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2001年,因應九廣西鐵(即現時屬於港鐵屯馬綫)的興建,荃灣碼頭被拆卸,所有原以運輸大樓(是為「荃灣碼頭」總站)為總站的巴士線亦於2003年遷到新建成的荃灣西站,大樓自此呈現半荒廢狀態。 荃灣廣場位於荃灣區大壩街4-30號,是區內繼海濱廣場後第2個大型娛樂商場,1950年代荃灣填海後,原址為麵粉廠及貨倉。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2025 商場開幕後更與新鴻基地產旗下九巴合作,在1991年9月開辦39R線(循環線來往荃灣廣場及荃灣站),亦方便不少港九各區的市民乘搭地鐵後轉乘此線前往商場。 早期更有特色免費穿梭巴士來往(廣場至地鐵站),廣場附近設有運輸大樓,集的士站、巴士站、小巴站及碼頭於一身[1]。
- 表演音樂選材方面,它採用的歌很廣泛(僅次於沙田新城市廣場),包括近幾年必用的串燒古典音樂系列(Hooked On Classics)、中國傳統音樂、古典音樂、中文歌曲等。
- [3]2013年起將部份租戶改為3個複式巨舖,共提供3萬平方呎樓面,獲無印良品、Pull & Bear及Bershka承租。
- 音樂噴泉最終日漸衰退,例如水燈損壞、水泵老化、搖擺噴泉的搖擺器損壞、噴嘴脫落等,令音樂噴泉表演的可觀度、震撼度下降。
- 於2005年至2009年期間,荃灣廣場曾進行大型翻新工程。
途經城門隧道以及屯門公路及荃灣區內的巴士都以這個運輸大樓為終點站,小巴站亦帶來了附近居於村落中的居民。 正因為這種交通樞紐的優勢,及商場本身的特色,使它很快成為荃灣區以至新界區居民的消閒地標。 荃灣廣場建於1990年代,建成時附近為荃灣大會堂,法院,運輸大樓及碼頭等多項政府設施,當時政府原意為將此區發展成荃灣另一個市中心,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2025 但城市規劃效果未如預期,無法有效吸引區內人流。 因此商場一度推出多條穿梭巴士路線來往荃灣地鐵站, 麗城花園及青衣等地。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千色匯 KOLOUR Tsuen W
直到2000年代初西鐵建成, 及2000年代中期萬景峰及如心廣場等住宅及酒店項目建成, 荃灣廣場一帶的人流始有所回升。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至2010年代中期荃灣西站一帶住宅項目陸續建成後,終使荃灣廣場一帶成為荃灣另一個市中心。 荃灣廣場(英語:Tsuen Wan Plaza)為香港新界荃灣區內的大型商場,佔地逾58萬平方呎。 雖然荃灣廣場並不位於荃灣站附近,但是由於荃灣於1990年代缺乏大型商場,因此荃灣廣場成為了荃灣區的地標。
- 2013年1月27日,以運輸大樓為總站及途經的7條小巴路線遷往如心廣場外的避車處及如心廣場巴士總站內,運輸大樓內的的士站則被遷到鄰近海盛路(荃灣大會堂廣場側)的避車處。
- [5]同日,運輸署永久封閉通往運輸大樓的馬路以及前巴士總站,並以水馬阻隔,車輛再不能進入運輸大樓範圍。
- 途經城門隧道以及屯門公路及荃灣區內的巴士都以這個運輸大樓為終點站,小巴站亦帶來了附近居於村落中的居民。
- 2003年1月,新鴻基地產投資約600萬元將商場五樓佔地10,000平方呎玩具反斗城原址改作專賣童裝的「童話國」,作名牌童裝主題商場。
- 自巴士總站搬遷後,運輸大樓的使用率已大不如前,變成市民來往荃灣廣場、荃灣西站及如心廣場的通道,多個角落更淪為一眾露宿者的「安樂窩」,造成環境衛生及治安問題。
- 此外,為著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情,食環署已採取有效的抗疫防疫措施,以1比99稀釋家用漂白水在公廁進行消毒清潔,加強公廁衞生。
- 為確保公廁日常管理服務符合標準,食環署已加強巡查,以達至「無污漬」、「無臭味」、「維修妥」及「地常乾」的四項服務表現標準。
2012年1月9日,港鐵西鐵綫荃灣西站五區(城畔)截標,其後公佈由華懋集團以26億1萬元中標,成為首個華懋與港鐵合作發展的地產項目,其中華懋將會將項目純利的5%攤分予港鐵。 項目將可興建5幢住宅樓宇,提供實用面積不多於538方呎的單位。 因城畔項目毗鄰華懋集團總部荃灣如心廣場,集團計劃興建行人道連接。 2008年,「威信停車場管理(控股)有限公司」接手原來由「信和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營辦的所有政府多層停車場,荃灣運輸大樓停車場再次交由威信管理。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多層停車場的充電站有幾多個充電位?
