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工作自2023年1月中旬起利用共96晚非營運時間共約264小時完成兩個階段測試,7月中旬起陸續更新列車及行車系統,第 3階段測試預計8月中旬完成[44]。 行政長官賀一誠同日出席澳門立法會答問會時表示,指政府下一步會研究在不同轉乘站增設多些巴士專線,相信媽閣線在2023年12月通車後,開通連接關閘及青茂口岸等巴士專線以解決部分旅客出行問題[45]。 交通事務局於2023年9月回應澳門立法會議員羅彩燕書面質詢時表示,會研究在不同轉乘站至口岸開設巴士專線,如媽閣交通樞紐至關閘或青茂口岸,以解決部分旅客的出行需要,提升整體乘客搭乘體驗[46]。 2012年5月22日,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西灣大橋下層通道改善工程的細部設計已基本完成,政府跨部門聯合組成的西灣大橋跟進小組作出審核。
2019年8月30日,對於有報道引述大橋總設計師表示,擔憂有關計劃影響大橋廂樑結構安全。 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有關內容純屬流言,政府早於2010年6月已就西灣大橋設計標準作出說明,指在興建西灣大橋時,已具前瞻性地考慮到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為未來在大橋行駛輕軌時的建設需要作出基礎設計預留。 而根據合同要求,輕軌列車及系統供應商需要因應所採用列車及系統的特點,就西灣大橋下層通道提供改善工程方案,以確保輕軌能夠在西灣大橋內安全及良好運作;有關改善工程方案並已由獨立審查單位完成安全驗證[56]。
小泉居氹仔: 小泉居 信達廣場
新出入口建成後與未來輕軌車道及走道平台等的設置作相互配合,滿足輕軌的運營需要;另一方面,西灣大橋下層通道亦能更直接地連通至東亞運圓形地,改善颱風期間使用下層通道車輛的通行環境[10]。 2009年10月17日,運輸基建辦公室公佈《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當中調整輕軌一期澳門半島線走線,擴大媽閣站規模和調整為地底站,而媽閣至南灣湖的軌道會採用隧道方式興建。 取消轉入原媽閣政府船塢的轉彎架空軌道改以直線形式在媽閣外圍連接澳門至氹仔的線路,以此保護澳門歷史城區之景觀[8]。 2006年,澳門政府根據香港地鐵公司的顧問研究報告以及公眾諮詢的意見,發表《軌道捷運系統深化研究》方案。 採用完全架空的輕軌方案,當時預留西灣大橋下層將輕軌連接澳門半島及氹仔。 2007年公佈的《澳門輕軌系統優化方案2007》中,澳氹跨海段建設維持不變。
- 台北小泉居(Cafe E.S.kimo),簡稱小泉居,是澳門首家台式飲品食店,於1997年在賣草地開設第一間分店,其後每年均在澳門每個地區開設分店。
- 2019年8月30日,對於有報道引述大橋總設計師表示,擔憂有關計劃影響大橋廂樑結構安全。
- 2023年8月11日,延線連同氹仔線全線開展列車及系統總測試,以及預試營運等。
- 根據運建辦聘請的奧雅納公司所做的研究,西灣大橋有八條拉索需要更換;而龐巴迪──中國路橋公司按照中國標準所作的研究,大橋所有的拉索都需要更換[50]。
三名議員均表示氹仔線工程延誤讓人擔憂,建議改為興建“環城單軌列車”舒緩澳門半島交通壓力[24]。 2014年初,政府提出輕軌一期(澳門半島線)南段路線三個方案並計劃進行咨詢,期間需改動媽閣站的設計[13][14]。 小泉居氹仔2025 而政府資深顧問技術團隊早前啟動前期地質勘探工作,藉以收集新城填海區的土質數據資料,為走線評估作準備[15][16]。 2023年10月20日,另一條主要輕軌路線澳氹東線正式動工興建,媽閣線測試工作及預試營運已於日前順利完成,並移交至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按計劃在2023年底前開通[47]。 2021年4月,首階段工程完工,包括拆除大橋下層東箱及西箱外側車道的瀝青路面及兩箱北端連接媽閣站隧道之分隔牆、安裝車道防撞欄及指示牌等工作,車輛隨後將改用內車道行駛[32]。 2015年6月,為配合媽閣交通樞紐及媽閣站興建,對開一段西灣湖景大馬路進行改道工程,工程包括鋪設雨水和污水下水道、重鋪路面、安裝交通標誌等,行車路面會以瀝青混凝土鋪設[20]。
