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有關認知障礙症的內容後,如果你擔心自己的認知能力可能出現問題,請按以下連結,前往「自我檢查」。 迷你心智狀態檢查(MMSE)是由Folstein及Mc Huge在1975年所編制,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認知功能評估工具;共有11個評估項目,所涵蓋的領域可分成定向感、語言、注意力及記憶4大部分,在評分方面滿分是30分。 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林祖功表示,民眾可按2步驟自行檢測是否有初期柏金遜症狀,首先將右手伸直,食指與大拇指輕觸25下;步驟2,將左手伸直,食指與大拇指輕觸25下。 如果發現,速度改變、動作變慢、停頓、打不開,或是開合大小改變,就應該建議至神經內科門診就診。
估計未來香港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數字亦會上升多於兩倍,即由2016年的11萬5千人大幅增加至2036年約24萬人。 除了服用藥物外,透過讓患者參與各項訓練活動,除可保持他們的自理能力外,亦可增強他們的個人信心,繼續維持正常社交生活,甚至改善情緒行為問題。 若然確診患上認知障礙症,亦不用太悲觀,只要透過藥物及合適訓練,均可延緩病情惡化、機能衰退的情況,同時改善患者情緒及行為問題。 認知障礙症測試 認知障礙症測試 吸煙除了有損心肺功能,亦會對心腦血管帶來壞影響,從而增加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機會。
認知障礙症測試: 社區資源地圖
數獨據《國際老年精神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50歲以上的人在玩數獨、填字等遊戲時的大腦功能會較好。 研究人員查看約兩萬名參加者的數據,發現每日做一篇數獨能激活左腦,從而有效預防腦退化症。 完成研究後,發現參加者的腦功能平均比實際年齡年輕8至10歲。 認知障礙症測試 由於 MoCA 具有英語特定性,所以需要進行語言和文化翻譯以適應其他國家的測試。 多種文化和語言變量可能會影響不同國家和語言的 MoCA 規範。 為了彌補人口的教育水平,在不同語言中提出了幾個截斷分數,並且為適應不同語言/國家的語言和文化差異也需要進行一些修改。
有研究便發現,全身性發炎與日後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有一定的關係,或可以成為預防患病的新方向。 中文版「AD8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由美國華盛頓大學阿茲海默症研究中心開發,只有8題,篩檢只需幾分鐘,能篩檢出極早期認知障礙症患者。 醫生需要經過綜合分析患者的症狀、認知評估、血液檢查和腦掃描檢查,才能作出診斷。 認知障礙症會奪去我們珍貴的回憶、令我們漸漸忘記自己的身份,最後失去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認知障礙症除了會影響患者本人外,亦對身邊的家人和照顧者帶來沉重的壓力。
認知障礙症測試: 健康網》常見剉冰4種配料 農業部揭它們的「前世今生」
隨著人口老化,究竟認知障礙症的檢測長遠應普及到哪個程度,肯定仍需社會與醫學界更多的研究與探討。 15分鐘腦筋「大檢」 要檢驗認知障礙症,以往使用簡短智能測試(MMSE),它於1970年代開始為醫學界使用,檢查約需10分鐘,通常由心理學家檢測。 那年代醫學界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主要在失憶的問題,問卷焦點亦傾重於此。
- 如沒及時實行有效的預防措施,認知障礙症的患者數目將由2016年的11.5萬人大幅增加至2036年約24萬人,為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 患上認知障礙症初期,患者會變得無記性,經常忘記事情,例如忘記與誰人約 會或是否已用了餐,而且其執行能力亦會受到影響,如不再懂得自行食藥、經 常將物件放錯位置、購物時經常計錯數,或失去判斷能力等。
