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深刻的一定是發哥翹蘭花指的娘娘腔花心大少,今年新年一定要再次回味。 另外,楊雲峰在致辭時亦提及,家族辦公室在香港、大灣區及東南亞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單是家族資產管理的平台,也是家族價值觀和傳承的代表。 協會將成為政府和家族辦公室之間橋樑,反映業界需求,亦提供專業意見,並配合政府方向,開發培訓計劃培養專業人才,舉辦不同的考察團論壇、研學活動、研討會、行業研究發布會等,及為政府作出一些建議報告,致力提高香港家族辦公室在內地和東南亞市場上競爭力。 故事看似美好得唔現實,但同時亦講出「愛一個人必需努力奮鬥」嘅道理!
- 先是整套戲基本上只得一個場景,便是位於北角的新時代廣場。
- 電影於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成為大贏家,拿下最佳導演、編劇、男主角和攝影四個大獎。
- 奇案電影《正義迴廊》由新晉導演何爵天執導,楊偉倫、麥沛東、蘇玉華、林海峰等主演。
- 中產喜劇比較寫實輕盈,無厘頭則超現實爆笑,但底蘊都是焦慮,都求逃逸。
- 資深編劇林超榮本來是全書作者,但有事分身不暇,便請其他評論人合力供稿,是為「脈絡篇」,佔全書三分之二,但筆者認為林寫的「創作篇」中五個喜劇創作者的評傳可讀性更高。
- 電影之所以叫《走投有路》,其實是開宗名義地想講每個人以為自己走到末路時,又會重新找到生存的意義。
《關鍵評論網》為你分析不同香港新影視作品,讓大家一同感受這個香港新時代。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春風來自台灣嘻哈天團「玖壹壹」,演戲經驗不算多,今次卻擔正做男主角,而不是九把刀最愛用的柯震東。 戲裡的泰哥絕對是鐵漢柔情,想必這就是春風能成為主角的原因。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推介:《飯戲攻心》
當2000年後,當周星馳開始北上,張家輝漸漸轉型,突然殺出一個鄭中基。 鄭中基初以歌手身份出道,出道不久就大紅,卻因飛機上醉酒鬧事而令他的事業走下坡,也因多次情緒暴躁事件令其形象受損。 直到2003年他開始轉型,接拍喜劇,在2005年拍了《龍咁威》 ,扮女人大放無厘頭笑彈,也因這套電影重新為他建正面形象。 港產笑片 《重慶森林》分成兩個平行故事,第一個故事由金城武飾演嘅警員編號223何志武,以及林青霞飾演嘅女毒販為主。
在金像獎頒獎禮上,他憑電影獲得了最佳新演員獎,以流利廣東話道出得獎感言,大方得體。 首次拍電影就能遇上前輩級的好對手黃秋生,值得一看兩人在片中的火花。 江美香(張艾嘉飾)因難以接受丈夫楊燦鑣(任達華飾)已經離世的事實,一直記着與亡夫在霓虹招牌燈下的浪漫往事,並整理家中的遺物。 有一天,她發現開啟亡夫秘密工場的鎖匙,在那裏遇到他的冒失徒弟Leo(周漢寧飾),原來楊燦鑣希望重造一個已拆除的霓虹燈牌。 美香希望完成他的遺願,一步步了解每個霓虹燈牌的故事,踏遍街巷,親手燒製霓虹光,但女兒楊彩虹(蔡思韵飾)卻已計劃離港……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節及獎項
韋家輝與劉青雲早於劇集《大時代》已結下不解之緣,如果你是這對「神」拍檔的粉絲,那他們合作的電影,你一定不可錯過。 《神探大戰》集驚慄、犯案與動作題材於一片,故事極具追看性,結局一定讓你意想不到! 青雲影帝級演技無容置疑,而同樣值得大讚的是女主角蔡卓妍,片中被綁架一幕稱得上是她從影以來其中一個經典。 經歷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的黃金盛世時期,於1990年代中後期,香港電影業由盛轉衰,而且一直未能完全復甦。 由於1997年主權移交臨近,各界對香港的前途充滿擔憂,台灣資金撤走,同時香港人也大量移民[7],導致電影業人才流失[8],因此香港電影業一落千丈,收入減少了一半。
