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行為計畫論帶入CPR教育策略中,要達成「施作CPR行為」需要建構「施作CPR的意圖」,其中我們非常注重透過指導員分享自身的經驗讓學生了解民眾是在EMS系統的協助下進行急救,而非需要獨當一面,來建構自我信心,成為能伸出援手的人。 和很多救護技術員一樣,我是在3年多前為了複習EMT(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單項技術操作,才開始接觸「安妮怎麼了?」急救教育平台。 安妮不只有EMT、全民學急救的影片教材外,也有翻轉教育課程、倡議行銷的專案規劃…等內容。 但如果要更聚焦地說安妮在做什麼,我覺得「急救教育研發」會是最貼切的回答,因為他們做了很多不同於過去的急救教育模式,也顛覆我對急救教育的思維。 「安妮怎麼了?」是由救護技術員、醫師、影像製作及行銷專業人士組成,希望透過跨領域的團隊,以深入淺出的教材,建構新世代的急救教育。 安妮怎麼了課程 創辦人楊翔文,更認為每個人都是緊急救護系統中的一環,全民都需學急救,才可自保和救人。
地方創生 、本土文化 莊凱詠對於台灣的在地故事特別感興趣,於2014年研究所還沒畢業就開始他的創業夢,著手改造位於新竹大山背的廢棄小學,以「大山北月」的新形態重新出發,希望透過新創意活化舊校舍。 教育 、偏鄉 政大中文系畢業後,在出版社當了兩年編輯,發現教育對於一個孩子的思想、品德塑形之重要,她決定要先投入教育現場。 從偏鄉的代理老師開始嘗試,每天5點半起床,從台北開車前往桃園復興鄉山區,開始一段奇幻的旅程。 記得在面試時,《火神的眼淚》正紅,安妮團隊也順勢問了我的想法,當時我毫不遲疑回答我的見解,然而在實習過程我才慢慢發覺,「臨床」是救護醫療的基礎,加強自己「深度」的同時,藉由其他外在資源拓展「廣度」也是不可或缺的。 前四週,每週有2篇指定閱讀的文獻,主題分別為CPR教學和線上指導CPR(DA-CPR, Dispatcher-assisted CPR)的臨床研究,並在隔週報告。
安妮怎麼了課程: 相關連結
但在急救領域中啟蒙楊翔文的關鍵,是一堂大學時叫做「民眾基本救護」的選修課。 在課堂中開始接觸了急救的相關知識,且該堂課在學期末提供了實習的機會,可以跟著消防局救護車去認識急救現場的樣貌。 他和我們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少,他開始逃課,通宵玩遊戲,不修邊幅,覺得生命沒有意義。 安妮怎麼了課程 測驗隔天中午前需將教具寄回,我們確認收到會再寄送「CPR+AED合格證書」,教具寄回郵資由學員負擔。
- 但如果你需要考取證照,我們需要透過這個課程網站來確認你的學習成效(包含看完影片以及通過測驗)。
- 從那一刻起,他也開始有了「急救就是在某個時間,你去做某件事情,就有機會去改變他的一生、他的家庭、他的一切」如此的想法。
- 定期舉辦教師工作坊,提供國高中健康教育(健康與護理)老師,最新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並透過教具支持,讓老師可以在校園實踐高品質課程。
- 起初的拍攝內容可能只需要和一個訓練單位合作,就能夠借到足夠的器材,但到了後期的拍攝,因為內容層級越來越高,可能必須要同時跟七、八個訓練單位合作,才能夠湊齊拍攝需要的器材。
- 影片利用情境劇的方式,讓觀眾了解到急救的正確步驟以及程序,讓真正面臨狀況時,可以能夠有最直接的作為。
- 一個星期天,我、西蒙和米歇爾決定不上教堂,改去參加見證人的聚會。
- 「我都可以在YouTube上學煎牛排了,我就不能在上面學(緊急醫療救護)技術類的東西嗎?」畢業後從事影音相關工作的楊翔文,不禁這麼想。
最後楊翔文也到處找資源湊成200萬元,成功啟動「全民急救3.0」計畫。 教育 、運動 美式足球帶領他進入哈佛大學擔任跑衛,畢業後加入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 現今法規規定進出人數較多的場所就需要配置AED,如捷運站、百貨公司、學校、運動中心…等,可以於「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查詢。 安妮怎麼了課程2025 有時候會的,但面對心肺功能停止的病患,提供血液循環是當務之急,如果沒有施行CPR存活的機率將會大幅降低。 肋骨是走在一個軌道中,即便斷掉,也不會亂跑,造成內臟傷害的機率極低。
安妮怎麼了課程: 深入認識 安妮怎麼了?
