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聯會轄下關注公屋重建聯席昨日公布《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促請特區政府在未來十年分兩階段重建14條舊屋邨,首階段2022/23年至2026/27年,優先重建8條屋邨(見表),包括樓齡已屆60的西環邨、和樂邨、馬頭圍邨。 公屋重建名單 聯席指上述舊屋邨附近未來有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一旦8屋邨重建,這些發展項目可安置受影響居民,聯席指出重建舊屋邨既改善居住環境,亦有助增加更多公營單位,補足單位不足情況,盼政府盡快開展重建工作。 聯席分別就房委會及房協轄下的14個舊屋邨,進行重建可行性的方案研究,提出善用及創造安置居民的土地及房屋資源建議,以及重建的具體方式。
- 但重建必須處理遷置問題,陳帆表示,政府擬利用毗鄰西環邨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以遷置現時西環邨的居民。
- 文件亦指出,早年屋邨規劃時考慮人口密度,而非近年的地積比率或總樓面面積,故需再進行詳細檢測,現時未可確定個別屋邨的樓面面積及發展潛力。
- 早年原構思方案,是以新建的前大磡邨公營房屋項目,即現時的啟鑽苑作遷置資源,但房委會把其中的單位轉為綠表置居計劃,並已於2021年5月推出,錯失了彩虹邨重建的黃金機會,令不少居民感到失望。
- 觀塘花園大廈第二期分兩期重建的方案已完成草擬。
- 除了華富邨重建外,20條被納入房委會重建研究的屋邨名單終曝光,當中大部分是市區公屋,包括北角模範邨、西環邨等。
- 房委會會就兩個重建項目遷置安排作進一步研究。
- 席分別就房委會及房協轄下的 14 條舊屋邨,進行重建可行性的方案研究,具體提出善用及創造安置居民的土地及房屋資源建議,以及重建的具體方式。
堅尼地城的觀龍樓第一期的重建工作已於2008年完成。 公屋重建名單 公屋重建名單2025 葵青區現有27個公共屋邨,主要在荃灣新市鎮中的葵涌和青衣島,其中有4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元朗區現有18個公共屋邨,主要在元朗新市鎮和天水圍新市鎮,其中有1個是租置計劃屋邨,只包括仍供租住的單位、住戶及認可人口數目。
公屋重建名單: 建議分多期進行重建彩虹邨
政府是時候調整房屋政策以支持樓市。 受重建/屋邨清拆計劃影響的商戶在局限性投標中,只可競投面積不大於現時所租用商業單位兩倍的街市檔位或室內樓面面積不超過30平方米的街市檔位,以面積較大者為準。 公屋重建名單 他認為,由於重建過程中房屋供應並沒有增加,短期內無助改善短缺,故港府對屋邨重建一直採「拖字訣」,促請政府就10年內重建屋邨定時間表,按部就班落實重建。 房委會於去年年底,已完成22個業權全屬房委會的高樓齡屋邨重建潛力研究,包括模範邨、彩虹邨、褔來邨、南山邨、漁灣邨等(見表)。 今年內開展研究,透過政策措施利用交椅洲核心商業區用地以外的部分填海土地,協助推動公私營舊區重建項目。
第二輪勘察計劃已展開,除確保經第一輪勘察計劃評估的公共屋邨仍然結構安全及修葺符合成本效益外,亦會為未被納入第一輪勘察計劃,但其樓齡會於2018年至2032年間滿40年的公共屋邨進行首次全面結構勘察,以確定結構安全及修葺符合成本效益。 第二輪勘察計劃涵蓋的公共屋邨一共有71個,預計於2032年前分階段完成。 同時,房委會亦會清拆石籬中轉房屋作公營房屋用途,目標在明年12月清空。 如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放寬規劃限制,項目預計可提供約1,600個單位。
公屋重建名單: 重建舊邨刻不容緩