1984年,中英談判,香港人開始擔心前途問題,焦慮漸生,難以盡情享樂。 繼後興起的中產輕喜劇和無厘頭鬧劇,大概是在迷茫複雜心態之下所衍生的創作。 羅玉華的〈港產喜劇電影的輕與重──從中產想像及其幻滅說起〉及張偉雄的〈飄忽的詩意──無厘頭「次」身世考〉雖以兩種喜劇次類型為主題,但喜劇風格的演變其實也是時代產物。 中產喜劇比較寫實輕盈,無厘頭則超現實爆笑,但底蘊都是焦慮,都求逃逸。 前者逃向私人領域的小確幸而呈保守,後者則跳進天馬行空的夢邊緣,皆為離地。 港產笑片2025 開首是鄭政恆寫的〈笑笑笑:香港喜劇電影傳統〉,為後來數篇奠下基礎。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推介:《緣路山旮旯》
此外,還有關德興、石堅的《黃飛鴻》系列,以及曹達華、于素秋的《如來神掌》系列等等。 港產笑片 港產笑片2025 電懋以富有摩登氣息的都市小品見長,邵氏則仿照美國荷里活大製片廠制度,斥資興建邵氏影城,兩大公司競爭漸趨白熱化。 1964年,電懋的始創人兼首腦陸運濤死於空難,使得邵氏兄弟得到行內較領先的位置。 不過小編認為這套最有港產片味道,示範如何用低成本卻成功拍出佳作。 港產笑片 先是整套戲基本上只得一個場景,便是位於北角的新時代廣場。
《六福喜事》由曾志偉、黃百鳴兩位賀歲片製作人聯手打造,黃百鳴飾演的馬來西亞富豪雷鳴知道了冤家楊阿偉(曾志偉 飾),快要抱孫了,為保全自己面子,強逼只顧著吃喝玩樂的姪子替雷家傳宗接代。 上演一場「生仔風雲」,當然不少得一眾笑匠一貫的幽默笑話。 出爐金球影后楊紫瓊的《奇異女俠玩救宇宙》亦會在新年重映。 至於今年賀歲的親子選項,則有由MIRROR成員呂爵安(Edan)、邱士縉(Stanley)配音的動畫《非常貓狗反轉武林》,以及小朋友至愛的Pinkfong系列動畫《Pinkfong音樂電影:奇幻之星嘉年華》。 事隔數年後,戲院於疫情漸穩後重開,《飯戲攻心》是疫情期間頗受大家歡迎的港產片之一。 電影原定於2022年2月以賀歲片登場,惟因爆發疫情押後至同年九月中秋上映,作品由黃子華、鄧麗欣、張繼聰、王菀之、林明禎、陳湛文主演,為大家於疫情期間帶來歡樂。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推介:《正義迴廊》
因為當年電影市道差,加上由當時突變「票房毒藥」的鄭伊健主演,令很多人錯失了這套佳作。 故事發生在拉斯維加斯,種種原因令鄭伊健得到了一塊擁有穿越時空的寶石,繼而令他去了另一個平衡時空去撥亂反正。 另外重點推介飾演鄭伊健好友的關繼威,於戲中相當「搶戲」。
港產笑片: 電影有港產片味道,笑位又多又準
香港電影為高度商業化、類型化的電影工業體系,曾以快速迎合市場需求、流水作業狀態著稱,巔峰時期曾有製作周期極短的「七日鮮」一説。 香港電影,又稱港產片,是華人電影的先驅者,「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港產片多年來風靡全球,成為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 港產笑片2025 相較於中國大陸電影、新加坡電影和臺灣電影,香港電影的質素和數量已經有在長時間累積下來的實力及口碑[3]。 而且當中更有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她再拍電影的王菲,身為皇上妹妹的她在這戲裡面女扮男裝,到了梅龍鎮,遇上了梁朝偉兄妹,展開了一連串的性別錯摸的誤會,十分惹笑。
港產笑片: 港產片推介2. 愛情片
為取得阿芬的芳心,泰哥動用兄弟們,每天親自送上門給阿芬理髮練習,當中就只有兄弟高腳仔(柯震東 飾)死都不願將頭髮給阿芬亂搞。 泰哥追求的過程遇上重重難關,包括阿芬已有男朋友、阿芬迷戀的是棒球運動員、阿芬跟家人都怕與黑幫惹上關係等。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推介片單必看|10部精選高分港產片看點 +線上看方法及連結
希將來的香港喜劇論著,能擺脫傳統港產片那種趕工狀態,而像周星馳那樣精雕細琢。 港產笑片 蒲鋒的〈富裕社會中尋開心:新藝城喜劇片〉則以八十年代初冒起的電影公司新藝城為個案研究。 港產笑片2025 新藝城承接許冠文了的密集笑料模式,再加強諸如飛車撞車等動作奇觀,破了票房紀錄。
港產笑片: 電影產業
《走投有路》屬於一套喜劇電影,故事講述飾演古惑仔的張家輝及彭敬慈,因得罪了黑幫大佬,而潛逃到布吉島,然後發生一段段趣事。 港產笑片2025 電影之所以叫《走投有路》,其實是開宗名義地想講每個人以為自己走到末路時,又會重新找到生存的意義。 原來第一套群星雲集的賀歲片,就是由杜琪峯執導,周潤發、鄭裕玲、鍾楚紅、張學友、黃百鳴等主演的《八星報喜》!
