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內設有保健處,還有中醫診所,校外也有指定診所,讓不幸抱恙的大學成員能得到妥善醫治。 在香港中文大學位於山坡上的龐大校園入口處,七名安保人員守衛著一個崗亭,進出的教師、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份。 吳樹培指他在被解僱當日才得到校方宣佈指有一個三人小組已成立並完成了對他的調查。
創新日今年獲國家(中關村)火炬科創學院和中大創博港上海基地的鼎力支持,增設展覽區導賞直播環節,為北京和上海的政、工、商、學界人士,介紹中大初創企業及各項創新發明。 同樣屬今年新項目的「中學生導賞團」,帶領50多名本地中學生參觀參展攤位,以推廣及加強年輕人對創新的認識和興趣。 與2018年比較,有4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在數學成績方面有所下降,35個國家及經濟體系則在閱讀成績方面下降。 其他生活所需的設施,包括對外交通、校內交通、泊車安排、餐廳、醫療服務、書店、銀行、紀念品銷售處、超級市場及理髮店,均一應俱全。 遇上危急病症或嚴重意外,應前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政府地區醫院急症室,及時接受診治。 學者們表示,「自我審查」始於2020年香港《國安法》生效之後。
中大保健處: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年會暨一流大學建設系列研討會在中大舉行
中大現時有近五萬名職員和學生,保健處則有六十名醫護人員,換句話說,一名醫護人員平均要為八百多人服務。 面對日趨龐大的服務需求,保健處的掌舵人陸偉昌醫生與其團隊想出幾道藥方,對症下藥,既提升效率,也為醫療服務增值。 本中心透過各種健康計劃及資源,鼓勵並支持客人及其家庭追求終生健康。 我們的團隊會根據客人的身體狀況、病歷、家族病史、疾病風險等因素,建議個人化的檢查組合,並給予適當的健康建議和跟進,全面照顧客人的身心健康及需要。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 除健康檢查計劃外,我們提倡母乳餵哺,支援媽媽解決餵哺母乳的困難。
- 作為六十周年慶祝活動,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舉辦第三屆創新日,展示其應用研究和產業合作夥伴,並成立「中大創新有限公司」。
- 當時儘管有不同同行的推薦,他仍被拒取得終身教職,即學術界的永久工作。
- 2016年度,保健處便為一千一百八十三位高風險人士接種疫苗,當中五百三十一人是學生。
- 另外,若職員跟病人談論敏感病情,可在面談室進行,以保障病人的私隱。
- 這項全球高教界領袖的盛事邀請了來自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32名大學校長,共120多位學術領袖和主管人員出席。
[1] 平均年度百分比變化(AAPC)是一種用作衡量癌症發病率於過去某段時間整體變化的方法。 假設某國家十年的某種癌症發病率AAPC是5%,其癌症發病率於過去十年每年平均增加5%。 中大保健處2025 無論在任何時間遇上急症或意外,應往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或其他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急症室接受診治。 遇上危急病症或严重意外,应前往沙田韦尔斯亲王医院或其他政府地区医院急症室,及时接受诊治。
中大保健處: 視頻, 我們時代的學生運動
經監察院彈劾審查會昨以十三比○全票通過,移送懲戒法院審理。 中大保健處 部份大學入學獎學金得獎人將會獲頒榮譽新生獎,有關榮譽亦會記錄於學業成績單上。 此獎學金開放予五個指定國家,包括印尼、馬來西亞、蒙古國、緬甸和泰國。
- 在香港中文大學位於山坡上的龐大校園入口處,七名安保人員守衛著一個崗亭,進出的教師、學生和訪客必須表明自己的身份。
- 研究詳情早前已於國際著名醫學期刊《國際外科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發表。
- 這部範圍寬泛的法律針對任何被視為是分裂主義或顛覆行為,使當局能夠針對活動人士和普通公民採取行動。
- 回港前我曾在倫敦大學皇家費爾醫院醫學院擔任兒科講師,也從事研究,並參與建立兒科換腎部門,夠挑戰性,也有滿足感。
- 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國際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學會亞太區域理事長張勝民教授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
