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選擇甚麼學校,學生都會在中七時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並以這兩個考試的成績在大學聯招下申請入讀大學的全日制課程,這個是一般文法中學教育制度下的學生進入大學的途徑。 各級所對應的積點,是為中六收生程序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報考資格而設。 [139] 積點從1991年起使用,配合教育署同年開始實行的中六收生程序。 這個程序是要確保所有中六學位都能分配給合資格的學生,不致出現學位空缺情況。 [140][141] 而大學聯招中,不少院校及學系也會參考這個積點作為收生基準。
2005年的中學會考,由於考評局的計分程式因升級時出錯,又因為評分者的疏忽,導致一部分考生的英文科(課程乙)的口試部分成績出現了錯誤的成績,甚至有考生本來口試的等級由”A”級誤評至”F”級,以致不少考生在這科的獲得的成績比起實際成績低,更影響了部分考生的升學。 每年中學會考都會發生一些事故,經常涉及題目出錯、試題外洩(例如補習社試題和正式試題雷同,以及考試局或印務局員工偷取試題給參加考試之子女等)、試題難度過高、用語不當(例如使用非正規(英式)英語、港式通俗口語等)等,從而引發社會討論,日漸成為中學會考的家常便飯。 2006年以前的會考中文科總共有兩卷:卷一為作文及語文運用,作文設三題,選作一題,可使用語體文或文言文,語體文至少600字,文言文至少400字;卷二是閱讀理解和讀本問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每卷兩小時,各佔總分的50%。
佛教黃允畋中學: 其它沙田區 中學選擇
會考英國語文科考試改革後,與中國語文科一同改以水平參照評級。 在新制度下,卷一分A和B兩部,兩部分的主題一致,分別考核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閱讀部份加入用文字作答題目,文法亦會在該部份考核,而非舊課程全部選擇題,寫作部份分short task及long task。 Short task為必答題,long task兩題選一題,字數要求約250字;卷二考聆聽及綜合能力,圍繞同一主題;卷三則考會話。
升讀中六最低成績要求,按兩年後的高考規則而定:2006年以前為六科及格,或五科及格且此五科總分8分以上[44];2007年至2010年為除中英文科外的其他四科及格,或其他三科及格且此三科總分5分以上[45]。 中英文科如未達E級或2級者,仍可升讀中六,但需在次年重考並獲得E級或2級以上成績,才可報考高考。 兩年前佛教黃允畋中學參加了由九龍倉集團主辦的「學校起動」計劃。
佛教黃允畋中學: OpenSchool 教育特刊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中學,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精神,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務使其能學以致用,貢獻社會,服務人群。 佛教黃允畋中學(英語:Buddhist Wong Wan 佛教黃允畋中學 Tin College;簡稱BWWTC)位於香港新界沙田美林邨的一所連環型校舍。 是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之第九間中學,於1981年創校,並以當時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黃允畋太平紳士之令名為校名。
-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 大學聯招(JUPAS)今日放榜,年僅13歲、就讀沙田佛教黃允畋中學的「神童優異生」徐文鴻,以5科20分的文憑試(DSE)成績,獲科大工程系取錄,打破「星之子」陳易希在16歲就獲科大取錄的紀錄。
- 自2001年會考開始,附加數學科只設一試卷,甲部必答短題目,佔62分,而乙部長題目設6題,選答4題,佔48分。
- 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中學,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精神,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務使其能學以致用,貢獻社會,服務人群。
- 理論上只要在該屆會考或以前,語文科[40] 以外的科目取得不低於4科及格,或3科及格但5分以上的成績,就可以申請預科學位。
然而,個別學校容許學生以自修方式報考該校未有提供的科目。 一般而言,除兩科語文科和數學外,大部分的文法中學一般都只會提供傳統的科目供考生應考(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中國文學、會計學原理、物理、生物、化學、附加數學、電腦及資訊科技這十一科)。 一些教會中學及佛教中學會分別要求學生報考宗教科及佛學科。 佛教黃允畋中學 會考合併後,仍有部份科目課程尚未合併,就以課程甲、課程乙分別稱原來中中會考和英中會考課程,課程甲只用中文應考,課程乙只用英文應考。 而英文科就一直保持兩個課程,兩者深淺不同,直至2007年英文科改革為止。 佛教黃允畋中學 1974年會考亦把原來的中國語文科,分拆為中國語文和中國文學兩科。