港產笑片: 香港電影
片中亦出現很多八、九十年代香港的標誌,如明星相、卡式盒帶、酒吧等等,讓觀眾從影像上回到那時香港的時光。 奇案電影《正義迴廊》由新晉導演何爵天執導,楊偉倫、麥沛東、蘇玉華、林海峰等主演。 《正義迴廊》改編自2013年發生的「大角咀雙屍奇案」,電影還原謀殺案情及法庭審訊等過程,探討公義與法律等價值。 《正義迴廊》不但票房成績頻傳喜訊,更在Google香港2022年度搜尋榜上,成為十大「熱搜電影」之冠,力壓《明日戰記》等較早上映的香港電影作品,亦為2022年香港電影一大奇蹟。 香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活了這麼多年,原來還有很多你未去過的隱世美境小角落?
港產笑片: 生活與休閒
他的外型粗獷,但面對喜歡的女生卻變得呆頭呆腦、非常溫柔,這一點春風絕對做得到。 加上他也有一種反差帶來的喜感,即使看得出演技有待加強,還是讓人看得非常順暢開心。 立法會會計界議員黃俊碩致辭時表示,隨着國家過去數十年的經濟急速起飛,創造了巨大財富,粵港澳大灣區的GDP更高達19,435億美元,根據2022年胡潤財富報告,大灣區擁有過千萬人民幣資產的高淨值家庭超過50萬戶,有關高資產淨值的家庭數目更在不斷上升。 家族辦公室能滿足區內高淨值資產家庭的財富管理需要的同時,也可以令更多的財富管理以及相關的專業服務人才匯聚香港,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 唔止關於愛情,更從中講到有關中港矛盾、移民等社會問題,二人不斷離別與重逢,一直以「朋友」關係相愛,當中仲提到1995年去世嘅鄧麗君。 《新不了情》— 港產笑片 只要深愛 便可戰勝一切《新不了情》可能大家比較熟悉首歌多過戲,由爾冬陞執導,劉青雲、袁詠儀主演嘅《新不了情》,講述阿傑(劉青雲 飾)事業潦倒後被樂觀嘅阿敏(袁詠儀 飾)打動,繼以相愛,卻不幸遇上阿敏骨癌舊病復發。
港產笑片: 香港
幾十年來,香港一直是全球第2大電影工業基地和電影出口地區。 即使在1990年代後期開始的危機,加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權,香港電影仍然保持着自身魅力,繼續在世界電影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 「恭喜發財」這句賀詞說得多、聽得多,但現實又怎會那麼輕易實現呢? 由「肥姐」沈殿霞、董標、李麗珍等主演的《富貴逼人》正正是一家人「發橫財」和想移民的故事,劇情盞鬼又充滿港式幽默,有著滿滿的80年代香港情懷,又同時能滿足香港人對中六合彩頭獎的幻想,是好笑得來又令香港人有共鳴的經典賀歲片之一。
港產笑片: 愛情視與聽──《愛情大匯剪》與《愛情話》
張偉雄寫無厘頭的一篇,如其主題一樣,行文有點飄忽和無厘頭,不像典型考據,或是倉卒,或是故意。 港產笑片 例如多年來評論者總愛以後現代理論來分析無厘頭,張卻偏要訴諸達達主義,不取其破壞與虛無一面而強調其犬儒的遊戲心態──是否因為對無厘頭的後現代解讀已流行中國大陸多年,張欲以文中提及的「下靶位」的「回話的藝術」來重構本土的無厘頭? 這一點難以確定,建議讀者直接跳到「創作篇」寫周星馳那章,林超榮扼要地解釋了周星馳如何打破舊有的創作模式,並持續尋求實驗創新的歷程,的確是「內行看門道」,相信讀者再看周氏電影會有新發現。 由古天樂和鄭秀文主演的《百年好合》,故事講述最庸俗的傷女王古天樂,和最守身如玉、從來未談過戀愛的峨嵋派掌門鄭秀文,二人利用對方為自己解決問題,卻不知不覺產生了愛情。 香港影視作品以前可以在亞洲首屈一指,時移世易,今天是否就一定變差?