該公司旨在推廣和增強創業文化,同時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及商業化的支持。 另外,中大亦舉行創業日2023,透過展覽、互動展示區及演說等加強參加者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同時展示中大師生校友的創業成果,打造中大人共享互助的創業生態圈。 此外,中大與香港科學園合辦了中大機械人創科開放日,除了展出機械人的創新科技,亦簽署合作協議,培養人才。 中大也主辦了2023年度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會亞太地區大會,匯聚了約1000名學者,分享這個快速發展領域的最新前沿研究。 中大60周年校慶督導委員會主席殷巧兒表示,自己作為中大校友參與組織母校的慶典而感到光榮,亦認為各個團體為組織校慶活動等項目的努力充分體現校慶的口號「甲子連心,任重致遠」所承載的團結精神。 她祝願中大能繼續「茁壯成長、砥礪奮發」,在教育、研究、創新以及服務等範疇創造無限可能。
中大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2023年12月13日的決定
中大會根據學業及非學業表現,頒發入學獎學金予傑出的本地及非本地新生。 大學會物色合資格的新生,並通知獲選者,學生無需額外提交獎學金申請。 先放一個悠長假期吧,每天自然睡醒,重拾一些放過或錯過了的活動及事物。 例如重新學習我那曾經足以溝通但已丟疏的法文,多看一些心儀的文學作品,跟久沒有聯絡的好友見面,到處走走,看看北極光,到到秘魯的馬丘比丘,尋找一些新的經歷。 中大保健處2025 經過半年的過濾和沉澱,儲足能量後,再考慮怎樣繼續醫療保健服務,但肯定不會是全職的了。
我相信工作的價值是自己賦予的,做好教育和預防,有助減少病患和併發症,所以基層醫療絕不是次要的。 在流感病毒悄然掩至之際,保健處默默為中大築起第一道防線,為員工和學生提供疫苗注射服務,高風險人士更可免費接種。 高風險人士包括醫學院的全職員工和學生、物業管理處、保安處和交通處等部門的全職員工。 基於工作性質和身處的環境,他們較其他人更容易感染流感。
中大保健處: 健康影片推介
比較去年9月,移居內地的主要本地和內地因素中,兩地消費物價因素的排位均見上升(見附表十五、十六)。 為慶祝建校六十周年,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於12月9日舉辦「鑽禧校慶活動﹕大學校長論壇」。 這項全球高教界領袖的盛事邀請了來自六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32名大學校長,共120多位學術領袖和主管人員出席。 從全球教育體系的角度來看,可以合理推斷那些停課時間較短的國家及經濟體系,受到COVID-19疫情的干擾較少。 PISA 2022的問卷調查顯示,53%的香港學生的學校停課超過三個月,僅略高於OECD平均水平(50%)。
中大保健處: 中國防長等多名軍事高官「失蹤」 習近平遇到麻煩了嗎
醫療退款實行電子化,也大大縮短員工發還款項的等候時間。 中大保健處 然而,保健處在變革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員工要慢慢適應新運作模式,醫護人員也須時常與資訊科技服務處同事溝通,磨合過後,新系統已發揮最大效用。 保健處銳意求變,也得到用者認同,在近年的「用者滿意度調查」獲得鼓舞的結果。
中大保健處: 健康教育成果展2024
獎學金名額共8個,每項金額為港幣50,000 中大保健處2025 元,頒予經任可途徑取錄入讀中大全日制本科課程之優秀的本地及非本地新生。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2025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8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以表揚具卓越成就的本地及非本地學生,旨在吸引優秀的本地生留港升學,以及優秀的非本地生來港求學。 為期四天的會議設有講座、討論會、演講和展覽,內容涵蓋組織工程、幹細胞療法、生物材料和臨床應用等領域。 與會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進行交流及建立合作關係,並從知名的學者演講和討論中獲得深入見解。 中小學校快來完成任務、觀賞、讚好、訂閱、分享GoSmart健康影片,新一輪活動截止日期︰2023年12月22日。
中大保健處: 最新文章
