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道會總部設於美國Colorado Springs。 自1888年開始,差遣傳教士到中國宣教。 現活躍於美國、加拿大、中國大陸、香港、澳洲及台灣等地。
- 萬國宣道浸信會有限公司於四月一日全面接收由萬國宣道浸信會(西差會)移交的三間幼兒園、一間兒童及青少年中心、六間老人中心和中央行政辦事處的擁有權和管理權。
- 2.求主憐憫被疫情嚴重打擊的國家,保守各國推出疫苗安全有效,令疫情盡快平息,差會的活動如短宣等能回復正常。
- 親愛的教牧、執事和肢體們:
- 這兩對宣教士先後於1944年和1945年加入萬國宣道浸信會。
- 為南非事工祈禱
用以衡量教會增長的指標主要是數字,但不能忽略數字其實是代表「人」,它好比屬靈的探測器,反映著信徒的參與和委身情況,然而,教會有不少特質是難以用數字量度的。 因此,若能開闊對教會成長的評量標準,並配合教會的本質和使命,長遠會有更健康的形態。 四個階段,讓你經歷宣教士從探索尋求到述職回歸的整個宣教旅程。 四條路線,讓你選擇在哪一個階段與宣教士同行。 這本書以三個故事人物,道出宣教士在整個宣教旅程中所經歷的迷惘、衝擊及掙扎,呼籲弟兄姊妹關愛宣教士,同心同行。 書中有專業指導、過來人心聲、實用資訊,是一本宣教手冊,也是一本見證集。
香港宣道差會: 香港區聯會
1951年初,白得勝牧師夫婦來港開展新的工作。 他們認為中國政府未有意圖接管香港,和見到成千上萬的難民由內地湧入香港。 在神的奇妙的供應,白牧師在東頭村租到一間小屋開展福音事工,又邀請昔日在湛江一同服事的姊妹協助教會事工。 香港宣道差會2025 1951年11月「萬國宣道浸信會」在香港的第一間教會成立。
清萊工場於2015年開始在小禮堂舉行主日崇拜、同年開辦了「恩典浸信會幼兒園」,到2020年7月開辦「恩典浸信會學校」,可望2021年5月新學年,會由現在的幼稚園一年級到小一,增至小三,務求透過基督化教育宏揚主愛。 1.疫情仍然持續, 求主保守差會有智慧善用不同方式如網上媒介,加強宣教士與肢體的互動交流。 2.求主憐憫被疫情嚴重打擊的國家,保守各國推出疫苗安全有效,令疫情盡快平息,差會的活動如短宣等能回復正常。 香港宣道差會2025 宗派聯會、神學院和基督教機構能成為教會的倡議者和同行者,在培訓和資源上支援教會,外間資源及聯網能增加教會的回彈及應對能力。
香港宣道差會: 香港宣道差會
請記念差會分工下的南非事工小組、泰北事工小組及國內事工小組,在各方面宣教工作的推動。 求主藉著泰北獻堂禮暨短宣行動,讓全體參與者及其背後的教會都享受一同在宣教運動中參與的喜樂, 並同心面對未來宣教運動的挑戰! 我們出版的《家庭天地》第四期於3月初順利印好及派發,出版剛好一年了,感謝神的帶領。 希望藉著文字教育使更多家庭得著造就,求神幫助第5期籌備工作的進行。
- 要令正確的價值觀不受環境影響而崩壞,需要有力的理由,令人產生更強大的意志和信念。
- 差會定於11/10(二) 7:30-9:00pm 在差會辦公室舉行祈禱會,盼望弟兄姊妹能參加,為南非事工祈禱。
- 於1932年,當時尚未加入萬國宣道浸信會的宣教士白得勝(Victor & Margaret Barnett)牧師夫婦已在雷州半島的雷州城展開工作,1939年因日本侵華轉往當時屬法國租借地的湛江宣教。
- 「希望教會」在四月十七日因信徒都回鄉而停了一次聚會,二十四日的聚會人數已回復四十多人。
- 毛瑾牧師夫婦(Jaymes& Dorothy Morgan)在1938年來到湛江。
- 書中有專業指導、過來人心聲、實用資訊,是一本宣教手冊,也是一本見證集。
流短宣將於31/5 香港宣道差會 截止報名) 3. 在1960年代初,隨著教會一間一的建立,在港的宣教士體會到培訓華人領袖的急切需要,遂向「萬國宣道浸信會」推薦委任李威廉牧師建立聖經學院。
香港宣道差會: 香港萬國宣道浸信差會 Hong Kong ABWE Mission