後來楊翔文在參加救護技術員的課程時,他發現了急救領域當中卻乏有效的學習方式,像是急救員有很多需要技術類型的操作,但當時的救護員卻只能夠看課本的文字、照片來學習相關技術,很多細節也沒有辦法好好表示,這也讓他了萌發了將急救框架變成影音的念頭。 讓大家都能理解到自己在急救系統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以及了解到自己所能夠做的事情。 年齡一個月以上即可使用AED,大多數的AED都有小兒模式,當病患小於8歲或25公斤時,應切換至小兒模式,不同機型有不同的切換方式,比較常見的方式為更換小兒貼片,但仍有許多其他方式,例如:切換撥桿;貼片建議可採前胸後背貼法,除此之外其他操作都是相同的。 安妮怎麼了課程2025 如該AED沒有小兒模式,採用成人模式操作也是可接受的,雖然電擊能量較大,但面對正在亂跳或顫抖的心臟,即時的電擊是刻不容緩的。
沒多久,公司一位董事見他工作態度良好,為人可靠,表現出基督徒的品質,就把他升為主管。 不過更重要的是,他愛妻子珍,是個稱職的丈夫,也是三個孩子的好爸爸,是尼日利亞的拉各斯耶和華見證人會眾中盡責的長老。 尼日利亞分部請我去探訪所有來自貝寧的見證人,接著我獲派做分區監督,探訪幾群約魯巴語會眾,後來說貢語的會眾也由我去探訪。
安妮怎麼了課程: 希望打造全民普及、自由學習的急救教育平台,讓更多人、更容易、更快速,學習急救知識!
民視新聞/黃毓倫、羅執中 安妮怎麼了課程2025 新北市報導新北市政府主辦全國最強商科競賽,今年有175所學校,來自全國745名頂尖好手,同場競技,比賽結果出爐,市長侯友宜出席頒獎典禮,鼓勵學生勇於築夢,精進專業技能。 在這次的採訪當中,看到了安妮怎麼了團隊、楊翔文先生賦予了急救一個新的面貌,顛覆了以往對於急救較為生硬的刻板印象。 從近年發生藝人的身體不適的事件,我們可以發現急救仍有不可被忽視的重要性。
安妮怎麼了課程: 安妮怎麼了 讓急救教育結合創新影音(校園記者投稿)
不僅如此,在拍攝時,團隊講究真實情境的模擬,除了拍攝場景多用路邊、公園等生活場域,並設計現實生活裡可能發生的急救情境,讓民眾碰到緊急情況時,可以減去經驗轉換帶來的麻煩。 像團隊就有拍攝過,孫子與阿嬤在路邊散步,阿嬤突然昏倒的情境。 影片中結合真實的道路場景,在教學時也並非是要求觀眾記住傳統「叫叫CD」的口訣。 在團隊所做的輔助醫療當中,又分別為兩個部分,民眾與專業人士,兩者的教學方針有所不同,在課程設計上也需要客製化量身打造。
安妮怎麼了課程: 教育、運動
創辦《安妮怎麼了?》,讓楊翔文的人生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雖然曾遭質疑不專業,甚至被醫事人員當面嗆聲:「救護員就是個職能訓練,他們什麼都不會!」他仍把每一次當成溝通、解釋的機會,讓大家明白救護員在做的事。 想起大三時期,正讀土木系的楊翔文選修「民眾基本救護」,一次見習下,他跟著救護車出勤,是一位50歲的中年男子用餐時突然倒地,女兒見狀報案,他和救護員到現場進行急救後,將父親送入急診室,卻只見女兒癱軟跪地、放聲大哭。 不會有太多情緒、外界的因素,就是將內容、程序好好地講清楚,讓專業人士在未來應用時有一個很明確的程序可以遵行。 收到課程E-mail後請回信或line附上安妮學校線上完課證明,且三天內匯款後以官方Line告知帳號後5碼,經核對無誤即完成報名。
安妮怎麼了課程: 教育
「安妮怎麼了」成立四年,楊翔文最常被學生問到「如果是墜樓能不能做CPR?」、「如果是溺水能不能做CPR?」楊翔文表示只要患者呈現「無意識且沒有正常呼吸」,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就可以施作CPR,不管是車禍、被電到、噎到……都一樣。 「意圖是可以被建立的,而且急救者並不需要獨當一面,身邊的人提供即時協助是無可取代的!」楊翔文指出,其中「自我信心」是最需被建構的面向,能使人們在呼吸、心跳停止後4-6分鐘內,不因退縮而錯過急救的黃金時間,搶救病患生命。 對此,楊翔文表明,想要誘使一個人伸手急救,需要有「知識技術的擁有」、「現場環境」及「意圖」的動機,其中「意圖」是楊翔文覺得最重要的關鍵因子。 當民眾面臨突發狀況時,經常會產生不知所措、愣在原地,不敢上前急救,通常是因為大家預期會專業人士會出來幫忙,或懷疑自己能力,擔心幫忙了以後,別人會認為不夠專業。