小泉居氹仔: 工程建設期間交通混亂
2010年6月18日,建設發展辦公室及運輸基建辦公室對此表示關注,重申特區政府在任何共公工程皆抱著負責任態度,在開展任何公共工程時,會以保障市民的安全為首要關注點,而西灣大橋從建造到使用近八年以來並未沒發現結構上存在問題。 而未來輕軌系統進行建設時,必須要配合經過國際公開招標所甄選的列車型號和規格,在大橋原有的基礎設計上進行調整和修繕[51]。 2009年,「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行車物料及系統」採購進行國際公開招標,並於2010年4月展開開標和甄審的工作。
線路全長約3.4公里,原本作為澳門輕軌第一期全線工程連接澳門半島至氹仔的一部分,但由於澳門半島線北段和南段走線引起爭議,導致出現「胎死腹中」的傳言[1],而在延線延設前西灣大橋輕軌行走安全問題引起社會關注,再加上不斷有社會人士要求優先興建輕軌氹仔延伸媽閣。 最終於2015年11月正式落實優先興建,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發表的2016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重點上表示政府已着手準備將輕軌服務延伸至媽閣站,並爭取及早啟動相關建設工作[2][3]。 小泉居氹仔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西灣大橋總設計師徐恭義對改動西灣大橋原有設計佈局感到詫異,擔心破壞了原有結構的完整性與設計的合理性,曾向當局提出口頭及書面反對意見,惜至今未獲回應。 2015年又透露,將開展西灣大橋下層通道的改善工程,將每側廂樑內原有預留輕軌使用的位置與應急車道互換,意味着完全更改了大橋原有的設計佈局。
小泉居氹仔: 台北小泉居優惠
而隨著媽閣站延線開通象徵輕軌服務延至澳門半島,另計劃短期內理順附近巴士路線服務[42][43]。 2014年4月,時任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表示,他理解社會現聚焦輕軌建設的時間性。 小泉居氹仔2025 小泉居氹仔2025 而時任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李鎮東表示,由於澳門半島線南段的不同方案亦會影響媽閣站的接入點,若現階段不考慮未來走線,媽閣站有可能在興建期間需要修改設計甚至拆卸,並沒有忽視相關站點的重要性[17]。 2013年12月,離島社區咨詢委員會會議上,有委員提出氹仔段輕軌可先連接至媽閣,方便居民前往澳門半島。 而早前運輸工務司表示政府不排除輕軌採取“分段走”方式,即較早建成的氹仔線首先營運,澳門則完成外圍技術分析再決定。
- 2015年6月,為配合媽閣交通樞紐及媽閣站興建,對開一段西灣湖景大馬路進行改道工程,工程包括鋪設雨水和污水下水道、重鋪路面、安裝交通標誌等,行車路面會以瀝青混凝土鋪設[20]。
- 45億元預算包括媽閣站的建設、連接氹仔和媽閣的路段、列車及系統設備[28]。
- 測試工作自2023年1月中旬起利用共96晚非營運時間共約264小時完成兩個階段測試,7月中旬起陸續更新列車及行車系統,第 3階段測試預計8月中旬完成[44]。
- 而建造大橋時沒有考慮到承載量,該大橋設計師亦多次向政府提出口頭與書面的反對意見,遺憾的是,政府依然一直未有正面回應及解釋[58]。
- 2009年10月17日,運輸基建辦公室公佈《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2009興建方案》,當中調整輕軌一期澳門半島線走線,擴大媽閣站規模和調整為地底站,而媽閣至南灣湖的軌道會採用隧道方式興建。
由於富有台灣的特色,而澳門部份青年人熱愛台灣文化,加上食物及飲品適合大部份澳門人口味,令到小泉居成功經營。 業務創辦人張衛峰在聖若瑟教區中學校本部高中畢業後到台灣繼續其學業,在學期間吸取了台式飲品的經營,於是在回澳開設第一家分店,位於賣草地,名為小泉居,成為全澳首間台式飲品食店。 小泉居氹仔 Eskimo是澳門早期的台式連鎖店,營業至今,食物種類挺多的,有飯、拉麵、小食及台式飲品。 由於在首間分店的成功經營,於是陸陸續續在澳門其他的地區開設分店,例如有新口岸填海區、中區、黑沙環等地。
小泉居氹仔: 台北小泉居餐廳內大家應如何減少社交接觸?