隨着牛頭角下邨(二區)在2010年1月完成清拆後,整個整體重建計劃已告完成。 除房委會的重建項目外,陳帆介紹,由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的大坑西邨重建項目已獲行政會議批准。 據構思,重建後的大坑西邨可提供約3,300個單位,較現時1,600個單位增加約一倍;其中約1,300個單位會用作重置現有住戶,餘下約2,000個單位則由市建局發展「港人首次置業」單位。 聯席表示,在1991年以前,規劃的公屋的發展密度是以每公頃土地的居住人數計算,介乎每公頃土地可居住2,500至3,000人,並不採用發展比率。
以鄉委會主席身分獲委任為區議員的劉業強因為身兼行會、立會成員,將成為唯一一名「三料議員」。 有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落敗的候選人重新獲委任,表示一直服務社區,相信街坊都知道,不擔心觀感問題。 他表示,若下行走勢缺乏支持,明年一旦樓價再下跌10%,負資產數目料將升至約3萬宗水平。 他表示,負資產數目上升及疲弱的樓市將對本港經濟增長及消費力帶來負面影響,並會影響政府的賣地收入。
公屋重建名單: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自2000年中開始,房委會已採用地積比率規劃租住公屋的發展密度。 若參考美東邨重建項目住宅發展密度,以每公頃平均可建公營房屋單位約 1,300 個計算,重建 14 條舊屋邨,最多可新增單位 3.6 萬個。 聯席指,目前公屋輪候情況嚴峻,大規模的重建在短中期內難免會影響輪候情況,但長遠而言,透過重建舊邨,既可改善居住環境,也可進一步增加出租或資助出售房屋的單位供應。 和樂邨、石硤尾邨 (未重建部分 ) 、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 ( 未重建部分 )、馬頭圍邨、西環邨及健康村 ( 第三期 ),共 8 條屋邨,其中有 5 條屋邨單位數目約 2,000 個或以下,規範較小,在有合適的公屋資源下,更有條件加快進行重建。
- 在2021年施政報告中,行政長官亦宣布邀請房委會研究重建具可觀潛力、樓齡約60年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並爭取把周邊土地納入重建地盤,例如利用馬頭角道政府合署地盤以擴大重建馬頭圍邨地盤,務求發揮最大重建潛力,令這兩幅珍貴的市區用地可提供更多公營房屋。
- 遷置資源方面,我們擬用毗鄰西環邨的加惠民道公營房屋發展項目作遷置受重建影響的西環邨居民。
- 我們已進行持續的屋邨維修工程、屋邨改善計劃,並在合適的情況下進行屋邨活化計劃。
- 堅尼地城的觀龍樓第一期的重建工作已於2008年完成。
- 20條屋邨樓齡介乎34至61年,然而,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要落實重建有一定難度;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的公屋。
2022 年 8 月 23 日,公屋聯會轄下關注公屋重建聯席 (下簡稱”聯席”) 召開記者會,公佈《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 新安排適用於今天或以後簽署的「買賣協議」。 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即日起減半,兩者均會由15%減至7.5%,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 而後五年或較後,以及待定時間,建議重建模範邨、葵盛西邨、彩雲 ( 二 ) 邨、坪石邨、梨木樹 ( 二 ) 邨及象山邨等。
公屋重建名單: 興建、重建、待建或建議中
