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某狗隻被漁護署分類為格鬥狗隻,飼主可以根據 《危險狗隻規例》 第17(1)條 ,在14日內向狗隻及貓隻分類委員會申請重新分類。 當涉案人被裁定殘酷對待動物罪成,法院會考慮相關動物會否有機會再受到同樣對待,從而考慮頒下命令,禁止涉案人繼續飼養該動物。 該動物會轉送漁護署人道毀滅或另覓新飼主(如合適)。 特別要留意,即使令動物受苦是刑事罪行,但未能為牠們提供最佳福祉並非犯法。 除非能夠證明惡劣情況持續沒有改善,導致動物有機會受苦,否則便不算犯法。 譬如說,狗主沒有每天帶狗隻做運動至少一小時,是很壞的飼養習慣,但他不大可能因此被檢控。
- 這項運動每半年進行一次,目的是為長期出海作業的漁民,登船為狗隻提供續牌及注射疫苗的服務。
- 然而,即使公契禁止住戶飼養寵物,業主立案法團亦有權酌情處理。
-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網上出售的動物有機會是從大陸走私來港,當地沒有法例保障動物,亦可能有狂犬病的風險。
- 在可行情況下,漁護署會聯絡飼主領走動物,屆時,署方會向飼主收取相等於扣押與餵飼動物所需成本的動物羈留所費用( 第168章《動物羈留所條例》 第2條 )。
如未經批准在公屋內飼養寵物,署方將根據屋邨管理扣分制,向違例住戶扣分。 受扣分制約束下的不當行為還包括製造噪音(如狗吠聲)或讓狗隻在公共地方隨處便溺等。 公屋養狗申請2025 如欲了解屋邨管理扣分制,可查閱 公屋養狗申請 長者社區法網 中的「 公共房屋事宜 」。 租戶可根據既定機制向房委會申請,房委會會評估每宗個案的需要,並按個別情況考慮,而有關狗隻必須領有有效牌照、已絕育、體重少於20公斤(限於伴侶犬)及注射相關預防疾病的疫苗。
公屋養狗申請: 動物管理中心地址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可以向裁判官投訴,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假如漁護署認為入口雀鳥沒有感染禽流感的風險,署方會簽發特別入口許可證。 否則雀鳥在輸入香港之前,須先接受21天隔離和進行禽流感病毒測試,並且在抵港至少五天前,獲出口地的獸醫簽發健康證明書。 有關輸入雀鳥所需的特別許可證,可參考 漁護署網頁 。 從外地入口的服務犬(如導盲犬)來港時,如附同動物健康證明書,證明已接受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及狂犬病防疫注射,通常都可獲豁免隔離檢疫,並獲發特別許可證。
不過,若私人屋苑住戶因飼養寵物而其他住客構成嚴重滋擾,即使大廈公契批准飼養寵物,該寵物主人亦要就滋擾負上責任。 在此情況下,業主立案法團可向有關住客採取法律行動。 公共屋邨人口稠密,飼養狗隻可能會影響環境衞生及對租戶造成滋擾。
公屋養狗申請: 相關內容
至於從其他沒有列明的國家(包括中國)進口寵物,則須接受至少四個月的隔離檢疫。 入口前,牠們須先植入晶片,注射防止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在動物抵港當日,須附同一份健康證明書,證明過往曾注射疫苗。 現時,本港沒有個別發牌措施規管寵物美容院或店舖,但任何提供寵物寄養服務的寵物美容院或店舖,都須持有寵物寄養所牌照(詳情參考 D. 寵物寄養設施 )。 不少寵物美容院亦兼售動物,經營寵物店生意,此類店舖須為處所領取動物售賣商牌照(詳情參考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 漁護署在網站列出 持牌動物售賣商名單 ,任何人如將寵物留在美容院或店舖,可先透過網站查閱相關場所是否安全。
