何已有不少印刷廠、藥廠、食品工場都在此物業經營,鈉行有機會因為環境過於嘈雜、走廊太多雜物待原因,影響工廈估價和工廈出租率。 呢個情況其實係經常會發生,因爲一般而言,好多人租用一個工廠大廈單位作爲辦公室,往往會忽略大廈地契嘅限制。
市區覓地困難,不少發展商早年已經收購一些工業大廈,特別是單一業權之整幢工廠物業,透過向政府申請改變用途,從而重建發展為較受市場歡迎的住宅項目。 「商貿地帶」的概念亦可應用於現有的工業樓宇內,但必須謹慎處理。 傳統設於現有工業樓宇內的生產活動,一般火警危險性較高,而商業或一般辦公室用途則往往會吸引不熟悉大廈走火通道的公眾人士前來,如將這兩種用途混存於同一大廈內,將易於發生危險。 因此,研究建議如在現有工業樓宇中容許商業/一般辦公室用途,它們將需與工業生產活動分隔,例如設置隔火樓層。
工商舖按揭申請人一般可選擇P按計劃,只有少部份銀行提供H按,現時實際按息介乎2.35%至3.5%左右,略比住宅按揭為高。 每間銀行對工商舖的取態各有不同,最好比較多於1間銀行的估價及按揭計劃,工商舖按揭通常不會給予現金回贈及高息存款掛勾計劃(Mortgage-Link)。 代理指,鴻圖道75號KOHO工廈活化計劃今年第四季招租,業主為鵬里資產管理或有關公司,意向呎租約28元,以此租金叫價水平計,較同區工廈租金高約一倍。 至於「細劏」則是由個別大銀碼投資者購入全層或多個大面積工廈單位,簡易裝修後拆售,相對「大劏」門檻較低,所提供的單位面積普遍更細。 工廈商業用途 為了盡量減少對經濟及就業機會的影響,適當的工業用地應繼續保留在「工業地帶」內,以確保生產工業有足夠的地方繼續經營。 然而,為了提高靈活性,現擬在「工業地帶」內可容許與工業直接相關的辦公室用途,而無須再作申請,此外,這類辦公室在「工業地帶」內亦不會有樓面面積比率的限制。
一般嚟講,如果申請用途唔涉及人流或者顧客嘅往來,成功申請嘅機會將比較大。 所以,建議購買或租用工廈之前,最好先咨詢一啲專業意見,避免遇到不必要嘅麻煩。 作為公司旗下首個工廈式全零售商場,鍾秀蓮表示,「活@KCC」樓高10層,涉及10萬平方呎,舖數目可望達50至60間,當中七成是零售商舖,其餘三成是餐飲店舖。 設計上針對空間的升級改造,豐富建築物內的人流動線,改造出10層多元化的飲食、休閒、購物空間。 同時,通過改造並綠化現有的露天平台,注入環保元素,除大量採用環保機電設備如LED燈外,在外牆位置亦引入垂直綠化牆以改變大連排道的工業區形象。 葵涌區有不少工業區,其中葵涌道以東的工業區,近年積極轉型,相繼錄有不少工廈重建或者改裝個案,最新有外資基金將購入的工廈,向城規會申請改裝為數據中心。
工廈商業用途: 工商舖印花稅計算
自香港政府於2018年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以來,觀塘區工廈申請個案最為活躍錄逾10宗,其中一半以上已獲批。 區内一些指標工廈,如麥士威工業大廈及榮興利工業大廈,已獲批進行重建,預計將成為商廈新地標。 當中香港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的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是本港歷來最大型的市區重建項目,耗資數百億港元,預計提供530,000平方呎的甲級寫字樓樓面,帶動全區的未來發展。 這些工廈多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樓層四四方方又深又闊,通風及採光均不符合住宅要求。
工廈商業用途: 工業區變身為繁華商業中心
聰明的發展商,早已經表明這些單位是工業用途,你用來居住是你的問題,將來如果要負上刑責,絕對唔關佢事。 地舖 一般指樓宇的地下,指在住宅或工業大廈等,地舖若在准許用途上顯示食肆或商店服務,代表該店能開食肆,一般能申請普通食肆牌照、小食店牌照等都不成問題。 出牌成功的第一關,是土地用途是否包含食肆這個項目,其實每座大廈甚至每一層樓宇規劃署都會向該處發出定的土地用途,若果沒有包括食肆在內,即使你租了該鋪,食環署都不會發食牌給你營業,最後只會得不償失。 住宅單位在買入後3年內出售,需要支付額外印花稅(SSD),6個月內稅率為20%,6至12個月之間為15%,12至36個月之間為10%,導致利潤最終打折扣。 然而工商舖買賣不設額外印花稅,因此工商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彈性,可隨時轉讓資產投資其他項目。
工廈商業用途: 工業大廈可否作非工業用途?
銀行對於工廈估價是較為嚴謹,會要求提供圖則及相片,亦有機會實地視察,並考慮工廈地段、人流、承租能力等因素。 如果單位過往出租理想,獲大型公司承租,工廈按揭估價就會較為理想。 但如果單位一直空置,業主放盤價又過度進取,銀行很大機會估價不足。 就物業是否用作住宅或非住宅的問題或爭議,業主或租客均可要求差餉物業估價署發出「處所主要用途證明書」。 假若有關爭議已交由法庭處理,應使用表格 TR4作出有關申請。 假若並未將有關個案呈上法庭,則應使用表格TR4D,並繳付3,850元申請費。
工商舖物業的估價不像住宅可以在網上估價,需要向銀行直接查詢,但由於每間銀行的估價差異可以很大,建議可找按揭轉介公司了解。 銀行對於工商舖的估價較為嚴謹,會要求提供圖則及相片,有機會實地視察,並會考慮地段、人流、承租能力等因素。 但如果單位一直空置,業主放盤價又過度進取,銀行很大機會未能估足價。 如果遇上估價不足或想申請更多貸款,公司擁有人可考慮申請中小企貸款。 特首林鄭月娥於《2018年施政報告》中公布活化及善用工廈的政策。 發展局今日(1日)宣佈,即日起落實工廈的地契豁免書申請安排,以便多個界別將現有工廈個別單位,在無須向地政總署申請短期地契豁免書和繳付任何費用下,可改作5項特定的非工業用途,包括藝術工作室、影音錄製室、設計及媒體製作辦公室等。
南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及首席營運總監張世成表示,南豐紗廠透過空間穿梭紡織歷史,上一輩可分享回憶,年輕一代則可以創新方式一起交流。 此外,新鴻基的巧明街前九巴車廠項目獲批重建兩幢商廈及商場,總樓面為120萬平方呎,與一街之隔,同爲集團旗下的創紀之城項目相得益彰。 ,變相用多左好多時間去搵資料,最後好多程序都錯,在找我們幫助的時間在裝修那邊己經出現很多問題,在工程進度更處於膠著狀態。 當租到合適的舖位後,便可以進行申請程序,申請文件遞交後,便可以開始進行裝修,而各政府部門亦會開始安排到場視察度尺。 【大公報訊】由新鴻基地產(00016)持有的旺角弼街蚊型工廈,落實改建為商業用途,以經營餐飲業務,涉及補地價僅5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