開幕禮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和Microsoft香港及澳門區總經理陳珊珊小姐發表演講,介紹人工智能及其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孫教授強調了政府在推動香港創新科技方面的努力,包括推出鼓勵產學研合作的「產學研1+計劃」。 創業日還展示了近50間師生校友創業企業的成果,包括創科獨角獸商湯科技及思謀集團。
中大保健處: 香港哲學家張燦輝詮釋政治發展與民主自由
是次研究與APRU全球健康項目主任、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Mellissa Withers教授合作進行。 痛症患者接受傳統的儀器治療,一般得待上數天,痛楚才逐漸舒緩,但患者接受新儀器的治療,很短時間內便見效。 坊間的物理治療診所都設有這種儀器,但每次服務索價近千元,叫人卻步,保健處計劃只收取成本費用。 根據衞生署資料,2016年香港平均一名醫護人員要服務八十二名市民。
中大保健處: 保健處蛻變展仁心
逾2,000名中大學生、教職員、校友及友好在中大60周年校慶晚宴上聚首一堂,共同慶賀中大的成長與成就。 中大鑽禧校慶大學校長論壇邀請了超過120名學術領袖和主要持分者,共同探討學術界正面對的種種挑戰與機遇。 為嘉許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付出額外努力以入讀大學,中大每年頒發最多10個一次性獎學金予經任何途徑入讀中大之本地及非本地生,每名得獎人可獲獎學金港幣10,000元。 特別優秀的新生除可獲入學獎學金外,還有機會獲發大學交流獎學金,每項金額由港幣10,000元至港幣80,000元不等。 中大醫院專科門診提供一站式專科應診、檢查及治療服務,專科包括家庭醫學科、內科、外科、肝腸胃科、耳鼻喉科、心臟科、骨科、婦科、腫瘤科、泌尿科、腦神經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呼吸內科、腎科、精神科、感染及傳染病科。
中大保健處: 香港中文大學60周年校慶晚宴 逾2,000嘉賓見證亞洲高等學府新里程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何教授的簽證被拒是常規程序的一部分,該程序用於篩出那些可能「導致安全和犯罪風險」的人士。 北京表示,在2019年大規模反政府抗議活動之後,北京推動通過的這項法律使香港「由亂到治」。 過去,幾乎每個周末香港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抗議活動,但現在公開表達異議已變得難以想象。 在7月28日的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中,吳樹培被多次點名批評。
誠然,生病不是一件樂事,但保健處明白病人罹病之苦,故致力營造「治癒」的環境,讓他們有舒適的求診過程,有助他們康復;治其身,撫其心。 中大設施完備、資源充足,提供一個探索知識、追求學問的理想環境。 由藝術文化以至康樂體育,設施皆一應俱全,培育學生多元發展,豐富校園生活。 「他們不喜歡我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在2019年後,他們對我們採取了行動。」兩年前離開香港的一位人文學者說道。 中大保健處 當時儘管有不同同行的推薦,他仍被拒取得終身教職,即學術界的永久工作。
「我拒絕用『有爭議』或『敏感』來形容我正在做的事情。我的基本責任是傳授歷史真相和普世價值。」她每周都會與學生們共進晚餐,讓他們談論城市裏發生的事情。 她說,由於中國大陸禁止任何有關1989年學運和血腥鎮壓的公眾討論,即便是互聯網也沒有留下那個重大時刻的痕跡,她的旅程相當「孤獨」。 中大保健處2025 對於這位中國廣州出生的學者來說,香港是1989年天安門民運的燈塔。
中大保健處: 入學獎學金(只限本科生)
在2021/22學年,超過360名學者離開了香港八所公立大學。 根據官方數據,流失率達到7.4%,是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到中國統治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種恐懼席捲了香港的大學和學術界,它們曾一度吸引著頂尖人才。 這座城市距離中國大陸很近,但以往又足夠遠,在學術自由之下可以容納先進的教室、世界一流的圖書館和檔案館,即便是中國相關的研究。 中大保健處2025 中大保健處 據香港01報導,在8月1日的中大校董會會議上,吳樹培被批評參與聯署有違中立、又被指曾「僭越」校董會主席權力制訂議程,被停止參與校內改組工作,並需在5日內向校董會提交報告。
這部範圍寬泛的法律針對任何被視為是分裂主義或顛覆行為,使當局能夠針對活動人士和普通公民採取行動。 當查逸超被問及校董會有否計劃彈劾段崇智時,他指校董會議程為機密,不方便透露。 據相關證人證述,黃姓前校長擔任導師期間,班級經營作風強勢,習慣孤立男、女生,並以不當體罰學生方式,製造威嚇感讓學生恐懼。
