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師張勇提醒大家,於這種天氣下生活起居需要作出較大調整,飲食要注意忌口,以防「外邪」損傷脾胃及筋骨,引發骨痛等不適症狀。 他列出10大飲食禁忌,並推介轉季宜吃的10種食材及4款湯水食療。 另一方面,吃紅棗和阿膠也是補血氣食物之列。
- 如身子較差,建議來經及月經後,每日3餐之中至少一餐吃飯,不要因為怕肥而不吃,才能補養脾胃。
- 日常飲食中,建議多吃以下的補血氣食物,藉著改善面色蒼白欠光澤等皮膚問題,同時亦有助解決女士常出現的手腳冰冷困擾,實行由內到外養顏保健。
- 她推介南瓜紅豆腰果素湯,有助養血強身,紓緩心悸、頭暈、睡眠差等症狀。
- 海底椰煲淮山螺片湯滋陰為主,有補腎健脾、潤燥功效,增強免疫力之餘亦能滋養肌膚,為身體在月經前做好準備。
- 可以黑豆、紅皮花生、紅豆煲糖水或湯水,除有助經後補血外,一家大細也合用。
- 3/ 將紅棗黑木耳泥倒到鍋子,加入2500ml水,放到電煲內煮,外鍋加1杯水,按下電煲按鍵。
主治:行經腹痛材料:大蒜 10 克、薑 25 克、紅棗 10 粒、花椒 9 克、黑糖 30 克。 每次月經來潮前 3 天始服用,每天 1 次,連服 3 至 5 天。 主治:經期小腹冷痛材料:大蒜和薑各 15 克、黑糖 30 克。
經期後補血湯水: 月經後湯水做法:
正所謂「心主血脈,其華在面」-意指心臟主管全身血脈,推動血液營養運行全身。 而人的臉部是全身血脈最集中的部位,所以心血充足,臉部才會有光澤彈性,神采飛揚。 相反,臉色黯淡無光,看起來十分疲倦,便可能是氣血不足。 女人於月經及產後期間,特別容易氣血不足,所以更需要補血補氣,多吃補血氣食物湯水,皮膚才會紅潤精神好。 有補腎養顏、護膚、養頭髮功效,雖不能直接補血,但有助身體氣血流暢。
2/ 所有食材文火煮20至30分鐘,然後加入紅糖。 建議血虛、平日面青口唇白的女士,在經後數天每天吃5粒,熱氣人士則每日吃3至4粒即可。 黑豆具烏髮、明目、改善水腫、腰痛、下半身怕冷等功效,冬天吃黑色食物有助補腎,在寒冷的日子飲一杯黑豆茶最適合了。 不過,中醫認為,炒過的黑豆性熱,不是人人都適合。 夏天天氣炎熱,各地已連日高溫,許多民眾熱到汗如雨下,尤其是女性朋友更是容易感覺心浮氣躁! 中醫師謝彌堅表示,夏天氣溫過旺,許多女性會出現煩躁、悶熱、失眠、心浮氣躁等現象,建議可以多吃「紅色食物」,如…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痛湯水推薦6.薑棗紅糖茶
這幾天身體內的陰血上升,體內的陰氣轉化為陽氣,想促進排卵可以進食如丹參及肉桂等。 經期中︰ 經期中後時間,經歷腹脹、疲倦、腰痠,太補的食物易令經血過多,反而應食用易於消化及理氣的食物。 海底椰煲淮山螺片湯滋陰為主,有補腎健脾、潤燥功效,增強免疫力之餘亦能滋養肌膚,為身體在月經前做好準備。 對於已經患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風的人來說,其上升幅度甚至會更高。 經期後補血湯水 如果每日飲用1杯含糖飲品,患痛風的風險比起每月少於1杯的人士高45%。
百合養陰潤顏,紅豆補血養心,經期或平日都可以喝,由於紅棗性質平和,特別對對產後貧血、月經氣血虛弱及產後調養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天氣轉變、飲食不當,減肥也可能引發痛風。 註冊中醫師何慧潔向《星島頭條》分享病例指,本港一名30多歲女子因節食減肥引發痛風,求診中醫急救,接受針灸及拔罐半小時後大幅消腫。 經期後補血湯水 何醫師講解痛風常見成因、飲食宜忌(低嘌呤、中嘌呤及高嘌呤食物),推介食療紓緩症狀,並教預防復發的方法。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痛湯水推薦3.紅豆百合紅棗糖水
八珍湯非常適宜於經後服用,即熟地﹑白芍﹑川芎﹑當歸﹑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八味藥煎服,體質偏熱者應將熟地改為生地;消化功能較弱者則可加入陳皮。 要防轉季病邪襲體,就要強化脾胃功能,提升免疫力。 經期後補血湯水 張勇醫師建議,日常宜透過湯水茶療,針對性地補充營養素,以健脾護胃。 張勇醫師表示,可通過飲食來養陰防燥,以助人體適應轉季的氣候變化。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理論,這時飲食上應以養陰、潤肺、益胃為主,以順應節氣,增強體魄,等待冬天的到來。
