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三期原本設噴泉及人工湖,但噴泉在2001年變成了花槽;而在2003年沙士爆發後湖內的水被抽乾,約3年後湖邊石頭被移走,並已改建為室外閒坐區及休息地方,而毗鄰之游泳池和公園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小西灣社區會堂:面積達1,070平方米,包括禮堂[1]、舞台、舞台會議室、會議室及男女化妝間,由東區民政事務處管理。 小西灣邨第一及二期樓宇外牆以綠色為主調,樓宇中部則是深淺綠色漸變,以呼應周遭蔥籠蒼鬰的自然山景。 小西灣邨瑞益樓 第三期則以白色為主調,襯以綠色及紫色,以呼應第一、二期及旁邊富景花園的外牆顏色。 1950年代前為西洋菜田及青山道李鄭屋村木屋區[7],1954年10月1日,李鄭屋村與旁邊的長沙灣新村發生火災,災民逾6000人[8],政府及後宣佈在該地興建12幢七層高的徙置大廈[9][10],李鄭屋村大部份木屋於1955年初清拆[11]。 1955年8月9日,在把李鄭屋開拓成徙置區時,在原擬興建C座及D座的位置意外地發現一座東漢時期古墓[12],現建有李鄭屋漢墓博物館作永久保存。
小西灣邨瑞益樓: 商場
包括瑞福樓、瑞滿樓、瑞益樓、瑞發樓、瑞盛樓及商場,共建有5幢相連長型(第1款)大廈,7層高的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大樓(前身為東華三院李志雄紀念小學校舍)及5層高商場並設行人天橋連接位於山上的第一期樓宇,於1989至1990年間建成,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 香港人很喜歡去日本旅行,受疫情影響,港人去不到日本旅行,既然「思鄉病」發作,當然希望在家亦感受到日式風味,是次介紹的單位位於小西灣邨瑞發樓,業主是一家四口,包括2名小朋友,實用面積約450平方呎。 小西灣邨瑞益樓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據了解,這單位是「清水樓」,户主考慮到小朋友的成長,同時想與另一半有私人空間,因此找上重生室內裝修公司進行設計和裝修。
1980年代,香港房屋委員會決定將李鄭屋徙置區分期重建成當時的新型公共屋邨,興建10幢公屋和一個特別設計的居屋屋苑寶熙苑,歷時接近14年。 公屋並以中國傳統品德人格(主要取自四維八德)命名,例如:忠孝樓、仁愛樓、信義樓、和平樓、和睦樓、廉潔樓、禮讓樓、道德樓、孝廉樓和孝慈樓;以及在原址興建一個公園和在漢墓附近興建漢花園[13]。 小西灣綜合大樓(英語:Siu Sai Wan Complex)是香港一座多用途市政大樓,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小西灣道15號,毗鄰福建中學、中華基金中學、小西灣道及富怡道的交界位置[1],佔地4,400平方米,於2011年7月啟用,乃香港市區首座以綜合大樓而非市政大廈命名的同類型建築物。 值得一提是,在第1、2期各座大樓及街市均設有中文樓名的中文草書書法,第一期樓宇設於樓宇外牆(唯目前除瑞喜樓保留「瑞喜」二字,絕大多數已被移除),第2期樓宇則設於地下通道及地下電梯大堂內,以營造屋邨獨特的設計風格,可惜此項設計未有延伸至第3期樓宇內。 項目總承建商為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4],至2010年11月,計劃工程基本完成[5],於2011年7月4日啟用,開幕儀式於同年8月28日由時任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主持[6]。
小西灣邨瑞益樓: 小西灣邨瑞益樓SUI YICK HSE, SIU SAI WAN ESTATE
