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便是下山梯級路段,前往相連的昂裝順時走一圈,就會見到島上其中兩個奇石——僧人石和靈龜石,再向前走便能到達香港最南端的燈塔——126燈塔。 想繼續走到最南端的話,可沿綠色欄杆往下走,跟著指示牌就可到達香港最南端的南角嘴。 注意此段路不屬郊遊徑路段,慎防腳下沙石和路滑。 隨後返回郊遊徑往回走,就會到達「怪石之王」佛手岩,沿著平坦的郊遊徑向前走,見到流動廁所後,在分叉路口轉上紅色欄杆沿海漫步,更可在在粉紅色的南氹灣橋打卡。 蒲台島夜景 島上有初至中級郊遊徑,從碼頭出發,沿路指示清晰。 蒲台島夜景 蒲台島是位於香港最南端,蒲台群島中的主要島嶼。
不過天然景色當前,試着放下手機和煩憂,不理公司群組的各種短訊,才是真正的休息。 位於蒲台島西南邊的天后廟,主奉海神媽祖,保佑漁民和村民。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是島上的年度盛事,這裡會上演神功戲,吸引不少遊客和善信前往觀賞。
蒲台島夜景: 僧人望海椅石
島上居民沒有自來水供應,只能依賴儲水庫收集到的雨水。 蒲台島夜景 蒲台島亦是香港唯一沒有電網連接的有常住人口島嶼[5],僅靠島上的柴油發電機供電照明及自用,電訊盈科曾為島上贊助十年發電所需柴油。 蒲台島夜景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正在蒲台島進行太陽能供電系統的可行方案研究[6]。 在蒲台碼頭下船後左走,先略過「第三段」指示牌,直往天后廟。 返回「第三段」指示牌,靠左方設有綠色欄杆的小徑上山。
- 而其中一個必到打卡位,一定是全港最南燈塔126燈塔,你可以在燈塔旁邊可欣賞絕美海景。
- 由於岩石抗蝕能力較差,因此造就不少形狀獨特的風化奇石,如響螺石、僧人石和佛手岩等名勝。
- 香港太空館天文公園是香港首個以天文為主題的主題公園,位於西貢萬宜水庫西壩上,佔地約為1,200平方米,分為3區域。
- 牛湖頂有觀日亭可以飽覽整個大氹灣景色,亦可遠望南角咀的126號燈塔。
- 蒲台島常住人口不多,只有大約20名居民,大多聚居於島嶼南岸的大灣村。
- 當天由佛手開始走到碼頭,連帶睇石刻,只是花了約30分鐘便到。
山路看似困難,因山勢有些陡峭,加上沿途都有欄桿及鐡鏈圍着,所以驟眼看以為行山者容易發生危險所以要加了圍欄。 蒲台島夜景2025 蒲台島夜景 沿途因為沒有大樹或密林阻擋,所以風光不錯,可以一邊行山,一邊遠眺大海的景色。 牛湖頂有觀日亭可以飽覽整個大氹灣景色,亦可遠望南角咀的126號燈塔。
蒲台島夜景: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到了今天採紫菜的傳統經已消失,但總的而言,蒲台島仍與紫菜有不可割絕的淵源,所以有時間不妨一嚐島上的招牌名物:紫菜餐蛋麵。 在行山的途中其實就已經能夠經過不少景點,大家經過時不妨停下來欣賞一下風景,拍照打卡,感受這個島嶼獨有的魅力。 如果想在香港地區拍攝到滿天繁星,遠離光害的蒲台島是其中一個選擇。
坐落蒲台島南邊的南角咀白色燈塔,襯以一望無際的湛藍海景,成為打卡熱點,遊客都喜愛在燈塔前的台階留影。 繞過燈塔,你會看見刻有古詩悼念亡人的紀念碑,在這裡亦可拍下絕美的沿岸風光。 在巫氏古宅後面還有一排「棺材石」,遠看很像大型棺材。 離開蒲台島燈塔後,沿著石階往下走,接上向上行的石階,在避雨亭附近便會見到巨型「靈龜石」,明顯可以見到靈龜正在面向山的高處,因此亦被稱為「靈龜上山」。
蒲台島夜景: 居民
從沙灘返回郊遊徑,會見到一個流動廁所,在這個分叉路口轉上紅色欄杆沿海邊走。 島上建有一道蒲台郊遊徑,只連接西南部的各地點。 感受清新海風的同時,可以欣賞沿途的明媚風光和島上的主要景點。
蒲台島夜景: 蒲台島一日遊|3.打卡景點推介