主治:血瘀型經痛材料:大蒜、薑、艾葉各適量。 作法:所有材料一起搗成膏狀,裝入布袋中,外敷下腹部。 功效說明:同時服用蒲黃、靈脂各 15 克,以水煎服。 做法:烏雞去內臟洗淨,紅棗洗淨去核,龍眼洗淨。 準備一鍋1500清水,加入烏雞、阿膠、蜜棗、龍眼肉、薑片以文火慢燉90分鐘,上桌前添加適量的鹽調味。
經期後補血湯水: 紅棗補養身子
如容易手腳冰涼、經痛多血塊多、可適當飲用溫經暖宮、活血化瘀湯水;容易腹瀉、眩暈心悸,應以健脾益氣等。 但若不確定自己體質,則應以平和為主,切忌寒涼,否則容易增加痛經、血塊。 有時候,女士不只於經期前會感到身體不適,就連經期後,也會感覺身體虛弱,頭痛、疲倦、有神無氣,總之就是周身唔妥。 要預防經期後不適,跟農本方中醫診所註冊中醫師伍惠芬建議,服用補血湯水食療,經期後自然精神爽利啦。 中醫認為痛經的病因是氣血運行不暢,沖任失調,分為”不通則痛”的實證和”不榮則痛”的虛證。 經期後補血湯水2025 中醫臨床總結導致痛經的原因主要是氣滯、血虛、寒凝、血瘀,因此氣血不足,腎虛宮寒,肝郁及血瘀體質的都容易出現痛經的情況。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期調理養生湯 補血養顏+緩經痛 必飲山楂桂圓紅糖湯、紅薯紅棗湯
做法: 1/ 經期後補血湯水 黑木耳用清水洗乾淨後,煮一鍋滾水把黑木耳川燙、紅棗去籽。 2/ 將黑木耳、紅棗放到果汁機加水500ml一起打成泥狀。
經期後補血湯水: 中醫補血氣養血湯水食療做法食譜
在調理方面應注重補氣活血、益腎暖宮、疏肝解鬱。 除此之外經前飲食易清淡,不宜食生冷食物,也要保持精神愉快,氣機暢達,經血才會流暢。 中醫沒有這個主張,可能只是一般人的錯覺。 經期後補血湯水2025 因某些人在經前或來經時有水腫,經後荷爾蒙回復正常,水腫消退後就像減了肥。 其實經前經後也可減肥,只要調理脾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做適量運動、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就是最有效的減肥方法了。 秋天湯水|秋末轉季時分,不時有颱風襲港,加上「寒露」時節,氣溫將下降得更為明顯,溫差亦較大。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期調理養生湯 2. 山楂紅棗紅糖水
材料:烏雞1隻、西洋參15g、當歸8g、桂圓肉10g、白芍10g、水1,500ml 做法:上述材料洗淨後放入鍋中,文火煮1小時。 功效:適用於月經後調補身體,當歸、桂圓、白芍可養肝補血,西洋參補氣清熱,補而不燥。 材料:益母草30g、丹參10g、雞蛋2只、水1,000ml 做法:各材料加水同煮,待雞蛋熟後去殼再煮5分鐘,吃蛋喝湯。
經期後補血湯水: 中醫推介月經後補氣血食物
已經出版了16本中醫美容、食療及養生書;堅持認為「靚」一定是由內而外的,以中醫的養膚概念研製出蘊含中醫藥理念的護膚產品,使人健康地美麗。
經期後補血湯水: 秋天湯水|轉季10大飲食禁忌 中醫推介14款湯水食物 健脾胃防骨痛
主治:經期、經後小腹痛材料:大蒜 2 瓣,薑 6 克,紅棗 12 粒,黑糖 60 克。 每次月經來潮前 4 至 5 天開始服,每天 1 次,連服 3 至 5 天。 功效說明:此方適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經後或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空墜、腹部疼痛會因按壓而得到舒緩者,月經量少、血色淡紅,或伴有疲憊乏力等。 利用廚房常備材料蔥薑蒜,即可製作簡易經期湯水,以及經痛熱敷墊,從此半夜經痛不再煩惱怎麼辦! 對於 經痛原因的解讀,中、西醫各有不同。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痛湯水推薦1.絲瓜木耳瘦肉湯
紅棗含有豐富維他命C,有補血、養顏美容的作用,在註冊中醫建議下,可按需要飲用紅棗水補血養顏。 阿膠能增加血液中的紅血球,有補血養血功效。 女人要補血氣、多吃補血氣湯水、補血氣食物,事關依中醫學說女人氣血不足,往往能反映在臉上。
