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網媒100毛fb專頁出現了一個由「偽員」專家Dickson推介一個名為「臨・海峯」的樓盤帖子,「臨・海峯」明顯是對商台DJ林海峰一名玩食字。 巧岸居 其宣傳單張設和「巧‧岸居」非常相似,但卻沒有列明出處。 不少網民看到相片後,都感嘆地產經紀尊嚴何在,「洗唔洗呀?大不了唔做地產做第二行!」、「男兒膝下有黃金,東家唔打打西家姐,唔使甘既」。
由於該商場的舖位是美聯物業獨家代理,有網民懷疑該名男士是美聯的地產經紀。 美聯集團承認該人為其集團員工,並發出聲明表示該公司個別員工於社交網站發表個人言論及意見,而引發公眾不滿,表示遺憾,但澄清此乃個人言論與意見,與集團立場無關。 黃之鋒及後於facebook上回應,指「美聯經理叫人圍我屋企,但個地址仲喺錯既,美聯可唔可以交待兩句。」有關代理其後刪除留言,並把頭像轉換成劉德華。
巧岸居: 巧·岸居定好戇居? 賣紙皮變賣地皮? 創作者:控訴房策荒謬
設計師之一的Judy表示,Pop-up是他們的新嘗試,製作為期兩個月,都是透過Youtube頻道的教學。 巧岸居 最初還擔心彈不起,但影片、小冊子等所有宣傳攻勢已出,只好硬著頭皮。 結果努力有回報,在剛過去的「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日」順利展出,更引起巨大迴響。 中文譯本以《地產霸權》為主題,在2010年出版後,令不少人關注香港地產商,支配本港公共資源與政經階層的問題。 其後網民漸漸發出支持食環為了安全而煞停演唱會的聲音,《100毛》亦把有關圖片刪除。
最貴的依舊是山頂,每呎價值44,746港元,最便宜的是價值6,124元的長洲。 2016年2月3日,100毛fb專頁出現了一個由「偽員」專家Dickson推介一個名為「臨・海峯」的樓盤帖子,「臨・海峯」明顯是對商台DJ林海峰一名玩食字。 初選《100毛》在網上最常被傳閱的部分,是比較一些不同人物對某些事物各自看法的列表,而藝人為《100毛》拍攝各網絡熱話相關的封面亦受網民關注。
巧岸居: 香港網絡大典
2013年6月上旬,林盛斌 巧岸居2025 模仿張家輝的筋肉男造型,拍攝雜誌《100毛》封面,引起網民的熱烈討論及改圖。
- 其後網民漸漸發出支持食環為了安全而煞停演唱會的聲音,《100毛》亦把有關圖片刪除。
- 設計師之一的Judy表示,Pop-up是他們的新嘗試,製作為期兩個月,都是透過Youtube頻道的教學。
- 这样的父爱,怎么能不打动人心,所以,无论居岸母亲与她的父亲关系如何,在居岸的心里,父亲二字的重量,绝对不容忽视。
- 當天早上7時許,村民指至少3架挖泥車突然將鐵皮屋及貨倉移為平地,家園頓成廢墟。
-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毛記電視的名稱,以至標誌都與無綫電視相當相似,可算為一種影射和嘲諷,而開台之初,多名主播的名字都與無綫新聞的記者名相當相似,例如利君牙和東方昇,就分別與無綫新聞的前記者利君雅和主播方東昇相當吻合。 至2013年《100毛》正式面世,以惡搞及「抽水」形式諷刺時弊,例如在2014年底雨傘運動期間,邀請著名填詞人林夕打扮成黃之鋒,模擬他在美國《時代》雜誌上的封面照。 林日曦曾接受訪問指,2013年社會面對港視不獲發牌、政改諮詢等社會議題,香港年輕人沒有出路,因此以創辦第二本雜誌《100毛》,以幽默來打破籠罩着年輕人的霧霾 。 該商場推出220個劏舖,但首日沽出約80個,銷情不理想。 有目擊者稱,當時聽到該男經紀跪地表示:「小姐幫我買個舖啦,好平架!」跪地時間近兩分鐘,之後另一位貌似經理的人現身,將該男經紀拉走並訓斥數句。 其後美聯集團內部即傳閱一封來自該代理的信函,指自己在facebook內有多達4,000個friends,主要是個人客戶、同事、行家、發展商及親友等,他們大部份反佔中,有一成傾向支持佔中。