蒲台島面積3.69平方公里,地質主要為岩石。 於島上 可以欣賞到多年來地質變化而形成的各式自然地形和奇岩。 在蒲台群島眾多島嶼中,只有蒲台島島上仍有居民生活。
蒲台島夜景: 天后廟(蒲台島)
繞過電力站路段漸開揚,沿空白的指示牌往上走,時而傾斜,時而茂密,最後接回蒲台島郊遊徑。 沿徑直走至涼亭小休(右沿郊遊徑經棺材石往碼頭)。 及後再緩步而下,見支路經「靈龜上山」、「僧人石」等名勝直往燈塔(右沿郊遊徑可往碼頭。續沿徑而走便見「佛手巖」,接回剛才支路,踏海岸小徑,往觀「摩崖石刻」返回碼頭。 據說島上曾經盛產形如蒲團的海苔,故稱「蒲苔島」,現今已改稱「蒲台」。 由於岩石抗蝕能力較差,因此造就不少形狀獨特的風化奇石,如響螺石、僧人石和佛手岩等名勝。
蒲台島夜景: 香港風景攝影會
由鴨脷洲碼頭坐街渡前往對岸香港仔只需不多於5分鐘 (船費$2.5) 下船後沿海邊往左一直走就會見到往蒲台島的香港仔碼頭。 水口遠離市區,位於石壁及塘福之間,附近人煙稀少,環境暗,因此燈光污染較少,影出銀河亦比較容易;而且景觀廣闊,可望向無敵大海景。 蒲台島夜景 1/ 做足防曬,留意路段:蒲台郊遊徑全段幾乎沒有遮蔭,暴曬指數100分!
蒲台島夜景: 蒲台島夜景
部分山路地貌奇特,須小心石滑,建議穿著防滑行山鞋。 如選擇由燈塔上牛湖頂,此段主要是樓梯,持續拾級而上則較為吃力。 香港共有八處古代石刻,其中一處位於蒲台島南氹石壁上,刻有「摩崖石刻」,即是在海岸邊約數米高的天然石壁上刻上紋飾。 兩組石刻有3,000多年歷史,於六十年代被發現,並於197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 往昔漁民一直有破解石刻鬼字者獲寶藏之說,雖然現時石刻圖案依稀可見,但能夠親自感受遠古文明,仍是值得一去。 蒲台島地質以花崗岩為主,花崗岩在化學風化作用下,散佈地面的岩石互相堆疊,形成突岩,島上奇石——僧人石、靈龜石、響螺石等便是例子。
蒲台島夜景: 蒲台島6大景點特色位 #2 僧人石、靈龜石、「怪石之王」佛手岩
還是回到碼頭入口處找何記吃炭燒紫菜麵、婆婆自製涼茶? 沿海岸邊走的山徑途中,到達南氹灣石壁,石刻長13米,高4米,可刻分為兩部分,左邊的似動物和魚, 右邊以螺旋紋連結組成圖案,是已有三千多年歷史的石刻圖騰圖案,現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靈龜石也是島上著名的石景之一,在126燈塔那邊回望僧人石,就可見到靈龜上山,面向僧人。 繼續走約十分鐘的山徑,到達山腰,會看見「巫氏廢宅」的路牌,順著路牌前行,就能踏足島上著名「鬼屋」— 巫氏廢宅。 蒲台島以奇石聞名,因此在行山的路線上都能看見許多岩石,而佛手岩就是其一,其他的岩石包括有靈龜石、僧人石、響螺石等等。
蒲台島夜景: 上山下海遊遍海角7岩
蒲台島石刻上有3,000多年前留下的圖騰圖案,石刻被一條石縫分隔,左右石刻上的紋飾各異,左邊的一組狀似動物和魚,而右邊的一組則由螺旋紋連結組成,預估是當時居民用作鎮海護航之用。 蒲台島石刻在1979年已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 南氹灣大橋其實有分岔路落去睇石刻,因為我已經去過,所以就略過石刻,直接去士多。 途中可以見到好多生得好高嘅芒草,但應該同大東山嘅芒草品種唔同。
蒲台島夜景: 香港好去處:【橙紅色!濕地公園池塘賞紅葉!落羽杉秋冬轉紅!打卡記得影埋倒影!】
往前是一面大石壁,上爬不難,向下行卻是足夠膽戰心驚,這也是為何教學都建議逆時針行走的原因。 在蒲台島西南岸邊石壁上的兩組摩崖石刻,屬香港法定古蹟,在1960年代被發現,相信已有三千多年歷史。 蒲台島夜景 石刻由一條70厘米闊的石縫分隔成左右兩邊,左邊一組刻文狀似動物和魚,右邊一組則是螺旋迴紋連結組成的圖騰,估計石刻蘊含對大自然之神的畏懼和崇拜之意,亦有鎮海護航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