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1 – 油塘邨的項目編號「KL34RR」,代表是九龍第34個房委會項目,並按整體重建計劃興建;此編號在更改修飾詞為「RH」後,亦同時對應同一項目內的油美苑及油翠苑。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租住公屋數量每年設定配額,並設有計分制度,讓較年長的申請者獲優先編配公屋單位。 據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9年。
- 此類型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觀塘區及新界的葵青區 , 元朗區及沙田區,此型號可見於翠屏南邨、天瑞邨及長亨邨等屋邨,當中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是全港唯一採用相連設計的和諧二型大廈 , 而位於烏溪沙的利安邨是全港唯一一個全部採用和諧二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
- 此等項目的構件式單位的室內間隔與原來的構件式單位略有分別,廚房及浴室的牆壁採用主力牆或較厚的牆壁、而C及D型號單位的客廳窗旁更出現一道主力牆,使該牆與浴室後方的位置形成了半梗房狀態。
- 委員梁文廣表示,修訂不影響將公屋資源留給最有需要基層市民的原則,故委員一致通過收緊富戶政策,包括租戶須每隔兩年申報是否持續住在獲編配的公屋單位、有否持有物業,以及有否遵守公屋條款。
- 由於Y型設計的非標準大廈與1980年代後期興建的Y4型大廈一樣,可以盡取新建地盤的地積比率,因此在非標準設計大廈系列當中以Y型設計佔多數。
- 同時,構件式標準家庭單位亦與新和諧式設計一直被批評廁所門對大門的設計既不雅觀,又欠缺私隱問題,不過亦有人認為此設計可使廁所面向客廳的牆更實用。
- 根據房委會公布最新公屋輪候數字,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 5 年以上,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約 3 年。
可惜在2000年代初期,政府180度的政策改變被視為長遠住屋政策,而非短暫權宜之計。 從此公屋和居屋供應大幅削減,香港樓價一路飈升,大部分中低收入市民難住上資助房屋,「上車」又無望。 作為香港房屋市場最大的決策者,港府在房屋政策上實在責無旁貸,不能繼續放任住屋問題惡化。 受難以預料的客觀環境及港府對房屋計劃的方向變化影響,2000年代中期以後,隨着居屋和公屋興建量大削和停滯,加上私樓樓價和租金不斷上升,香港房屋問題再次加劇。 2006到2016年間,全港住戶「上車」自置資助出售房屋和私樓的比率平均下降了1和3個百分點。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單位多處裝上「晶片」
若房屋署發現不再符合編配公屋資格的申請者,以及沒有回應房屋署邀請以進行文件查核及/或詳細審查的申請者,房屋署將會取消其申請。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 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他引述房委會資料指,現時80多萬個公屋租戶中,逾50萬戶已居住逾10年,即已需要每隔兩年申報一次居住狀況,餘下的約30萬戶才受今次「加辣」措施影響,當局明言已有足夠人手處理新增申報和抽查工作。 房委會估計,上調1.17%租金後,加租金額介乎5元至66元,當中有4,000戶要加至61元至66元。 第二代和諧式大廈有:金坪邨、秀茂坪邨秀康樓及秀樂樓、翠屏南邨翠杭樓、翠杏樓及翠榮樓、明德邨、坪麗苑、煜明苑、顯明苑及東霖苑等。 「我的政府一站通」的「簡易登入」功能讓你在進行帳戶連接後,可於「我的政府一站通」直接進入「房屋署圖則查閱網」。
故此有些住戶違規在客廳窗外設置曬衣架,或把衣服、被褥放在附近的公園、球場曬晾。 有見原裝曬衣設備劣評如潮,房委會在興建彩盈邨時,開始更改新樓宇曬衣桿的擺放位置,從廚房變作浴室外牆。 又加上輔助設備如晾衣桿[34];於近年開始為所有和諧式屋邨的客廳窗外加設曬衣杆,但有不少住戶反映其設計有問題,使用非常不便[35][36]。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住屋開支用以衡量租住與公屋單位相若的私人樓宇單位的開支,視乎私人樓宇單位不劃一每平方米租金和參考單位面積(即過去三年編配予公屋申請者單位的平均面積)而定。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他表示,約30萬個公屋租戶受「加辣」措施影響,房委會強調有足名人手處理新增的申報和抽查工作,他相信當局未來會繼續研究審查租戶在內地和海外資產,以進一步打擊瞞報情況。 非標準型大廈設計形式上亦有部份樓宇繼承類似以往和諧式大廈的附翼大廈設計,並設有獨立樓梯及升降機。