巧岸居: 網民熱話:樓盤巧岸居 寸盡政府推地怪招
不過,毛記近年與不同的品牌合作,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廣告公司,自家製作不同的廣告短片,為人熟悉的包括由歌手黎明代言的雀巢白咖啡廣告亦是由毛記一手包辦,播放不足兩日,瀏覽量已逾300萬人次。 各式各樣的品牌都看中毛記的平台和製作能力,平日的廣告,一般觀眾或極快就關上,但毛記制作的廣告卻是一種另類節目,不少人都認為相當過癮。 《香港始終有美聯》由《始終有你》改編,被認為是美聯借《福佳始終有你》過橋,有人批評其內容對美聯物業過去十年的業績歌功頌德。 全紙皮建造,五米乘三米,平時以書本形式示人,一打開則有一比一等大的客廳、飯廳和書房逐個彈起。 一座紙皮屋,就此誕生,所有傢具都應有盡有,可謂安樂窩。 不過,「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巧‧岸居》只是Pop-up展品,並不能入伙。
巧岸居: 巧·岸居定好戇居? 賣紙皮變賣地皮? 創作者:控訴房策荒謬 |香 …
毛利元就,由Monterosso 巧岸居 al Mare,網民難以親身一睹這個號稱實用面積可以無限擴張的「神奇樓盤」。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明報專訊】新春前夕,本港六大宗教領袖發表聯合新春賀辭,今年佢哋再度關注青年問題,呼籲年輕人守法自律,修身立德。 近日有網民喺facebook上載文章,大爆參與踩單車到青衣活動後感。
巧岸居: 「巧‧岸居」一夜成名 設計師嘆成敗在於睇唔睇得明
2016年6月26日,有網民在facebook「Tai Po 大埔」群組中,上載了一張相片,相中可見一名男經紀雙腳跪地,向另一位女士懇求開單。 有指片段中的爆粗高層是美聯物業營業董事吳家棟,記者致電給他,吳表示片段中的人「應該是我」,又稱事件已是兩、三年前的事,他已不記得當時情況。 記者追訪余和被網民指為「幕後黑手」的一期經理黃少明,他們的電話均關機。 2011年8月1日播出的TVB綜藝節目《千奇百趣省港澳》,介紹美聯集團副主席在工餘時間帶領職員打太極練功夫的片段。 該副主席還以波子汽水中的波子來練「彈子神功」,射爆玻璃。 條目內的評價及「推斷」僅反映部份網民之見解,並不代表網典立場或客觀事實之全部。
巧岸居: 新聞
【明報專訊】年輕人高呼上車好難,但近日有個主打「屹立於都會中心」、「實用面積是建築面積3倍」、「獨享交通匯萃優勢」嘅「樓盤」推出,受網民垂青。 呢個「筍盤」位於火炭,名叫「巧.岸居 巧岸居2025 巧岸居2025 Idiot Ville」,但可惜個「筍盤」已經「摺埋」——其實呢個只係本地平面設計公司Paper Scissors 巧岸居2025 Stone設計嘅惡搞樓盤,係設計師為咗諷刺本港土地問題而策劃嘅項目。 《巧‧岸居》短短30秒的宣傳短片及海報都與一般豪宅廣告「格式」相似,更設有「是彈單位」供人參觀,單位其實是一本巨型揭頁書,包括飯廳、客廳及睡房連書房,故號稱一書三房、樓底無限高,及實用面積達建築面積三倍。
巧岸居: 公司類型
亦有網友表示如果踩中高鐵就會立刻破產,但有人隨即幽默回應:「當你中左又無錢或者唔想買,就會拎出黎公開拍賣架啦。所以爛左尾無問題,有人會極平價接手幫你發展。」亦有網友諷刺時事,建議將「Go To Jail」變成「Go to Mainland」或者「被失蹤」。 不少網民對於有關Facebook直播表示憤怒,甚至有網民貼文批評《100毛》直播「玩到過晒火」、「好侮辱」、「無品」、「侵犯版權」等等,最終有關寫真集的出版商回應事件時表示會考慮循法律途徑控告《100毛》直播侵權。 2016年6月17日,《100毛》facebook以「唔識揸筷子」為題製圖,圖中大字寫道「我係比較隨意,其實我覺得唔識揸筷子又點,用到咪得囉」,似為新一代經常被長輩投訴不懂正確使用筷子辯護。 豈料,原本意欲「呃like」的圖片卻引來不少網民批評。