功效說明:葱、薑、蒜都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三者炒熱外敷,可治療行經腹痛。 月經後,體內氣血水平下降,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所以湯水可以補氣健脾作為基礎,補益氣血為輔。 連衣吃有補血功效,原粒吃或煲花生蓮藕章魚湯,好喝又補血。 不建議吃經過油炸、烤焗的花生,因為會較熱氣。 建議用黑雞煲紅棗杞子椰子湯,產後及經後都適宜飲用,補血又補身。
經期後補血湯水: 蓮藕 改善面色
平日行樓梯易氣喘、經期時感到份外疲累的人,月經後宜喝參茶,補中益氣,有效改善氣虛問題,平日可以2至3片高麗參燉湯,早上空肚喝效果更好,亦有提神功效。 因為藏紅花具有流產的作用,萬萬不能搞錯,反而分娩之後服用藏紅花,可總達到補血的作用,山楂茶會能加強子宮收縮,懷孕期間可引起早產或流產。 功效:藏紅花甘性平能活血化瘀,對女生來就是一個美容養顏神器,活血散瘀的功效,日常堅持喝,等到來月經時會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另外,它還有暖身散寒的作用,不少人也會喝它暖宮。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期後補血湯水
做法:首先豬肝洗淨切片泡水1個小時洗掉毒素,然後放入滾水中煮2分鐘逼出血水備用。 準備一鍋1500毫開水,除了麻油與菠菜,其餘食材一併放入湯鍋用武火煮滾,然後轉文火煲45分鐘,上桌前10分鐘放入菠菜與麻油,根據喜好添加適量鹽調味即可。 經期後補血湯水 做法: 經期後補血湯水2025 1/ 先把薑切成片,然後切成絲。 4/ 加入紅棗和姜,水燒開後再煮5或6分鐘。
經期後補血湯水: 經期湯水|補血湯並非人人適合!中醫教你月經3個階段怎樣喝
不過,要改變這頑固的現象的原理其實十分簡單,只要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採用「溫經通脈」為治療原則便能獲得顯著療效。 做法: 1/ 經期後補血湯水2025 將紅豆、百合、紅棗洗淨,紅棗去籽。
功效說明:治療寒濕凝滯,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熱痛減,經行量少,色暗有血塊等症。 做法:鯽魚去內臟洗淨擦乾,將一茶匙鹽均勻塗抹在魚身上備用。 月經前湯水推介:海底椰煲淮山螺片湯
相反,怕風血量多、心情容易煩躁者應減少進補,以免令體內火熱更旺,熱迫血行。 貧血問題困擾不少女生,若屬地中海貧血症,則更易疲累,甚或引發併發症。 根據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的最新數據,香港每8人就有1人為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 經期後補血湯水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屬於那類體質,就建議以平和湯水為主,切忌寒涼,否則容易增加痛經和血塊情況。
經期後補血湯水: 月經後湯水材料:
何醫師表示,過往曾有多項實驗證實,口服或靜脈注射果糖(糖分的一種)進入體內,會隨著嘌呤被分解而合成更多的嘌呤,血液中的尿酸水平會迅速升高。 據衞生署資料,進食「嘌呤」(普林 )成分高的食物後,這些「嘌呤」在人體經過新陳代謝,就會變成尿酸。 經期後補血湯水 她續指,痛風一般會在晚上突然發作,由於疼痛劇烈,會令患者跛行或不能走路,甚至從睡眠中痛醒。 何醫師表示,痛風在中醫學裡歸納在痹症範圍內。 痛風的常見症狀是拇趾(腳趾公)關節劇烈疼痛,並伴隨關節腫脹、發紅、發熱和僵硬等症狀。 因為血中的嘌呤會通過尿液和大便排出體外,如果天氣炎熱令排汗量增多,加上飲水量不足,就可能會令血尿酸突然飆升,導致痛風發作。
經期後補血湯水: 秋天要強化關節 推介2款食療防骨痛
可以黑豆、紅皮花生、紅豆煲糖水或湯水,除有助月經後補血外,一家大細也合用。 她推介南瓜紅豆腰果素湯,有助養血強身,紓緩心悸、頭暈、睡眠差等症狀。 經期後補血湯水 其中紅豆性平,能補血和胃,紓緩集中力不夠、氣血虛弱等症狀,適合各類體質人士服用。
輕者可透過溫和的經痛湯水食療和穴道按摩,令氣血通順,經痛問題自然解決;重者則建議盡快請醫生/師診斷。 功效:當歸自古以來就是女性氣色紅潤的美麗祕方,它擁有「婦科聖藥」美稱,不但可以補血和血,亦可調理月事不順。 另外,鯽魚煮湯有健脾利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尤其適合貧血或大病初癒的人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