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景廣場毗鄰碼頭及巴士總站,交通極為方便,愉景灣康樂會連接及大白灣沙灘就在附近,讓住戶可以前往該處游泳。 整座建築呈半月形,與其前面濶大的圓形露天廣場互相輝映,造型採用梯級形設計,留有4層高方形空間,讓人可以遠眺後方的青翠山麓。 愉景廣場住宅面積由584呎至974呎不等,分別提供一房、兩房及三房設計,所有單位均可看到海景或山景,備有多款不同間格,適合不同家庭需要。 除特別許可外[13],其他車輛(包括私家車、區外巴士等)一律禁止進入愉景灣。 由於愉景灣是收費隧道,而且對通行車輛及時間有較多限制,所以絕大部分物流公司都會對往來愉景灣的送貨服務向客戶加收附加費,故此由區外到區內物流費用,例如運送傢俱,都非常高昂,成為居民生活的一大負擔。 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管理,提供每日高速渡輪服務往返愉景灣碼頭及中環3號碼頭。
- 愉景灣從開始發展至今共設有23個屋苑,各個屋苑設計,也各具特色。
- 各海景洋房均設3至4間睡房,客廳、飯廳、工人房及工作間,部分設有花園,所有洋房均設大露臺及花槽,而洋房的排列讓住戶可以享受最佳角度的海景。
- 香港現有72條街渡航線,其中16條按固定時間表運作,每年服務約300萬人次,可說是為居於離島或偏遠地方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不可或缺的交通服務。
- 第8型(Type 8)洋房為3層高獨立式洋房,屋宇面積5168呎,位於岬角末端,地下入口大堂裝設落地天窗,充份利用天然光,大堂入口及客廳樓底特高;而客廳及主人房設有壁爐。
- 位於愉景灣半山位置,佔地28,000平方米,俯瞰大白灣及維港兩岸海景。
- 優惠計劃於2012年6月28日在港鐵一般路線推行[9],並於同年8月5日在四間專營巴士營辦商(九巴、新巴、城巴及龍運巴士)推出[10],政府在此期間的運作開支約為800萬元,當中主要包括薪酬、審計及運輸調查開支。
- 業主可購買高爾夫球車 (受有關條款限制),亦可出租車輛 。
時任蜆殼石油有限公司旗下的特爾高能源有限公司(現改由DCC集團(英语:DCC plc))為愉景灣石油氣供應商,利用區內中央石油氣系統的地下管道為區內用戶供應石油氣。 中環愉景灣船 第17期則為6間獨立大宅項目,位於愉景灣哥爾夫球會旁,其中A至E屋已於2018年8月獲發佔用許可證,F屋則於2020年獲發佔用許可證。 而A至E屋已分別於2020年5月22日至6月3日期間,透過公司內部轉讓形式售出。
中環愉景灣船: 中環/愉景灣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愉景灣第1期發展,以歐洲渡假式住宅為藍本,有別墅、低座洋房及高座大廈,並提供一切生活必需的基建設施。 第2至5期則以後現代風格設計;第6期以渡假式商場及Art Deco手法設計,半月型的廣場也成為了愉景灣的地標;第7期的璧如台則是以東方現代手法設計的別墅。 愉景灣第7至9,11及12期的發展,以富地中海風情的低密度渡假式住宅區為主題,而第10,13至18期以時尚的手法設計,以吸引年青或心境年青的住客入住。 愉景灣交通服務有限公司為區內提供24小時愉景灣巴士服務。 為配合愉景灣巴士總站提升工程,所有巴士站已於2017年2月25日凌晨起,遷往愉景灣道沿途各個臨時巴士站及臨時巴士總站,部份巴士路線已進行重組及合併,班次亦會有所調動。
香港現有72條街渡航線,其中16條按固定時間表運作,每年服務約300萬人次,可說是為居於離島或偏遠地方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不可或缺的交通服務。 經過多輪籌備,長者及殘疾人士公共交通優惠計劃於2012至13年度分階段在不同交通工具上實施。 優惠計劃於2012年6月28日在港鐵一般路線推行[9],並於同年8月5日在四間專營巴士營辦商(九巴、新巴、城巴及龍運巴士)推出[10],政府在此期間的運作開支約為800萬元,當中主要包括薪酬、審計及運輸調查開支。 有關巴士及渡輸服務時間表請參閱各巴士站及渡輪碼頭的告示版,乘客亦可瀏覽 DB Timetable 的車船班期資料。 如閣下使用智能手機,你亦可於”Play Store” 或 “App Store” 免費下載 “DB Transport”手機應用程式,快捷方便。 位於愉景廣場的7-11便利店設有八達通增值服務及可購買八達通手錶。
