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作者門小雷熱愛鋼管舞,綜合數年學習此運動的經驗,加上到處收集最新穎的 Pole Moves,以一年多時間繪畫出 1085 個鋼管舞動作,並細心整理分類,讀者可以快捷查閱每個 Pole Moves,方便日常鋼管舞練習。 先看看畫集的介紹吧,門小雷和製作團隊接近用了一年半編繪,收錄鋼管舞中 1180 個不同舞步的畫作,當中也有一些亂入的架空動作,現在終於結集成書名為《THE BLISTER EXISTS》! 畫集定價 HKD $480,A5 size,1200 頁。 此外,她近年也為小說、唱片等繪製封面插畫,並與室內裝潢及時裝品牌等諸多領域合作,活動領域相當廣泛。 在網路上,她的Instagram追蹤人數將近七十萬人,其中追蹤者來自世界各地,包含美國、日本、香港、台灣等,可看出她跨越國界的畫作魅力。 門小雷,是近年香港、亞洲最具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插畫家與漫畫家之一,近年也為小說、唱片等繪製封面插畫,並與室內裝潢及時裝品牌等諸多領域合作,活動領域相當廣泛。
- 其後出版《KYLOOE tome2 – Green Tunnel》。
- 另外就是從三年前開始我有與代理商簽約做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輿論領袖)的工作。
- 門小雷:直今,夢境仍然是我的重要靈感來源,去年出版的漫畫《藻與浪與無限》也有不少畫面源自夢境。
- 有時因為身體疲累不想畫,但在腦海中仍然會在摸擬畫畫,相信喜歡畫畫的人都是這樣。
- 門小雷:我認識了十多年的朋友野村麻里小姐(也是《SISTERHOOD》的編輯之一),她在很久以前已經希望我的作品可以在日本發表,可是當年我的能力還很不成熟,大概無法追上日本漫畫連載的節奏。
- 展覽名為“SCENT OF HONG KONG”, 是一個關於香港風貌的作品展。
“繁花——金宇澄個展”將於2023年8月3日至10月29日在北京南池子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集中呈現金宇澄近十年創作的百餘幅原作,涵蓋其各時期各系列,大部分為首度露面。 三山五園是由暢春園、圓明園、萬壽山顧和園、玉泉山靜明園和香山靜宜園為核心的古代人居環境系統,是一片承載了特殊民族記憶的風景園林文化遺産。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門小雷的Instagram,就可以看到更多關於《The Blister Exists》的創作過程以及她其他的作品。 疫苗的安全性往往需要透過大型的臨床試驗來測試,通常在第三期臨床試驗會有較多受試者參與,因此,疫苗的安全性可以透過「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來了解。
門小雷展覽: 生活與休閒
門小雷:2004年由Natalie Portman主演的電影《CLOSER》影響我很深。 Natalie飾演的Alice正是我心目中最性感的女性,她是夜店的鋼管舞孃,但她不只是為了取悅男性,而是更自信的;就像:「我準備發出光芒了,你將會被我深深吸引」那種自信。 門小雷展覽2025 門小雷:從小到大都比較喜歡留意女性的線條,經常會有「啊!好美麗!」的感覺,就忍不住想畫下來。 特別喜歡的女性樣貌,大概是小松菜奈那一種吧,散發神祕感的女性很吸引。 門小雷展覽 最近很喜歡漫畫《明日同學的水手服》,是一個圍繞初中女生的友情故事。
- 熱愛鋼管舞的門小雷綜合數年的學習經驗,並四出收集最新穎的鋼管舞動作(Pole Moves),以一年多時間繪畫出1085個鋼管舞動作,並細心整理和分類,讓讀者可以快捷查閱每個鋼管舞動作,方便日常鋼管舞練習。
- 但畫水彩速度太慢了,不太適合記錄一剎那的靈感,用 iPad則可以更隨心記錄當時的感覺。
- 2013年1月獲邀參與第四十屆法國安古蘭漫畫節的開幕活動Concert de dessins,門小雷與香港漫畫家小克成為首兩位參與Concert de dessins的華人[3],此漫畫音樂會於6月份在香港、深圳及廣州再度公演。
- 門小雷的筆下的主角都是充滿魅力的女性,今次展出的畫作也不例外。
- 隨著時間看的東西愈來愈多,再也很難選擇「最喜歡」是誰。
- 此外亦為張藝謀電視山楂樹之戀繪畫宣傳用插圖。
- 另外,門小雷再次於香港發表漫畫作品《枕草紙》及《小雷的情書》,於漫畫雙週刊《熱血少年》連載。
- 這是一本門小雷如何成為「門小雷」的藝術畫集。
門小雷擅長繪畫人物,畫作肆意展現女體的美感,着重視覺意境與角色的韻味。 此外,因為受訪者家中有超過一半比例的孩童曾經歷過腸病毒感染,考量到腸病毒有極高比例是在學校等群聚場合感染. 進而造成幼兒園及托嬰中心等學前教托育機構需採取停課等相關措施,對於家長也可能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如工作上需要請假或須配合停課措施並待在家照顧孩子等,因此對於即將有疫苗上市的消息,多數家長也抱持樂觀的態度。 門小雷展覽 然而,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曾看過網路上關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的相關新聞;也聽聞過身邊朋友分享家中小朋友感染腸病毒,但很快就復原的例子。」究竟為什麼腸病毒會有重症、輕症之分?
門小雷展覽: 香港流行音樂不是「詞大於曲」,而是千「編」一律?