- 它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下得到驗證,並隨後在臨床上被其他許多環境採用。
- 一般來說,患上認知障礙症的早期病徵為記憶力及思考能力衰退,情緒不穩定而容易動怒,再嚴重的更會失去正常認知及自我照顧的能力,就連家人亦可能不認得。
- 經研究驗證,其檢測早期認知障礙的敏感度及獨特性分別達90%及87%。
- 所有參與研究的長者均接受了磁力共振掃描,以排除有腦部疾病如腦腫瘤或潛在阿茲海默症的病人。
研究亦發現,身心運動(Mind-body exercise)如耍太極可有助減慢認知能力衰退13;伸展運動亦有助維持腦部健康。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隨年紀增長,肌肉量會漸漸減少,這時若沒留意飲食與運動習慣,恐引發肌少症。 對此,五股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表示,肌少症不只發生在四肢肌群,也可能影響吞嚥相關肌群,若沒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恐會增加跌倒、骨折風險及吞嚥困難。 因此,他分享,居家自行檢測方法,民眾可使用手指或皮尺測量自己的小腿圍,其中,若男生小於34公分;女生小於33公分,表示可能肌肉量不足。 根據美國科學促進會期刊《科學進展》2019年刊登的一個美國研究,表明如果無法獲得高質量睡眠,會增加患認知障礙的風險。 認知障礙症測試 該項研究對老鼠進行了實驗測試,結果發現睡眠時間較短但睡眠質量較高的小鼠,患認知障礙的風險低於那些睡眠時間長但質量低的小鼠。
認知障礙症測試: 香港常見老人痴呆症測試
很多因素會導政患上認知障礙症,因此從中年開始便要提防三高,包括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膽固醇)。 另外,維持標準體重、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等病症對預防患上認知障礙症很有幫助。 傅裕翔在臉書粉專「你的主廚醫師 傅裕翔 高齡醫學內科 養生 長照 介護食 慢性病」發文指出,不要以為只有老人會得肌少症,近年肌少症有年輕化的趨勢,30至50歲族群中,核心肌力不足竟高達48%。
電腦掃描(CT)價格較便宜並快捷,但解像度較低,而且含少量輻射。 磁力共振(MRI)價錢較高,亦不適合部分人士(如患者體內存有金屬異物),但解像度高而且不含輻射。 正電子掃描(PET)價格較高,含少量輻射,但能準確檢測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的異常蛋白。 然而,認知障礙症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亦與年齡沒有必然的關係,即使正值壯年,也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測試: 「友里蹤跡」 社區計劃
團隊由2016年至今已培訓超過4,500位來自全港不同醫院及非牟利機構的社福及醫護專業人員。 因此,團隊在2015年進行了一項研究,了解「單一分數」與「年齡教育參考分數」在HK-MoCA及 HK-MoCA五分鐘版的分數表現分類中的差別。 認知障礙症測試2025 其次,要吸收足夠的維他命B12、 C及E,前者是防止患上老人痴呆的關鍵,後兩者則可保護神經細胞及血管,預防認知障礙症。 認知障礙症的種類繁多,包括阿茲海默症,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散播性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額顳葉認知障礙症。 立即輸入你的位置,尋找全港超過400間的醫療部門及長者服務中心位置和連結。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認知障礙症測試: 治療方法
