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香港房屋協會發展,於1976年至1981年落成的甲類出租屋邨。 位於新界葵涌荔景山麗祖路1至5號、念祖街2及3號、榮祖街2至6號。 石籬邨平面圖2025 安蔭邨的項目編號為TW14,由房屋署總建築師設計,當中第一期(康蔭樓、嘉蔭樓及祥蔭樓)的細部設計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負責。
- 2017年,上述的重建計劃再得以提上日程,但曾一度陷入膠着狀態。
- 此期重建項目,興建2座33層公屋大樓及平台,提供1,056個單位,預計可容納約3,310人居住。
- 改建的18幢徙置大廈當中,有10幢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拆除中間廁樓,令兩翼成為獨立的樓宇,涉及徙廈第1、2、14、16至22座,改建後的20座樓宇重新編號由15至18座及25至40座。
- 全邨分成石籬(一)邨及石籬(二)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共有21座住宅大廈及2座購物商場,約35,000人口,是葵青區第二大的公共屋邨。
- 同時,行人道系統也連接大型升降機,很容易地把住客從一個平臺運載至另一個高度平臺,使居民出入時免受徒步上山之苦。
第六期位於石硤尾邨東面,設兩幢樓高33層的公屋樓宇,提供1,056個租住公屋單位,有3,700人居住,於2019年12月6日起入伙。 而休憩設施位於3樓平台,設施包括羽毛球場、兒童遊樂場、長者健身設施及棋桌。 在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中 , 三 睡 房 所 興 建 的 數 目 並 不 多 , 亦 沒 有 標 準 的 設 計 。 例 如 雲 漢 邨 漢 松 樓 的 3B 單 位 位 於 大 廈 每 層 的 升 降 機 旁 , 面 積 是 53.79 平 方 米 , 同 樣 採 用 標 準 尺 寸 , 單 位 內 其 中 兩 個 房 間 及 客 廳 是 等 餘 兩 個 四 方 廳 的 面 積 。
石籬邨平面圖: 石籬二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台灣電視台在民國68年(1979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報道香港民間慶祝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情景,在一些地區,熱鬧情景堪比過年。 香港政府於8月3日公佈新一輪驗水結果,結果顯示石硤尾邨59個水辦則有5個超標,數值介乎11至19微克。 4座樓高13層(12/F,不包括天台),12樓(11/F)及13樓(12/F)沒有升降機直達;21座2樓(1/F)沒有升降機直達,22,23座三樓(2/F)沒有升降機直達,可經由21座地下乘升降機前往。 4座的樓層號碼與鄰近的南山邨、大坑東邨有所不同,本邨同時運用了中、英式樓層分辨,即地下層會稱為一樓G/F、二樓1/F……如此類推,這特別情況於升降機按鈕、升降機廣播、樓層、信箱等可見。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活化美荷樓的項目,在2012年美荷樓會變身成一座青年旅舍,當中還會建立一個生活館,展示石硤尾及深水埗區舊日居民的生活。 另外,在香港回歸前,每年十月臨近雙十節,石硤尾徙置大廈一帶都會有宏偉盛大的慶祝雙十節裝飾,如在大廈外牆懸掛巨型蔣介石和孫中山先生畫像、「雙十」標誌和中華民國國旗旗海,壯觀場面更曾吸引台灣媒體赴港採訪拍攝,也在1996年出現過樓高6層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高掛在大樓之間。
10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6成或500萬按揭,較低者,而1000萬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5成按揭。 石籬邨平面圖 如果首次置業人士想申請高成數按揭,即是按揭保險的話1000萬以下物業最高可以承造8成半按揭,1,000萬以上至1,125萬元以下(上限900萬),1,125萬元以上-1,920萬元(上限960萬)。 首置按揭是首次置業人士在買樓時的借貸,一般香港買家都會借6至9成按揭,根據2022年施政報告,現時1000萬以下物業可以借9成按揭,大大減低置業首期門檻,但相對地每月供款額大增,壓力測試會變得更困難,所以選擇一間低利息和回贈高的置業按揭是重中之重。 按揭成數簡單理解為按揭成數就是物業貸款比例,例如介9成按揭,就需要1成熟期。 根據金管局的規例,10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6成或500萬按揭,較低者,而1000萬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5成按揭。 如果首次置業人士想申請高成數按揭,即是按揭保險的話1000萬以下物業最高可以承造9成按揭,1,000萬以上至1,125萬元以下(上限900萬),1,125萬元以上-1,920萬元(上限960萬)。