安妮怎麼了課程: 全民學急救(完整版)— 團體報名
社會 、居住正義 打造全台灣最具代表的共同生活空間,結合居住、共同廚房、交誼、展演、咖啡酒吧等,不止提供住戶使用,也向非住戶、附近社區開放。 國際參與 、數位外交 、社群 「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價值,網路就是最快的方法。」 蔡英文與印度總理莫迪的奶茶乾杯圖,是怎麼受到印度媒體關注的? 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發起創新的社群行動,分享如何以網路作為公民外交方式,至今累積超過20000名粉絲,活躍於國內外50+家媒體,為台灣的國際外交打開新的可能。
安妮怎麼了課程: 相關節目
另一方面,台灣的緊急醫療救護證照,除了EMT-1、EMT-2以外,還有最高級的EMTP。 比起EMT-1的40小時、EMT-2的280小時,EMTP的上課、受訓時間是驚人的1280個小時。 如果用周間休假的時間上課,全部上完也要8至10個月的時間,而且很少開課,想上也不見得有得上。 當年楊翔文才大三,正是求學時光最輝煌的日子,也是投身緊急醫療領域的起點。
安妮怎麼了課程: 服務項目
我們相信這是一場長期的社會行動,透過同理與感受,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起了漣漪,慢慢地我們相信的那句「All dreams are 安妮怎麼了課程2025 created equal」會在台灣社會上實現。 本頁面呈現EMT的單項技術,分為「呼吸道」、「呼吸」、「循環」、「失能」、「曝露」、「輔助評估」、「藥物給予」及「其他」八類,這些技術將會在「作業流程」中組合使用。 另外楊翔文,也想辦一場活動,讓救護員可以免費邀請自己的好朋友、爸媽、甚至心儀的異性參加,並且讓救護員們分享自己的專業。 安妮怎麼了課程 若讓更多人明白緊急救護在做什麼,才能徹底改變緊急救護的整體環境。
安妮怎麼了課程: 緊急救護零距離──《安妮怎麼了?》 創辦人楊翔文
現在,在學校教育及各種政策落實下,楊翔文觀察到,會做且敢做CPR的民眾也越來越多,這項技能不管用不用得上,仍需要定期複習。 在一次的晚餐時間,一位爸爸在餐桌旁突然倒下,女兒見狀後替爸爸報案。 他看見了,當那位父親被送進急診室時,他的女兒在外頭開始崩潰大哭,甚至腳軟跪了下來。 如今,孩子整個人都大變樣了:不但愛學習,而且還是個超級小暖男,以前我們那種親密無間的感覺又重新回來了。
安妮怎麼了課程: 相關文章
隨著長時間投入,「安妮怎麼了」的YouTube頻道訂閱數也逐步攀升,與影片品質成正比,原先每分鐘近萬元的影片成本,如今躍升至一隻影片成本約莫10萬元,甚至為了一道傷口而花費2萬模擬,影片越做越貴的背後,是「安妮怎麼了」想帶給民眾更多教學內容的真心。 「我從沒看過一個人崩潰,情緒這麼的大。」這畫面讓楊翔文十分震撼衝擊,成為他改變人生志願的契機。 隨後他加入台北市消防員志工,協助執勤、救護等工作,目前已有台灣最高等級的救護證照,他還是深感台灣救護醫療教育的不足。 「安妮怎麼了」創立初期雖經費不足,楊翔文仍積極找尋贊助,持續付出推廣;2019年,開始於嘖嘖募資平台上線,透過全民自發力量共募得104萬元,使緊急救護議題漸漸步入人們日常當中。 透過QCPR安妮的即時回饋顯示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的按壓狀況並改善達到課程目標,可以讓教具的功能發揮到最大。
安妮怎麼了課程: 什麼時代了,為什麼學急救還那麼古老?「安妮怎麼了」讓全民學急救