不過,每間醫院的制度或不同,有的會設立專門的記憶門診、老人痴呆症特別門診,或老人痴呆症中心,方便整合各科專業,並根據病患需求相互轉介,常見的老人痴呆症診斷及轉介科別如下,供大家參考。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是一種廣泛用於檢測認知障礙的篩查評估。 它由魁北克省蒙特利爾的 Ziad Nasreddine 醫生於1996年發明。 它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下得到驗證,並隨後在臨床上被其他許多環境採用。
認知障礙症測試: 失智症量表2:簡易認知功能評估表(SPMSQ)
如果病情嚴重,患者會喪失自理能力,可能需要長期臥床,繼而引 致其他健康問題,包括容易患上嚴重壓瘡、吸入性肺炎和體重會驟降等,後果 可大可小。 根據醫院科別體制,認知能力評估內容可能稍有不同,通常會建議病患家人及照顧者陪同參加評估,下列為認知能力評估大致方向。 除了老人痴呆症圖,不能不提的還有認知能力評估及認知退化問卷,下列介紹這2類在香港常見的老人痴呆症測試。 老人痴呆檢查問卷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倘若評估不是老人痴呆症所致,便可暫時解除疑慮;但若評估是老人痴呆症,則可進一步找出病源,然後對症下藥。 老人痴呆症常不易察覺,有研究發現,只有約1/3的老人痴呆病患獲得診斷。 以下舉出6個老人痴呆評估原則,任何疑問請向專業醫師了解。
認知障礙症測試: 大腦過4關!測試自己有無患病風險
簡單來 說,人的腦細胞在成年後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少,但腦退化症患者的腦細胞死亡 速度比正常快,令腦功能嚴重衰退,從而影響記憶、思考、行為及個人的自理 能力,患者甚至家人的生活質素均會因此下降。 認知障礙症,又稱為老人痴呆或腦退化症,患者多為65歲以上長者,而且年齡愈大,病發的機會愈高。 由於認知障礙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由一連串症狀組成,因此必須透過認知能 力評估作出診斷。 評估大致分為四部分,包括詢問病歷、針對性身體檢查、精 神心理評估及化驗和掃描,以判斷其認知障礙症的成因、腦退化程度、行為及 精神狀態,例如有否出現妄想症及抑鬱,以及患者的照顧者狀態。 因著老人痴呆症成因和分類不同,醫生會視病患情況推介不同的科別,但一般於第一次診斷記憶力衰退症狀,看精神科或神經內科亦可。
認知障礙症測試: 評估由受過專業培訓的註冊護士、職業治療師或社工進行,採用一籃子獲國際認可、適合本地長者使用的評估工具,為懷疑個案進行認知功能、情緒、身體機能、自理能力及其他認知障礙症狀等作出評估。
說明睡眠對大腦的垃圾清除系統功能不可或缺,研究表明睡眠愈深愈好,睡眠質量低或睡眠不足可引致認知障礙等精神疾病。 現時醫學界認為出現腦退化的成因大多是腦細胞死亡、腦細胞無法正常運作、腦細胞之間失去連結而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除了年紀漸長會令細胞死亡,只要腦部有受傷、疾病,都可導致腦退化。 既然不論什麼年紀也有機會患上,就要及早留意自己有沒有以下五個徵兆,如果當中有2項或以上的回答是「有」,便有機會患上初期腦退化症,或者需要尋求醫生專業意見。 走訪不同地區,及早識別出現記憶力衰退及認知障礙症徵狀人士在當區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評估和診斷,並為確診人士開展後續治療和支援。
認知障礙症測試: 認知障礙症自我檢測
此外,也有研究報告提到,40歲後身體將流失近50%的肌肉量。 在研究期間,91人罹患柏金遜症,分析後發現,每週至少做1次惡夢、較難入睡者,後續柏金遜症發病的機率是其他人的2倍。 值得注意是,患者在出現顫抖、僵硬和遲緩等典型症狀之前的好幾年,就常做惡夢。 患者的腦細胞出現病變,在腦內形成「沉澱物」,影響腦部接收外界的訊息及破壞腦細胞之間的連接,令患者失去某些認知及活動能力。 患上認知障礙症初期,患者會變得無記性,經常忘記事情,例如忘記與誰人約 會或是否已用了餐,而且其執行能力亦會受到影響,如不再懂得自行食藥、經 常將物件放錯位置、購物時經常計錯數,或失去判斷能力等。 認知障礙症測試2025 道地蜂蜜綠茶每年聖誕節都會換上新的包裝,並與不同慈善機構合作,藉此喚起市民大眾對各種不同需要人士的關注。