傍晚繁忙時段由離島經西灣大橋往澳門內港方向車輛較多,西灣湖景大馬路進入河邊新街一段堵塞嚴重,施工現場維持兩線行車,但因路面收窄,媽閣總站部分巴士泊位與行車道並無分隔,巴士離站時與其他車輛爭道,電單車穿插其中,路面情況混亂,險象環生。 同時因現場路段有不同程度損毀,對電單車駕駛者存在安全隱患,車輛進入改道路段時需留意路面情況及以安全車速行車[60]。 2022年10月,第二階段工程完工,原來西灣大橋下層緊急行車通道(包括澳門側及氹仔側)四個出入口停用,由位於媽閣交通樞紐南側和東亞運圓形地北側的新出入口取代[34]。 2016年10月,在澳門立法會舉行全體會議上,三名議員包括高開賢、鄭志強、崔世昌均要求停建輕軌澳門半島線,將氹仔段連接至媽閣站為止(即現時延線)。
小泉居氹仔: 小泉居 氹仔泉福店
而建造大橋時沒有考慮到承載量,該大橋設計師亦多次向政府提出口頭與書面的反對意見,遺憾的是,政府依然一直未有正面回應及解釋[58]。 2023年8月11日,延線連同氹仔線全線開展列車及系統總測試,以及預試營運等。 在測試進行期間,列車和車站的顯示屏及廣播系統新增媽閣站,在進行有關工作期間會有相關的告示或臨時標識。
小泉居氹仔: 工程影響
2010年6月,工程界與西灣大橋總承建商對西灣大橋設計是否適合舖設輕軌引發爭議,並引起時任澳門立法會直選議員關翠杏提出書面質詢[49]。 在澳門建造商會一個專題講座上,宏信亞洲顧問公司總經理山度士(Herder Santos)表示,根據投標的要求對於輕鐵系統運作和輕鐵對橋樑有何影響作了深入研究,發現較大的問題是西灣大橋的鋼斜拉索不符合中國的標準。 他表示,競投建造輕鐵系統的標書包括兩部分,一是提供車卡和系統,與該公司合作投標的是世界三大輕鐵系統提供公司之一的加拿大龐巴迪公司;二是對西灣大橋的加固。
小泉居氹仔: 小泉居
2016年2月,運輸基建辦公室表示媽閣站設計工作當時進行中,期望年內完成設計並招標[22][23]。 2015年11月中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發展新一年表示已著手準備將輕軌服務延伸至媽閣站,並爭取及早啟動相關建設工作[21]。 2017年11月,媽閣交通樞紐旁的媽閣站第一期工程正式動工,但未能於2019年由氹仔延伸至該站,政府當時未有對媽閣站設完工期限[26]。 2016年11月,第四任行政長官崔世安表示,待輕軌氹仔線完工後,將考慮興建延線到媽閣,而詳細方案會由司長及負責部門研究清楚再向外交代,當時延線工程在2024年完工[25]。 2017年2月14日,澳門聖地牙哥古堡酒店宣佈因應延線、媽閣交通樞紐和媽閣站工程噪音影響,導致入住率大跌,而迫於該年3月起暫時結業。
小泉居氹仔: 興建過程
運輸基建辦公室代表回應稱,正與相關顧問公司研究分析,當時未有答案[11]。 建造工程於2018年5月9日進行公開招標,包括興建輕軌隧道、緊急行車通道及車站,最長工期為1,331個工作天,其後於2018年8月正式動工興建[4],2023年3月,媽閣站主體工程完工[5],並開展列車動態測試[6]。 2023年8月11日起開展氹仔線全線列車及系統總測試,以及預試營運等[7],目前預計於2023年12月15日或之前通車。 2013年3月, 西灣大橋下層通道新出入口建造工程前期工作大致完成。 小泉居氹仔2025 在樓板移除後,將在此開口處建造一段長約200米的坡道,連接西灣大橋下層通道及東亞運大馬路。
小泉居氹仔: 氹仔舊城區台北小泉居
2018年12月17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當氹仔線通車後,下一步計劃開展該線延伸媽閣站的工程,工程預算不超過45億元,保守估計2024年會完成工程並投入營運;但假如事情順利的話,或者2023年亦可完成。 45億元預算包括媽閣站的建設、連接氹仔和媽閣的路段、列車及系統設備[28]。 小泉居氹仔2025 小泉居氹仔 2015年1月,作為澳門輕軌澳門半島線首個相關工程— 小泉居氹仔 “媽閣交通樞紐建造工程”正式動工[18]。 小泉居氹仔2025 2021年4月中旬,下環坊會批評媽閣站周邊工程工期延誤對交通做成混亂,已鄰近的媽閣巴士總站至西灣大橋落腳點西灣湖景大馬路圍堤加固工程延期完工,加上輕軌媽閣站工程與媽閣交通樞紐連接部分工程同時進行中,工程施工對交通的影響仍將持續一年多[62]。 2017年12月下旬,媽閣站興建工程展開,由西灣湖景大馬路往河邊新街方向近媽閣總站一段有臨時改道措施,該方向交通運作維持兩線行車,惟因與巴士線站並無分隔,繁忙時段顯得混亂。
小泉居氹仔: 餐廳廚房內台北小泉居應如何確保食物衞生?
