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而言,胰臟癌的化療、標靶藥,甚至電療方面都沒有很大突破,現時主要用的化療藥都是20年前我在醫學院讀到的藥物。 李夏茵於2008年加入醫院管理局行政管理團隊,2016年晉升為策略發展總監。 她曾為多個專業組織服務,如擔任香港麻醉科醫學院及香港社會醫學學院委員會成員。 夏醫生於香港出生及成長,之後前往澳洲悉尼追尋他的夢想,取得悉尼大學獸醫科學士學位。 夏醫生 修讀大學期間,他充分接受了珍禽異獸醫學及診斷影像訓練,包括為珍禽異獸進行軟組織手術及修復骨折。
- 陳博士於2012年至2014年擔任社區聯絡委員會主席及於2014年至2015年擔任教育及宣傳委員會主席,並於2020年獲委任為委員會副主席。
- 她擔任學生會會長的經歷,除了豐富她個人的履歷,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建立,透過為同學服務的經驗,奠定為市民服務的志向。
- 理論上,如果病發率不高,死亡率亦應相去不遠,但根據以上數字,其實顯示治療的效果不佳,縱然發現患病,但經醫治後仍然因病去世。
- 【本報訊】全港唯一負責肝移植手術的香港大學醫學院肝移植團隊將失去一員「猛將」,港大肝膽胰外科名譽臨床副教授夏威已呈辭,即將離開瑪麗醫院,轉投私營市場。
- 醫管局主席梁智仁教授及行政總裁梁栢賢醫生祝賀李夏茵醫生及楊諦岡醫生獲委任新職,並祝願他們在新崗位事事順利。
- Chill Health 是反傳統的全新醫療健康資訊平台,用有趣及輕鬆方法來分享健康資訊!
- 我同林順潮醫生淵源甚深,佢除咗係我中學、大學雙重師弟外,仲係我嘅眼科醫生,多年來一直照顧我雙眼,我女兒多年前做激光矯視亦係由林醫生主理。
- 然而這不過是依書直說的講法,實際上,有人可能會誤以為是胃痛,膽石亦可能導致背痛,因此有人就會誤當是普通胃痛或緊張而置之不理。
李夏茵是一名麻醉科醫生,曾任醫管局多個部門總行政經理,行政經驗相當豐富。 特首李家超上任三周,各司局長陸續物色到政助副局長人選,相關名單最快今天公布。 據消息透露,醫院管理局策略發展總監李夏茵將擔任醫務衞生局副局長;國泰航空公司策略關係拓展總監李世華將擔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助理;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戴尚誠將擔任房屋局副局長,《文匯報》女記者歐陽文倩擔任房屋局政治助理。 倪海廈醫師畢生致力於傳承與發揚中醫經方,運用網頁診療日誌與文章、開授人紀班、撰寫人紀書籍與出版DVD、師徒制美國佛州臨床跟診、定期舉辦現職醫師在職教育研討課程,並到各地開課演講,期望能讓全世界更多人認識與學習經方。
夏醫生: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醫生35098938
據悉,由於內地器官移植規管停滯不前,港大深圳醫院原定去年開始進行活肝移植手術,至今遲遲未能實現,且內地醫療文化較「人治」,令本港醫生難以適應。 夏威近年參與的肝臟移植手術較過往少:「可能佢覺得工作已同原意唔同啦。」據了解,夏威上月尾已向港大外科學系主任盧寵茂「遞信」請辭,並將加盟新醫療中心,該中心最快明年二月落成。 我是陪我阿媽睇肝科醫生,因為肝生一個大水囊,經朋友介紹睇夏威醫生,之後夏威醫生在法國醫院幫我媽媽做咗微創手術,現在正在康復中。 你係骨科西照MRi 及x ray再由骨科醫生轉介你去脊醫或物理治療。
夏炳耀醫生好唔好 夏醫生2025 起香港脊醫同物理治療師都同一範疇,佢地唔可以轉介你照嘢。 咁我一早已經預約左,我係預約時間早5分鐘去到,開頭入到去都覺得唔錯,姑娘既態度都幾nice,完成左正常既登記程序之後,但都等左一段時間。 膽結石往往沒有徵狀,又或者只是輕微腹痛,令你誤為以為腸胃不適,一旦出現病徵,可能已經是膽囊炎急性發作,膽石堵塞膽管道,痛到受不了入急症室,要進行膽囊切除手術,成為「無膽」之人;不吃早餐是不是容易有膽石?