此外,喉癌與吸煙、飲酒、不健康的飲食、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和血脂紊亂有關,這些因素導致更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為表揚及鼓勵在個別範疇具有特殊才華及成就而未能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獲全面評核的優秀學生,由2023/24學年起,大學頒發「香港中文大學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獎學金」。 香港中文大學將會向教育局提名合適的本科新生領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金」,學生無需提交獎學金申請。 同日,中大宣布成立「中大創新有限公司」(中大創新),旨在支持具發展潛力的中大初創企業,並為他們提供早期資金與支援。 「中大創新」冀透過加強創業家與投資者的關係,建構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業生態系統。
儘管大學保證保護學生隱私,他還擔心自己寫的研究論文可能會被洩露。 他的擔憂並非沒有根據,因為香港現在設有熱線,人們可以舉報他人違反國安法。 有鑑於香港中文大學秘書長吳樹培先生近月因應大學校董事會的一些重要事項的行為舉措,大學校董會對他能夠或願意以符合良好管治原則的方式去支持校董會的工作,已失去信心。 為了維護校董會和大學能有效運作,校董會今天通過決議,根據吳先生的聘用合約條款,以現金代替通知期終止他與中文大學的僱傭關係,立即生效。 [1] 英國及澳洲政府先後於12月4日及10日宣佈即將收緊移民政策,而是次調查於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間進行,因此未能確定英國及澳洲的政策變動有否影響受訪者的答案。
創業日第二天還與上海校友會合辦了滬港兩地聯乘活動,鼓勵香港和上海的企業家互相分享經驗。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受教育局委託,早前進行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2022的香港研究。 結果發現,香港的15歲學生繼續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脫穎而出,與2018年相比,數學成績穩居第4位,科學從第9位攀升至第7位,閱讀成績則從第4位下降至第11位。 在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期間,學生可能將更多時間分配給科學和數學等易於評估的科目,因此閱讀時間可能有所減少。 中大保健處2025 結果顯示,喉癌發病率與各地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人類發展指數(HDI)、不良生活習慣,以及代謝危險因素暴露相關。 研究人員亦指出,全球近十年的喉癌發病率雖然整體呈下降趨勢,但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女性發病率和死亡率卻不跌反升。
中大保健處: 香港文匯網
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國際組織工程及再生醫學學會亞太區域理事長張勝民教授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 段教授表示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在改善全球醫療保健和生活有很大的潛力。 中大保健處 會議的主題是「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新視野」,反映了通過科學家、工程師和臨床醫生之間的合作,有助為全球面對的健康挑戰帶來創新的解決方案。 中大保健處2025 PISA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策劃,每三年進行一次,旨在評估15歲學生在數學、科學及閱讀基本能力的表現,當中數學能力是2022年度PISA的主要研究領域。 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至7月進行香港的評估工作,在全港隨機抽取163所中學及5,907名學生,以及他們的校長、教師和家長參與。
中大保健處: 香港的大學如何在北京的控制下凋零