石籬邨平面圖: 石籬二邨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此等樓宇乃是26座問題公屋醜聞中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其中一批次要安置公屋樓宇,當中石興樓更接收了同邨的重建戶,不過由於同邨尚有石安樓、石泰樓兩座和諧一型大廈,因此並沒有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之內。 )是香港新界葵青區上葵涌兩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之一(另一個為寧峰苑),位於梨貝街對上的山坡上。 原為石籬邨內其中一個籃球場,毗鄰石籬邨石興樓,共有兩座樓宇,在1999年落成。 第2期重建成兩幢40層十字型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出租公屋,於2012年中入伙。 分別為美薈樓及美亮樓,另設有停車場及樓高8層的服務設施大樓,亦設有地舖。 其中2棟公屋之間設有平台連接,平台層有休憩空間和小型公園,平台亦設住宅大堂,並預留了天橋口作連接日後第20座重建後的新平台。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除第21-23座外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而第21-23座由於情況並不嚴重,故此一直未列入「整體重建計劃」。 另外由新福港承建,以舊長型大廈設計的第42座美山樓、第43座美虹樓及第44座美彩樓,建於原來徙廈第7至10座位置,於1983年落成,用作安置大坑東邨第3至6座及第10至13座重建的住戶。 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4、25及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二型徙置大廈。
石籬邨平面圖: 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C3 型 及 D1 型 單 位 。 在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之 中 , 這 個 組 合 亦 時 有 出 現 , 採 用 了 這 個 組 合 , 能 提 高 大 單 位 所 佔 的 比 例 。 採 用 的 兩 個 單 位 單 元 是 B3 型 及 C2 型 單 位 。 由 於 各 種 相 連 長 型 的 兩 隻 翼 尾 可 以 選 配 不 同 的 單 位 組 合 , 使 每 層 的 單 位 配 搭 亦 有 所 不 同 , 因 而 出 現 了 六 款 不 同 的 組 合 。 現 已 建 成 的 相 連 長 型 共 有 三 種 設 計 , 分 別 是 L 1 型 、 L 3 型 及 L 2 型 , 然 而 在 設 計 藍 本 中 還 有 L 2 型 及 L L 2 型 , 每 種 樓 宇 的 設 計 各 具 特 色 。 相 連 長 型 的 設 計 是 簡 單 經 濟 的 結 構 組 合 , 能 滿 足 不 同 建 屋 計 劃 的 限 制 , 以 細 少 的 規 模 、 富 彈 性 的 外 型 來 配 合 狹 小 地 盤 的 發 展 , 是 一 款 專 為 市 區 而 設 計 的 樓 宇 。
石籬邨平面圖: 物業信貸必看介紹
據當區區議員民協秦寶山、文家傑咨詢居民意見的單張及報章報導,第三、七期的地盤於2014年進行重建,聯同第六期將提供約1520個公屋單位,料於2019年分段落成。 第37座和附近的第39至41座於2005年6月12日封閉,但是第41座美荷樓獲列為1級歷史建築,獲得保留;第17、18座曾於2004年底改建為「石硤尾人文館」(與其他徙廈一同於2006年10月16日封閉)。 所有舊徙置大廈於2007年6月20日起清拆,並分7期進行重建,但該7期工程並非按數字順序進行,故此處以各期建成時間先後次序述之。 1973年5月28日,香港房屋委員會成立,所有徙置大廈和廉租屋大廈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統一管理,而本邨也獲分為「上邨」(廉租屋邨)及「下邨」(徙置屋邨)。 而附近的大白田街、和宜合道及大隴街私人住宅區,亦提供不少零售及食肆,服務石籬邨居民。