於1997年至1999年期間進行了大型改建工程,由巴馬丹拿建築師有限公司(Palmer and Turner)設計,工程包括加建兩座新翼、擴建及搬遷屋邨辦事處到新翼頂層、加設冷氣、拆除多個空中花園及填滿三樓中空以加建大量商舖、改善人行流線、增加扶手梯、重整商場間隔、增加商舖數目、提升場內設施及翻新入口及外牆。 由於屋邨部份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李鄭屋邨孝廉樓及孝慈樓雖是Y4型設計,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11層樓,以及不設1樓,故此24樓已為頂樓,此兩座亦是所有Y型大廈中層數最少的兩座。 小西灣邨(英語:Siu Sai Wan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HK05[1],位於香港島東區小西灣,前身是英軍情報中心及大坪村[2]。 全邨分三期興建,共有12座住宅大廈及6163個單位,為港島區最大及單位數目最多的公共屋邨。 小西灣邨亦是港島區唯一一個設有相連長型大廈及港島區首個設有和諧式大廈的公共屋邨,而第三期的瑞隆樓更是香港首兩幢裝有甲級保安系統(大閘)的公屋大廈之一。 2005年被售予領展後,隨即由領展接手管理;其後於2007年至2009年期間展開「資產提升項目工程」,由盧緯綸建築師有限公司 (LD Asia) 設計,設計以「有機」及「環保」為概念,工程包括重整商場間隔、增加商舖數目、提升場內設施、翻新入口、外牆及將屋邨辦事處搬遷到瑞隆樓地下。
寶麗苑(英語:Po Lai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與香港市政局合作發展的建屋計劃。 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長沙灣,前身是1983年清拆的木屋區[4],是戰前蘇屋村的原址。 佔地6000平方米,住宅發展面積:37426平方米,政府及社團發展面積:19020平方米;共有三座9層高樓宇,共378個單位。
小西灣邨瑞益樓: 九龍西傷健中心
單位設計的風格偏向日式,選用了白色為主調,一進客廳,看見白色牆身配淺棕色木紋地板,整體簡潔又統一。 為了滿足女戶主的要求,設計師採用了歐陸風格配仿雲石紋的膠板在廚櫃和吊櫃上,配搭白色磁磚牆身,既方便打理,又承接客廳簡樸的設計。 男户主很喜歡日本,希望蝸居有一點日式風格,有見及此,設計師在客廳中間設計一個棕色升降地台。 小西灣邨瑞益樓 吃飯時,用遙控器按下「上升」按鈕,立即變成一張餐桌,並且預留了放入雙腳的空間,使用時就不怕腳部抽筋,如果小朋友想模仿日本人跪坐的禮儀,可以在地台旁邊加一塊坐墊。 再者,設計師估計户主有時候會叫朋友在家打麻雀,只要把餐桌升起來,屋內即時舉辦雀王雀后爭霸賽。 吃完飯或打完麻雀,只要按下「下降」按鈕,餐桌立即變成儲物地台。
- 2021年11月,無綫電視節目《東張西望》報導聾女美華事件,一名聾女美華喪父後發現,父親早年買下的公屋單位竟轉名給大廈的女保安員,對方更狠心將她趕出家門,讓美華每晚只能抱着一堆家當在家門前露宿,事件引起極大迴響。
- 包括瑞福樓、瑞滿樓、瑞益樓、瑞發樓、瑞盛樓及商場,共建有5幢相連長型(第1款)大廈,7層高的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大樓(前身為東華三院李志雄紀念小學校舍)及5層高商場並設行人天橋連接位於山上的第一期樓宇,於1989至1990年間建成,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
- 而小西灣街市外判予建華集團管理,於2015年8月完成翻新後,改名為本灣市場。
- 全邨分三期興建,共有12座住宅大廈及6163個單位,為港島區最大及單位數目最多的公共屋邨。
小西灣的人口自1985年急增[3],現時為東區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 就此,東區區議會提議在小西灣興建小西灣市政大廈,以解決小西灣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1],選址於小西灣巴士總站北站舊址。 此計劃於《2005至2006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列為比較優先處理的項目[1]。 包括瑞泰樓、瑞明樓及瑞隆樓及佳翠苑,共建有3幢和諧一型出租公屋大廈共2008個出租公屋單位及2幢和諧一型居屋大廈,共1216個出售居屋單位,於1990年5月動工,1993年5-9月分階段落成入伙,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承建。 