-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 加上綠置居及公屋屬「旋轉門」,故不會在間格和設計上有區別[11]。
-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 呢個表會列出公共屋邨嘅名、相、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同而家嘅土地用途(淨係得拆咗嘅公共屋邨有)、房屋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同埋認可人口,而除咗屬於平民屋宇嘅大坑西新邨、起緊、規劃緊同拆咗嘅公共屋邨之外,所有資料都係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嘅資料為準。
- 所以按統計數據顯示和諧二型由1989年面世開始,為少數負責公共房屋設計的建築師所採用,所以房屋署已經決定率先於1999年5月1日正式淘汰和諧二型設計,而最後一批建成入伙的和諧二型大廈就是位於馬鞍山90區第五期的錦豐苑錦荷閣及錦蘭閣(亦是僅有兩座採用和諧二型設計的居屋大廈)。
20世紀50年代至2000年8月,房委會、房屋署及其前身的3大公營建屋機構,均以標準設計,在各區大規模興建一式一樣的屋邨,以應付大量而高速增長的公屋需求,但卻被批評單調乏味及未能把地盤潛力用盡,浪費珍貴的土地資源。 三連座工字型即由3座單座工字型組合而成的樓宇,由兩座低座及一座高座相連而成,大廈可以因應屋邨規劃以品字型方式相連或向外相連。 工字型大廈可分為單座工字型(single-H block)、雙連座工字型(Double-H block)及三連座工字型(triple-H block)三種[3];三種工字型大廈均以單座工字型為基本,單位的設計亦頗為統一。 除錦泰苑及愉翠苑的早期設計方案(唯最後改用單向設計康和式大廈)外,此類型大廈僅出現於出租公屋項目內使用。 在2006年4月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在新和諧一型單位中引入「通用設計」,使老人、弱能人仕、殘疾人仕、孕婦及健全人皆可方便使用單位內所有設施。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綠置居)
在上述4個年度中,房委會及房協合共可提供50,300伙公屋或綠置居,資助出售房屋則有27,300伙。 浴室亦有一番大改動,原則的洗手盆位改為淋浴間;淋浴間和馬桶位置則分別改成馬桶和洗手盆,使廁所的空間更實用。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洗手盆位置以六角形雲石紋磚砌了一面主題牆,令到灰色為主調的浴室不再單調,亦見設計上的巧思。 由於櫃在玄關邊,儲物櫃設有小卡位及鏡子,除了出門回家時方便穿脫鞋子,亦出門前亦可對鏡整理儀容。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至於客廳則歸到近睡房一邊,由飯廳連到客廳的燈槽,營造客、飯廳統一的感覺,大廳間隔更歸一。 新則的沙發位可正面向著電視,惟電視牆本身牆位窄,為了可擺放電視櫃,設計師亦將「眼鏡房」兩道房門設計成暗門,視覺上拉大了電視牆,令人不覺局促,同時使客廳的空間感更大。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對於新加坡人來說最惡劣的居住環境都有500呎,他們的標準就是:一開門就是房、像酒店房一樣的,便是窮人住的房屋。 對比起香港的住屋問題,根本天同地比,在香港可以找到一處「容身所」已經很幸福,莫講話「500呎」。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大廈設計