2015年7月,關注泊車位聯盟發起汽車大遊行,要求當局增加區內車位供應。 2015年8月,林錫添與運輸署開會時,當局表示每個月也有視察情況,但認為車位一般到下午仍有供應,情況不算嚴重。 2015年11月,新世界申請將愉景新城第7層停車場作車展場之用。 本年1月6日,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出席立法會公聽會,要求政府正視荃灣區內車位嚴重不足問題。 本年1月8日,愉景新城業主到北角政府合署向城規會請願,抗議新世界將位於愉景新城的停車場位發展為車展場,涉及156個泊車位,為期三年。 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荃灣區人口由2006年28.8萬升至2014年的30.1萬,工黨社區幹事趙恩來說,近年荃灣多個私人屋苑落成,但荃灣泊車位「有減無增」。
運輸署於 2018 年 8 月 1 日起於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實施一個新的泊車轉乘計劃∆,提供優惠予轉乘鐵路的駕駛人士,以鼓勵他們泊車後轉乘鐵路,減少車輛駛進道路交通擠塞的地區。 寶石湖邨公眾停車場由房屋署管理及營運,現時可提供 155 個私家車泊車位供泊車轉乘。 自巴士總站搬遷後,運輸大樓的使用率已大不如前,變成市民來往荃灣廣場、荃灣西站及如心廣場的通道,多個角落更淪為一眾露宿者的「安樂窩」,造成環境衛生及治安問題。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2025 惟因整項發展計劃存在著漏洞,於大樓落成前地鐵荃灣綫已告通車,而大樓落成初期四周亦只是一片荒蕪,各方面未能配合,以致市區的人流早已向地鐵荃灣站方向遷移。 失去地利優勢本來亦不至令設施一應俱全的綜合大樓步入荒廢局面,但後來經歷碼頭航線停辦、渡輪碼頭拆卸、巴士總站以及政府部門搬遷等多重打擊,使大樓的人流日漸凋零。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區活動預告
食環署亦在去年下旬於該所及其他高使用率的公廁試用抗菌塗層技術,在市民經常接觸的地方噴灑塗層,例如廁格門柄和扶手、坐廁表面、乾手機表面,進一步改善公廁衞生情況。 2000年2月,全港首間由政府指定的駕駛學校-荃灣駕駛學院投入服務,學院總部設於運輸大樓原來使用率偏低的停車場9樓及10樓[4]。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原址前身部份屬1919年開業的廣智戲院[4],為九龍區首家戲院[5],營運至1968年結業,當時相鄰為平安戲院(現平安大樓),而彌敦道一街之隔有普慶戲院(逸東酒店現址)。 至於其餘用地,原來則為76座舊式住宅樓宇,因興建停車場亦被收回及拆卸,所有居民獲安排遷入同期落成的牛頭角下邨。
由於荃灣廣場的中心為一個大的中庭,音樂噴泉亦沿級而建,當有大型活動,每層商場的兩旁及上落用電梯均站滿遊人駐足觀賞。 由商場開幕(1992年初)至大約2000年時,為整個音樂噴泉的全盛時期,開幕到2001年每場都有熄中庭大燈及落下中庭頂的黑色大幕,每天也有很多人圍觀。 因維修保養甚佳,一直不需要大修,翻查記錄,2001年也只是換噴嘴和水燈。 首階段工程於2005年展開,率先把商場外牆轉成玻璃幕牆,並裝上發光二極管燈飾裝置;此外,翻新5樓戶外休憩廣場,並加設特式園藝佈置、主題遊樂設備和戶外表演場地,務求爭取區內年輕家庭客源。 工程另一重點,是在3樓及4樓設「空中食坊」[6](外牆由混凝土牆改作玻璃幕牆,令食客可望向室外的荃灣大會堂),引進多間首次進駐荃灣的食肆,令商場食肆增加至24間,工程在2007年1月完成。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香港18區停車場
該舖前身為百佳超級廣場只限B1層、Bershka及Pull & Bear承租,於2013年底陸續開業。 商場首次引入Flash Retailing快閃概念的推廣策略,Flash Retailing又叫Pop-up Store,以短期租約形式與不同潮品crossover。 本頁顯示的樓盤說明和相關信息均由地產代理或業主或第三方提供的樓盤資料。 Kilowatt® 並不對該等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陳述、申述或保證。 Kilowatt® 不會就有關資訊的任何錯誤、遺漏、或失實陳述(不論明示或隱含的)承擔任何責任。 對於因使用、不當使用、不能使用或依據資訊而引致或所涉及的任何損失、毀壞或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相應的損失、毀壞或損害),Kilowatt® 概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義務或責任。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廣場標誌
本處與荃灣區議會、地區團體及政府部門緊密合作,促進在地區層面提供服務和設施的工作,以改善區內環境,提高生活質素,和增加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第二階段工程於2006年11月10日展開,包括把商場入口改用玻璃幕牆,並改建成為一個中庭設計,2008年2月竣工。 於2012年10月底,於商場開業逾20年的吉之島百貨分店正式遷往鄰近的灣景廣場,並轉用AEON為名。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多層停車場有提供什麼類型的泊車服務?