中環愉景灣船: 時間表
愉景灣航運曾經一度同時經營愉景灣至中環、愉景灣至梅窩、屯門至赤鱲角及中環至尖東多條航線。 愉景灣航運服務有限公司目前只能提供來往愉景灣及中環的渡輪服務。 隨著愉景灣隧道於2000年通車,往返東涌站及欣澳站的居民巴士DB01R和DB03R線先後投入服務,愉景灣居民漸漸改用巴士接駁其他交通工具。 再者,渡輪連年加價,收費日漸昂貴,令更多居民改用巴士出外,因此除上下班繁忙時間客量僅屬一般外,其餘時間客量處於偏低水平。 第四期第四階段命名為倚濤軒(英語:Crestmont Villa),共19幢樓高6層低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 第九期海藍居位於半山海寧居再上,面向稔樹灣及大白灣,以地中海式設計,屋苑中央有偌大的歐陸式倒映池及流層式瀑布。
- 往返中環的渡輪班次頻密,星期一至五繁忙時間每15至20分鐘開出一班,於非繁忙時間則每30分鐘開出一班,航程只需約25分鐘。
- 此外愉景灣內不少樹木存在安全風險,例如大量樹木被砍頂,導致樹木結構不良和威脅健康,增加塌樹風險。
- 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分為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為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愉景灣巴士總站已於2019年4月13日完成重建重新開放啟用,並搬上愉景廣場一樓,並重新投入服務。 電訊盈科有限公司在區內第四期蘅峯彩暉閣旁的稔樹灣服務區設電話機樓,並已敷設約2萬條電話線,將愉景灣用戶的電話信息利用微波電訊傳送至摩星嶺電話線路接駁站。 區內亦設置公共電視及寬頻系統,讓住戶可以接收電視及使用寬頻上網服務,此外香港寬頻亦已在愉景灣敷設地底光纖電纜。
中環愉景灣船: 服務時間
第十二期海澄湖畔二段由8幢花園洋房、18幢低座洋房及4座高座大廈組成,以南歐式設計,樓宇隨著山勢排列,令住戶享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海澄湖畔二段共有757個單位,面積由553至2,180平方呎,備有一房至四房設計,並提供罕有的一及二房設計的低座洋房,部分單位附設達1,200平方呎的私家花園,部分低座洋房更有四千平方呎私家花園,大部分單位附設歐陸式露台/平台。 第二階段由怡山閣、峻山閣及逸山閣三幢19層高的高座樓宇組成,共342伙,部分單位可遠眺對岸港島海景,單位間隔由一房兩廳至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有3款面積單位提供分別是533呎、689呎及865呎單位,全部不設窗台,迎合不同大小家庭的需要。
最近的醫院為東涌的北大嶼山醫院,從愉景灣前往只需約18分鐘(道路堵塞時需時或更長)。 中環3號碼頭(Central 中環愉景灣船2025 Pier No.3),位於港島中西區中環民光街11號,鄰近通往金融街國際金融中心行人天橋,是中環碼頭其中一個渡輪碼頭。 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通宵渡輪需求下跌,愉景灣交通服務開辦通宵巴士DB08R線臨時取代通宵渡輪服務,起初為臨時服務,其後因通宵渡輪長期虧損而轉為常規服務,以節省營運成本。
中環愉景灣船: 收費資料