有網民估計可能是非同住家人給予長者的生活費「出事」,「小心其他人畀家老個零用錢有機會計入息」,又提議樓主向房署上訴,「計完都發現自己肯定冇錯嘅話,就打去房署熱線/親身去問下」。 團隊巡查期間又發現,葵盛西邨有14個儲物室,麗瑤邨則有2個,每個房間鐵門深鎖,部分標明層數及室號,部分則只標示為「貯物室」,成員曾從外部探視單位內部間隔,發現儲物室同層及上層均設有相同面積的住屋單位,唯獨儲物房空而不用,有個別儲物室可儲藏多達4個大型垃圾桶車,其餘則空置,未有物盡其用。 公屋輪候冊中,30歲以下單人﹙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由2011年的29,100人,增至2018年的58,100人,增加接近一倍;30歲以下申請者在2015年曾高達73,800人﹙52%﹚,更一度超過30歲或以上申請者。 根據公屋租約規定,每個公屋單位只供戶主和名列在租約上的家庭成員居住。 如因出生、死亡或其他情由引致家庭狀況有所改變時,戶主必須立即通知所屬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以便我們按現行政策處理其個案。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申請公屋改地區
此外,所有和諧式大廈均使用統一的指示牌及字體設計系統(主要是名為「房署宋體」的明體,有可能參照當時其他照相排版字體而修改;後期年代實則上與「細明體」相近,甚至採用電腦向量字體),首個版本於1991年7月發表,其後曾修改若干次,所以即使屬同一代大廈設計亦可能會有相異的指示牌及字體。 設計師為了讓廚房更加實用, 設計師做了L型料理枱,用色上就用白色配米黃色,亮色系的配搭使空間感不會顯得壓迫。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本次推出公屋裝修設計優惠套餐,希望讓準業主的你用優惠合理的價錢享受到優質的服務和設計。 首先房委會將全港分為六大區,新落成公屋的租金根據各區的所謂「最高租金」釐定。 樓主表示,兩公婆學歷不高,只有毅進文憑程度,但幸運地在疫情期間事業能逆流而上,兩人加起來每月入息達5萬元,現時以1萬元租住1個350呎單位。 如果辭職後成功上樓,兩人會考慮買白居二或居屋,「因為2人單位真係太細,有機會生仔完全唔夠用」,又指始終難儲到私樓首期,「拎公屋買或抽居屋就一定好有信心無負擔」。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移民新加坡方法(三)創業投資移民
由於2021年的收入指數高於2019的收入指數1.17%,故最新的租金調整幅度為1.17%。 另外亦有非標準設計大廈不以大廈其中一翼作退台式設計,而以一翼尾端其中一個單位作退台式設計,例子有牛頭角下邨貴亮樓。 長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外觀呈「一」字形,例子有葵涌葵聯邨第一期及沙田美柏苑,這款設計與長型大廈設計相似,但非標準長型大廈的大堂是與大廈主樓平排的。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香港公共屋邨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調整。 2023/24年度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後,「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也會相應調整。 發言人稱理解因應疫情持續,經濟環境及就業情況繼續受到影響,房委會決定延長有關暫緩發出遷出通知書措施,希望可以幫助有經濟困難的租戶渡過困境。 公屋聯會認為,今次加租幅度溫和,不致令公屋租戶帶來沉重負擔,加上房委會考慮透過免租安排,以抵銷有關加幅,公屋聯會認為是權宜的做法。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使用「房屋署圖則查閱網」的好處
有關注公屋福利團體早前發表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對比去年12月,超過八成五的受訪公屋住戶收入減少,但有近六成六受訪者不了解房屋署的租金援助計劃,只有一成一人有在過去半年提交申請,而提出申請者中,有三成八人不獲接納,原因包括住戶人數有變,或未住滿兩年而被拒申請。 為配合長者的住屋需要,我們特別提供多個賦予長者申請者優先配屋計劃。 單身長者可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兩位或以上長者,可一同參加「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 長者選擇與成年家人同住一單位或選擇與成年家人分別入住兩個就近單位可參加「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房屋委員會為公共屋邨項目試行環保措施