夏醫生: 專科醫療團隊
在治療方法上,現時的檢查較先進和準確,如果發現病人的胰臟組織附近有淋巴擴散,醫生或會處方化療藥物,完成化療後才做手術,外國文獻亦顯示這能改善病人的存活率或減低復發率。 夏威醫生在百忙之中,不眠不休醫術精湛,在困難危急的情況下用微創手術安全成功為病人順利完成手術,減輕傷口愈合時間,可以快速健康出院。 作為一名有着20多年黨齡的呼吸科專家,夏敬文醫生心繫百姓、熱心公益,多次參與災害救援和醫療扶貧,用實際行動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2008年,他是中國紅十字會華山醫院緊急救援隊第一批隊員,震後48小時到達災區,徒步深入重災區實施救援。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義無反顧地出發;在病患需要的時候,他竭盡所能地救助。 雖然每天上下班的路程都要3小時+,雖然對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操勞的妻子心存愧疚,但是既然選擇做一名醫生,就是選擇了“舍小家、為大家”的人生路徑。 醫療隊也因此獲得了全國衞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 李夏茵表示,本港人口老化,預計2023年全港3分之1人將會是65歲以上,並患有慢性疾病,認為病人輪候急診室服務並不理想,而先導計畫將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已經覆蓋市民的6成慢性病,達至預防勝於治療,並減輕公營醫療壓力。 訪者:病人雖然可以選擇合併不同的治療方法,但孰先孰後則需要醫生與病人討論,其實在這一環也講究醫生的功力。
夏醫生: 香港醫院名單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到底肝硬化對人體有多大影響呢? 早前《精靈一點》請來外科專科醫生 – 夏威醫生,與我們講解一下「肝硬化及併發症」。 出任現職期間,他成功在醫院建立緊急手術室服務,支援博愛醫院的緊急外科手術;他亦負責籌備新落成天水圍醫院的啟用。
夏醫生: 外科醫生
肝癌而言,以前的治療方法二分為根治性和姑息性治療,然而,現在有新的治療方法,例如有剛才提過的射頻消溶﹑微波消溶和介入治療。 簡單來說,介入治療就是將局部的化療藥經過血管帶到腫瘤,消除腫瘤。 在這方面,甚至有新發展,可以將藥物打入血管,電療裏的放射性物質也可以有同樣效果,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治療組合。 現在也有高能量的聚焦超聲波,可以不需開刀或將針筒插入肝臟或血管,它能透過皮膚將超聲波聚焦在腫瘤的位置,以產生的熱量殺死癌細胞。 醫生:也是的,我也接觸過很多病人,不是每個人都幸運地得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根據香港衛生署2013年的紀錄,男性的肝癌病發率是排第四,女性則排第九;男性的登記個案有1,500多宗,女性亦有500多宗。 理論上,如果病發率不高,死亡率亦應相去不遠,但根據以上數字,其實顯示治療的效果不佳,縱然發現患病,但經醫治後仍然因病去世。
夏醫生: 註冊專科醫生/分類
醫生:沒錯,因為現今社會的生活水準提升,醫學發展較完善,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為着緊,於是很多人都會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如果檢查發現胰臟出現陰影,病人就會擔心自己是否已患上癌症,有時我們也會接觸到很徬徨的病人。 當檢查驗出胰臟有陰影,其實不一定是癌症,可以是一些良性或惡性的腫瘤。 通常病人求診的時候,我們都會留意病人的年紀和生活習慣,譬如有否長期酗酒﹑糖尿病,這些都會影響病人患上慢性胰臟炎的機會。 來到武漢後,華山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醫院重症監護ICU病房。
夏醫生: 腸胃肝臟科
为了救助更多贫困患儿,夏强成立了中国最大的儿童肝移植俱乐部,建立儿童肝移植慈善基金,救助了数百位患病儿童。 历任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就吸煙與健康事宜向政府提供建議,教育公眾有關吸煙對社會和市民的影響,以及進行有關吸煙的研究。 夏醫生 政府今日(九月二十七日)宣布委任夏敬恒醫生為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的新成員,並再度委任兩名現任成員何世賢博士和黃幸怡。 另外,衞生署規管事務總監亦將代替衞生署副署長獲委任為委員會成員。 事實上,從醫20多年來,夏醫生無時無刻不在實踐“做一名優秀的醫生,儘可能多地救死扶傷”這一句話。