房委會並會重建房委會轄下工廠大廈,即火炭的穗輝工廠大廈、九龍灣的業安工廠大廈、長沙灣的宏昌工廠大廈及葵涌的葵安工廠大廈,作公營房屋用途。 為加快重建步伐,房委會會在改劃用地期間,同時清空四個工廠大廈的租戶,然後拆卸有關建築物。 公屋重建名單2025 此安排有助縮短重建計劃的時間,提早供應公營房屋以滿足需求。
公屋重建名單: 政府建議拆文化博物館重建科學館 有議員質疑做法不符合成本效益
數據隨着整理相關資料時更新。 另一方面,按照1998年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我們開始推行屋邨清拆計劃,未納入整體重建計劃的舊型屋邨,均會因應個別情況決定是否須要清拆。 屋邨清拆計劃旨在為居於舊式屋邨的住戶提供較佳的居住環境,並同時改善社區及善用土地。 公屋重建名單 於2002年清拆的北角邨便是首個在此計劃下拆卸的屋邨。 除了確保所有樓宇的整體結構均屬安全,房委會會繼續推行各種計劃及措施,維持和改善樓宇狀況,為居民提供安全適切的居住環境。 公屋重建名單 這些工作包括藉屋邨改善計劃翻新大廈外牆及公共地方,以及提升邨內設施;經全方位維修計劃主動為邨民檢查室內設施,並作出適當跟進。
公屋重建名單: 房屋配偶政策被裁定違憲 房委會決定提終極上訴
正推展的項目當中三個為重建公共屋邨。 白田邨(較舊部分)、美東邨(較舊部分)兩個項目預計於2027至28年度完成,重建後將分別提供約6,600個單位及約2,800個單位。 華富邨的重建項目將分階段進行,重建後將提供約12,200個單位。 三個項目重建後較重建前,能額外提供的單位約8,200個。
公屋重建名單: 建議優先啟動重建8條屋邨
政府亦會推出試行計劃,分階段將「標準金額」擴展至新界農地,首階段對象是元朗、北區及屯門的現有新市鎮範圍及鄰近的鐵路站的私人發展項目。 聯席提議盡量預留部分新單位編配予輪候公屋的人士或作調遷之用。 例子如九龍西的石硤尾邨(建議撥作安置屋邨的新落成公屋為西北九龍填海區 1 號地盤(東)的公營房屋)、港島的西環邨(建議撥作安置屋邨的新落成公屋為中西區的加惠民道公屋)等。 公屋聯會轄下關注公屋重建聯席今日(23日)召開記者會,公布《舊邨重建藍圖研究報告》,建議未來5年優先啟動重建屋邨包括和樂邨、石硤尾邨(未重建部分)、彩虹邨、南山邨、富山邨(未重建部分)、馬頭圍邨、西環邨及健康村(第三期)共8個屋邨。 他建議,首先全面撤銷冷卻樓市措施,其次為首次置業的年輕人提供無息貸款,以協助晉身買樓階梯;建議優先發展公屋,並訂立公營房屋及私人住宅的清晰界線;最後加快在現有住宅區的基建發展,尤其啟德發展區。
公屋重建名單: 建議中
聯席亦建議房委會可擴大地域(即港島、九龍、新界)提供跨區的遷置資源。 例子包括東區的模範邨(建議的遷置資源為中西區的加惠民道公屋)等。 聯席表示,房委會於 2013 年年底,完成檢視 22 公屋重建名單2025 公屋重建名單2025 個非拆售高樓齡屋邨的重建潛力,相關屋邨樓齡至今已介乎 42 至 70 年之間,而正進行及規劃重建的屋邨只有白田邨、美東邨及華富邨。 委任區議員年齡中位數為47歲,當中8成為40至64歲人士,年齡最小是23歲,當中包括前區議員及現任區議員,例如是曾出任中西區區議會主席的葉永成、現任屯門區議會主席陳有海、前南區區議員民建聯的朱立威,專業人士就有牙醫陳建強。
公屋重建名單: 香港公共屋邨列表
遷置受屋邨清拆計劃影響住戶的工作,會在樓宇拆卸前30個月展開,讓居民有充裕的時間安排搬遷事宜。 我們會以書面通知有關住戶相關安排及邀請他們前往辦理搬遷登記手續。 公屋重建名單2025 有關手續非常簡便,而且無須繳交任何費用,住戶只須在「屋邨清拆調遷申請表」內提供所需資料即可。 公屋重建名單2025 按照政府在1987年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我們推出整體重建計劃,目的是將第三至第六型的舊式公屋樓宇和早期的政府廉租屋邨有秩序地清拆重建。
公屋重建名單: 公屋租置單位逾3萬貨尾未售出 房屋局:3成租戶稱收入不足以「上車」