石籬邨平面圖: 使用「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的好處
耀 東 邨 就 是 最 佳 例 子 : 耀 東 邨 現 今 和 諧 三 型 的 位 置 部 分 為 相 連 長 型 的 配 搭 。 另 一 方 面 石籬邨平面圖 , 相 連 長 型 最 高 只 有 廿 六 層 左 右 的 設 計 , 也 與 一 , 二 型 徙 廈 重 建 區 有 關 。 因 此 , 能 提 供 不 同 高 度 變 化 的 相 連 長 型 就 在 以 上 的 屋 邨 大 量 出 現 。
石籬邨平面圖: 樓宇設計
祖堯邨整個發展計劃也會包括育嬰院、幼稚園、小學、中學、青少年中心、遊樂場、長者居住單位、花園及泳池的社區設施,以迎合現代基本生活需求。 由於祖堯邨早在19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落成,當時地鐵荃灣綫尚未通車,故當時葵涌往來市區的交通並不方便,所以房協在其中4座商鋪上層,設置26個居住單位,連下層商鋪一起出租,藉此吸引更多商戶在此創業。 但隨著交通網絡改善,居民外出購物消遣更方便,使邨內多個商鋪及居住單位長期空置,但近年該等單位已改為一般單位出租。 而中心內更提供了店鋪、街市檔位、酒樓、青少年中心及診所等設施,而園林廣場則環繞該商場中心。
石籬邨平面圖: 單位設計
它 們 在 設 計 上 最 高 的 層 數 都 是 廿 十 多 層 左 右 , 又 是 長 型 的 設 計 。 在 很 多 一 , 二 型 徙 廈 重 建 區 都 會 找 到 相 連 長 型 , 如 黃 大 仙 下 邨 , 東 頭 邨 , 橫 頭 磡 邨 , 大 窩 口 邨 , 大 坑 東 邨 , 李 鄭 屋 邨 , 翠 屏 邨 都 建 有 不 少 的 相 連 長 型 。 第1期重建成美如樓及美映樓,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單位類型由1/2人、2/3人、1睡房、2睡房、以至3睡房單位均有提供,其中美如樓更是罕見地擁有非構件式3睡房(3B)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
石籬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一)邨 石興樓
直至1990年代中期,香港房屋委員會開始「整體重建計劃」,而梨木樹邨的重建工程亦於1995年6月展開,將7至第14座分期逐步拆卸,而新建的和諧式樓宇於1996年-2005年8月期間陸續入伙。 至2020年11月,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正式宣佈,將在2022年12月拆卸重建石籬中轉房屋第10及11座,並於2020年12月8日起給予為期兩年的遷出期,可於2028年完成重建,共設2座高43層(不包括4層基座及1層避火層)樓宇,將提供2,600單位。 至於其他受影響住戶,就會在清拆時,獲安置入住屯門寶田中轉房屋。 石籬邨平面圖 及後,由於多數住戶已遷出,政府決定將剩餘30多戶未合資格分派公屋住戶的遷出限期,由2022年12月縮短至同年5月,並於7月就拆卸工程招標。
石籬邨平面圖: 重建
另外本邨第一期是寧峰苑,重建時已建成4幢康和一型大廈,因為已獲選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十一期甲的其中一個候選居屋,故此有關座數將在下方列出。 「房屋署圖則查閱網」是一個網上紀錄系統,讓已註冊的用戶透過互聯網查閱房屋委員會擁有和拆售物業的樓宇紀錄及訂購副本,例如:公共屋邨。 用戶須留意於使用系統瀏覽圖則及文件時,不能進行複製、儲存或列印。 因此,編輯軟件或應用程式的相關功能將不能使用,而在關閉「房屋署圖則查閱網」後,這些功能將回復正常。
石籬邨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各單元並由每3層的露臺式走廊連接每3層才有1個的升降機大堂及大廈公用設施(如垃圾房等)。 此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以減低罪案的發生,而開放式大堂也加強了自然通風和採光,各座各翼不同高度令立面更具特色,可以有助減省大廈建築成本及日後大廈設施運作成本。 石籬邨平面圖2025 而其缺點就是由每3層才設一個升降機大堂,要途經由九曲十三彎的走廊和樓梯,才能抵達家門,對於弱勢社群人士十分不便。
