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尖角+大坑墩]12月25日周日晨9時05分,北潭涌巴士站集合。 (轉乘的士) 西灣亭起步、吹筒坳、西灣山、獨孤山、標尖角2、東壩、大坑墩風箏場觀景台5、大坳門散隊 (西貢午餐) 全程12公里,山行6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行程:虹橋公園/大頂嶺綠道、天空之城。 我是「香港懲教人員總工會」退休會員,每月都有參與懲總(退休組)舉辦之行山活動,行山一來可以強身健體、二來亦可和闊別多年的舊同事聚首一堂,互相問好,亦可藉著行山機會,認識新朋友。 以我個人經驗和經歷,行山活動除了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之外,另一個意外收獲就是…久違了的舊拍檔往往會在某一次行山集合地點偶遇,喜悅之情,不言而喻。 通常在集合地點常見的情況就是…大家新知舊雨,互相寒暄,亦可重逢昔日舊友,話別離情,不奕樂乎,直至聽到領隊起步雞聲響起,才記得開始起步。 在此恭賀領隊葉志清先生考獲一級山藝訓練證書課程之餘,亦希望葉兄能繼續肩負退休組行山隊之重擔,探索更多路綫,帶領退休組行山隊會員同事參與此健行之旅、跡遍群山之有益身心活動。 香港大部分的退休人士,都是年過六十,但其實踏入花甲之年仍然精神爽利。
退休人士行山隊: 分類: 每月活動
只接受已經報名參與者參加。 等大家認識大自然和香港有很多美麗山徑。 4月14日.細心照顧隊員行山的路程安排也很好很適合退休人士,所以我常常會推薦 …
- 惟由於掌握資料有限,部隊人員只能從僅有的訊息及所得資料盡力計劃部署,並展開搜索,行動仍然繼續。
- 只接受已經報名參與者參加。
- 經過連日搜索,部隊人員根據掌握資料制定計劃部署,並擴大搜索,期望能尋回失蹤人士。
- 他叮囑行山人士一定要做足準備,強調要帶哨子;他又記得有山友只帶4罐啤酒就行山,結果因低溫症入院。
- 陳志安在1959年開始行山,最初是一班朋友結伴登山,後來參加旅行隊,隨經驗增加成為旅行隊的工作人員,其後創立「白象旅行隊」及「奇萊山友」,是資深的行山隊領隊,擁有60年本地及海外遠足攀山經驗。
像從前在港鐵工作的黎多福,8年前從職場退下來時仍精力充沛,行山耍詠春學太極打網球等,活力十足。 他還義務組行山團,經常帶大隊走上不同的山頭,推廣行山的好處,他自言自己玩得開心又可幫到人,十分有意義。 〔雙尖雙石雙咀〕7月1日週六晨7時30分,流浮山鼻咀停車場集合, 準8時起步,尖鼻咀到尖沙咀,限時11小時內完成,
退休人士行山隊: 越野優悠行山隊 :: 退休人士行山隊
(荔枝窩午餐) 退休人士行山隊2025 全程12公里,山行6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西貢白馬咀〕8月6日週日晨9時05分,西貢北港巴士站集合起步。 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曬罟嶺、大岩口、白馬咀、(綑邊)麻南笏、沙咀暢泳。 後來加入懲總退休組行山隊所舉辦之每月一次行山活動之後,生活上起了很大的改變;我有都市人一般的三高病症,每日早、晚食藥各一次用來控制三高病情偏高。 但每次行山後翌日量度血壓,血壓度數非常之正常。
行山隊小組領隊之一葉志清先生,去年自費報讀「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訓練課程,受訓完成並考獲一級山藝訓練證書課程。 ▲ 早年任地鐵董事總經理的Sir Wilfrid Newton,曾到訪旺角港鐵站,跟當時任站長的黎多福合照。 退休人士行山隊 不過,黎多福就用一個理性的角度分析。 「紅衣女子可能在跳落月台後,跌在路軌下的空隙,免被列車輾過,事後可能趁亂爬上月台離開。」他自言自己做了港鐵三十多年,又問過其他年資高的同事,大家都從沒有遇過靈異事件,所以他深信鬧鬼只是傳聞。 今年68歲的黎多福,在港鐵工作接近35年,曾擔當不同的職位,包括見習督導員、站長、區域車務經理、綫長、列車服務經理、當值事務經理、高級經理(合併事務)及車務策劃經理,工作發展順利。 郊野風光明媚,同時危機四伏,經驗淺的山友,可能會被美景充昏頭腦,忽略腳下的危險。
退休人士行山隊: 越野優悠行山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
他叮囑行山人士一定要做足準備,強調要帶哨子;他又記得有山友只帶4罐啤酒就行山,結果因低溫症入院。 民安隊於Facebook表示,應警方要求,在大浪灣道龍脊一帶協助搜索一名失蹤男子。 惟由於掌握資料有限,部隊人員只能從僅有的訊息及所得資料盡力計劃部署,並展開搜索,行動仍然繼續。 今年四月行山之行,經過大家討論後,懲總(退休組)決定首次舉辦清遠陽山 4月25至27日三天家庭春季遊。
- 西灣亭起步、吹筒坳、西灣山、獨孤山、標尖角2、東壩、大坑墩風箏場觀景台5、大坳門散隊 (西貢午餐)
- 等大家認識大自然和香港有很多美麗山徑。
- 通常在集合地點常見的情況就是…大家新知舊雨,互相寒暄,亦可重逢昔日舊友,話別離情,不奕樂乎,直至聽到領隊起步雞聲響起,才記得開始起步。
- 全程14公里,山行7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 44歲男子鄭偉文上周日(7月30日)前往石澳一帶後,至今音訊全無。