當中興華(一)邨、葵盛東邨及尚德邨等部份第三代和諧式大廈底部開始設有厚板轉換層結構(英語:Transfer Plate)的設計,下方則設有商場/停車場基座,以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第三代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及居屋屋苑包括有:天慈邨、興華(一)邨、天恆邨(唯一一個不提供一人單位的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大廈的屋邨)、田灣邨、尚德邨、天麗苑、曉麗苑、錦豐苑(集齊前後期和諧一型的屋苑)、廣明苑、雅寧苑等。 另外,從1997年起進入設計凍結階段(或更改設計)、並自1998年起落成的和諧一型大廈,其緊急發電機房改設於天台,水缸設計亦加高,而樓層標準改為40層(除少部份項目),是為第三代後期版本(即1996/97年版本)和諧一型大廈。 首幢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為何文田邨景文樓;而擁有最多第三代後期版本和諧一型的屋邨為秀茂坪邨,一共有11座[註 2]。 值得一提的是,興華(一)邨、平田邨其中三座及葵盛東邨其中兩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不是第三代後期版本設計,但緊急發電機房設於天台[註 3]。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公屋丨2人家庭見主任 突被指入息超額取消申請 網民拆解出事位
X型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結構外型部份由兩座Y字型組合而成或部份由十字型中間加多一翼組合而成,形狀與蝴蝶邨相似。 例子有皇后山邨、水泉澳邨月泉樓、映泉樓、樂泉樓、山泉樓及峻泉樓、迎東邨迎趣樓及迎悅樓。 而第一、二代設計的大廈因機房位置限制而升降機不能到達頂層(即低座的26樓、高座的28樓),受影響的升降機將於下一層加設一層站,方便頂層住客。 至於東頭邨、隆亨邨及第三代大廈的機房位置較高,升降機可以到達頂層。
而第二代和諧一型大廈的1P型單位與第一代相似;三睡房單位方面,第二代的仍保留第一代的浴廁分離的設計,部份屋邨/屋苑(如:金坪邨及坪麗苑)已經開始取消在浴室內浴缸設計,改為採用屏風式企缸設計。 1989年推出的和諧式設計,以多變的單位組合為賣點,亦正式設有標準一/二人單位戶型,首批大廈於1992年落成。 80年代中以新長型、相連長型、Y3及Y4型為主打的標準設計,但戶型最少亦為三人家庭所設計,於是房署於興建時或落成前改裝標準單位,以一拆二或一拆三的方式提供適量一人及二人單位。 觀塘新落成公共屋邨安達邨最近陸續入伙,IKEA九龍灣分店亦有示範單位展示,實用的間隔令不少人羡慕。 令更多無殼蝸牛「葡萄」的是,有網民在fb專頁「安達邨」中分享入伙通知信,信中顯示2至3人單位月租為1,540元,而3至4人單位則為2,160元。 租住私人房屋方面,整體上,對比1996年,2006年的比例有所下降,側面反映回歸初期港府希望提高自置住宅比例以及持續提供公屋的政策有效。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還原公屋要咁多錢?曾改裝廚廁 網民分享房署價單 正確程序係咁
第一代和諧式大廈的供水、排污及座廁通風喉設於單位露台內[3],沿用了以往由房委會興建的公營房屋大廈將有關喉管置於室內的作風。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廚廁設計方面,所有家庭單位的廚房外均附設露台;而三睡房單位更破天荒採用了廁所與浴室分離的設計,屬香港公共房屋首見。 2002年港府宣布無限期停止建造和出售居屋,「勾地政策」同時出台。 因滯後效應,2000年代中期以後香港住宅落成量大降,特別是不少居屋項目紛紛變做公屋和私樓,香港樓價從此開始回升,以上政策可謂非常成功。 市民對於資助出租和出售的房屋需求殷切,難免會出現新移民不勞而獲搶奪社會福利資源的論述。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項目編號