租戶在取得書面批准後即可飼養服務犬,但仍須嚴格遵守《在公屋飼養狗隻的守則》,以避免對其他租戶造成滋擾。 若有飼養的狗隻咬人,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4(1)條 ,狗主必須即時向警署舉報,並將狗隻隔離,等候警署主管人員進一步指示(基於狂犬病風險)。 公屋養狗申請2025 任何人違反上述指引,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4(2)條 ,可被罰款10,000元。 第25(1)條 列明,狗主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10,000元。 然而, 第25(2)條 列明,狗主如能證明狗隻是受到被咬者或第三者蓄意激怒而作出襲擊,便能作抗辯理由。
公屋養狗申請: 放寬公屋養狗 有醫生紙可申養「伴侶犬」
以哺乳類動物為例,入口前必須要在室內畜養至少六個月(或從出生開始計起),而且沒有感染狂犬病。 另外,從中國入口寵物亦要獲得動物健康證明書,以證明牠已注射犬病毒性出血性腸炎、犬瘟熱,犬病毒性肝炎或貓瘟及貓流行性感冒疫苗。 這包括把動物困在過度擠迫的空間、或把狗隻放在裝貨箱內一段長時間而不准予活動。 公屋養狗申請 公眾人士如目睹任何懷疑虐待動物行為,請向警方、漁護署或愛護動物協會舉報。
周女士的丈夫後來通知大廈管理處,表示狗已被送走,並簽署證明信證明單位內再無狗隻,土地審裁處才撤銷控告。 但周女士指管理員從未有親眼看過Coco在單位內,也沒有核實狗隻是否已搬走,就展開法律程序,顯示程序有漏洞。 根據 《危險狗隻規例》 第10條 ,如有任何人受到狗隻襲擊而導致死亡或身體嚴重受傷(須留院接受治療),裁判官可下令把相關狗隻分類為「已知危險狗隻」。
公屋養狗申請: F. 領養動物
任何人如發現危險狗隻,也可以向裁判官投訴,根據 第167章《貓狗條例》 第5條 ,裁判官會考慮是否需要頒下命令,安排狗隻人道毀滅或接受更有效的控制。 在私人樓宇內,只要沒有違反大廈公契,飼養寵物均屬合法。 大廈公契是大廈落成後,由大廈發展商與第一手買家簽訂的文件,該文件對大廈現時及其後的所有業主,都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公契內沒有列明飼養寵物事宜,一般都可視為可飼養寵物。
公屋養狗申請: 領養兒童及寄養
然而,租戶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飼養服務犬,例如飼養引路犬以協助視障及聽障人士或住戶獲醫生推薦,須以狗為伴作精神支柱,而須向房委會申請飼養服務犬,才會考慮作有條件批准。 一般來說,要根據 公屋養狗申請2025 第3(1)(a)條 成功作出檢控,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 不過,要證明罪行,控方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干犯者有虐畜意圖。 公屋養狗申請 只要證明一般合理人士意識到該行為可能會為動物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會因此調整自己的行為,便足以入罪。
公屋養狗申請: A. 注射疫苗及領取狗隻牌照
漁護署簽發牌照時,會要求申領牌照的動物售賣商符合一系列有關動物健康和福利的條件,例如動物的基本圍封、畜舍提供的設施和戶外範圍,都要符合署方標準(詳情請 按此 )。 《 公眾衞生 ( 動物及禽鳥 ) ( 動物售賣商 ) 規例》 第5(3)條 指出,售賣任何帶病動物均屬違法。 如公眾人士懷疑有寵物店/繁殖場未達到漁護署的要求,可 聯絡署方 進一步調查。
公屋養狗申請: 寵物相關法例
