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雙方之間發生任何不必要的爭議,建議租約明確處理與按金有關的上述事宜。 租務糾紛2025 租客未經業主同意,私下將單位「租上租」,出租予第三者,可能會面對業主的賠償申索。 如果租約清楚列明,租約不能擅自分租,租客很大機會違約,並需要付上法律責任。 租樓時常會發生糾紛,業主和租客之間鬧上法庭的新聞也不是新鮮事,以下千居就列出幾款最常見的糾紛類別,教你如何避免或處理相關事件。 假如業主與租客所牽涉的租務糾紛,只是關於金錢上的問題,而且金額不多過$75,000,申請人就可以向小額錢債審裁處提出索償。
- 在訴訟程序展開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法庭(特別是區域法院/原訟法庭)審訊。
- 維修責任糾紛的解決方法是根據雙方簽訂的租約條款,決定業主或租客承擔維修的責任。
- 差估署也會提供有關租賃事項的服務,例如發出《應課差餉租值證明書》、《處所主要用途證明書》和批署《新租出或重訂協議通知書》等。
- 租樓時常會發生糾紛,業主和租客之間鬧上法庭的新聞也不是新鮮事,以下千居就列出幾款最常見的糾紛類別,教你如何避免或處理相關事件。
B) 代收租金 為了避免租客欠租的事情發生,客戶可選用我們代收租金的服務;我們設有專人代業主處理有關收租、追討欠租、雜費等一切繁瑣事務。 即使業主已移居海外,我們周全的物業管理收租服務,亦可協助業主準時向租客收租,讓您拋開瑣務,盡享悠閑。 租務糾紛 當租金支付後,我們會按月租金額的5%作為服務佣金。 更重要的是,租客往往誤解,以為因租客違約而終止租賃後(即欠租而被強迫離開),賠償金額只限於向業主繳付的按金金額,並在終止後雙方「徹底分清」。
租務糾紛: 相關
於是在市場租盤變得短缺,見上述單位裝潢新淨,且附傢俱,在目前租客仍未搬走情況下,未睇樓以預繳一年租金19.2萬元租入單位,呎租逾70元,創屋苑歷史新高,較屋苑本月平均呎租約60元高出逾1成半。 租務糾紛2025 避免租客突然「走佬」,業主可以安排簽約時可要求租客支付兩個月的租金為「按金」及一個月租金為「上期」。 若果租客真的「走佬」,業主也可以有三個月的租金保障自己。 吳焯誠表示,大圍珀玥中層B室,實用面積228平方呎,屬一房間隔,裝潢新淨,且附傢俱,故獲內地生洽租。 業主2018年以569.7萬元購入單位,以是次租值計算,租賃回報約3.4厘。
除了租金之外,租屋後衍生的修繕費用誰付、是否可以報稅、房客報稅造成租金轉嫁等問題,如果沒在簽約前釐清註記,往往容易在日後形成糾紛。 一般而言,房屋需要修繕,都是找房東處理,租客也要盡可能在第一時間通知房東,避免損害擴大;但有些不肖房東會在契約上規定讓房客自行負責,須格外小心。 租屋時的修繕責任歸屬問題也是常見糾紛,房屋內的家具、家電或水電管線該維修時,到底誰該出錢?
租務糾紛: 條例第 IVA 部次期租賃租金的計算機(*於2023年10月起提供)
至於個別持有指明商用處所並依賴其租金收入維生的業主,政府會透過「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提供相等於三個月租金的免息墊支貸款,上限為10 萬元。 請注意,執達主任不能扣押土地固定附着物(例如冷氣機及某些內置電器)、使用中的物件、工具和用具,或明顯屬於租客以外人士所擁有的貨物。 被扣押的貨物將由執達主任扣押,直至繳清欠租,或由法庭指示的拍賣官出售。 租務糾紛2025 房東跟房客之間的關係維護相當重要,不管身為房東或是房客,都希望彼此之間能和睦相處,租賃關係也才能走得長久。 但是,房東與房客因為立場不同,各自堅持的角度與自我權益當然也大不同。 大家都不想碰到「惡房東」或「惡房客」,所以到底雙方該如何「好聚好散」,就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財政司司長在《2022至23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中,宣布透過立法實施「暫緩追討欠租安排」。 在訴訟程序展開後,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在法庭(特別是區域法院/原訟法庭)審訊。 租務糾紛 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如果業主認為租客沒有爭議空間的抗辯理由就收回管有權/繳交欠租命令的申請中作出抗辯,業主可透過更快的程序來收回管有權/欠租,即「簡易判決」或「中期付款」。
租務糾紛: 租屋糾紛多 終止租約、修繕問題最常見
而內部及非結構性部分則應由租客處理,例如單位內部油漆剝落。 租約期滿後,租客逾期交回物業,本公司有專業顧問可以代業主向租客發出通知書,甚至可以代業主向土地審裁處申請收樓。 租務糾紛2025 屋況如漏水、壁癌,現有的家具設備及其使用狀況和破損處,簽約當日最好拍照存證,保護自己日後退租時,不會被房東無故要求抵扣押金付修繕費用。
本公司有專業顧問團隊負責處理租務糾紛和收樓個案,他們平均擁有超過10年豐富經驗,能夠為各業主提供一對一貼身服務,讓業主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糾紛和收回物業,將所有損失減至最低,更避免複雜法律程序和節省寶貴時間。 租務糾紛2025 土地審裁處乃負責處理有關租賃糾紛的主要機構,尤其是涉及收回出租物業。 審裁處與高級法庭不同,審裁處處理一般人之間的糾紛,審訊過程比較簡單/不拘形式,法律費用相對較低。 它必須以中立的方式行事,並且不會就其案件的案情擔任當事人的法律顧問。 在香港,有很多不良租客違反租約協定,業主往往會因香港法例存有漏洞而求助無門、損失慘重。
租務糾紛: 追討欠租的金額有上限嗎?
