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愷彥為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及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文學碩士畢業生,7 歲啟蒙於資深胡琴導師李佩君女士,高中起隨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主任余其偉教授深造高胡及廣東音樂,現隨著名胡琴演奏家及前任香港中樂團團長黃安源先生習琴。 蔡氏於 15 歲考獲中央音樂術科考試二胡演奏文憑優良成績,近年更踏足義大利、日本、台灣等地參與獨奏與合奏表演及比賽,均獲好評。 蔡氏於第九屆歐洲盃國際音樂藝術大賽代表香港,獲得民族樂器獨奏總決賽金獎、優異演繹獎及市政音樂特別獎,並於第十七屆大阪國際音樂比賽獲得第二名。 何氏在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取得音樂文學士(榮譽)學位後,考獲奬學金於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就讀,以優異成績獲得鋼琴演奏音樂碩士學位。
鍾影霖曾師隨林姿瑩博士、Olivier Nowak、羅鈞海先生修習長笛。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曾參與多場音樂會演出和大師班,包括雙溪樂饗、國際長笛藝術節等。 並在 2017 年在台灣東吳大學舉辦了個人音樂會,回港後任職多間音樂機構並在香港學校培訓計劃擔任考試策劃及教學工作,並擔任多間中小學的長笛導師,也是一位長笛團和管弦樂團的管樂分部導師。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九龍城北
除了獨奏演出外,羅氏亦活躍於不同類型的音樂表演,曾擔任香港愛樂室樂管樂團之低音長號手,又以客席樂手的身份參與過香港城市室樂團、馬勒樂團及澳門樂團的演出。 陳氏考獲英國北方皇家音樂學院演奏碩士學位,師從 Benedict Holland 教授。 陳氏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從歌劇《絲路花雨》作曲家韓中才,及於葉氏音樂教育中心跟隨小提琴教育家符騰學習。
- 李氏在浸會大學修讀期間,曾擔任該學校交響樂團團長和香港巴洛克室樂團團長一職,其後考獲獎學金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取得音樂碩士學位,主修小提琴演奏。
- 梁氏亦活躍於香港不同的團體及機構合作表演,包括大館,RubberBand,香港節慶管弦樂團(Hong Kong Festival Orchestra),及香港浸會管弦樂團及香港銀河管樂團(Galaxy Wind Ensemble)等等。
- 鄭氏從 2015 年師從陳晃相老師學習聲樂,在 2016 年以優異成績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第八級聲樂證明。
- 目前旅居在英國倫敦,並同時從事音樂教育及演出工作。
- 在 2011 年,張氏通過了面試,以香港的代表身份到波蘭參加大師班以及音樂訓練。
- 他曾與多位世界著名長笛大師學藝,如 Sir James Galway, Patrick Gallois, Raffaele Trevisani, Juergen Franz, Michael Martin Kofler…
回港後在 2021 年修畢香港浸會大學音樂副學士。 梁氏在香港跟隨莊雪華女士學習長笛及短笛,並以一等榮譽成績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學士音樂課程學位。 梁氏過去曾參與多個國際藝術家的大師班,當中包括 Matthieu Dufour、Emily Beynon、Adam Walker、Juliette Hurel 等等。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天水圍官立中學
亦曾參與 Share the Stage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with the HK Phil,與香港管弦樂團同台演出。 除了本地活動,陳氏更前往奧地利,參與奧地利大師班,跟隨 Mr. Dario Zingales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學習單簧管。 姬文莉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音樂教育榮譽學士(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及香港音樂學院兩年制證書課程。 考獲倫敦三一音樂學院 LTCL 鋼琴演奏級文憑和 AMusTCL(音樂理論文憑);皇家音樂學院 8 級中音薩克斯管。 郭柏熹,於 2020 年畢業,就讀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主修長笛。 從小學習長笛,師承張小燕老師及 Olivier Nowak,學習長笛超過 16 年。
- 他的獨奏作品《不期而遇》和《星星》分別由著 Sergei Malov 和豎琴家 Olivia Jageurs 錄製。