佛教黃允畋中學: 英文助理教師乙名
一般而言,政府機構的工作(例如警員)如規定申請人學歷需要「中五程度」,通常也會要求會考取得最少5科及格,包括中英文達到2級/E級(課程乙)。 如願入讀心儀大學及學系,一般人都會慶祝一番,但徐文鴻指,媽媽在內地居住,爸爸雖然為他入到科大開心,但由於部分科目的表現未達預期,「成績唔係最理想」,故未需要慶祝,而令他興幸的是,試後毋須再如文憑試前般,每天進行密集式操練。 徐文鴻說,在考試前,他早上5時半起床,做運動後溫習1.5小時再上學,放學後亦是以做功課、溫習為主,但試後終於有時間游水。 而在訪問前,他更拿著手機玩槍戰遊戲,與一般年輕人無異。 佛教黃允畋中學(Buddhist Wong Wan Tin College)是位於沙田區的一間資助中學,學校面積約 6950平方米,屬於男女校,該校辦學宗旨是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中學,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精神,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務使其能學以致用,貢獻社會,服務人群。
卷一考試時間延長至2小時15分鐘,滿分由99分變成105分,比重佔65%,卷二考試時間減至1小時15分鐘,選擇題由54題減至45題,比重佔35%。 以上考試主要目的在篩選學生入港大,學生報考科目少,未能全面考核其中學學業成績,不是理想的中學畢業考試。 1932年2月2日,教育當局議決設立中學會考,以取代這三種考試,而中學會考仍由香港大學主辦。 港大的全港中學畢業會考(Hong Kong University School Certificate Examination[2])於1935年6月首次舉行。 [3] 佛教黃允畋中學 這個中學會考是為英文學校第一班(Class 1)學生而設。 [4] 會考及格生分為及格(Pass)及優等及格(Honour),及格者獲發會考證書。
佛教黃允畋中學: 歷史
學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30%;操行及態度20%;活動及獎項10%。 佛教黃允畋中學2025 迎新活動方面,暑期開辦中一新生學習及品行基礎班、英文班銜接班、迎新日。 舉辦中一家長茶聚、家長義工聚會及「家長學堂」,以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繫與溝通。 成立「健康校園專責委員會」,營造健康的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的健康生活習慣。
佛教黃允畋中學: 佛教黃允畋中學 (中學)
在該討論區的回應中,大都提及「有人在考試期間要求如廁」,他們認為這「說明了有考生涉嫌作弊的行為並非只在一、兩個考場的個別事件,而是有機會在全港各區的試場出現。」因此,他們要求考評局正視這問題,並在日後選材方面多加留意,否則會引起爭端,考評局的公信力更有可能進一步受損。 考評局亦收到了約100宗與此事有直接關連的投訴及查詢。 佛教黃允畋中學 1987年為首屆設有十科報考機制,最後一屆為2011年香港中學會考,每年會考放榜,傳媒均聚焦於會考狀元,傳統名校視之為一個具指標性的基準。
佛教黃允畋中學: 數學科
由2024年起long task不再與選修單元有關,改成四題選一題,近似舊制高考英語運用科乙部寫作卷。 即改革後的課程考生共要寫4-5篇文章,寫作能力佔公開考試部份比重最多接近50%。 而文法亦在閱讀及聆聽卷部份考核,反映新課程著重語文根基。 佛教黃允畋中學2025 試卷一及試卷三甲乙兩部份比重相同,乙部可以選擇Easier Section Part B1或More Difficult Section Part B2,選擇Easier Section Part B1該卷最高只得第四級。 卷四說話卷小組討論的準備時間增至10分鐘,討論時間增至8分鐘。
佛教黃允畋中學: 沙田區的中學
至於年僅13歲的他,比大學同學要年輕好幾年,擔不擔心難相處? 他就指,會參加有助學業的活動;若有時間,亦會參加其他活動。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佛教黃允畋中學: 佛教黃允畋中學:創意思維帶動英文學習 學校將加強英語培訓
故此,雖然在教統局計算收生積點和考評局報考高考上,課程甲和乙並沒有等級差別。 然而個別學校可在計算分數時,減去課程甲考生的英文科積點,甚至不取錄該學生。 2007年至2010年香港中學會考提供39個科目,考生最多可報考10科,而大部份日校考生報考6至8科。 佛教黃允畋中學 (1987年或以前,考試局只容許考生最多報考9科。)雖然考試科目眾多,學生於選科時卻受制於個別學校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