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郊野公園內並由漁護署設立的郊遊徑[1],都設有標距柱,標距柱以字母C為首(C代表Country Trail,即郊遊徑),配以四位數字組成。 各郊遊徑擁有不同的首兩位數字,其中首一位數字以郊野公園地區劃分 (如香港島為4字頭),尾兩位則從01順次增加。 北潭涌家樂徑2025 例如船灣淡水湖郊遊徑的首兩位數字是26,標距柱序號由C2601順次增至C2630。 香港有許多各種不同類型、長度和難度的郊遊路徑,供遊人作遠足或漫步之用。
-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 我們在這裡看到彈塗魚和招潮蟹, 玩1小時後折返到大網仔路復興橋, 於附近的發記士多吃午餐(只在週末開放)。
-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西貢郊野公園環山疊翠,景致迷人,但鮮有人知道當中的隱秘的道地美食,如豆腐花及客家傳統菜式 (如茶粿、燜豬肉)等等。 北潭涌家樂徑2025 至於Google Maps的功用,當然是其街景圖,以助我們識別起點和終點的位置,與及認清去程和回程的道路。 行山前一定要多看幾個網站,了解路線資料、難度與長度,要有足夠裝備。 另,別忘了「路在口邊」,若問路,一定要多問幾個人。
北潭涌家樂徑: 自然徑
大部分的路徑均位於郊野公園之內,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轄。 不過郊野公園內外亦有一些路徑,由該區的區議會所籌建或翻新。 「北潭郊遊徑」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為昔日的鄉村古道,平坦易走,適合一家大小同遊。 穿過樹林,路徑四面環山,由此可遠眺右方牛耳石山及嶂上群山峻嶺。 於郊野公園北潭凹管理站沿小徑緩步下山,可見大枕蓋及牌額山在左方聳立,亦可眺望多個景色優美的離岸島嶼。 終點設於北潭路鯽魚湖怡庭,此處是一個露營地點,以一道石砌拱牆為入口。
- 尾段會經過一些荒廢農田,感受昔日的田野風貌,並以鯽魚湖為終點。
- 萬宜水庫西面主壩及副壩之間,成為了水上活動中心。
- 北潭涌家樂徑的路徑平坦, 對於3-4歲幼兒應該都無難度。
-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 漁農自然護理署的郊野樂行網站和Google Maps就為我們提供相當有用的資料。
- 要是我們知道原來經嶂上去北潭凹要三小時以上而不是一個多小時,以我們當日的裝備,糧水不夠的情況下,我們會選擇走回頭路。
01.唔勉強 量力而行 出發前要衡量自身能力,不要「人行你又行」。 02.行甚麼山 北潭涌家樂徑2025 就穿甚麼衫
北潭涌家樂徑: 黃石家樂徑交通資料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沿北潭涌家樂徑往北潭,經榕北走廊接麥理浩徑第三段,經雷打石至石坑出大網仔。 全程多樹蔭,可靜聽鳥聲蟲鳴;穿過樹林,可近觀雞公山及雷打石,遠觀則有船灣淡水湖及八仙嶺。 沿途有上下坡段,中段上山需要較多體力,部份路段較崎嶇及多碎石。 橋咀洲位於西貢牛尾海,由於橋咀洲曾位於火山口邊緣,因此島上可發現多種岩石,是觀賞火成岩的好去處。
龍蝦灣郊遊徑在西貢行山路線中屬於輕鬆易行,只需2小時即可以完成! 登上大嶺峒觀景台,即可從北至南俯瞰牛尾海、清水灣,還可以遠眺布袋澳、牛尾洲、吊鐘洲、火石洲,以及東南面極目的果洲群島,視野非常壯闊,看盡香港東南面水域的風光。 長距離遠足徑橫跨香港島、九龍和新界,部份路段位於郊野公園之外。 北潭涌家樂徑 環繞香港仔下水塘的香港仔自然教育徑,路程平坦,沿途更有不少有趣的動植物,終點亦可觀賞宏偉的香港仔上水塘主壩。 原本是私人水塘的香港仔下水塘被香港政府買下後,改建為公用水塘,更被列為法定古蹟。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路線上窰家樂徑簡介