- 與時並進,配合教育新趨勢,青中於2017年開始推行「青中G21賦權學習」,透過谷歌平台,老師因應學生的個別需要,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材料,如指導視頻、課堂轉播、互動問卷、活動直播、筆記、測驗等,按部就班,使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 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的副指揮和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詠團的指揮。
- 在學期間被校方多次邀請參與公開演奏及獨奏,均獲得一致好評。
- 校舍從三層高的樓層,拆卸擴建為九層高的新型校舍,並添購設備。
- 林氏分别在香港演藝學院、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和匈牙利李斯特音樂學院取得學士及碩士學位,學習期間獲得多個獎學金,包括香港歌劇院嘉華國際海外研究生獎學金、亞洲藝術音樂推廣基金會獎學金及約瑟夫•魏恩加滕獎學金等。
龔氏 2018 至 2020 年獲取上海市政府港澳台優秀學生獎學金,2019 年榮獲上海音樂學院優秀學生「音才助飛」項目贊助。 除專注於鋼琴演奏外,徐氏亦熱心於音樂教育,在學期間已開始教導學生,多年來學生亦在各項比賽間屢獲殊榮。 自 2012 年起,裘氏參加了多個比賽,於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2014 年獲得香港青少年鋼琴比賽(高級組)冠軍,並於 2016 年第 20 屆日本 PIARA 浜松鋼琴大賽 (Senior C 組)中獲得特別獎 (Apollo Prize)。 她亦被邀請為電影《七人樂隊》中的音樂配樂 (該片是 2020 年戛納影展官方選片)。 此外,她在 2022 年 3rd Sviatoslav Richter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 中獲得了鋼琴二重奏(高級組)的第二名,並獲選為 ‘The Most Popular Artist’。 他的作品曾由Cong Quartet和Mivous Quartet演奏,作品集被香港中樂團收納。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元朗鄉郊東
至2010年9月開始,配合教育局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中一至中三部分班別的數學、地理、歷史、普通電腦、綜合科學、物理、化學及生物以英語授課,高中則按學生語文能力採用母語或英語授課。 天水圍官立中學前身為天光道官立中學,於1990年創校時,使用元朗凹頭、元朗公立中學遷出後的舊校舍作臨時校舍。 位於天水圍新市鎮天耀邨的新校舍落成啟用後,1993年9月遷至現址[1],與相連的元朗信義中學成為全港最後一座連鎖式1980年代標準中學校舍,較首批平禧校舍遲三年完工。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局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根據2023/24學年資料顯示,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的班級結構是中一5班,中二5班,中三5班,中四5班,中五5班,中六5班,總計全校共開30班。
此外,李氏還受 Miro Quartet 成員的指導。 她於十歲的時候入選了香港兒童交響樂團,以及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小提琴試考獲優異的成績,亦曾在香港校際音樂節比賽中獲得冠軍,她亦在倫敦聖三一學院的中提琴演奏文憑試中考獲優越的成績。 同時早年已持有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演奏級院士豎琴二級文憑 LRSM 及文憑 Dip ABRSM。 他曾於 2015 年受邀於香港諸聖堂與好友鋼琴家熊韋皓演出。 何氏亦以第一小提琴手身份,於 2018 年我城 II 中演出。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何氏亦為多個樂團之成員,其中有泛亞交響樂團、香港樂團、香港傳承愛樂、香港環宇交響樂團、香港青年交響樂團、香港演藝學院交響樂團等等。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元朗區的中學
演奏曲目除了傳統古典管弦曲目外,還有涵蓋了歌劇演出,爵士樂,廣粵語流行曲等曲風。 並先後帶領路德會沙崙學校於香港演藝音樂節 HKPAF 2019(敲擊樂團組)獲得銅獎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及於香港聯校音樂大賽 2019(小學小組合奏—敲擊樂)奪得金獎。 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的聲部長;亦是香港浸會大學室樂合唱團的一員,曾表演杜呂弗雷的《安魂曲》 和 普朗克的《光榮頌》。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學生成長
梁嘉俊博士演出足跡遍布北美、歐洲、亞洲等世界著名演奏廳,如美國紐約卡奈基音樂廳,美國波士頓交響大廳,意大利喬瓦尼. 多次以獨奏者身份隨香港巴羅克室樂團(Collegium Musicum Hong Kong)和美國波士頓大學巴羅克管弦樂團(Boston University Baroque Orchestra)等著名樂團演出,並受到高度讚揚。 游夫人擁有 9 年以上的教學經驗,善於以不同方法發掘學生潛能。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課程多元化 學習經歷展現體藝潛能