它可解作操行、本質,特別是指正直善良的品性和行為。 香港宣道差會 群體一般對品德有大致相約的標準,如守時、誠實、有禮,但每個人實踐出來,則有差異,因為我們會按自己的思想去作決定,並透過所得經驗而形成個人的傾向特徵,內化為一套價值觀。 香港宣道差會2025 單憑外在的賞善罰惡,並不能完全令人持定美德,因為我們也曾經驗善不獲賞,惡未遭罰等氣餒事。 要令正確的價值觀不受環境影響而崩壞,需要有力的理由,令人產生更強大的意志和信念。 海峽兩岸每年都有名字統計,計算哪些名字使用率最高;名字可說是手袋衣履以外的潮流指標,結合了年代特徵,人們追求的價值觀,以及對兒女的厚望。
該教會於1952年4月有第一屆的浸禮,有7位信徒受浸。 香港宣道差會 1953年宣道浸信會正式立會,當時稱為東頭村浸信會,這名字一直用至1959年年尾。 1959年,因著政府的重建與安置計劃,教會搬至黃大仙徙置區第二十四座天台聚會。 在同年,毛瑾牧師夫婦也來港接替退休回國的白牧師。 支持香港萬國宣道浸信差會泰北宣教基地基金-建築圍牆及擋土牆 親愛的教牧、執事和肢體們:
香港宣道差會: 萬國宣道浸信會家族簡史
六七十年代常見用於名字的:德、貞、英、勇,表達了潔身自愛、具備膽量的品德表現;千禧代以後,更常見的是:梓、晴、樂、悠,標誌著在高壓的社會,個人幸福快樂更為重要。 名字反映了價值觀隨時代一併變遷,昔日崇尚的品德,今天被不少人視為守舊落伍。 好些推行品德教育的組織更直指:香港的家長很多時著重孩子的學業成績,忽略了培養兒童的品德。 萬國宣道浸信會有限公司於四月一日全面接收由萬國宣道浸信會(西差會)移交的三間幼兒園、一間兒童及青少年中心、六間老人中心和中央行政辦事處的擁有權和管理權。
香港宣道差會: 基督教宣道會香港區聯會
在華人村,我聽的是雲南話,但說的是普通話;在郭誠學生中心教孤兒及小孩子英語時,我聽的是泰語,但說的是泰語再加上英語。 香港宣道差會2025 自己運用別國語言的能力仍有限制及不足之處,求神賜我語言的恩賜,好讓我更有效地服事及了解他們的需要。 前線差會(香港) 於1997年成立,是一個超宗派的差會。 本會致力推動華人教會參與穆斯林福音工作;熱切招募更多的精英,前往世界各地福音未聞的穆斯林群體中事奉,務要讓19億的穆斯林得聞福音。 為南非事工祈禱 差會定於11/10(二) 7:30-9:00pm 在差會辦公室舉行祈禱會,盼望弟兄姊妹能參加,為南非事工祈禱。
香港宣道差會: 福音傳普世,播道澤萬民
澳門近年新發展院牧事工,倍感「莊稼多,工人少」。 春節前某日,大為被急召往醫院為病人床邊施洗,病者當時清醒,還能坐立,翌日就安然歸主了。 當日,我們在香港有一位至親的長輩舉行安息禮拜,讓我們再一次體會速救靈魂的迫切。
香港宣道差會: 基督教宣道會
獲社會福利署批准,長康中心轉型為長康浸信會長者鄰舍中心;寶林中心轉型為寶林浸信會白普理長者鄰舍中心;綠楊中心轉型為非資助的綠楊浸信會耆彩中心;元洲邨中心則改名為元洲邨浸信會耆樂中心。 在急速轉變的時代,教會須適時創新,才能從停滯中邁進復興。 舉例說:牧者必須要自我建立和心理健康;當教會出現問題時能有資源介入和化解衝突;要增進對教會發展理念的認知,並察覺到教會的生命周期,有力量迎難而上,未雨綢繆。
香港宣道差會: 香港浸信宣道會聯會
有60名瑞典青年人在這一帶傳教,他們從张家口開始,向西到甘肅、南到大同、北到庫侖(今乌兰巴托),總部設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玉泉區)。 到1900年,已經有16個傳教站和200名信徒,但在「义和团事件」中,瑞典傳教士有21名成人和15名兒童被殺,有16人向北穿過沙漠逃到俄國;還有一群向南逃到漢口,華北工作完全結束。 後來山西北部6個傳教站交給中國內地會負責。 北京和天津的宣道會也在1900年被毀,伍约翰夫婦從天津遷往上海,設立著名的北四川路守真堂。 1913年,宣道会在广西梧州开设宣道书局。 華人教育向來以「德、智、體、群、美」[3]為口號與目標,視「德育」為首,強調完整、平衡及理想地發展學生的五育,讓學生透過校本學習場境,強化相關經驗。