- 有見及此,我加入退休組行山隊的探路小隊,小隊每星期會約同幾位志同道合的隊員,探索不同的路線,目的就是選擇一些適合大部分人士同行、易於控制人群、安全度高的路線,安排每月一次的行山活動。
[大東老虎頭] 12月18日周日晨9時05分,東涌市3M號巴士總站集合。 東涌坳起步、鳳凰徑第二段24、大東爛頭營、雙東坳、三山台、龍尾脊、望渡坳、老虎頭觀景台23 、愉景灣散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2025 (乾糧大休) 全程14公里,山行7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青山茘枝窩]12月11日周日晨8時30分,東鐵線大埔火車站275 退休人士行山隊 R巴士站集合。 烏蛟騰起步,九擔租,犁三古道,吊燈籠、蛤塘、 茘枝窩小瀛故事館13、荔谷古道、分水凹、桅尾嶺,滅龍嶺、新娘潭巴土站散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
有見及此,我加入退休組行山隊的探路小隊,小隊每星期會約同幾位志同道合的隊員,探索不同的路線,目的就是選擇一些適合大部分人士同行、易於控制人群、安全度高的路線,安排每月一次的行山活動。 退休組行山隊小組肩負領隊、安排行程、探路、維持秩序、行山安全等等責任,務求令到每位出席成員,每次開心出席活動、安全完成健康活動回家! 久而久之,我行山次數多了,我的血壓三高偏高情況卻因此而有所改善。 恆行之友 : B線:周日晨9時正荃灣兆和街乘小巴。 川龍起步,響石山脊,妙高台,大帽山頂,四方山,落燕岩大埔。 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退休人士行山隊: 會員功能
行友須知:行山活動具危險性,參加者應小心安全,如有任何意外,責任自負,與本隊及服務行友無關,如有需要,請自購保險。
退休人士行山隊: 退休港鐵員工義務辦行山團:有人作伴行會更開心
現在每逢周六,黎多福都會舉辦行山團,當中也有一些退休人士,故多選擇較易行的路徑。 他說若長者行山宜選家樂徑,如河背水塘家樂徑、大帽山家樂徑、港島徑第一至第四段、龍脊等等,又或者可選城門水塘,都會行得較舒服。 79歲的陳志安是行山隊「奇萊山友」的領隊,在香港的山頭野嶺打滾一個甲子,見證山野環境變遷,也應付過一些行山意外。
退休人士行山隊: 越野優悠行山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
[東涌櫻花節] 2月19日周日晨9時05分,東涌地鐵站A出口集合起步。 東梅古道、白芒郊遊徑、薄刀屻、下午:觀景山賞櫻花、自由活動。 全程10公里,山行5小時,量力参加,自備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退休人士行山隊: 會員功能
〔鹿湖賞吊鐘〕2月5日週日晨9時05分,西貢北潭涌巴士站集合起步。 北潭涌白然教育徑,上窑郊遊徑、擺頭墩、萬宜坳、大枕蓋、牌額山、 赤徑、東心淇,土瓜坪,屋頭散隊。 全程16公里,登山7小時,量力參加、自備糧水。 〔深圳虹橋綠道〕7月9日、周日晨8時30分、東鐵綫落馬洲站出閘口 (7-11)門口等侯(勿過海關)
退休人士行山隊: 分類: 每月活動
〔港島八塘〕3月19日周日晨8時30分,港鐵西灣河地鐵站A出口地面集合(乘14號巴士)。 大潭道起步,大潭篤水塘,大潭中水塘,大潭副水塘,大潭上水塘,黃泥涌水塘(午餐), 退休人士行山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 香港仔上水塘,香港仔下水塘,薄扶林水塘,薄扶林道散隊。 全程17公里,山行7小時,量力参加,自備少糧水/手套/手杖/口罩。
退休人士行山隊: 退休人士行山隊,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
走出課室及實驗室,認識K 退休人士行山隊 Kwong的另一面。 他擁有豐富的遠足經驗,更是行山隊領隊,有空就帶朋友周圍行山。 帶隊多年,他最怕隊友「唔聽你點」,試過不止一次有隊友不聽勸告,結果出意外受傷。 民安隊應警方要求,繼續在大浪灣道龍脊一帶協助搜索一名失蹤男子。
退休人士行山隊: 退休港鐵員工義務辦行山團:有人作伴行會更開心
44歲男子鄭偉文上周日(7月30日)前往石澳一帶後,至今音訊全無。 連日來,消防聯同民安隊人員,在大浪灣道龍脊、砵甸乍山徑、馬塘坳、草堆灣及歌連臣角一帶的山頭叢林和海灘搜索。 民安隊今日(8月3日)在社交平台表示,應警方要求,繼續在大浪灣道龍脊一帶協助搜索失蹤男子,人員根據掌握資料制定計劃部署,並擴大搜索,期望能尋回失蹤人士。 據民安隊的圖片可見,搜救人員攀爬石崖,沿隙搜索。 陳志安在1959年開始行山,最初是一班朋友結伴登山,後來參加旅行隊,隨經驗增加成為旅行隊的工作人員,其後創立「白象旅行隊」及「奇萊山友」,是資深的行山隊領隊,擁有60年本地及海外遠足攀山經驗。
經過連日搜索,部隊人員根據掌握資料制定計劃部署,並擴大搜索,期望能尋回失蹤人士。 【橙訊】一名44歲男子周一報稱前往石澳龍脊一帶後失蹤,警方、消防、民安隊連日上山搜索,至昨日仍未發現。 退休人士行山隊 民安隊應警方要求擴大搜索,期望能尋回失蹤人士,民安隊總參事亦到現場了解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