2021 年,許氏獲邀到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舉行講座。 2023 年,許氏更獲邀成為 Prestige Music Academy 之幼童音樂啟蒙課程總監。 亦曾擔任音樂比賽評審,包括由香港多元智能教育協會舉辦的香港青少年盃國際音樂比賽。 同年獲得全額獎學金,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琵琶第音樂學院攻讀音樂碩士學位,師隨美國費城樂團首席中提琴手 Choong-Jin Chang 研習中提琴。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基督徒詩班的副指揮和香港浸會大學教職員詠團的指揮。 在 2023 年,鄭氏亦以學生指揮的身份參加香港浸會大學室樂合唱團的演出。 她同時熱衷表演,活躍於獨奏,室内樂和管弦樂團表演。 她曾為浸會大學交響樂團,馬勒樂團,香港節慶管弦樂國的小提琴和中提琴手。 廖氏於二零二一至二零二二樂季,為日本兵庫縣藝術文化中心管弦樂團的合約樂手,並獲藝術總監 – 佐渡裕,挑選於樂團獨奏會系列中舉行獨奏會。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教學語言
應氏,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並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 Trinity College ATCL 演奏文憑,及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 ABRSM 8 級樂理。 區凱棋,畢業於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取得音樂碩士學位,主修大提琴。 師承聖馬田室樂團前首席 Lionel Handy 教授及 Nicholas Stringfellow。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香港警務處 – 主頁
梁嘉祐在 Emily Lin 和 Izaskun Erdocia 的指導下,獲得香港演藝學院學士學位(榮譽)(長笛演奏)(Dean’s List)。 他在比利時蒙斯皇家音樂學院以最高榮譽取得碩士學位,師從世界著名長笛大師 Marc Grauwels。 他曾與多位世界著名長笛大師學藝,如 Sir James Galway, Patrick Gallois, Raffaele Trevisani, Juergen Franz, Michael Martin Kofler… 除了長笛演奏,梁氏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指揮 家,師從香港著名指揮家石信之博士。 他旅歐時曾以獨奏家身份與保加利亞斯利文交響樂團、滑鐵盧室樂團、蒙斯室樂團和在港時跟演藝學院交響樂團演出。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教學情況
Denial Jemison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Mr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Matthius Racz 的大師班。 除了豐富的演奏經驗,陳氏擁有多年教學經驗,曾為本地小學管樂團指揮,現在不同的中小學任教色士風。 她獲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Muse Music Asia Association 和香港青少年表演藝術交流發展協會頒發最優秀老師獎項。 梁氏熱衷於樂團演奏,他曾擔任多個倫敦及香港樂團的首席長笛,最近曾為香港歌劇院管弦樂團和香港創樂團客席樂師。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天水圍優質基督教直資英文中學
五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師承小提琴教育家鄭日華及小提琴家鄭裕。 在英國就讀中學期間師隨 Salisbury Symphony Orchestra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樂團首席 Rosamund Bromley 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八級(Distinction)。 他在英國亦曾長期接觸以及接受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培訓。 他接受過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Alexander technique(亞歷山大技巧)的培訓,所以讓他的學生能夠掌握到自我察覺及處理拉奏小提琴時出現的不必要的肌肉緊張,從而保持自然的身體姿勢和提升拉奏小提琴的效益。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香港警隊 Facebook 專頁
龔偉健,香港笛子演奏家,上海音樂學院笛子在讀博士生,上海音樂學院笛子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笛子教育家、演奏家詹永明教授。 龔氏是中國 • 無錫第四屆國際笛簫節暨“聽雨杯”海內外笛簫邀請賽笛子專業青年組金獎、2018 西湖國際青少年音樂節器樂比賽高等院校組專業組笛子金獎得主。 現爲浙江省民族管弦樂學會趙松庭笛子藝術研究會(唯一)名譽會員。 除了長笛獨奏,王也積極參與室樂、管樂及管弦樂團演出。 王雋彥自幼跟父親學習長笛,其後跟隨林詠璋博士及 Olivier Nowak 精進演奏技巧。 在巴黎高等師範音樂學院留學期間,師承巴黎歌劇院長笛首席 Catherine Cantin,並以優異成績取得高級演奏文憑(Diplôme Superieur)。