經過多年城市發展和變遷,昔日的古道部分已融合為各熱門郊遊路徑或道路的一部份,部分人跡罕至的古道則已漸漸湮没於山林中。 古道分岔處亦間中可見由昔日鄉民所立,簡單刻上左右方目的地的石碑,稱為「問路石/指路石」。 北潭涌家樂徑 昂坪360救援徑為香港唯一設有標距柱但不設兩位郊遊徑編號的郊遊徑。 由於此郊遊徑由私人機構(昂坪360)興建及維護,雖然設有以字母C為首的標距柱,但不設郊遊徑編號,標距柱序號由C01順次增至C30。 衛奕信徑是香港唯一不連貫的長途遠足徑(第2、3段之間相隔維多利亞港),如要算港鐵太古站至藍田站部分的話,長度另加4.5公里。
上窰民俗文物館整修後於2020年5月重新開放。 北潭凹輕鬆易行,踏進了家樂徑後,到處有茂盛的楓香樹。 我們又遠眺平靜的海水,並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燈塔,是假日到郊外放鬆打卡的好地方。 在北潭涌下車後,在旅遊巴停車場沿著北潭涌家樂徑行走,在分支右轉走(左方通往北潭)至鯽魚湖。 由此沿車道右走至麥理浩徑的牌樓後,再右轉經過上窰微升至傷健樂園,最後走至北潭涌停車場完成行程。 為了不讓海浪侵蝕,面對大海的主壩對出通常設有一條副壩。
北潭涌家樂徑: 第 3 站 香港仔自然教育徑
新娘潭自然教育徑位於船灣淡水湖西北角,全程只有約0.7公里,沿途有不少靚景,包括壯麗的瀑布、溪流、新娘潭橋等等,可以一邊行山一邊影靚相。 以下的大牌坊就是北潭涌家樂徑的入口了, 北潭涌家樂徑全長1.4公里, 終點為鯽魚湖。 北潭涌家樂徑的路徑平坦, 對於3-4歲幼兒應該都無難度。 我們走約1小時就到達北潭涌家樂徑終點鯽魚湖了。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家樂徑2025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北潭涌家樂徑: 郊遊
裝備不能掉以輕心,如難度較高,切忌以布鞋波鞋或文青打扮出發,必穿行山鞋,亦要有防曬準備及充足糧水。 03.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 要知道沒有人奉旨幫你執走垃圾,自己製造的、不屬於郊外的東西,就要記得帶走,愛護環境,亦不要喧嘩製造無謂噪音,愛打卡的朋友請謹記勿阻礙他人前行。 萬宜水庫是香港最大的水塘,於1969年開始計劃興建,1971年動工,1979年建成啟用,總儲水量2.8億立方米。 在1960年代,香港正鬧水荒,四天才供水一次,使得政府在1965年,繼船灣淡水湖後,再斥巨資興建萬宜水庫。
北潭涌家樂徑: 香港
沿著山徑緩緩而上,不時經過數個不同的野餐區、燒烤場等,山徑的兩旁植有齊整的樹木如台灣相思、耳果相思等,矮小的原生灌叢亦長滿路旁。 尾段會經過一些荒廢農田,感受昔日的田野風貌,並以鯽魚湖為終點。 郊遊徑處於風景優美的郊區,長度較長途遠足徑短,惟部分郊遊徑的長度超過10公里,比長途遠足徑的分段更長,難度則按所在地點而異。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家樂徑+自然教育徑|西貢親子行山
折回教育徑起點後,沿木橋進入尾段,可在蝴蝶谷裏認識不同的蝴蝶寄主,而在春夏之際更可見多種蝴蝶翩翩飛舞。 由於我和父親大人平時都沒怎麼鍛鍊體能,所以所選的都是以難度低,步行時間一小時內的路線為主。 交通方式:可乘搭九巴75K/275R(只於星期日及假日行駛)或專線小巴20C/20R前往「大美督」巴士總站,向船灣淡水湖主壩方向步行約5分鐘,可達白普理賽馬會青年旅舍旁起點。 交通方式︰可乘搭九巴路線94/96R或專線小巴路線7/9至「上窰」巴士站,沿大網仔路步行約3分鐘到達復興橋,或乘專線小巴於復興橋下車。
北潭涌家樂徑: 西貢行山|北潭涌家樂徑啱一家大細!短程多林蔭感受昔日田野風貌
還是那句,責任在自己,一定要做足資料搜集,出發前亦要告知家人自己行山的地點。 【郊遊要留意!】 北潭涌家樂徑 北潭涌家樂徑 自然環境你我有份,行山郊遊記得以下3點,才可以長行長有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