夏醫生: 專科
林哲玄議員為外科醫生,現為立法會議員(醫療衞生界),於2018年加入委員會,現為社區聯絡委員會和法例委員會委員。 夏醫生2025 張勇邦先生為退休小學校長,現擔任香港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香港教育大學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及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專業顧問,於2020年加入委員會,現為教育及宣傳委員會主席、行政委員會及法例委員會委員。 夏醫生 1992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開業并創立漢唐中醫診所,並在1995年創辦漢唐中醫學院,2010成立台北漢唐經方中醫診所,2011成立深圳漢唐經方中醫館。
夏醫生: 秘書確診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核酸檢測陰性
「看到她走的那一刻,才驚覺自己什麼忙也幫不上…」那是曾任台中榮總胸腔外科主任、現任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主任夏君毅的第一個肺臟移植手術,為了一個19歲女孩,那6年,他的手機天天24小時待命、一個多月都睡醫院沒有回家。 政府昨日(19日)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詳情,計畫明年第二或第三季推出「慢性病共同治理計畫」,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概念,推動由家庭醫生團隊及早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今日(20日)出席電台節目表示,如醫生未有加入計畫名冊,市民將不會獲得資助。
夏醫生: 中醫病系分類
李醫生不希望看見有病人因為缺乏資源而無法得到適切治療,她行醫至擔當行政管理工作多年,更令她深信公營醫療系統有其不可取替的重要性。 醫生:沒錯,除了醫生和病人的溝通,就是醫生與醫生間的溝通。 有些病人可能見過一些令人很滿意的治療方法,但求診時醫生卻一再否定該些方法,病人可能會覺得很失望。 病人亦可選擇以前於肝臟不可行的放射治療(訪者:因為肝臟在身體的軀幹中間,以前的技術未能避免影響周遭器官),因為有新的藥物出現,所以我們可以因應不同病人的情況考慮哪一種治療適合他們。 更好的是,經過治療後,可以令腫瘤變細,病人的情況好轉之後,可以考慮由姑息性的治療轉為根治性的治療,希望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6月22日以香港特區最高榮譽舉殯,儀式以佛教形式進行,遺體移送和合石浩園安葬。
夏醫生: 李夏茵:醫生未入名冊 病人不獲共同治理計劃資助
她認為做學生會會長講求承擔、為別人服務的心志及良好的時間管理。 學生會各項活動都需要預先策劃,為了向同學提供最好的服務,學生會成員少不免要犧牲自己溫習及玩樂的時間預備各項繁瑣的籌備工作,但看見同學開開心心地參與學生會活動,令她明白及體會,若每一個人都為社會作出貢獻,社會會變得更好。 她擔任學生會會長的經歷,除了豐富她個人的履歷,更重要的是價值觀的建立,透過為同學服務的經驗,奠定為市民服務的志向。 蘇潔瑩醫生現為港島東醫院聯網總監及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長洲醫院及黃竹坑醫院行政總監,於2018年加入委員會,現為教育及宣傳委員會和資訊及研究委員會委員。 廖偉明醫生為牙科醫生,香港牙醫學會前會長,於2018年加入委員會,現為教育及宣傳委員會和法例委員會委員。
夏醫生: 病人須知
2009年10月於上海中醫藥大學扶陽論壇擔任主要講者,引起不少大陸中醫界的迴響。 2010年9月應斯坦福大學教授學者孟懷縈及李宗恩的邀請到硅谷演講,並由台灣大學校友會及中國工程師學會協辦,吸引一千兩百多位聽眾参加,受到中文媒體的大力關注,台灣遠見雜誌於2010年10月刊登「矽谷高科技華人迷中醫」一文。 因為我哋每一個做嘅個案,去呢啲日間醫療診所,我哋都要客人俾分,睇嚇佢做得好唔好,如果做得唔好就會除名。
倪海廈(1954年-2012年1月31日),美國中醫師,生於台灣,籍貫浙江瑞安,中華民國及美國雙國籍,在美國創辦漢唐經方中醫診所,曾任美國加州中醫藥大學博士指導教授與美國漢唐中醫學院院長。 除了中醫之外,他也擅長命理、占卜、風水等,曾以化名梵宇龍教授天文地理。 一生致力於發揚中醫學與中國文化,自許為經方派現代繼承者。 在過程中夏威醫生好有耐心及詳細解釋手術, 及過程中Emily姑娘好有耐性地用心解答我的問題,幫我媽安排覆診時間及入院做手術的過程,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意見,幫了我很多。 「晚晚痕到瞓唔到,仲搞到周身血痕..」聽起來很恐怖,難以想像,但這就是濕疹人士的常態。