區內豪華巴士服務時間與渡輪相互配合,巴士均行走區內及廣場之間每個住宅小區。 愉景灣目前位於離島區議會的愉景灣選區 (編號:T07)。 1982年4月離島區議會成立,當時由於大嶼山人口稀少,故處於第1期入伙初期的愉景灣涵蓋於大嶼山及鄰島選區中。 1985年隨著大嶼山人口增加,愉景灣被歸入為由大嶼山分拆成兩半的梅窩及離島選區。 中環愉景灣船 1991年由於愉景灣發展計劃逐漸擴大與其他鄉郊部分不同而獨立成愉景灣選區,愉景灣選區因各期發展完成而人口增加,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範圍及部分香港迪士尼樂園都劃入愉景灣選區之內,人口亦接近一萬七千人的選區限額。
中環愉景灣船: 收費概覽
第四期第二階段位於蘅安徑,名為寶安閣(英語:Blossom 中環愉景灣船 Court) 及庭安閣(英語:Cherish 中環愉景灣船 中環愉景灣船2025 Court),共2幢高17層的高座大廈,備有電梯直達。 單位面積由472呎至814呎,不設窗台,每層8伙,共272伙。 中座及高座大廈主要位於大白灣、二白灣及稔樹灣之間山脊之上,愉景灣道之傍,四圍遍佈植物,居高臨下,大廈設計更配合四周天然環境,並盡量爭取最多海景單位,設計上使每單位均盡量減少對望的情況出現。
中環愉景灣船: 設施
每日班次約有90-113班,而每程時間約為25分鐘(單體船則約為30分鐘)。 早上及晚間繁忙時間每15分鐘一班渡輪,而下午非繁忙時間則約每30分鐘一班,深夜則為每60-90分鐘一班。 自從青嶼幹線及愉景灣隧道開通後,已經有陸路交通往來愉景灣,在欣澳站啟用後,愉景灣居民往來港九各地都普遍選乘愉景灣巴士到欣澳站轉乘鐵路,對愉景灣航運的渡輪服務依賴性已大為降低,但往來中環仍以愉景灣航運的高速渡輪所需時間最短及可節省轉乘時間。 香港興業在愉景灣興建私家水塘,存水量為350萬立方米,按25000人使用的標準去設計,規模名列全港第8,而且是全港同類型及同等規模水塘中首個屬私人擁有。
中環愉景灣船: 中環 至 榕樹灣
愉景灣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為香港興業的附屬公司,設有城市管理處為愉景灣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多項服務,包括負責區內的物業管理、社區關係、保安、公眾地方清潔、垃圾收集、道路保養、街道照明、食水供應,渠務及排污等工作。 由愉景灣幅員廣濶,所以實行分區管理制度,城市管理處把整個愉景灣劃成多個分區,分區內各自擁有自己的分區管理處,大廈管理及保安設施系統均與分區及總管理處連接,方便該分區的管理。 另外渡輪服務、巴士服務、出租車服務及各會所則分別由發展商香港興業旗下的附屬公司負責營運,詳見愉景灣巴士,愉景灣航運。 中環愉景灣船 而香港興業的員工宿舍(A至D座)、電話機樓、油站、巴士維修廠、污水處理設施、垃圾收集站、變電站、直升機停機坪、貨運碼頭及船廠等後勤設施則設於稔樹灣服務區內。
中環愉景灣船: 中環愉景灣船費
颱風期間,請關緊屋內窗戶,把所有可能被強風吹倒的物件放回室內,並保持去水管暢通。 該服務旨在為有特別交通需要的人士,如長者、傷殘和患有短期或長期疾病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接送服務。 愉景灣第二期只有一個屋苑,命名為畔峰(英語:Midvale Village)。 位於愉景灣半山位置,佔地28,000平方米,俯瞰大白灣及維港兩岸海景。 畔峰利用其優越地理環境,劃分為高座及低座單位的兩個平台,中間為綠化地帶及道路。 由於碧濤依山而建,所以每幢洋房均採用梯級式設計,盡量使每個客飯廳面向海景,睡房望山,廳與房利用樓梯連接,每座洋房下方設空間供住客儲物之用,讓住客可停放高爾夫球車、單車、獨木舟及小艇等物件。
中環愉景灣船: 中環3號碼頭
愉景灣(英語:Discovery Bay)是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東北部的地區,是私人發展的現代化市鎮,地方行政屬離島區,現時由23個私人屋苑、4個會所、3座辦公大樓、2個商場及1座酒店組成 。 愉景灣由1982年開始入伙,分為18期發展,至今還繼續擴展,為香港建設期最長及佔地最廣的私人屋苑。 第十三期尚堤由5幢高座大廈共541個單位所組成,其中第3、5及6座的3、5及6樓設社區空中花園及在地下設有泳池供尚堤住戶使用。