狗主可於漁護署轄下的任何一間動物管理中心及發牌中心領取牌照,亦可透過已註冊的私人獸醫診所或愛護動物協會代為申請。 如狗隻易手或畜養人的住址有變,狗主須在五天內通知漁護署。 服務犬包括視障租戶所養的引路犬,以及有強烈特殊需要以 公屋養狗申請 狗為伴作精神支柱的租戶所養的伴侶犬。
公屋養狗申請: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若要申請輸入殘疾人士輔助犬或導盲犬,可從漁護署 下載申請表 。 若漁護署職員發現有看似走失或可能具破壞力的貓狗在街上流連,而當時並沒有人管束,職員可把動物捉走,帶返漁護署動物管理中心羈留。 在可行情況下,漁護署會聯絡飼主領走動物,屆時,署方會向飼主收取相等於扣押與餵飼動物所需成本的動物羈留所費用( 第168章《動物羈留所條例》 第2條 )。 被羈留的動物,若於96小時內無人認領,會被視為流浪動物或被飼主遺棄( 《狂犬病條例》 第22(5)條 公屋養狗申請 )。 根據 《動物羈留所條例》 第4(2)條 ,被遺棄而無人認領的動物或會被人道毀滅。 根據 《狂犬病條例》 第22(1)條 ,遺棄動物是嚴重罪行,最高可被罰款10,000元或監禁六個月。
公屋養狗申請: B. 危險狗隻的管制
租戶若被發現未經准許養狗, 便會不予警告而被扣 5 分。 《香港01》過往曾就公屋養狗問題向房署查詢,署方重申公屋住戶不得飼養狗隻,至於工作犬及伴侶犬,個別租戶須經醫生或心理學家證實「極需要狗隻作精神支柱」,才會按需要酌情考慮。 一般來說,要成功檢控某人殘酷對待動物,控方必須證明動物曾經受過不必要的痛苦,但毋須證明痛苦是持續發生、或已造成嚴重的後果,亦毋須證明犯案者有虐畜意圖。
公屋養狗申請: 業主與租客
不過,這只是從方便管理角度出發,當公屋容許飼養貓、龜等寵物,爭取「公屋養狗權」人士心裏頭的不甘心,也可以理解。 家庭社區法網提供的資訊只屬初步參考,並非法律意見。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不過,容許在今年8月1日以前已飼養及體重不逾20公斤的犬隻,並養至自然死亡為止;有關住戶須於10月份內為犬隻登記。 事實上,公屋不准養狗的規定,由來已久,違規個案一直存在。 03年公屋引入扣分制,違規養狗便會被扣分,扣滿分更會被終止租約,由於當時已有不少「公屋狗」,房署「特赦」逾萬隻「公屋狗」可留至終老。
如懷疑有人虐待動物,請即向警方或漁護署舉報,由當局調查或檢控。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03年決定維持不准在公屋飼養狗隻的限制,如事主個案,屬於「未經業主書面同意在出租單位內飼養動物」,將可被扣5分。 不過就容許租戶飼養不會危害健康及造成滋擾的細小家庭寵物,如已絕育的貓、倉鼠、兔子、龜等等;而野生或入口動物和馴養農畜一律嚴禁飼養。 除了工作犬(如導盲犬)或獲醫生證明需要的「伴侶犬」外,本港公共屋邨自2003年起禁止未經批准飼養狗隻。 日前有港女發文表示,因為經濟問題無法承擔租金,偷偷攜帶愛犬暫住男友的公屋單位,卻不幸遇上房署職員巡樓被「斷正」,只好帶愛犬搬離。 她因事件飽受情緒困擾,更曾有輕生念頭,故發文詢問他人,若然將和男友結婚,考慮領醫生紙再申請飼養「陪伴犬」方法是否可行。
公屋養狗申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如投訴人/上訴人不滿房屋事務經理的決定,其個案便會交由有關的高級房屋事務經理處理。 倘若作出投訴/上訴仍未能解決有關問題,該個案將會進一步提交予區域物業管理總經理處理。 在新界西北鄉村地方,村民大都飼養狗隻,為了替他們的狗隻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及發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會派注射隊伍替村民的狗隻接種疫苗及給予村民妥善管理狗隻的建議。 公屋養狗申請 所有超過五個月大但仍未領取有效狗隻牌照的狗隻,或已到期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的狗隻,都應立即植入微型晶片、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及領牌。
