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付機場員工及抵港旅客對深宵公共交通的需求,機場管理局建議運輸署及巴士公司開辦機場深宵特快巴士路線,由機場直接前往員工主要居住地區。 元朗站開經: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洪天路、天水圍西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暢連路及暢達路。 天水圍市中心開經:天恩路、天榮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洪天路、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機場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駿運路、駿坪路及南環路。 在西鐵通車前一個月,位於天水圍站A出口外新落成的「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在2003年11月7日啟用[2],並於12月20日九廣西鐵通車時正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務,設有巴士總站與專綫小巴總站,但一直沒有小巴路線使用,只有部分行走元朗及天水圍路線的小巴間中停泊於站內休息。
- 龍運巴士E37C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飛機維修區的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清晨設去程及下午繁忙時間設回程服務,途經天晴邨、天澤邨、天富苑、天瑞邨、天耀邨、紅橋、屯門市中心、安定邨/友愛邨,取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往返機場航膳區、機場貨運區及商用航空區,與E42C線並為首批服務商用航空區的龍運巴士路線。
- 由本路線往天水圍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 為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的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此路線在2021年6月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並更改編號為E37。
- 早於2020年6月,運輸署發表《配合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北面連接路通車專營巴士行車路線調整安排》,建議在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將屯門、元朗、天水圍及北區的大部份機場巴士路線,改經該隧道往返新界區至機場,並進行相應的巴士路線重組。
-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而中巴在城巴N8X開辦當天開辦N8(小西灣↔灣仔碼頭),成為中巴首條港島通宵路線。 N8和N8X一樣都是直達柴灣並途經英皇道,但不同的是N8衹到達灣仔,而N8X則直達中環。 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2019年11月28日晚上2300起關閉,位於翔天路的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巴士站於翌日(2019年11月29日)凌晨起停用,本路線由當日起,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落客後,即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不再途經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飛機維修區開經:南環路、駿坪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機場路、北大嶼山公路、順朗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龍富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屯門鄉事會路、屯興路、屯喜路、屯門公路、元朗公路、洪天路、屏廈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祥路、掉頭、天祥路、天恩路及嘉恩街。 美孚開經:長沙灣道、荔枝角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段)、屯門公路、青朗公路(大欖隧道)、錦田公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耀路、天湖路、天瑞路、濕地公園路、天葵路、天龍路、天城路、天柏路及天喜街。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