當孩子感染腸病毒時,父母最好多陪伴、多觀察,一旦出現重症徵兆,應盡快就醫。 腸病毒來勢洶洶,為了瞭解父母對於預防腸病毒的認知是否充足,以及是否具備相應的預防措施,本文與TNL Research關鍵議題研究中心合作線上問卷調查,進行進一步分析,及提供在施打腸病毒疫苗前家長必須知道的相關資訊。 門小雷:真心喜歡的事情不需要堅持,你自然很想去做。
其後出版《KYLOOE tome2 – Green Tunnel》。 三月份獲連卡佛邀請參與Create & Inspire系列為金鐘太古廣場連卡佛繪畫GIVENCHY及LANVIN櫥窗大型畫作。 也為黎堅惠小說作品《天空之鏡》繪畫漫畫內頁。 年底於中國全國出版《KYLOOE》卷一《憂鬱的蜻蜓》簡體中文版。 並於漫畫雜誌《繪心》開始連載《KYLOOE》卷二《Green 門小雷展覽2025 Tunnel》。
門小雷展覽: 腸病毒
楊並非抱住任何目的去觀察,唔係為咗畫一張畫而張望,所謂觀察係一種感受,感受停留喺腦海裡而,之後先畫出嚟。 門小雷展覽2025 呢個展覽,就好似跟隨住楊東龍嘅步伐遊走香港唔同空間、街道,大排檔廚房、露台嘅街坊,可以睇得出我地嘅香港,究竟呈現一個點嘅城市印象。 其中一本獨立出版的《#Me》非常迷人,每個女孩特寫肖像的隔頁,是關於那個女孩的小漫畫,都是女孩生活的日常。 起初,門小雷畫了些女孩子的日常瑣事貼在IG上,雖然是照著自己畫的,但有女性讀者留言告訴她:「Me!(我也是這樣!)」於是就成為作品標題了。 相隔兩年,Lil’ Ashes(也許現在大家會對他們的中文名「小塵埃」更有印象)終於推出了第二張專輯《A Little Louder》,並繼續與門小雷合作,找她為封面創作插畫,(不意外地)依然相當靚。
一首歌一幅插畫(另外還有樂隊成員的畫像,可看到雙眼特別有神的李一丁),畫作旁邊有 Sony 耳機和 DAP,大家可以慢慢欣賞音樂與藝術如何巧妙地緊扣在一起。 同場還有門小雷的鉛筆原稿,這個是大家買了 CD 門小雷展覽 也不能看到的。 前三個部分分別為“天子宸章”、“宮廷陳設”、“君子佩玉”。 遴選了包括乾隆御用寶璽在內100余件清代玉器,從宮廷玉器的用途、使用場景等視角較為立體地呈現乾隆時期的用玉文化。 第四部分“玉藝生活”為展覽特設的古今對話篇章,以當代的傳承表現今昔用玉風尚的承襲與創新。
門小雷展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同年6月於國內出版畫集《彩虹》、短篇漫畫集《666》、《Boom!邊走邊愛》及《裏裏外外》。 門小雷展覽 請好好珍惜「喜歡」這個感覺,「喜歡」就是做好每件事的最大動力。 門小雷展覽 現今有social media的互動,難免會因讀者的喜惡而影響到繪畫方向,但無論如何都要記住喜歡畫畫的感覺。 水彩比較像靜修,先要在工作枱佈陣,放好所有畫具,清楚自己將要畫什麼,然後專注一直畫。
門小雷展覽: 作品
本次網路調查期間為2023年6月5日~2023年6月12日,調查條件為25~40歲,家中育有2個月~未滿6歲的孩童,回收總樣本數401份。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半數(51.6%)的受訪者,家中孩童曾感染過腸病毒,可說是幼童家長夏日的心頭惡夢。 從前喜歡穿貼身的衣服和短裙,在街上的確會被不少猥瑣的目光凝視,那些並不是讚美的目光,實在也不太舒服。 另外因為我有很多紋身,經常會遇到一些陌生的中年婦女在旁對我指指點點,我想是她們接觸過的人很少,說不定我是她們見過最怪、最有趣的人了。 門小雷:我特別注意女生的眼睛,喜歡很長的睫毛,喜歡睫毛在太陽下打在臉頰上的影子。
門小雷展覽: 精選書摘
2009年參加法國科西嘉島漫畫節、東京設計節、台北與新加坡的玩具大展。 門小雷展覽2025 門小雷:直今,夢境仍然是我的重要靈感來源,去年出版的漫畫《藻與浪與無限》也有不少畫面源自夢境。 最常出現也最深刻是末日的夢,每次都是不同形式的末日,但感覺都很美麗,比起終結,更像是舊有的壞制度死亡,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
門小雷展覽: 漫畫家門小雷
最近有很多女生想做像這種KOL的工作,但說實話我不怎麼積極。 如果是要我推薦畫圖用筆的話我是很有自信啦(笑)。 而且漫畫、繪畫會一直流傳下去,但像這種工作等到我年紀大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留下來。 展覽展出楊近兩年嘅新作同多件近五年內創作嘅精選作品。 《日課》顧名思義,可以推想為藝術家每日嘅家課,仔細觀察周圍發生嘅事物,一切題材源於生活經驗。
門小雷展覽: 衝出本地東京辦個人展 漫畫家門小雷畫Vogue Hong Kong 封面 率先實測最新第四代iPad Air
女性垂下眼簾、眼睛隱約被睫毛擋住的神態有很多訊息,我可以想像她是一位怎樣的女性。 門小雷展覽2025 門小雷(英語:Little Thunder,1984年4月17日—,原名:鄭心菱),漫畫家,生於香港。 被按個讚也就是當時高興而已,但是現在有很多人看到追蹤人數減少、沒人來按讚時就會很難受。 本次展覽共徵集了100余幅軍旅和雙擁題材作品,擇優刊展了80幅,參展人員既有年近九旬的老將軍,也有剛剛入伍的新戰士;既有退出現役的老兵,也有屬地群眾書畫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