巧岸居: 設計現實呎價大富翁
不過,這個數字甚至買不起地圖上其中6個區域中的一呎,包括銅鑼灣、九龍塘及中環等地,山頂更要不吃不喝3個月,才能買得起1呎。 設計師亦為玩家提供一條二選一的難題,原本為薪俸稅的位置變成iPhone稅,而一部iPhone就已經等於天水圍的一呎,買與不買,就視乎玩家自己選擇。 2016年1月上旬,有網民深感經典遊戲大富翁中的價碼,與現實數字相差甚遠,為今日的香港設計了一個新的遊戲板,其中更加入了東江水和高鐵等,取代了公共事業。 新版大富翁收集了香港各區2015年9月至11月的平均呎價,再將原大富翁的各區價錢,調整至現實世界的平均呎價。
巧岸居: 鐵路發展
此短片吸引不少網民觀看,並於2011年8月1日《蘋果日報》刊登。 巧岸居2025 此貼文亦罕有引來其他專頁向《100毛》抽水,OpenRice專頁一度以類近設計圖片反斥該論調,但《100毛》專頁竟又回覆「睇嚟Openrice好唔喜歡100毛喎」的挑釁語句,再度引起網民不滿。 及後OpenRice專頁再發一帖打圓場,又被人指責屈服於《100毛》「威名」之下。
巧岸居: 廣告投放
曾有人到村內稱要收地及詢問價格,但未與村民達成任何協議。 當天早上7時許,村民指至少3架挖泥車突然將鐵皮屋及貨倉移為平地,家園頓成廢墟。 《地產霸權》以過來人的身份,闡述香港地產商在香港經濟市場上的影響力,旗下公司經營的範圍包括零售、公共運輸、電力供應等,又提及香港地產商在政府政策下得益的途徑。 地產霸權,出自曾任職新鴻基地產及記者的潘慧嫻,其學術著作《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香港的土地與統治階層);中文版由顏詩敏翻譯,天窗出版社出版,闡述香港主要地產商在香港經濟市場上的影響力。 2016年12月,《100毛》在facebook貼了一張「奇洛李維斯」的相片,內容指聖誕節要一個人過。 有關內容引起不少網民熱烈反響,並指「奇洛李維斯」有很多不快經歷,批評《100毛》借相片抽水的做法,是「消費別人的悲劇」。
不過亦有網民指《100毛》早有抄襲前科,更恥笑該刊此次「因侵權生,因侵權亡」。 然而,有關作者向《香港01》分享創作心跡,直言要借此控訴當下的房屋及土地問題。 她又預期,政府若繼續任由問題惡化,「將來紙皮也可能當作地皮來賣」。
經過兩年多經營,銀杏館業績不但有起色,吸引各界人士光顧,亦協助五十多名長者在銀杏館工作,自食其力,但將近三年合約期滿之時,中華文化促進中心通知銀杏館,十月餐廳合約會批給一個餐飲大集團經營,令銀杏館多年心血付諸東流。 根據銀杏館引述,中華文化促進中心2013年以大家同是「非牟利機構」、「社企」、「支持長者就業」為由,邀請銀杏館進駐荔枝角山邊的饒宗頤文化館。 當時饒宗頤文化館門可羅雀,銀杏館經營慘淡,甚至要自行倒貼賠上六位數的金額經營。 在原版大富翁中,只要收集齊全部火車站,有人踩中的話,就可以加倍收錢。 不過,在現實版大富翁中,火車站就變成盛惠853億的高鐵,收集一系列火車站,簡直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巧岸居 據招股書文件,集資所得擬用於透過選擇性併購及╱或與其他市場主體進行戰略聯合實現增長;升級毛記電視網站、流動應用程式及內部資訊科技系統,並採購新設備以實現運作效率及為業務擴張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