因應2人家庭反映1-2人單位面積過窄,故此新和諧附翼大廈除了改良原有的1-2人單位設計的廚廁使其更實用外,亦設計了一款全新的2人單位,面積約20平方米,專供2人小家庭入住。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型從未曾出現過;第二型為採用2人單位的L字形大廈設計,每層設8個單位;第三型為採用1-2人單位的長型設計,可選擇每層設7個或9個單位;第四型為改用1-2人單位的第二型設計;建築師可按地盤限制及項目對不同大小單位的需求,從而選擇興建附翼的款式。 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於1998年至2002年期間落成,而所有新和諧附翼一至四型大廈均採用了第三代設計並不設露台。 第一代和諧附翼大廈於1992年發表,共有三個型號,全部只設相同的1-2人單位設計,於1994年至1997年期間落成,標準高度為15-16層,頂樓較遠離主樓的一翼設有退台設計。
也有網民批評樓主想法自私,「妳有無想劏房戶幾咁慘。俾無良業主抬高租金。迫佢哋租樓住。做人唔可以咁自私!」。 帖文引來網民熱議,有同樣居於啟德的網民認同樓主說法,「非常認同,啟德居民一直唔出聲,政府就當大家支持」、「仲要道德綁架人哋自私,置民怨經濟於不顧,好嘔啊」、「勞民傷財(簡約公屋)如果真係臨時用」、「為咗短期跑數,犧牲長遠利益」。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2025 另外,今年首季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6,0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520宗,分別較上季增加1,300宗和210宗;而同一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則約為420宗,較上季大跌200宗。
社會近期有聲音認為,在香港的高樓價下,青年人期望30歲便能置業是不設實際。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則認為,30歲的青年人一般已有一定的工作年資及積蓄,開始考慮置業屬「無可厚非」,然而較少青年人能夠負擔私樓,認為政府應該增加資助房屋中,分配予單身人士申請﹙多為青年人﹚的配額。 房委會指出,一個本身已觸及「富戶政策」需交還單位,但以「定期暫准居住證」居住於將軍澳厚德邨公屋的三人家庭,在2020年5月遞交一份入息及資產申報表,表示其家庭總資產淨值連續三個月下降至低於資產淨值限額為由,向房署申請批出租約。 清水樓在空間間隔劃分上能更靈活,讓戶主能彈性自行裝修改動,更貼合其要求。 由於此單位居住了3人,當中亦包括長者,因此在設計時亦需更便利其行動。
因社交平台Instagram熱潮,令不少外國遊客都會專程到屋邨拍照。 日本藝術家藤原力曾經於橫濱、城崎、馬尼拉、安山與杜塞道夫等城市展開城市探險計畫(ENGEKI QUEST),而今次來到香港,到彩虹邨創作一本冒險遊戲書,參與者可以自行「探險」,尋找當中的細節[28]。 在2010/11年度,公屋富戶約有2.3萬戶,佔公屋租戶3.5%。
公屋23人單位平面圖: 王鋒全民造星5|被阿澤踢爆擅改舞步惹負評 網民力數5宗罪被勸退
實際上,非標準設計大廈並不是指單一種類或設計的大廈,而是泛指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及房屋署不採用標準型號規格興建的住宅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及佈局(2008年後則統一單位設計)各有不同。 同時,較後期落成的新和諧一型第六款大廈因四隻翼尾均採用2-3人單位,預計居住人數「較其它款式為少」,所以減少了一部升降機,令樓宇的整體升降機數量只有5部,當中仍舊有2部升降機服務低層,令只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變為只得1部,當中兩者中間更要共用一部停達二十多層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 使用此升降機服務佈局的例子有元州邨元樂樓及元雅樓、彩盈邨盈富樓、盈安樓及盈順樓及鯉魚門邨鯉隆樓。 在此之後,取代新和諧式設計的非標準設計大廈不再限制必須設置雙數數目的升降機,令一座大廈設單數數量升降機的設計、設置同時服務中層及高層的升降機,甚至分設兩個升降機大堂以服務不同樓層的安排變得更常見,藉以降低建築成本及提升大廈設計彈性,從而提供更多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