石籬邨平面圖: 石籬一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然 而 , 這 款 1P/2P 單 位 在 建 成 的 小 型 單 位 大 廈 中 是 較 少 興 建 的 。 原本政府決定把所有徙置大廈全部清拆,石籬邨第四型徙廈第10座和第11座也包括在內,計劃名為石籬邨5、6期。 及後,該等大廈亦在地下加裝大門鐵閘,亦是在東頭邨第22座清拆後,成為全港僅存居住徙置大廈的公共屋邨。 香港寬頻有限公司,總部位於香港,前身為於2012年5月由城市電訊所分拆的電訊集團。 可以為你提供新界 葵涌 石梨街12號石籬二邨第10座寬頻價錢以及覆蓋資料。
石籬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石籬(二)邨 石富樓
單 位 增 加 了 的 兩 個 房 間 , 其 實 就 是 一 整 個 四 方 廳 的 面 積 , 即 是 2B 單 位 石籬邨平面圖 是 由 兩 個 四 方 廳 再 加 上 石籬邨平面圖2025 廚 房 的 面 積 組 合 而 成 。 單 位 增 加 了 的 一 個 房 間 , 其 實 就 是 半 個 四 方 廳 的 面 積 。 還可以查看發車時間、線路詳情、班次等,實時掌握達到石籬(二)邨 Shek Lei Estate的時間。 若以單一屋邨計算的話,總人口約15,900人的石圍角邨則多於梨木樹三條屋邨當中的任何一條,成為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 香港電視網絡的開台大戲,由鮑起靜、夏雨、黃日華、唐寧主演的《歲月樓情》,以梨木樹邨第五座高層一單位作實境拍攝,而劇中主要場景都在邨內。
石籬邨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這 些 供 輪 椅 人 士 入 住 的 單 位 必 需 盡 量 靠 近 升 降 機 大 堂 , 方 便 輪 椅 人 士 出 入 。 另 外 , 經 改 裝 的 單 位 以 2P/3P 單 位 為 主 , 大 門 裝 有 斜 板 , 淋 浴 間 設 計 經 改 良 並 使 用 折 疊 式 趟 門 設 計 , 照 顧 輪 椅 人 士 的 需 要 。 除 此 之 外 , 所 有 小 型 單 位 內 的 設 施 亦 考 慮 到 長 者 的 需 要 與 及 使 用 時 的 問 題 而 設 計 。 在 洗 手 間 方 面 , 地 板 舖 設 防 滑 地 磚 , 水 龍 頭 採 用 推 桿 式 設 計 , 天 花 板 裝 有 晾 衣 架 , 高 度 較 低 的 洗 手 盤 等 , 另 室 外 亦 裝 有 一 個 晾 衣 架 。
石籬邨平面圖: 樓宇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民坊」接手後,商場部份於2020及2021年間陸續進行翻新;一期街市部份於2020年7月1日起關閉翻新,並於旁邊貨車落貨區設臨時街市,10月9日街市翻新完成重開。 石籬邨平面圖2025 石梨街10號1967年所有樓宇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
石籬邨平面圖: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而最大的開放空間是運用於社區設施方面,並藉此提升居住環境質素及讓住客生活於寬敞和舒適的環境之中。 安蔭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全邨所有樓宇劃為一個選區,隸屬於葵青區議會安蔭選區,現任區議員為民主黨成員梁永權。 2015年7月22日,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稱早前在石硤尾邨中2012年重建完成的第二期及第五期中,抽取6個樣本化驗,其中第二期美亮樓3個單位的4個水辦含鉛量超標,最嚴重的水辦更錄得每公升含87微克鉛,超出世衞標準7.7倍。
Paul Selinger的赤誠之心令樊樂怡深受感動,她希望讓更多石籬人、香港人知道,香港曾經有這位默默付出、盡心盡力為香港創造了美麗遊樂空間的偉大藝術家。 近日,她的研究成果——《香港抽象遊戲地景》一書出版,詳細記錄了石籬遊樂場和多個本地遊樂場的故事,並嘗試梳理遊樂空間、國際潮流以及本地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以填補了遊樂場在本地史中的空白位置。 一期:位於圍乪街6號,於1993年落成,樓高4層,包括停車場、社福機構設施,及位於地下的街市。 街市內設有多間南亞布藝店和裁衣店,在香港的南亞社區中遠近馳名,吸引遠至元朗、馬鞍山的南亞裔人士光顧。 石蔭邨本身設有一間私營合約安老院,位於禮石樓地下(部份)至三樓。 另外,石蔭邨東面的石蔭東邨開設了香港小童群益會的青少年中心;而安蔭邨則開設了香港佛教聯合會的長者中心和香港聖公會的護理安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