香港宣道差會: 代禱消息
「希望教會」在四月十七日因信徒都回鄉而停了一次聚會,二十四日的聚會人數已回復四十多人。 五月下旬在台灣高雄聖光神學院開會探討全球華人事工,成立了一個全球華人事工中心。 同時亞太循理會宣教協會亦計劃在湄公河流域國家如越南開展事工,求主開路,預備工人和經費。 聖經毫不隱藏大衛犯姦淫後借刀殺人,猶大因財失義賣主賣友,說明外在的教育與規範,不能使人維持良好品德;個人的身分地位,也不能使信徒勝過試探。 但創造又啟示的主彰顯自己,使我們知道有更高的律例與不變的法則,惟有祂是公義和愛的源頭,使人有持定品德的可能。 而對基督徒來說,我們更要追求的是順服基督的心,結出聖靈的果子。
香港宣道差會: 宣道傳意
(南非短宣將於31/3 截止報名) 4. 差會正在招收會員,求神興起更多對差傳宣教有負擔的弟兄姊妹,願意參與差會的差 傳工作。 為八月份國內交流短宣的籌備祈禱,求神感動弟兄姊妹關心國內的福音需要。 香港宣道差會2025 (國內交
香港宣道差會: 第153屆Kairos 宣教生命課程
為7-8月份舉辦多個內地交流隊(雲南/海南島/茂名/肇慶/多祝/大岭)禱告,求主祝福各參加者。 由於神學院的老師不夠,所以我要負責比較多的課程,因此需要備課的時間相對也要增多,求主賜我時間、聰明去安排。 除了教學及備課之外,也需要準備一些季節性工作,如聖誕節要帶學生去佈道,明年三月份有畢業典禮的籌備工作,這一切的事奉都求神賜我智慧,以致在各方面都能兼顧得來。 香港宣道差會2025 在泰北事奉,我需要有說別國語言的能力。
1966年1月30日,在多方努力下,香港浸信會聖經學院(Hong Kong Baptist Bible Institute),今中國浸信會神學院舉行獻院禮,並由李威廉(William Reid)牧師擔任第一任院長。 學院早期有3位講師:李威廉牧師,毛瑾牧師及韓百嘉(Harry Ambacher)牧師,有4位學生。 1968年是陶道諾(Don Trott)牧師擔任第二任院長。 1970年,由文基信(Carson Fremont)牧師擔任第三屆院長。 1975年由韓百嘉牧師任院長,1996年鄭佑生牧師成為院長。 至1997年,學院在香港45位校友中,有29位在萬國宣道浸信會之教會事奉或聚會。
我們曾帶領數位受訓學員參與本港的少數族裔文化交流,有美好的體驗;最近,導師和學員宿舍面對迫遷,在繁忙的生活中,求主加我們力量。 作育英才是長期的工程,過程中需要同行者的支持和協助。 財政方面以學校的支出最多,還有基金會、教會、幼兒園的營運。 整個清萊工場的營運費為每年90萬港元,我們誠邀大家成為同行者,透過定期奉獻支持清萊工場的事工。 香港宣道差會2025 請為幾位初信的姊妹的靈命禱告,她們是Srey Mum、Phaney、及亞嫂、Sithat 和 Parin。
香港宣道差會: 福音傳普世,播道澤萬民
這兩對宣教士先後於1944年和1945年加入萬國宣道浸信會。 1949年,「萬國宣道浸信會」差派謝立德(Frank 香港宣道差會2025 and Sophia Jenista)牧師夫婦、Louella Loewen姑娘加入此工場。 及後,礙於政治形勢,宣教士撤退至香港,在香港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等待神的引領。
香港宣道差會: 代禱消息
不過為了增強吸引力,仍難以避免地必須與成就和利益掛鈎,以確立其存在價值。 宣道會在初期到中國傳教時,曾將傳教重點放在北部長城沿線一帶。 有60名瑞典青年人在這一帶傳教,他們從張家口開始,向西到甘肅、南到大同、北到庫侖(今烏蘭巴托),總部設在歸化城(今呼和浩特玉泉區)。 到1900年,已經有16個傳教站和200名信徒,但在「義和團事件」中,瑞典傳教士有21名成人和15名兒童被殺,有16人向北穿過沙漠逃到俄國;還有一群向南逃到漢口,華北工作完全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