由新鴻基地產於1990年發展,其中百貨公司吉之島及百老匯戲院於1991年開業,而商場於1992年2月正式開幕。 於2005年至2009年期間,荃灣廣場曾進行大型翻新工程。 至於大樓停車場樓層則交由「威信停車場管理(控股)有限公司」管理,為此公司於香港成立後首個接管的政府停車場物業。 現時運輸署轄下的 10 個政府多層公眾停車場約有私家車位 個及電單車位 650 個。 自 1984 年起,這些多層停車場已交由運輸署的營辦商管理。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EV 充電站資訊
荃灣廣場音樂噴泉,位於商場內的中庭,在開幕時該音樂噴泉已經存在,規模也是全港最大(但公認的仍是沙田新城市廣場音樂噴泉)。 荃灣廣場音樂噴泉一共分為4部份,包括瀑布層,旱泉(即是在地面噴出噴泉)舞台,主表演水池和3樓的雪松噴泉區(不作噴泉表演,只在同一個控制室控制)。 而當中的主噴噴出的水柱高度可高至商場頂樓(7樓),該層頂部亦設有一個小型噴泉。 表演音樂選材方面,它採用的歌很廣泛(僅次於沙田新城市廣場),包括近幾年必用的串燒古典音樂系列(Hooked On Classics)、中國傳統音樂、古典音樂、中文歌曲等。 水燈方面,該音樂噴泉用了5種顏色的水燈,包括藍色、紅色、綠色、橙黃色和白色。 天文台發出霜凍警告,昨日荃灣只有4.6°C,凌晨4時許,已有100多名市民在荃灣多層停車場排隊。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香港大廈搜尋
而商場5樓設有平台花園和兒童遊樂場「太空樂園」,到2022年重新翻新成為「PLAY GARDEN」。 荃灣社區網絡總幹事林錫添表示,排隊輪候車位的情況一直存在,但自2014年中起開始嚴重,隊頭愈來愈早出現,有時晚上九時許就開始排。 食環署一直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改善公廁服務及設施,以提升整體公廁的衞生及服務水平。 為確保公廁日常管理服務符合標準,食環署已加強巡查,以達至「無污漬」、「無臭味」、「維修妥」及「地常乾」的四項服務表現標準。 按照路政署與承建商訂定的拆卸方案,此大廈將會分兩個階段拆卸:首階段會拆卸大廈北翼全座及南翼7樓以上樓層,以騰出空間重建加士居道天橋。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區委員會
荃灣廣場標誌是由一個紅色的T字和一個藍色W字組成,這標誌早在1992年時已定下來,以前在入口已看到,但現在只可在荃灣廣場的住宅(頂樓)上才可看見。 商場翻新後,商鋪數目由130間升至170間,時裝飾物商戶樓面佔總面積四成,較翻新前增加兩成,整體餐飲商戶樓面較翻新前增兩成,佔商場總面積三成。 人流每天約90,000至120,000人次,今年人流按年增兩成;商戶營業額按年增兩至三成,人均消費約2,300元。 場內還有3個區內首創的複式巨舖,共3萬平方呎樓面,已獲GU承租。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
在荃灣,新發展項目與傳統的地區特色相映成趣,使之成為一個獨特和別具吸引力的地方。 2016年12月,工黨趙恩來發現,3樓原本屬於公眾行人通道的位置,違規出租予Pacific Coffee擺放座椅及枱。 地政總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表示,該處合共有10組座椅及枱,違反了地契中「不准在行人通道擺放物品」的條款。 發展商新鴻基地產未有就出租該處向地政處申請豁免,處方未有回應發展商該繳付多少費用[9]。
在加士居道改道路段的東行線率先啟用後,原有穿過大廈的路段將連同大廈其餘部分,在第二階段拆卸,隨後再興建改道天橋的西行線[18]。 如果在香港以外地方致電的話,請在電話號碼之前加撥地區號碼「852」(不適用於駐海外辦事處)。 本網站的所有資料均由有關決策局/部門及有關機構提供和更新。 而該站在初啟用時,由於附近只有居民及廣場人流支持,固人流一直偏低。 多個大型品牌亦曾於商場內開業,如玩具反斗城、歡樂天地、繽紛樂園(原址現為傢俬坊)、吉之島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2025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原址現為H&M及一田百貨)、冒險樂園(原址為思捷環球)、東海海鮮酒家及宜家傢俬(原址現為GU)等。