他亦表示未來中大會繼續發揮人文精神,為香港、國家、全球做出更大貢獻。 中大保健處2025 PISA所收集的數據,有助參與國家及經濟體系解釋學生的表現差異和檢討其教育系統效能。 研究結果發現,香港學生在最新一輪的評估中繼續在81個國家及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 科學成績在2018年至2022年間略微上升,從517分提升到520分,而數學及閱讀成績雖然分別從551分下降到540分及從524分下降到500分,但仍遠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研究人員發現,喉癌於各地帶來的疾病負擔存在差異,加勒比地區擁有全球最高的喉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詳細數據見附件表一及表二)。
他指校董會主席曾在10月中旬通知他會成立一個小組對他進行調查,但過去兩個月來一直沒有被邀請參與調查或答辯,或被要求提供資料。 中聯辦教育科技部吳程副部長,代表中聯辦主任鄭雁雄先生,致送紀念品予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教授、校長段崇智教授。 除上述由香港特區政府及中大提供的獎學金,還有由其他慷慨的捐款者贊助的入學獎學金,例如香港賽馬會於2023入學年度開始推出香港賽馬會主席卓越獎學金和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獎學金。 非本地生若在非學術方面,例如運動、音樂、藝術、學科及科技具卓越表現,有機會獲一次性獎學金,金額由港幣50,000元至港幣145,000元不等。
中大保健處: 健康與安全
保健處位處中大一隅,卻不因循守舊,無論在設備和管治模式方面,都與時並進,日日新,又日新。 這所校園保健中心奉行「臨床管治」原則,一切以病人獲得適切治療作為最優先考慮,向校內職員和學生提供高質素的服務。 在有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當中,三成三(33.2%)表示近期有為移民或移居做準備,而六成六(66.0%)表示「沒有做準備」。 以所有受訪市民為基數,一成二(12.3%)受訪市民有做準備,而約兩成五(24.5%)沒有做準備。 與去年9月數據相比,以有意欲移民或移居外地的受訪市民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沒有統計上的顯著變化;若以所有受訪者為基數,有做準備的受訪市民比例上升3.1個百分點,但差異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平(見附表三)。
監委也指出,黃姓前校長無視台中市政府「案件調查處理期間,務必謹遵規定,避免互動」函令,嚴重違反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公務員服務法相關規定,並涉有不當體罰學生及長期違法兼差補習等情事,情節重大,因此提案彈劾。 經由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途徑取錄入讀中大的學生將在「香港中文大學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獎學金」下自動獲考慮,學生無需另行申請。 為推動研究、創新和創業,中大最近舉辦「中大創新日」及「中大創業日」兩個重點活動,為中大師生及校友提供交流平台,向業界和公眾展示科研和創業成果,讓創新研究有機會付諸實行,發展成產業。 中大亦舉辦了「2023年度國際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會亞太地區大會」,是亞太區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學術會議。 來自世界各地的近千位知名學者和行業專家參加會議,分享和討論科學知識及嶄新研究,並探討該領域的發展。 香港教育平等的表現一直位居全球第二,這表示香港成功為來自弱勢背景的學生提供了大量支援,17%社經地位弱勢的學生在數學成績中排名前四分之一,與OECD的平均水平(10%)形成鮮明對比。
不要把病人當作只是一具軀體,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要兼顧身心。 近年資訊發達,病人知識多了,會提出很多疑問,或拿網上資料向醫生求證,並期望醫生詳細解釋病理和藥理。 無論學生、家長和大眾都可從GoSmart Channel找到有用的健康短片,提示我們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教師可在學校播放精選的健康短片,與學生討論有趣的健康生活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