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深水埗位於邊界其中一個關口的北面,因而吸引華藉居民居聚居經商,墟市獲長足發展。 1898年,英國政府與滿清政府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港英政府在取得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土地,其後1930年代將界限街以北的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及九龍塘一帶歸入九龍範圍,並命名為「新九龍」。 深水灣2025 深水灣2025 深水埗區一帶位處界限街以北,屬於新九龍地區,因此到了1898年才由英國管治。 當時區內一帶主要有九華徑、長沙灣、深水埗及九龍塘 (九龍塘原屬於深水埗區內的一個小村落)。 四個主要聚居地,人口約3,000人,居民主要靠務農、種花、捕魚及航運貨物維生。
- 長沙灣站位於九龍深水埗以北至美孚新邨以南一帶的一片於19世紀末填海土地上的南面,該處原為一長長的沙灘及海邊,故此地名為長沙灣。
- 淺水灣現時已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的泳灘之一,設有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並有救生員值勤。
- 1860年,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南部一大半割讓給英國。
- 中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東部的,鄰近淺水灣及南灣等其他著名海灣。
- 灣內的中灣泳灘現由香港特區政府轄下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經多次打擊後,攤販轉型售賣影音設備、手提電話及mp3配件。 有關鴨寮街的風貌曾被無綫電視拍成劇集翻新大少。 區內後巷亦曾吸引小販擺賣玉石,吸引顧客「尋寶」,更曾釀成無牌小販於法庭上自焚的慘劇,促使政府於通州街設立深水埗玉石市場,加以管理。 DOUBLE BAY位於深水灣香島道46號(中原樓市片區:深水灣)。 DOUBLE BAY共有12座,提供12個單位。 DOUBLE BAY的實用面積由3,270呎至3,562呎。
深水灣: 公司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台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本網頁中涉及任何人士、產品或服務的資訊,不得視為『宅谷地產資訊網』推薦或認可。 深水灣 由於『宅谷地產資訊網』不另核實第三方提供者的身份或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或任何資訊並非最新的,請閣下自行向有關人士及部門核實。 若有任何爭議,或因為使用本網頁的資訊而引致直接或間接損失,『宅谷地產資訊網』概不負責。
同月20日,更有反修例示威者闖入長沙灣站大堂破壞車站設施,包括出入閘機及出入口玻璃,並擅自在大堂內開消防喉射水,車站被迫關閉。 深水灣徑8號位於深水灣深水灣徑8號(中原樓市片區:深水灣)。 深水灣徑8號共有2座, 洋房2間,提供54個單位。
深水灣: 設施及簡介
而社會對電腦的需求愈來愈大,兩個商場的人流未有減少。 黃金商場目前主要售賣數碼產品周邊配件及電腦書籍,高登商場則仍以售賣電腦硬件為主,福華街,欽州街、福榮街、桂林街所在的街區內曾有四家電腦商場;而鄰近的西九龍中心亦一度有多家大型電腦連鎖店開業,但都已經結束營業。 2002年區內舉辦首屆香港電腦節,每年約10月至翌年2月舉行大型電腦業戶外展覽活動,每次活動吸引超過十萬人人次計算參觀者進場。 2002年至2010年,香港電腦商會和深水埗區議會合辦。 2010年後由香港電腦商會主辦,惟2011年後則未有舉行。
🏖 Nah… just teaching at a very nice and quiet neighborhood in the Southern District 去渡假了? 深水埗區也是多個香港歷史建築的所在地,包括深水埗警署、北九龍裁判法院、美荷樓、深水埗公立醫局、南昌押、深水埗嘉頓中心及多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唐樓;以及多座古廟,計有深水埗天后廟、深水埗三太子及北帝廟及深水埗武帝廟等。 深水埗分區委員會分為東、西及中南三區,主要職能包括推動公眾參與地區事務,就籌辦社區活動及推行政府贊助計劃提供意見並加以協助,並就影響該分區的地方問題提供意見,是社區與民政事務總署之間的橋樑。
深水灣: 車站高溫問題
分區委員會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包括有關地區的區議員,全部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 1940年代末,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主要是廣東省)移入香港,當中不少人在深水埗區內興建木屋。 深水灣 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使很多災民失去家園,令香港政府在該處興建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邨。 2019年10月6日,有反修例示威者破壞長沙灣站出入口的港鐵標誌,並向站內投擲汽油彈。
深水灣: 深水灣徑8號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深水灣2025 58,990,年齡中位數為 42.5歲。 1980年代曾為報紙撰寫本地旅遊故事的方志研究專家沈思先生於2018年接受有關地名由來的訪問時表示,早於鴉片戰爭前已經有「深水埗」這地名出現在文獻中,而於1898年,於《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後,深水埗就是當時人口密度最多的地區。 現今深水埗已經成為九龍西北部的核心區,人口密度非常高,區內有業主經營劏房、棺材房以至籠屋,部分居所生活環境惡劣。
深水灣: 設施及志願機構
不過,隨着李鄭屋漢墓的出土,可以確定深水埗地區起碼於東漢時代就有先民定居。 香港城市大學前身為香港城市理工學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於1984年根據《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學院條例」於九龍旺角成立。 8年後又一村達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後,於1990年起陸續遷入新校舍,並把原校舍轉交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作校舍用途。 現任深水埗區民政事務專員為黃昕然先生,於2020年12月14日接替李國雄出任該區專員。 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代表負責監督、落實及統籌地方行政計劃在區內的運作,確保當局適當地跟進區議會所作出的建議及促進區內居民參與地區事務,並向政府反映社區的各階層人士所關注的事務及問題。 自1960年代起,隨著香港工業迅速發展,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加上區內興建了大量公共房屋,使該區至1990年代一直是最多人口的行政區。
深水灣: 深水灣道39號 位置地圖
淺水灣現時已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管理的泳灘之一,設有更衣室及淋浴設施,並有救生員值勤。 此外泳灘更有沙灘排球場、快餐亭、燒烤區、泳屋及浮台。 泳灘呈新月形,沙灘範圍寬大,其中不少沙粒是人工鋪成的。 深水灣2025 淺水灣雖然在昔日並不算為一個水質優良的泳灘,因此當時的市政局在1988年至1989年花4250萬元進行鋪沙、污水渠重置及興建防沙堤工程。 自1989年開始,大腸桿菌指數大幅下跌,有相當顯著的改善,一直以來都是被環境保護署評級為「良好」的泳灘。 深水灣 市區發展之前,深水埗一帶已經有不少村落,有位於北部的元洲村,東南的田寮村,西面的菴由村(大約位於今天的福華街),以及西北的馬壟坑村。
深水灣: 香港
1920年代起,政府發展旺角一帶,其北部的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也相應被發展。 加上當時海外華僑的投資,使該區成為戰前九龍的主要工業區,設有紡織、製衣、五金及搪瓷工廠。 由於長沙灣地區發展前本為一處長形海灣,因此幅距甚大,區內有不少建築物以深水埗或長沙灣命名,如長沙灣道、長沙灣廣場、深水埗運動場、長沙灣政府合署等,有些並不接近長沙灣站。 亦因此有不少市民誤以為建築物名稱有「長沙灣」即等如在長沙灣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