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作為上海市第四批援藏醫療隊員,他幫助日喀則市人民醫院成立纖維支氣管鏡室,併為當地培養了一支纖維支氣管鏡醫護團隊,助力剛剛成為三甲醫院的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實現新的跨越。 夏醫生也因此獲得復旦大學校長獎——抗震救災特別獎、復旦大學抗震救災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援藏幹部人才等榮譽稱號。 疫情已經持續兩年多,抗疫工作就如逆境求存,加上醫管局各項艱巨的策劃工作,李醫生如何一一解決? 原來李醫生曾經是英華學生會會長,這個經驗對她行醫及擔任管理層職務有莫大幫助。
夏醫生: 醫生
民國九十四年,倪海廈醫師開始第二次的中醫教學,課程名稱正式命名為《人紀》,意即人體生理運行的規律。 每隔幾個月從美國飛回台灣臺北,當面授課,並拍攝成《人紀》DVD,分成針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五個部分。 《人紀》DVD開始販售後,凡購買整套《人紀》DVD的人,可以提出申請到倪海廈醫師診所跟診,倪海廈醫師審核的標準不詳,每次只有少數20~30個申請人被接受,每次跟診時間不等,從一星期到一個月,有少數學生長期跟診。 之後醫生就打電話比我老公家姐(同是他的病人)。喑視收回投訴。因為家姐要繼續比佢醫。絕對是一個冇醫德嘅醫生。 夏醫生2025 夏醫生2025 李夏茵醫生是一名麻醉科專科醫生,同時亦具備行政醫學資歷。 她於二○一一年三月起在總辦事處出任總行政經理(策略、服務規劃及知識管理)至今,之前曾在質素及安全部擔任總行政經理(病人安全及風險管理)一職。
夏醫生: 註冊專科分類
出任現職期間,李夏茵醫生致力在策略服務計劃、周年工作計劃及臨床服務計劃各方面加強管治及完善管理架構,同時大大提升規劃機制的透明度,及加強持份者的參與。 此外,李夏茵醫生在多個重點臨床範疇,包括長者護理、精神健康、冠心病及康復服務,領導策略服務框架的建立,協助醫管局以現代化及具質素的醫療系統回應病人所需及選擇。 李夏茵醫生曾於二○一四年一月至六月署任策略發展總監,及於二○一五年五月至十二月兼任香港佛教醫院行政總監。 她兼任醫院行政總監期間,領導醫院通過醫院認證及開展該院的翻新工程項目。 醫生:如果不幸確診為惡性腫瘤,首先會考慮能否以手術切除,因為根據很多文獻所說,處理胰臟癌最好的治療方法都是做手術。
坊間有很多醫療機構提供激光矯視手術,收費及服務內容各有不同,實在令人難以選擇。 這次消委會一共收集了15間醫療機構的資料,當中包括3間私家醫院及12間眼科及激光矯視中心,以調查各醫療機構的收費及服務內容。 生活 Power Up 網站 收錄香港超過 30,000 名註冊西醫及執業醫生(14,000 名西醫、10,000 名中醫、2,400 名牙醫、3,600 名物理治療師)的基本資料。 病人會問有沒有「保膽取石」的方法,以前曾經有的,但數據顯示,這個病復發的機會十分高,因為雖然取走了膽囊裏的石,但膽石的出現其實就正正反映膽囊本身出現了問題,故留住膽囊也可能很快會再出現結石,所以現在的標準治療都是建議做膽囊切除的手術。 剛才提及,如果有併發症或相關症狀都要考慮膽囊切除的手術,所以有些病人若知道自己有膽囊結石就很擔心緊張。 他是外科專科醫生,專科業務為腹腔内器官手術,主要包括肝、膽、胰及脾臟,以及肝臟移植手術,另外也包括普通外科手術,如上消化道内鏡、腸鏡、乙狀結腸鏡檢查,及内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
夏醫生: 註冊醫生名單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在基層醫療指南當中目前有約2600名醫生,全港有5、6千名提供基礎醫療的醫生,當局未來會加強宣傳,並與業界商討,希望有更多醫生加入。 李夏茵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現時全港有15000名醫生,加入名冊的資格不只限於專科家庭醫學培訓醫生,也包括其他專科醫生,只要進修多一些課程。 她說,不想因為醫療人手及醫療系統負荷問題而押後推出新服務,會多管齊下,同時增加人手,包括海外招聘及本地培訓。 她又說,如果市民的家庭醫生未加入名冊便得不到資助,提議市民可以說服自己的家庭醫生加入計劃。 李夏茵又說,新成立的策略採購統籌處會有團隊專做策略採購,增加市場競爭力,以相宜價錢提供服務,讓市民不用負擔太貴的私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