孩子復課後,根據醫生的建議:需要家長陪護在他的邊上,於是我開啟了在 UIUC的陪讀生涯。 在朋友的邀請下參加了當地的教會活動,學習查考《聖經》,但純粹把《聖經》當成一種知識來學習。 我的主觀想法是:我要把《聖經》弄清楚是怎麼回事以後,再來決定我究竟信仰什麼。 我堅信我一定要有信仰;正因為信仰對於一個人太重要了,所以不可以貿貿然就決定下來,我每一種信仰都要去了解清楚。 「緊急救護有點類似滅火器。」楊翔文舉例,在求學期間都會有人來教學、甚至讓你實際噴噴看,等你到真正遇上火警,才敢嘗試著救火。
安妮怎麼了課程: CPR技能需定期回校複習
安妮的團隊中目前有三位專職的人員, 只有楊翔文具有專業的 EMT-P 資格,但他們 的團隊曾在 2019 年開發過 12 個單元的急救 影片,將零散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統整梳理。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醫護領域的教學 只能線上進行,安妮所拍攝的教材影片,因應 時空背景的限制,提供額外的參考價值。 最近 安妮怎麼了上了一支支援馬拉松賽事救護的影 片,對於一般社會大眾的經驗而言不見得可以 做到身體實踐,但卻可以把救護這個議題用更 生活化的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讓大家願意貼 近救護醫療,進而產生接觸更艱深的專業知識 之契機。
急救教育課程師資由醫療指導醫師、緊急救護教官領導擔任,證照課程包括初級救護技術員、基本救命術及『安妮怎麼了』結合線上及實體的CPR課程等,也定期舉辦大型活動緊急救護研討會、馬拉松救護人員培訓課程。 因為在教育研發的工作上,能夠找到擁有急救知識又了解寫作的人才是較為稀少,多半也有其他的工作選項可以選擇。 因此團隊開始招募實習生做培育,挖掘在校園中對急救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知道如果在急救領域想要更深入,其實還有很多能力可以培養,或是開發原先就已有急救知識學生的興趣。 這樣的畫面,讓當時才21歲、未經歷練的楊翔文十分震撼,也讓他發覺,原來有適當的急救措施,可以改變一個人、甚至一家人的命運。 他回憶,當時正值晚餐時間,1名50多歲的爸爸在餐桌旁突然倒下,女兒見狀慌張報案,他與救護員趕到現場後緊急將該名爸爸送醫,而女兒也一同坐上救護車。 「你在某個時間、地點做對了某件事情,可能就可以改變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今年30歲的楊翔文,有著大男孩般的笑容。
安妮怎麼了課程: 接近擬真的經驗轉換 緊急救護不再遠在天邊
團隊課程專員陳鋇涵也提到,在不同的場域,團隊會和講師做規劃,再對客戶端說明,讓客戶理解到課程是非常「接地氣」的,像團隊有針對過重機訓練場等不同場域,來作客製化的課程設計,讓學員在參與完後可以實際發揮在他的場域中。 安妮怎麼了課程 團隊拍攝的過程也並非一帆風順,當中遇到了像是找不到示範人員、找不到拍攝相關器材等等問題。 救護技術員中分為三個等級,初級救護員(EMT-1)、中級救護員(EMT-2)、高級救護員(EMT-P),三個等級能施行的救護項目也有所差異,如初級救護員可以做病人生命徵象評估,中級救護員可以給喉罩呼吸罩使用,高級救護員能依預立醫療流程執行電擊術。
安妮怎麼了課程: 安妮怎麼了: 安妮怎麼了 讓急救教育結合創新影音
臺灣的救護醫療環境雖仍有許多需要克 服的著力點,相關資源有限,安妮怎麼了透 過較為生動活潑的影像縮減以往面授課程一 半以上的時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認為影音媒材對於學習來說是更有效率的工具,不論是用耳朵聽還是用眼睛看,都更有助於學習,好的影音媒材比起原始的面授教學,可以大幅縮短學習的時間。 因此楊翔文開始將當時自己所創立的影像創作公司,與急救知識作結合,產出急救知識的相關影片,也是現在的「安妮怎麼了」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