小西灣邨瑞益樓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由於屋邨位於舊啟德機場的高度限制圈內,所以第一期的樓宇雖是Y4型及新十字型設計,但其中瑞喜樓、瑞樂樓但比一般同型樓宇減少一層(即33樓為頂樓);而瑞富樓、瑞強樓更減少三層(即31樓為頂樓);而曉翠苑各座樓宇則減少兩層(即33樓為頂樓)。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忠孝樓及仁愛樓是深水埗區,甚至是整個九龍西地區中僅有兩幢工字型設計的公屋樓宇;而孝廉樓與孝慈樓為深水埗區和整個九龍西地區中,僅有兩幢採用Y型設計的公屋樓宇。
小西灣邨瑞益樓: 香港樓宇目錄
徙置事務處職員在10月10日(即中華民國國慶)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之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而引起。 事件釀成約60人喪生,逾300人受傷,是香港史上死亡人數最高的騷亂暴動事件。 小西灣邨瑞益樓 李鄭屋邨的前身為李屋村和鄭屋村,位於尖山(或稱鷹巢山)和筆架山(畢架山)的山腳交匯,該地在東漢時大概已經有居民(因邨內曾發掘出東漢墓)。
小西灣邨瑞益樓: 大廈資料:小西灣邨 瑞喜樓
而小西灣街市外判予建華集團管理,於2015年8月完成翻新後,改名為本灣市場。 市場檔位由48檔增至60檔,並參照外國鮮活街市的特色,大玩科技元素,推出「i-Chicken」檔口,顧客可經視像鏡頭在雞販檔現場揀新鮮雞,便可以在半小時後領取劏好的雞,據了解雞價與在柴灣雞販的價錢一樣。 小西灣邨瑞益樓 邨內設兒童遊樂場、健身設備、籃球場、閒坐區、停車場及羽毛球場。
小西灣邨瑞益樓: 中心資訊
寶麗苑由伍振民建築師(香港)有限公司設計,由於屋苑落成時機場尚未搬遷,故此地皮有高度限制,加上地盤細小,要採用非標準的特別設計才把地盤的發展潛力用盡,間隔主要為兩房兩廳單位及極少量三房兩廳設計,部份位於轉角位的單位更是鑽石形設計。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單位一般設有一至兩個的花槽,而部份單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裝飾板而上面更設有圓形的洞,這成了寶麗苑之一大建築特色。 寶麗苑在1986年的第8期乙居屋計劃中發售,在1987年落成入伙,屋苑基座為保安道市政大廈,大廈內設有街市,熟食檔位,圖書館,自修室,室內運動場及壁球場等[5]。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小西灣邨瑞益樓 小西灣廣場(前稱小西灣商場),位於小西灣道10至12號,商場面積逾17,000平方米,自落成後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於1990年落成啟用。
小西灣邨瑞益樓: 大廈資料:小西灣邨 瑞樂樓
而保育古墓後,餘下的土地改建成官立小學、一個公園和最後的V座。 小西灣邨瑞益樓 當你拉門進入時,看見一個高16吋的紫色地台床,裡面有14個儲物櫃,可以擺放不少東西。 小西灣邨瑞益樓2025 打開另一道門就是小朋友房間,左邊有四級樓梯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內有乾坤」,樓梯的收納櫃將空間充分利用起來,既不浪費樓梯空間,又方便小朋友上落床,而這設計的契機是因為房間的面積不大,所以設計了樓梯櫃去解決儲物空間的問題。 包括瑞喜樓、瑞樂樓、瑞富樓及瑞強樓及曉翠苑,於1990年建成,由天順有限公司(即今日的華營建築)承建。 2021年11月,無綫電視節目《東張西望》報導聾女美華事件,一名聾女美華喪父後發現,父親早年買下的公屋單位竟轉名給大廈的女保安員,對方更狠心將她趕出家門,讓美華每晚只能抱着一堆家當在家門前露宿,事件引起極大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