另外,修繕後仍須保留付款證明,只要符合比例原則,即使到法院也能站得住腳。 為保障租霸出現引致的金錢損失,業主可考慮購買有「防租霸」條款的保險。 包含這類條款的保險眾多,如家居保或出租物業保險等等,每一種保險都有各自不同的保費、賠償金、保障範圍及條件。
租務糾紛: 租賃市況|家庭客斥2.4萬租君滙港 租金回報約4厘
內政部也呼籲民眾在簽訂租賃契約時不宜輕率,一定要詳閱契約書內容,並儘量採用新版住宅租賃契約,若有任何塗改,雙方必須於更改處簽名或蓋章,以確保雙方權益。 租務糾紛2025 租務糾紛2025 過往新聞曾有一種租霸招數是冒稱自己是上市集團秘書,但戶主致電查證後並無此人在該公司工作,所以核實租客工作背景非常重要。 另外信貸紀錄報告可顯示租客的信貨評級,能知道租客的還款紀錄和有沒有官司纏身,可以讓業主更了解租客的背景及有否能力應付租金。 《業主與租客 (綜合) 條例》(“條例”)第IVA部已於2022年1月22日生效。
租務糾紛: 估價署在以下五個民政事務處有關租務事宜的服務
財物扣押乃指根據區域法院就業主的申請而發出的財物扣押令而檢取、扣留及售賣在出租物業內發現的可動產(例如貨物、傢俬或電器等),以清償所欠租金。 租務糾紛2025 《業主及租客(綜合)條例》第三部分規管有關申請財物扣押令的程序及形式。 假如租客拖欠租金已經一段時間,這時候,業主應該尋求那一個香港政府部門求助呢? 其實以上三個部門都可以幫助業主解決有關租務的事項,只是因應不同的情況需要向不同的政府部門求助。 維修責任糾紛的解決方法是根據雙方簽訂的租約條款,決定業主或租客承擔維修的責任。
租務糾紛: 租務糾紛:租客與業主之間的維修責任
如果沒有提及任何相關條款,案件則可交由法庭裁定,判斷維修責任誰屬。 要避免當然是在出租前寫清楚租約條款,記錄好單位狀況。 例如一些保險賠償只包租金保障,一些則會包法律費用,或是需要戶主先採取法律行動,有法庭裁決才可以索償,又或是保險會要求租務年期達1年以上才能承保等等。 因此業主若需要買「防租霸」保險,必須細閱條款是否適合你的情況或就保險調整你的租約。
租務糾紛: 業主
住宅物業的業主亦需在簽署租約後一個月內向差餉物業估價署呈交一份《新租出或重訂協議通知書(表格CR109)》。 租務糾紛 除非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已在該通知書上批署,否則即使租客沒有繳付租金,業主亦無權依據有關租約採取法律行動。 不過,即使業主並未在規限的一個月內呈交該通知書,也可以在繳付 租務糾紛 310元附加費後,補交該通知書。 租約到期若懶得換約,依《民法》第451條,定期租賃契約可能變成「不定期租約」,屆時房客或房東任一方想終止租約,只要依法先期通知就可隨時進行,但房東方須符合《土地法》第100條規定始可回收房屋。 想避免上述情形,可在簽訂租約時加註「租賃期限屆滿,租賃關係即行消滅,承租方應於短期屆滿時返還房屋……」之條約。
租務糾紛: 香港有甚麼政府部門專門處理有關租賃的事項?假若在租賃事項上出現糾紛/問題,應向那一個部門求助?
在法律上一般而言,物業的維修責任取決於租約內的條文。 仿間很多租約會列明業主須保養及適當地維修的是限於“物業内各主要結構部分”,這包括主要的排污渠、喉管和電線。 如你需要特定的語言支援以查詢有關《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IVA部的租務事宜,請致電以下「融匯—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融匯)的電話翻譯熱線(見下表)。 翻譯員會為你安排與估價署職員進行電話會議,並提供翻譯服務。
租務糾紛: 常見糾紛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租務糾紛: 業主要扣按金作維修 退租租客告上法庭勝算有幾高?
另外,關於維修單位的責任爭拗,經常發生在住宅單位的租務上。 雖然租約通常已經訂明,維修保養的責任屬於誰,但是到實際上發生時,仍然會有很多爭論位。 一般而言,業主應負責一切外部及結構性的維修,因為結構性維修可能牽涉到會否觸犯大廈公契,或者大廈整體的維修責任。
業主須向法庭呈交一份以訂明格式作出的誓章,以支持其申請。 法庭執達主任可進入有關物業,檢取在內發現而表面屬租客管有的可動產,並將之售賣,以清償所欠租金。 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視乎具體案件,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租約的正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