房委會於二○○五年九月確認此重建的原則及通過了持續保存現有高樓齡公屋屋邨的策略,並展開全面結構勘察計劃,目的在於了解樓齡較高屋邨的樓宇狀況,以確定樓宇在結構上是否安全,及決定進行修葺及鞏固工程以保留有關樓宇是否符合經濟效益。 公屋重建名單2025 如不可能保留有關樓宇,我們會考慮予以拆卸。 房委會並透過執行屋邨改善計劃以確保現存公營房屋在安全、建築質素、居所質素、生活方式和居住標準各方面的可持續性。 截至二○一○年九月三十日,我們已在十四個接近或超過四十年樓齡的屋邨(註)完成勘察工作。 除蘇屋邨及東頭(一)邨需要清拆外,其餘十二個屋邨樓宇結構良好,在進行恰當的改善工程後,可以保留。 我們會陸續為其餘接近四十年樓齡的屋邨進行勘察工作。
公屋重建名單: 居屋擔保政策 兩大疑問 「快槍手」入市隨時中伏 【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針對彩虹邨規模龐大,涉及7,400個單位。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跑出」,是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不表示在可見未來就可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哪裏找到遷置居民的資源。 然而,由於大部分高樓齡屋邨位於公營房屋用地短缺的市區,令覓地遷置居民極為困難,一旦逐步遷置,可能長達30年才能完成一項分期重建計劃,過程漫長。 公屋重建名單2025 擴大標準化補地價安排,今年內恆常化工廈重建的「標準金額」安排,將適用範圍擴展至1987年前落成的特殊用途工廈。
公屋重建名單: 彩虹邨老化問題嚴重 現結構性問題
此外,房協會就重建其轄下樓齡較高的出租屋邨進行可行性研究,為屋邨重建作出長遠規劃考慮。 (三)在勘察樓宇結構的過程中,房屋署會估算在無須大型結構維修下,持續保存樓宇十五年所需的工程費用,並進行財政可行性評估。 如財政評估證實是可行,樓宇將予以保存並進行維修。 根據勘察結果,共有十二個屋邨(包括問題提及的瀝源邨)通過結構安全及財政可行性評估。 該等屋邨每個單位所需的維修費用平均低於兩萬元,而保留蘇屋邨及東頭(一)邨每個單位需要約為五萬元的維修費用。 因此,我們的結論是保留該十二個屋邨符合經濟效益。
公屋重建名單: 重建公共屋邨 增加房屋供應
假如這兩位清拆戶都揀樓的話,綠表一人申請人實際上有358個配額,而白表一人申請人將有540個配額。 排在2701名外的綠表長者家庭在此階段獲邀機會較微,要期望在綠表家庭組別中來一次復活戰。 根據排位表,第2701名綠表長者家庭申請人編號是G023445,他同時獲發綠表家庭GM005035揀樓次序,即是在綠表家庭揀樓時段內以第5035名獲邀。 今期有20866個綠表長者家庭申請人,屬復售以來之冠。 也許是申請人明白玩法,都把長者拉進申請書,又或者是輪候8年,申請人已成為長者也未定。 今期沒有公屋清拆戶(家庭與一人分別是CM/CS字頭)而新增了石籬中轉屋清拆戶申請人(家庭與一人分別是IM/IS字頭)。
公屋重建名單: 項目一覽
房委會現正推展的重建項目則共有八個,將可提供約28,000個單位,連同正在研究重建的西環邨及馬頭圍邨在內,則共有十個項目,可提供約33,000個單位。 重建屋邨長遠而言或可增加公屋供應,但短期內無可避免會減少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量。 在目前公屋需求殷切的情況下,我們要作出取捨,無法推行大規模的重建計劃。 考慮到居民遷後需重新適應新居住環境的問題,報告提出的遷置資源,大多都是位於原區。 聯席建議房委會可擴大地域,提供跨區的遷置資源。 【Now新聞台】政府公布179名委任區議員名單,包括多名現任及前區議員。