澳博常務董事梁安琪澄清並證實有關消息,強調工程令酒店生意雪上加霜,故決定暫時停業直至工程結束[67]。 不少旅遊界人士和本地居民對停業表示失望,對澳門旅遊業而言做成負面影響[68]。 2022年10月5日,公共建設局表示,媽閣站主體建造工程由於受COVID-19疫情影響,竣工日期由2022年11月延至2023年3月,但政府強調會按之前的目標在2023年通車[63]。 2023年11月15日,行政長官賀一誠出席澳門立法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2024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答問會,媽閣線將按計劃在同年12月開通,正籌備於媽閣站旁的媽閣交通樞紐設轉乘或專線巴士接載乘客到關閘或外港客運碼頭[48]。
小泉居氹仔: 餐廳推薦:
2019年8月25日,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在當選後出席侯任人記者會,他承諾輕軌氹仔線接駁到媽閣站計劃2023年完工,一定在他的五年任期內完成[30]。 2019年3月上旬,配合延線和媽閣站工程,市政署將西灣湖水位降低至1.7米(正常水位約2.4米至2.5米),為期約兩週。 市政署將密切留意降低水位後的水質及生物情況,並加強湖區的清理工作,工程完成後將恢復水位至正常水平[29]。
部分路段雖然維持兩線行車,但行車路面收窄,不少駕駛者反映行車不暢順,尤其上下班高峰交通擠塞。 小泉居氹仔 加上不少大型工程車出入,除了容易遮擋駕駛者視線,路面亦凹凸不平,存在安全隱患。 部分工程竣工期以年計,市民只能期望政府完善路況,抓緊工程進度,工程盡快完成後紓緩該區交通困局[61]。 2015年5月11日,運輸基建辦公室代主席何蔣祺出席澳門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多名議員關注輕軌澳門半島段建設與氹仔段連接問題。
小泉居氹仔: 相關爭議
而有關改善工程作為2011年3月所簽訂的“澳門輕軌系統第一期行車物料及系統”供應合約的其中一部份,工程包括改善排水、電力及抽排氣系統,遷移防撞欄、建造走道平台、安裝車道路軌及供電軌、優化下層通道出入口條件等[53]。 小泉居氹仔2025 沿西灣大橋下層通道設置的輕軌行車系統已完成安裝,正開展列車運行測試工作。 列車測試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媽閣站及西灣大橋下層通道,第二階段將延伸至海洋站,第三階段為全線範圍[37]。 另外,列車操作服務已判給予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價格為澳門幣500萬元,由2023年1月11日至10月31日[38]。
”,內容指出媽閣西灣一帶受媽閣交通樞紐及輕軌站主體工程,以及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曠日持久影響較大,行車路面多次調整,令周邊以至往來西灣大橋交通常受影響。 小泉居氹仔2025 運輸工務司司長指由工務局負責的鄰近西灣湖景大馬路堤圍加固工程成為運輸工務範疇超過一億工程中延誤之冠。 雖然疫情影響屬不可抗力,但工程是為配合整體防災減災工作開展,風雨季將至,未知能否趕及完工,減低風暴潮對堤圍的損害。
透露出爲保障輕軌列車穿行西灣大橋下層的安全,將原定靠內的軌道改爲靠外,即將現時颱風期間供輕型汽車行駛的原左側通道供輕軌行駛,而當時位於右側現有的軌道則改爲供輕型汽車行駛。 大橋下層共設四條車道,原定往返的輕軌走裡面兩條車道,但為配合輕軌行走,需更改至走外面兩條車道,故政府正在更新管道、消防及抽排氣等。 因應日後兩條私家車道改為靠內,氹仔段近迴旋處亦正調整行車道,設置疏導車輛緊急出口[54]。 2014年1月,時任運輸基建辦公室主任李鎮東表示,媽閣站處於設計階段,受澳門半島線整體走線左右,落實無期,率先對接機會甚微。 而連接媽閣的路線首要完成輕軌站和旁邊的交通樞紐,相關建設會受澳門段走線影響,因此在2014年內先展開媽閣交通樞紐和媽閣站的設計工作[12]。 2012年12月8日,西灣大橋氹仔端中央分隔帶開展道路建設工程,為大橋下層通道開闢新緊急出入口,藉以優化下層通道的交通配套,並配合輕軌日後的運營需要。
小泉居氹仔: 小泉居 氹仔威翠店
根據運建辦聘請的奧雅納公司所做的研究,西灣大橋有八條拉索需要更換;而龐巴迪──中國路橋公司按照中國標準所作的研究,大橋所有的拉索都需要更換[50]。 2023年6月5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出席澳門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表示,當時媽閣站延線測試工作順利,爭取在同年年底開通[40]。 而部分服務由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但未有考慮設與巴士轉乘優惠;另由於澳門特區政府與港鐵公司簽署的氹仔線營運合同至2024年尾結束,因此延線暫時由港鐵(澳門)營運[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