現時沒有法律保障買家在購買動物後可以退還動物,買家要特別留意來歷不明的動物,如果購買,就等於買下沒有質素保證的貨品。 在買賣交易中,動物也是貨品,而售賣的貨品雖然應該切合其用途,但並不等於能確保質素。 除非售賣人明確作出保證,否則「買家自負責任」的法律原則便適用。
公屋養狗申請: A. 注射疫苗及領取狗隻牌照
其後,阿樂只得把赤耳送到朋友家暫住,他同意公屋是政府提供的福利,住戶有責任遵守規則,但他認為飼養狗隻是人的「基本權利」,只要狗主有責任心,保持地方清潔,房署不應禁止養狗。 要確保自己購買的寵物健康良好,最謹慎的做法還是避免從動物售賣商購買,而是從愛護動物協會(SPCA)或其他具信譽的非官方組織領養。 公屋養狗申請2025 現時未有法律指引,讓有意購買寵物的買家在選購前先視察繁殖場。
公屋養狗申請: A. 動物售賣商牌照
但房署過去一直被指執法不嚴,導致多年來有不少住戶違規偷養。 不過有住戶反映,自今年三月起,房署加強巡查,派人大力拍門、播放狗吠錄音及以鐵通敲閘,令屋內狗隻受驚亂吠,房署一旦發現狗蹤便扣分處理,甚至有公屋業主面臨釘契。 若閣下飼養的狗咬人,作為狗主,閣下必須即時向警署舉報,並將狗隻隔離,等候警署主管人員進一步指示(基於狂犬病風險)。 漁護署已詳細列出已獲審批的爬蟲類動物名單,倘若有爬蟲類動物不在名單之列,或許未能獲准進口。 所以,輸入任何物種之前,必須向署方申請許可;申請人欲進口蛇類動物,或需額外支付費用,聘請捉蛇專家協助進行檢驗。
公屋養狗申請: 寵物相關法例
如你須從外地進口寵物,必須向漁護署申請特別許可證。 公屋養狗申請2025 申請要求因應不同的動物種類及來源地,可能有所不同。 根據房署在8月進行的一項公眾意見調查結果,顯示約有70%受訪者認為不應容許在公共屋�飼養寵物,擔心會引起環境�生問題。 在扣分制下,在出租單位內飼養未經批准的寵物或任由狗隻隨處便溺,每項都會被扣5分。 註三:對於高空擲物可能造成嚴重危險或人身傷害的租戶,房委會會引用《房屋條例》發出遷出通知書,終止其租約。 對於房署今次的回應,「動物友善房屋政策大聯盟」發言人李淑芬不表驚訝。
公屋養狗申請: 領養兒童及寄養
協會創辦人Linda向《星島頭條》表示,現場據悉為一居屋單位,估計有500多呎;他們是今早才收到該名主人求助,初步了解後便馬上安排拯救。 她提到,帖文上載後收到很多善心人士查詢,並表示可以暫託貓咪,他們會盡快安排義工家訪,且不收取任何領養費。 另外Linda又呼籲主人們為貓咪絕育,因貓咪繁殖力強,以她經驗而言這宗個案可能僅需一兩年,便能繁殖出如此數量。 公屋禁止養狗的規例已行之多年,爭取「養狗權」未必獲公眾全面支持。
公屋養狗申請: 放寬公屋養狗 有醫生紙可申養「伴侶犬」
若動物飼主沒有合理地履行照顧寵物的責任,任由他人殘酷對待其寵物而不保護牠,飼主亦屬違法。 根據 第139I章《公眾衛生(動物)(寄養所)規例》 第2條 ,所有寵物寄養所(包括寵物酒店)均須領有漁護署簽發的牌照。 無牌經營會被罰款2,000元( 《公眾衛生(動物)(寄養所)規例》 第4條 )。 寵物寄養所須將現行牌照展示於當眼位置,漁護署亦會在網站詳列所有持牌寵物寄養所/寵物酒店名單。 任何人如需要寄養寵物,應先確保相關處所已獲發牌,有關名單可按 此處 查閱。
公屋養狗申請: B. 私人樓宇與寵物