建議延長資助出售單位二手市場按揭貸款保證期。 房委會將放寬資助出售單位按揭貸款保證的安排,包括延長二手市場最長30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讓買家可獲得年期更長的按揭貸款,有助單位流轉。 至於27名現任鄉事委員會主席,將會成為當然議員,包括莫錦貴、林奕權、陳月明,以及身兼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的劉業強,將會成為「三料」議員。 委任名單之中,約20人是現任區議員,包括現任屯門區議會主席、工聯會陳有海;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中西區區議員、自由黨楊哲安;九龍城區區議員、經民聯的左滙雄。 自1995年12月7日起,同一期重建/屋邨清拆屋邨內擁有超過一份租約的商戶,其名下每份租約可獲得一個參與局限性投標機會或一筆過局限性投標替代津貼。 受影響的合資格定期租約商戶,除獲發特惠津貼外,亦會獲得參與局限性投標以租用房屋委員會轄下街市檔位的機會,成功投得者可獲得三個月的新租用街市檔位免租期。
公屋重建名單: 建議優先啟動重建8條屋邨
加強放寬強拍門檻的政策針對性。 公屋重建名單2025 政府去年提出把申請強拍的門檻按樓齡由8成放寬至6成至7成。 經考慮持份者意見後,政府認為放寬程度除樓齡外應考慮地區重建的需要,原則是較低門檻應適用於重建迫切性較高的舊區高樓齡樓宇。 發展局會闡述最新建議,今年底提出法例修訂草案。 根據《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私營房屋需求為13.2萬個單位。
當遷置安排有具體方案時,房委會會適時與相關政府部門及持份者溝通。 總括而言,我們會按照每個重建項目的情況考慮合適的遷置安排,而清拆通知會在不少於30個月前發出。 除了房委會的重建項目,在政府協調和推動下,平民屋宇有限公司與市區重建局合作的大坑西邨重建項目亦已獲行政會議批准。
公屋重建名單: 居屋擔保政策 兩大疑問 「快槍手」入市隨時中伏 【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至於房協方面,正如上文(二)及(四)所述,房協會就重建其轄下樓齡較高的出租屋邨進行可行性研究,為屋邨重建作出長遠規劃考慮,及已向運輸及房屋局提交重建明華大廈的初步建議。 註︰包括蘇屋邨、西環邨、模範邨、彩虹邨、和樂邨、馬頭圍邨、東頭(一)邨、福來邨、華富(一)及(二)邨、坪石邨、愛民邨、美東邨、瀝源邨和葵盛西邨。 不少高齡公屋出現石屎剝落及漏水等問題,期盼早日重建的呼聲愈來愈大。
預計重建後可提供共約4,800個單位。 讓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首要目標。 本屆政府一直持之以恆開拓土地,竭力增加房屋供應,同時,房屋委員會亦積極引進科技,提升效率,令項目盡快落成。 除了由政府提供土地建屋,房委會亦會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考慮有序地重建個別屋邨,釋放土地潛力,增加長遠供應。 重建後的觀塘花園大廈二期將提供超過5,800個資助房屋單位,較原先增加約一倍,包括出租、資助出售及「長者安居樂」單位,以配合市民的需要。
公屋重建名單: 彩虹邨老化問題嚴重 現結構性問題
截至今年 11 月,本財政年度的賣地收入目標僅實現14.2%,並有6幅地皮流標。 本財政年度尚餘一季,政府 將難以實現850億元賣地收入目標。 公屋重建名單2025 高息及疲弱的住宅銷售令發展商在招標地皮時更趨保守,預計未來數月有更多地皮流標。 這將令政府的土地收入大幅減少,並影響未來基建發展的資金來源及市場氣氛。 今期居屋申請,據傳媒報導,申請人數約25萬人,屬重售以來第三高,但只有2019年高峰超過30萬人的8成,可售單位數目達896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