以學生為核心,教學方式富特色,讓學生從基礎學習到實踐;亦會課後記錄學生的學習概況,可讓家長瞭解上課的內容。 黃氏於 2020 年 10 月香港中樂團 44 樂季開幕音樂會「中樂百首精選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不朽名曲『春江•十面』」中,首次以第二代龍頭圓筒環保高胡(粵式)演奏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他亦於 2019 年 11 月在星海音樂學院郎朗音樂廳世界首演余樂夫高胡作品《光年無限》。
葉嘉寶老師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主修音樂教育(當代音樂及演奏教育學)。 已考獲英國倫敦聖三一音樂學院高級鋼琴演奏文憑(Ltcl in Piano Performance),樂理文憑(Amustcl)、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鋼琴、小提琴及樂理八級。 在 2018 年入圍第七屆維羅納國際鋼琴比賽(Verona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並晉身半準決賽。 陳氏自 2007 年投身小提琴教育,其後入讀香港教育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美國加洲浸會大學並修讀音樂;先後有學生入讀本地大專院校的音樂學位課程。 此外,陳氏亦在多間學校擔任小提琴導師,包括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育賢學校、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美國 Riverside Arts Academy、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吳氏宗親總會泰伯紀念學校、中華基督教會基全小學。 陳氏於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3 歲時加入香港兒童合唱團,曾在合唱團中擔任聲部長,獨唱和長笛獨奏,包括匈牙利,澳洲,葡萄牙,愛沙尼亞等。
作品曾在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的 Ensemble in Residence 音樂會以及 2019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的紫荊音樂會等場合中演出。 他將專注於他的教學,主要教導樂器和音樂理論及樂團訓練,給各種學生提供私人音樂培訓,使我們的下一代更有可能獲得音樂教育。 除了主樂器,Samson 也曾在多個音樂劇及樂團擔任爵士鼓手、和音、舞台副總監及音樂總監。 在音樂創作上,Samson 曾為獨立音樂人和不同機構進行編曲及監製,也曾為音樂劇編曲,並曾參與泰迪羅賓電影《八步半喜怒哀樂》和 Giormani 廣告的配樂,也曾為樂隊 Supper Moment 的演唱會間場短片進行配樂。 林氏活躍於各樂團參與演出,曾參與 2021 泛亞樂團,2019 香港單簧管節,中國香港青年交響樂團,2011 台灣 WASBE 管樂團節,桃園管樂團節等演出。 麥氏先後跟隨張曉暉、陳耀星、王國潼、余其偉及張重雪學習不同種類的胡琴,更曾多次遠赴北京跟隨陳耀星將軍深造二胡演奏, 並於 2015 年加入香港中樂團成為全職胡琴樂師。
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水準,何世明牧師規定任教英文科的老師必須是香港大學畢業生,而任教中文科的老師則多是當代名儒。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何世明牧師接任青年會中學校長後,即開始向政府申請購置校具儀器,設立各自然科學的實驗室及特別教室、聘請教師及招生。 學校一共有24班,另設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實驗室、音樂室、史地室及圖書館,學校亦可用對面會所的大禮堂、泳池、室內球場及一切健身器械。
2018年該校成為全港首間Google認可的Google Reference School(谷歌模範學校),致力提升教學效能。 劉氏在 7 歲跟 8 歲開始學習鋼琴和小提琴,接受一連串的音樂訓練。 此時已開始對音樂產生興趣,並走上了音樂事業的道路。 她現時為小提琴導師,教授學生的年齡層為 4 歲至 20 歲,懂得為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授方式。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 中學分區名單
演出以外,林氏對教學亦充滿熱誠,全情投入於音樂教育和合唱指揮工作。 林氏於香港演藝學院學習期間,以良好的成績修畢聲樂教學法及合唱指揮課程;在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攻讀碩士的首學年,成功在校舉行了為期半年的歌劇工作坊和音樂會。 天水圍青年會中學2025 除了私人教授聲樂、阮、柳琴及樂理十多年外,林氏亦曾任職於多間音樂中心及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