他雖然清楚公屋養狗屬違規,但認為房署執法一向不嚴,而同層單位亦有數隻柴犬。 三年來,他「光明正大」到樓下放狗,鄰居都很喜歡與赤耳玩樂,從未收到投訴。 公屋養狗申請 不過今年10月初,房署職員巡查大廈,本打算提醒阿樂家門外不能放置拖鞋,卻發現單位內有狗隻,於是要求盡快處理。 早上警告,當日下午即收到房署的信,指單位因違例養狗而被扣五分。 房屋署在二零零三年實施公屋扣分制,住戶養狗會被扣五分,兩年內扣滿十六分即被解除租約。
公屋養狗申請: 動物管理中心地址
為保護野生動物,根據 公屋養狗申請2025 第170B章《1999年禁止餵飼野生動物公告》 ,在郊野公園餵飼野生動物則屬違法。 購買或領養寵物的途徑很多,例如你可於領有牌照的寵物店購買,或透過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動物領養計劃的伙伴動物福利機構領養。 協會表示,雖然屋內貓咪數量誇張,大多未絕育,但生活仍算溫飽,大部份健康。 近日,屋主接連被鄰居投訴指臭味太大,影響日常生活。 早前鄰居更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屋主在下星期六(23日)前將所有貓咪移走,否則會報警處理。 按規定,新加坡組屋每戶只可養一隻狗,更有身形限制,星政府列出62種體形較小、較易飼養的狗隻品種,要養狗只能從中挑選,違規會被罰款。
公屋養狗申請: 相關內容
狗隻三個月大便可以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植入微型晶片及領牌。 公屋養狗申請 依據香港法例,作為狗主的你必須為五個月大或以上的狗隻申領牌照。 但今年九月,周女士突然收到管理處的電話警告,指發現單位內有狗隻。 在隨後兩星期內,她再接連收到兩封警告信,所以馬上送Coco到朋友家暫避。 但即使狗已不在,管理員仍上門要求盡快處理狗隻,令她感到十分疑惑。 公屋養狗申請2025 數日後,周女士更收到由土地審裁處發出的律師信,指單位違反公屋契約,將被正式起訴。
謹慎的買家應先查清幼犬/幼貓的父母健康和福利狀況、牠們配種時的環境和繁殖場內其他動物的情況。 當事人要先證明狗主知道狗隻相當可能具危險性,才可要求狗主因疏忽而負上法律責任。 若狗主已知或合理地預見自己的狗隻有潛在危險,他們便負有「謹慎責任」,一旦疏忽看管狗隻,導致牠襲擊其他動物或人類,狗主都要承擔民事責任。 公屋養狗申請2025 如果動物已被馴服,但作出反常舉動,即狗主只有在罕見的情況下,才需要負上責任。
公屋養狗申請: B. 危險狗隻的管制
如未獲許可證而管有瀕危物種,可被罰款100,000元( 《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第28條 ),動物亦可能會被充公。 任何人如在港購買「公約」列明的瀕危動物,須從寵物商取得動物入口許可證的副本。 購買人要保留交易收據,上面須註明相關動物的資料、辨識碼和交易日期。 然而,某些野生動物是受到香港法例 第170章《野生動物保護條例》 或香港法例 第586章《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 所保護,若飼養這些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便屬違法。
海外國家對進口寵物有個別要求,不少國家會要求飼主提前安排及為動物注射疫苗。 在香港,數間商業公司能提供物流安排,協助把寵物運到海外。 如飼主真的未能帶同寵物離港,或是將會永久移居海外,他便需要更仔細地與在港的親友商討,為寵物安排新居。 公屋養狗申請 由於寵物已習慣居於私人家中,建立了安全感,選擇將寵物送往過份擠逼的動物庇護所,通常不是對寵物的最佳選擇。 若把寵物交到網上認識的陌生人手中,最終有機會導致寵物被遺棄或被囚禁在貓狗繁殖場。 如閣下如未能採取所有合理措施避免狗隻咬人,亦等同干犯刑事罪行,可處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