中環愉景灣船: 設計風格
優惠計劃第三階段,涵蓋新大嶼山巴士及渡輪服務,共涉及13個公共交通營辦商,收費系統、運作模式、會計核數等安排各有不同,第三階段的準備需時。 此外,有別於港鐵公司及上述四家專營巴士公司,有關營辦商一般規模較小,其中一些沒有電腦化收費支援系統,部分更未採用八達通收費器。 它們須依賴中央結算平台準備穩妥,記錄每日享用優惠的人次和路線資料,和計算因實施計劃而少收的數額,才能向政府申請發還少收的票價收入。 愉景灣所有住宅單位一旦落成後,就會推出市場發售,發展商只保留商業用地及會所的擁有權。 按政府的租地條款及大廈公契規定,香港興業有限公司須管理整個愉景灣發展計劃及提供來往港島至愉景灣的渡輪服務。 愉景灣第六期只有包括愉景廣場,位於碼頭旁的市中心地帶,有144個住宅單位,屹立於2層高商場之上,各式商店齊全,另有美食廣場,提供全面而多姿多采的購物及飲食樂趣。
中環愉景灣船: 設施列表
蘅暉徑上的高座大廈,分別名為旭暉閣、霞暉閣及彩暉閣,每層8伙,單位為三房兩廳(連套房)及兩房兩廳設計,單位客廳呈鑽石型設計,減少互望及為廳房爭取最佳向海角度,單位主要面向南中國海及稔樹灣。 愉景灣第三期的末段發展座落於蔚陽(海蜂徑),位於大白灣與二白灣之間的岬角外圈之上,143座花園屋沿山坡排列,所有單位眺望大白灣或二白灣。 單位分4類,即第8、9、10及11型,其中17間是5,168呎的獨立洋房位於岬角末端,三面環海。 各海景洋房均設3至4間睡房,客廳、飯廳、工人房及工作間,部分設有花園,所有洋房均設大露臺及花槽,而洋房的排列讓住戶可以享受最佳角度的海景。 愉景灣從開始發展至今共設有23個屋苑,各個屋苑設計,也各具特色。
中環愉景灣船: 路線資訊
尚堤以現代手法設計,入口大堂以Art Deco手法設計,所有單位附設露台/平台及落地大窗,單位可眺望園景、海景及迪士尼煙花景,備有1房、2房、3房及4房多元化室內間格,單位面積由663平方呎至2,382呎,部分單位主人房及浴室設觀星天窗和天台按摩浴池。 第十期時峰位於愉景灣隧道旁,由2座23及25層高的高座大廈組成,對象為年輕或心境年青的住客,採用現代美學概念設計,以富時代感的手法表達出來。 兩座樓宇高低有致,當中的18-22樓為空中花園俯瞰整個二白灣海景及後面山景。 時峰共有211個1至3房的住宅單位,面積由576-1,055平方呎,另有8個頂層複式單位,面積由1,448-1,668平方呎。 大部分單位客廳設廣角落地觀景窗,複式單位更內置私家樓梯直達天台,上層複式單位走廊更設大窗,引入天然光;部分單位更設對流窗,使單位光猛通爽。 第三期次階段發展計劃為康慧台,位於愉景灣消防局旁,鄰近愉景灣碼頭及愉景廣場,由3幢21層高高座大樓組成,大廈設計為X字型,盡量提供最多海景單位,面積472-919平方呎;其中472呎單位是附有開放式廚房設計,而919呎三房單位更附設3個露台。
中環愉景灣船: 住宅部份
明翠台(英語:Park Ridge)由4座21層高第4款(Type 4)高座住宅大廈所組成,位於大白灣及二白灣間的山脊,可看見整個大白灣的海景。 大廈以Y字型設計,Y字2翼角度為120度,避免單位互望之餘,亦令各單位擁有最佳角度的海景。 而升降機、樓梯及屋宇裝備設施則集中在樓宇中部,方便住客使用及節省空間,2017年曾進行樓宇大翻新工程。 1至21樓每層6伙,有4個建築面積713呎的兩房兩廳兩廁單位;另外2個則為530呎的一房兩廳的單位,大單位全部向海,細單位則主要向山。
中環愉景灣船: 發展歷史
不過上述計劃遭愉景灣居民多番反對[4],導致路線久久未能開辦。 中環愉景灣船 直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令通宵渡輪需求大跌,愉景灣交通服務為求節省成本,遂致函運輸署申請臨時修改渡輪服務及將通宵服務以巴士取代。 中環愉景灣船2025 第四期第一階段包括位於蘅欣徑的3排低座洋房及3座座落於蘅暉徑17層高的高座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