以「無厘頭」搞笑聞名的他,於1991年的《情聖》中,經典對白多不勝數,更是周星馳早期和李力持導演的合作作品之一。 故事講述由周星馳演出的程勝,是一名心機爆棚的騙子,受盡女生的愛戴,卻誤打誤撞碰上一個騙子集團。 巧合地他們全部都是欠貴利王(張耀揚 飾)的債,使得他們合力對抗貴利王。 即使距離最經典的第一集上映已有30年,但逢年過節電視台都必會播放,當中的金句和經典場面至今仍為人所熟悉,絕對是每次重看都總會令人捧腹大笑的必看賀歲片之選! 雖說張國榮拍喜劇也不俗,但周星馳跟哥哥同場做兄弟的喜劇都可算萬中無一。
港產笑片: 【 MOVIE6 熱話 】Netflix都有得睇 賀歲片 ! 6套搞笑港產片至啱新年睇
故事講述喪屍病菌蔓延,一眾角色被困在一個小商場中,繼而講述他們如何求生。 雖電影不是大製作,但多年後仍經常被談及,這便是一套成功電影的威力。 《家有囍事》堪稱是香港「最強賀歲片」,由周星馳、張國榮、黃百鳴、吳君如、毛舜筠、張曼玉等巨星主演,「常家」三兄弟鬧出的笑話更是幕幕令人爆笑,是一套相當適合一家人過年闔家觀賞的家庭喜劇。 港產笑片2025 《請問,還有哪裡需要加強》票房據指在台灣不算太亮眼,比起九把刀之前的作品更是大退步,有些台灣影評認為它物化了女性,再乘著台灣近來的 #METOO 浪潮,因此惹來反感。
蘇韓小貞 ─ 蘇媽(吳君如飾)在危急關頭堅持搶救偉仔,她決定即使兒子到八十歲還是不能走路,都誓要以她這副骨頭背起兒子一起走下去。 而奇蹟就在蘇媽的堅持下發生,偉仔不止逐漸長大,更在蘇媽的訓練下學會了走路,還被發掘出跑步的天賦。 母子一直努力創造一個個比賽神話,而當偉仔(梁仲恆飾)攀上運動員生涯上的最高峰時,他的眼睛亦一直沒離開看臺上那位一生支持着他的母親,從來沒有忘記贏每一面金牌的初衷。 鄭秀文10度提名角逐金像獎,最終憑《落花流水》 圓夢封金像影后! 《落花流水》中,Sammi近乎全素顏演出,對於初次體驗演「師奶」一角,Sammi也十分滿意這次的難得機會,透過寄養去救贖,而又充滿傷痛的媽媽角色,是她在演戲生涯中從未遇過。 謀殺雙親案案情撲朔迷離,兩位大律師分別代表張顯宗及唐文奇二人上庭辯護,九位不同背景的陪審員同時陷入對與錯的正義思辯。
至於香港,在子華神獨大的情況下,拍攝歷時三年的電影《說笑之人》(2023)也可算嶄新,雖以主角追逐棟篤笑夢想為主軸,但實質處處穿插父子情。 電影以麻雀比喻人生,飾演「麻雀大俠」的華仔更爆出多句適用於麻雀枱和做人的至理名言:「越爛的牌就要越俾心機打,發脾氣是沒有用的」,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適合一家人邊打牌、邊觀看。 香港電影經常帶你回顧昔日的社會面貌,《我愛 HK 開心萬歲》中有很多細節都反諷商家壟斷和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同時反映「獅子山下的同舟共濟」的香港情懷。 影片中還出現了ASTRO聊天室的畫面,每條訊息後邊總是有一個數字「1」,暗示有一位成員始終沒有打開聊天室,也沒有看到這些訊息……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陳曉鋒致辭時指出,香港在家族辦公室業務上,有法律專業、會計專業、資訊管理專業等各方面優勢。 今次協會成立,更響應了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的多個定位,分別是支持和鞏固香港保持傳統優勢、支持香港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支持香港打造成國際創新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