認知障礙症測試: 健康網》48歲艋舺阿龍炒飯老闆癌逝 國健署列7警訊:沙啞要注意
請留意,這個認知退化問卷是由老人痴呆症病患的主要照顧者或家人填,其主旨為比較病患現在和十年前的認知狀況。 血液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由非腦部退化性疾病而引致認知功能障礙的情況,例如維他命B12缺乏、甲狀腺病等。 認知障礙症測試 這些疾病大多沒有任何表面症狀,只有透過抽血和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和管理。 周佩芳認知障礙預防研究中心的夢想是透過創新研究、教育、提倡及宣揚有效預防和治療方法,延緩認知障礙症對人口老化社會帶來的影響,令所有長者免受認知障礙症之苦,安享晚年。
認知障礙症測試: 專業團隊
MoCA是一個由加拿大腦神經科醫生設計的檢測方法,內容以英語的邏輯來設計。 近年中大將之翻譯為中文,製成香港版HK-MoCA,以更適用於本地的檢測;另亦設計五分鐘簡短版,擷取其中的記憶、語言流暢度、定向、延遲記憶四大部份,讓檢查毋須執筆寫字,甚至可透過電話進行,讓不習慣寫字或中風後難以執筆的人士使用。 「如長者不肯看醫生,將來或許可以用電話也可以做到檢測。」黃沛霖說。 但他指出,MoCA有別量血壓那類身體普檢,毋須全民檢測,而是「有病才看醫生」。 例如與一兩年前比較,由間中忘記拿電話鎖匙,漸變頻密至一星期有幾次,反映認知功能有明顯下降的人士,才需接受檢查。 「研究指,失憶型的MCI,每年有15%機會演變為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的一種認知障礙症);MCI可說是前期的阿茲海默症。若及早發現,有望透過生活習慣改變,減慢腦退化速度。」黃沛霖說。
認知障礙症測試: 老人癡呆患者的照顧者有甚麼要注意?
另外,江蘇南京神經內科醫生吳婷曾診治過只有39歲的腦退化患者,作為公司高層的患者,某天突然發覺說話變得力不從心,甚至要細想才能明白別人的說話,求診後發現腦部出現輕微萎縮現象,即已開始出現認知障礙症狀。 吳婷指出,熬夜不止影響身體還會損傷大腦功能,損傷也會隨長期熬夜逐漸累積,建議成年人最好維持每日6-8小時的睡眠時間。 相信這是很多病患及其家人常會有的疑問,今次講解香港老人痴呆症測試,包括檢查目的與評估原則。 此外,網上也有老人痴呆症測試圖,在家有空不妨試試,但切記這只能當作參考,診斷治療必須向專業醫生了解。 現時醫學界有多種廣泛使用的認知評估工具,而蒙特利爾認知評估(MoCA)是一套簡易的測試,能夠準確及全面地篩選出有早期認知障礙的人士。 經研究驗證,其檢測早期認知障礙的敏感度及獨特性分別達90%及87%。
認知障礙症有不同的類型,包括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及血管型認知障礙症,都被認為與神經發炎有關,導致神經元及功能受損,以及影響腦內物質平衡,最終損及記億和認知功能。 專家指出,健康的生活模式有助減低出現慢性炎症及相關併發症的機會。 傅裕翔建議,若有上述情形,請前往醫院檢查做進一步評估,並提醒,肌少症若沒早期發現、適當治療,不但會增加骨頭和關節負擔,增加跌倒、骨折風險,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以及死亡風險增加。 如患者屬於「輕度認知障礙」(簡稱MCI)階段,即介乎正常認知功能與早期認知障礙症之間的過渡階段,患者有可能透過適當的認知訓練、健腦運動等,協助病人維持認知能力和減輕部分症狀,延緩及防止腦部退化。 一般認知退化問卷會採用IQ-CODE做初步評估,此長者認知退化問卷的可信度、敏感度及分別率俱高,能有效分辨病患是否為典型老年衰退,或是罹患老人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