1999年3月22日,入境事務處、人事登記處、生死登記處及婚姻登記處的荃灣分處從運輸大樓遷往海灣花園購物商場新址。 區內的新型住宅和商廈相繼落成,加上各項大型基建如青馬大橋和汀九橋等,荃灣予人現代化的感覺。 另一方面,有數十年歷史的圓玄學院、西方寺及三棟屋博物館每天仍吸引不少善信和遊客前往。 深井及市中心一帶的特色美食和川龍的山水茶寮仍然深受區內外人士歡迎。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區
但在2001年後,音樂噴泉的旱泉位置開始常用作商場節目活動,令噴泉表演率下降。 荃灣廣場沒有再花時間修理,維修保養漸少,噴泉風氣也在香港漸漸下降,噴嘴等組件在清潔、洗池、搭台時被勾斷。 音樂噴泉最終日漸衰退,例如水燈損壞、水泵老化、搖擺噴泉的搖擺器損壞、噴嘴脫落等,令音樂噴泉表演的可觀度、震撼度下降。 搖擺噴泉的水柱高度更不足50厘米,更不能搖擺,由固定方向向左噴出;只有大孔雀噴泉、雪松、主噴、山形噴泉、部分單支直上噴泉和瀑布層可作有限度表演,使音樂噴泉表演的可觀度下降[8]。
工程還包括將5樓原有的「童話國」打造成「家居」專層,更換觀光電梯為客用升降機,增加上落速度及遊人流量、並且重新規劃各樓層的商舖佈局。 場內潮流服飾商舖面積約佔總樓面面積22%,共有28間食肆,佔總樓面面積25%。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以食肆為例,早年較廉價的選擇如美心快餐已轉為MX,大家樂,吉野家,麥當勞,哈迪斯、德和燒味、馬里奧餐廳、農場餐廳等,以及上文提及的「荃灣食街」美食廣場。 現時商場食肆大部份均屬中高檔消費,如新租戶Ruby Tuesday、峰壽司、新斗記、自助烏冬專門店丸龜製麵讚岐烏冬,以及山頭火和IKI Teppanyaki、Japanese dining鐵板燒等。 2013年1月27日,以運輸大樓為總站及途經的7條小巴路線遷往如心廣場外的避車處及如心廣場巴士總站內,運輸大樓內的的士站則被遷到鄰近海盛路(荃灣大會堂廣場側)的避車處。
希臘神話中的西西弗斯,不斷將巨石推上斜坡,但巨石抵達山頂又會自動掉下山,他再從坡底推石上山,這徒勞無功的工作,日復一日,永無休止。 每個月23日,也會有數以百計的市民於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下排隊,無論寒冬或炎夏。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公廁屬於高使用率的公廁,食環署會派駐廁所事務員當值,以保持清潔,並及時補充物資及匯報設施損壞情況。 除此之外,食環署亦已增設專責徹底潔淨工作小隊,為公廁加強定期的徹底潔淨工作,提升公廁的整體潔淨水平。 荃灣運輸綜合大樓的設計原意是為了迎合荃灣區發展計劃,將運輸大樓與鄰近的荃灣大會堂、荃灣運動場、楊屋道市政大樓以及荃灣裁判法院連成一個整體,有將此建築群塑造成一個類似屯門市中心般集體社區/市中心的打算。 2000年代,經營荃灣運輸大樓停車場的管理公司由「威信停車場管理(控股)有限公司」改為「信和停車場管理有限公司」。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 荃灣廣場停車場
荃灣一向以和諧社區見稱,荃灣民政事務處致力服務荃灣,使之成為市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本處會就政府的政策和服務諮詢居民,並向當局反映居民的意見。 荃灣多層停車場大廈2025 本處亦推動和支持地區團體參與社區事務,舉辦不同的活動,使居民的生活更多姿多采。 而拆卸前的一段日子,大量網民要求荃灣廣場取消拆卸這個噴泉。 此外,最後一期的工程包括重新規劃各樓層的商舖佈局,2008年3月15日動工。 分別拆除一樓的音樂噴泉舞台以擴大中庭位置及安裝頂層開闢天窗並改用透光材料,營造開揚空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