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表示,有性生活的人於一生中至少有50%機會感染到HPV。 子宮頸癌疫苗針對HPV16和HPV18,能預防這兩種「高風險病毒類型」HPV所病毒感染引致的癌前病變。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女童應在9至14歲期間,仍未性活躍時接種子宮頸癌HPV疫苗5。
直至有更多關於疫苗對懷孕影響的資料前,懷孕婦女應避免接種此疫苗。 此外,亦不建議對此疫苗的任何成分曾產生過敏反應的人士接種此疫苗。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可分為低危險型與高危險型,總共有100多型,根據美國研究顯示,不論男女、一生感染HPV的機率高達80%,平均每2對情侶或夫妻,就有1對曾感染。 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HPV疫苗),是預防因持續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而引致的子宮頸、外陰、陰道和肛門的病變與癌症。 HPV疫苗可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預防七成子宮頸癌發生。 而香港市面上的HPV疫苗普遍都是打三針,在第一針後的兩個月及六個月分別注射第二、三打針。
子宮頸癌hpv: 服務更新
HPV是一種常見的病毒,以基因組結構作劃分,有逾100種類型,其中有至少14種高危型的HPV,可經性接觸感染子宮頸,若感染持續,可導致子宮頸出現不正常的細胞病變,增加發展成子宮頸癌機會。 在香港,約九成的子宮頸癌是由 HPV-16、18、31、33、45、52、58型病毒感染而引起,而目前九價的子宮頸癌疫苗可覆蓋上述七種 HPV,以及另外兩種,達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根據統計,接種疫苗後可預防約 60 ~ 90% 的子宮頸癌風險,但注射疫苗只能預防部份 HPV 病毒的感染,並不代表從此性行為就安全。 無論是否接種疫苗,戴保險套、定期接受抹片檢查仍是必要的保護措施。 子宮頸抹片檢查: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採集子宮頸及陰道後壁的剝落細胞所做的檢查,能顯示出子宮頸有沒有感染、發炎、異常細胞或是癌症發生的可能。 特別提醒,檢查前避免盆浴、不要沖洗陰道、勿放置塞劑、前一夜不要有性行為及避開月經期間。
並在病變細胞有機會轉變為前期癌或侵襲癌之前加以手術或局部治療。 檢測病毒的基因型及其病毒量,也可以做預後的參考,並據以追蹤病毒感染的嚴重程度。 事實上,婦女癌症中子宮頸癌是最能夠早期預防的癌症之一。
子宮頸癌hpv: 治療一定要切除整個子宮? 醫生指視乎期數而定
如果醫生懷疑病人患有子宮頸癌前變化,會為病人的子宮頸進行陰道鏡檢查,並會以活檢的方式抽取宮頸組織進行化驗。 假如可及早診斷癌前病變加以治療,便可預防子宮頸癌並保存生育能力。 子宮頸癌在本港女性最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八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 2019年共錄得520宗新症;同年,因子宮頸癌死亡的人數有162人,是本港第八大女性癌症殺手。 子宮頸癌hpv 一般而言,30 歲以上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子宮頸癌,而本港子宮頸癌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約為55歳。
- 大多數感染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更不知道自己正在將病毒傳給伴侶。
- 目前市面上有三種自費子宮頸疫苗,二價(預防16、18型HPV感染)、四價(預防6、11、16、 18型HPV感染),以及最新的九價疫苗(預防 6、11、16、18、31、33、45、52、58型HPV感染)。
- 直至有更多關於疫苗對懷孕影響的資料前,懷孕婦女應避免接種此疫苗。
- 根據研究,子宮頸癌疫苗可以降低65%到85%罹患子宮頸癌的機率,也能降低97%感染高危險的HPV16或18型的感染。
- 本場中華隊比賽發揮不佳,讓原本滿懷期待的鄉民看到一半突然崩潰了,紛紛痛罵教練團換投時機不佳、部分投手狀態不良、捕手表現等問題。
早期的子宮頸癌一般局限於子宮頸,可考慮以手術切除,治癒機會較高;可是一般子宮頸癌手術都會影響生育能力。 疫苗保護力:目前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3種HPV疫苗上市,不論施打哪1種疫苗,皆可預防最重要的第16型及第18型引起的子宮頸癌,保護力約8年。 台灣目前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免費抹片檢查。 但凡有性經驗的婦女,尤其是早婚、生育子女多、性伴侶較多的婦女,更應特別注意。 蔡麗娟表示,台灣目前每十萬人口有7.9名女性被確診為子宮頸癌,距離清除子宮頸癌要小於4名的發生率,仍有一大段距離,政府、醫界與民眾均應加把勁。 子宮頸癌hpv2025 WHO最近公佈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的願景目標,以中低收入國家為宣導對象,而篩檢和疫苗接種對象皆鎖定在女性。
子宮頸癌hpv: 子宮頸細胞抹片
人類乳頭瘤病毒有逾百種,有些人類乳頭瘤病毒會引發生殖器疣,有些會提高個別癌症的風險,故稱為「高危」人類乳頭瘤病毒。 人體的免疫系統通常可消除這些病毒,又或病毒可長期留在體內而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具體的治療方法視乎子宮頸癌的病期和患者的健康狀況,醫生或會混合多種療法。 過去三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世衛已證實這種傳染性極高的病毒可透過接種疫苗去減輕症狀及死亡率。
子宮頸癌hpv: HPV疫苗接種 | 接種HPV疫苗後的副作用
子宮頸癌一直是女性常見的癌症,但卻是可以預防的癌病,除了定期做子宮頸抹片檢查,接種HPV疫苗也可以大幅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風險,現在甚至鼓勵,即便是沒有子宮的男性都應該施打。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2019年的數據顯示,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十大常見癌症之一1。 子宮頸癌hpv 子宮頸癌hpv 由於由子宮頸病變演變成子宮頸癌,早期一般都沒有症狀,中期症狀亦與月經失調相似,直至後期才有明顯症狀,令患者容易錯過子宮頸癌的最佳治療時機。 子宮頸癌hpv2025 子宮頸癌hpv 本文將介紹子宮頸癌的成因、高危人士、病徵,以及接種HPV疫苗及子宮頸檢查等4個預防子宮頸癌的方法,讓大家防患於未然。
子宮頸癌hpv: 接種疫苗前須注意的地方、疫苗副作用
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正電子掃描或超聲波掃描 — 檢查病人健康狀況及癌症擴散的程度(如有的話)。 子宮頸癌hpv2025 对于女性朋友而言,可根据年龄、经济状况及当地疫苗种类的可获得性,选择接种不同价型的HPV疫苗。 强调一点,如果接种时间超过规定的年龄范围,接种机构是不给接种的,所以要在规定的年龄(按周岁计算)范围内去接种。 早前,中国对于接种不同类型的HPV疫苗,有相应的年龄要求。 但目前,所有类型的HPV疫苗接种年龄都是9-45岁。
子宮頸癌hpv: 子宮頸癌病人術後如何照護?有飲食可改善?
家計會青少年保健中心分別位於灣仔、旺角及葵芳,主要為二十六歲以下的未婚人士提供性與生殖健康的醫療及輔導服務。 中心除可提供HPV疫苗接種服務外,還有其他保健檢查或個人心性輔導,詳細可瀏覽家計會網站。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亞洲婦癌研究團體榮譽理事長賴瓊慧教授表示,子宮頸癌病患當中,約四成從來沒做過抹片檢查,所以才會發現就是晚期,實際上只有2至3成會確實每3年做一次抹片檢查。 等到晚期時,多數以疼痛表現,譬如說癌細胞已經擴展到子宮的旁邊的坐骨神經,患者才會有腿痠疼痛的感覺。 子宮頸癌hpv 若婦女注射後意外懷孕則須停止注射,待生產結束後再繼續接受注射。
子宮頸癌hpv: 感染 HPV 病毒可能會有的健康危害
九价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能复盖以上七种 HPV 基因型。 醫生會利用採樣棒直接從女性生殖道的表皮採樣,測試是否有 HPV 病毒感染,整個過程並無痛楚。 另建議HPV 病毒的感染者於 6 子宮頸癌hpv2025 至 9 個月後再進行檢驗,以確保 HPV 病毒完全消除。
子宮頸癌hpv: 子宮頸癌疫苗幾時打?子宮頸癌成因+5個風險因素+檢查+治療|藥有所思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9~14歲女性接種HPV疫苗,較具保護效益。 子宮頸癌hpv 因為女性開始有性行為後,感染HPV的機會將大幅增加,如果有多重性伴侶、伴侶性經驗較複雜,或是長期免疫力低落,更可能增加HPV的感染風險。 HPV 又稱人類乳頭瘤病毒,有分高風險病毒類型和低風險病毒類型,兩種類型都會引發疾病。 若婦女持續感染高風險病毒類型可導致子宮頸癌,而低風險病毒類型則會引起性病。 這組病毒包含100多種類型的病毒,其中約40多種都會使生殖器官感染。 乳癌及子宮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為及早識別,專業動力及方國珊建議政府資助婦女定期進行婦科檢查,讓本地婦女可每兩年免費接受「子宮頸細胞檢驗」及「乳房檢查」,幫助婦女及早發現病症,及早就醫。
子宮頸癌hpv: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及子宮頸癌疫苗是甚麼?
當感染到第6、11型HPV,部分男性感染後會出現菜花或其他生殖器病變,建議儘速至泌尿科就醫。 陰道鏡檢查 — 醫生使用名為陰道鏡的照明放大儀器檢查子宮頸,並抽取一小片組織樣本(活組織)交送化驗所檢測,確定異常細胞是否已擴散。 雖然人類乳頭瘤病毒與引致生殖器疣的病毒屬同一科,但有生殖器疣並不表示較易患子宮頸癌。 有些人類乳頭瘤病毒會引發疣及瘤,有些會提高子宮頸癌風險。 合併兩個疫苗之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可減少83%的HPV新發感染,92%的持續性感染情況,並可減少臨床前期病灶約52%,四價HPV疫苗可降低90%生殖器疣。
子宮頸癌hpv: HPV 疫苗安全吗?
研究顯示,大約七成半有性行為的人士在一生中都會受到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大部分受感染的患者並沒有任何病徵,感染亦通常會自然消退。 婦女若持續感染高風險人類乳頭瘤病毒,便可引致子宮頸癌。 由2019/20學年起,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為合資格的小學女學童提供子宮頸癌疫苗接種,以預防子宮頸癌。 家長亦可以自行安排子女於私家醫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根據醫管局資料顯示,完成疫苗接種系列費用一般需約3000至7000港元不等,一般基層家庭未能負擔。 為提高市民對HPV病毒的預防意識,方國珊冀政府逐步擴大HPV疫苗免費接種資助範圍,保障市民健康,緩解醫療系統壓力。
因為疫苗並不能預防其他高風險類型的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而子宮頸細胞檢驗能有效地發現癌症前期病變,經治療後可預防子宮頸癌,所以疫苗並不能取代子宮頸細胞檢驗。 有時,外部生殖器接觸帶有HPV的物品,也可能造成HPV感染。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不論男女,每個人一生中約有5-8成的機會感染到HPV。 若是處於持續性感染而不自知,就有可能增加六癌一病風險,因此男女共同施打HPV疫苗是國際趨勢。 除了女性應積極預防;男性也應及早評估接種,保障自己及另一半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