為配合港鐵元朗站外的物業發展,2017年1月13日該總站所有車坑封閉,本路線需改在原有的士站位置上落,同年5月28日起總站遷往元朗站(北)公共運輸交匯處(與嶼巴B2線同一總站)。 配合本路線實施第一階段優化計劃,由2014年1月27日起,往機場/東涌方向,除0400班次外,路線不經屯門市中心、安定/友愛及豐景園;同日起加開N30P新線,由屯門公路紅橋巴士站經屯門市中心、安定/友愛及豐景園前往機場及東涌。 然而,隨著機場島內的基建陸續展開,以及夜航飛機班次持續增加,乘客對本路線的需求亦同時上升。 本路線提供元朗、天水圍及屯門(紅橋、屯門市中心、安定、豐景園)往返東涌、機場後勤區及機場客運大樓的通宵巴士服務,於1998年11月22日起投入服務。 雖然工作小組及城巴均同意於隨後農曆新年前實行往天水圍方向之改動,但是有關計劃遲遲沒有被呈上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付諸表決,運輸署亦一直未有處理改道申請,計劃因而被擱置近兩年。 直至2015年洪福邨入伙後,洪水橋交通需求明顯上升,加上N960開辦仍然遙遙無期,令屯門市中心、屯門東北、藍地至洪水橋通宵服務不足的影響日漸浮現。
全長9公里的屯門赤鱲角連接路,其中的北段(往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至屯門第40區,已命名為「屯門赤鱲角隧道」)定於2020年12月27日起通車(而連接至北大嶼山公路的南段(即順朗路)則早於2018年10月24日隨港珠澳大橋一併落成通車)。 早於2020年6月,運輸署發表《配合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北面連接路通車專營巴士行車路線調整安排》,建議在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將屯門、元朗、天水圍及北區的大部份機場巴士路線,改經該隧道往返新界區至機場,並進行相應的巴士路線重組。 經屯門、元朗及北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商討後,當局決定分階段實施方案,於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當日起實施屯門區的機場路線重組,至於元朗及天水圍區的機場路線重組,則約在屯門區機場路線重組實施後約一個月後實施。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服務時間(詳細班次)
這6條線在開辦時已經全線空調,多以單層巴士為主力車款,有時更只有豐田Coaster小巴,反映出當時通宵巴士線的需求甚低。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的乘客可在暢達路(一號客運大樓站)乘坐路線E11, E11A, E21, E21D, E22, E22A, E22P, E22X, E32 或 S1。 屏欣苑建築將近完成之際,當局於2015年2月28日向立法會申請撥款6億220萬元,用作原址重置公共運輸交匯處[10],設有四條長約52米、共可停泊至少32輛巴士的雙坑,以及於屏廈路路旁設21米長的專綫小巴站。 此路線覆蓋元朗市及天水圍,兩地均設有交通來往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口岸,因此除元朗區居民外,此路線也能吸引往返中國的過境旅客,客量高企。 此路線由荔枝角車廠(L)、屯門車廠(U)、屯門車廠(元朗分廠)(U)聯合派車,沒有固定用車,多以Enviro500 MMC 12米(ATENU)及富豪B9TL/B8L 12米(AVBWU/V6B)行走。
原有同時服務天水圍與元朗市,往返東涌與機場的E34線,於2014年12月分拆為兩條新路線,E34A線主力服務天水圍居民,繞經天水圍北而不需再途經元朗大馬路。 九鐵巴士在西鐵通車當日進行重組,其中輕鐵接駁巴士655線改為K65線,輕鐵接駁巴士657線改為K75線,皆途經天水圍站,再加上2004年7月遷至此站的K76線,共同為天水圍居民提供西鐵與輕鐵接駁服務。 其後,機場管理局將這四條路線定名為「通宵巴士快線,Overnight Express Bus」,並為貨運區及航膳區之員工提供免費接駁巴士前往國泰城及一號客運大樓以轉乘該四條路線。 NA34線主要服務深宵時段來往機場及元朗與天水圍的乘客,元朗市服務範圍與E34P線大致相若,而天水圍一段則行經天秀路而非後者途經的天華路。 不過並不是所有城巴隧巴線都是有通宵服務的,因為當巴士公司把一條日間路線改為24小時服務時,需要考慮這些路線在深夜的需求。 可惜城巴在把隧巴線改為24小時行走時,很多路線在深夜的需求根本不足,很多時都很少乘客,即使日間路線深受歡迎。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通宵巴士線收費較高的原因
龍運巴士E37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的巴士路線,途經天晴邨、天澤邨、天富苑、天瑞邨、天耀邨,取道元朗公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及順朗路往返東涌市中心和機場後勤區。 此路線前身為途經大欖隧道及青嶼幹線的E34A線,因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而改經該路並更改線號。 本路線提供由天水圍、元朗市中心往返國泰城、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特快通宵機場巴士服務,於2015年7月23日凌晨起投入服務,初時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單向開往天水圍市中心,袛於每日深夜提供前往天水圍方向的服務,方便深夜抵港的旅客及機場下班員工前往元朗及天水圍區。 九巴在1996年5月1日決定重組通宵巴士線,293S、241S、281S、271S和216S,分別改稱N293、N241、N281、N271和N216;121和122改稱N121和N122。 而在九巴重組通宵路線時,便開始計劃在1996年5月1日開辦N260(屯門碼頭↔美孚),但要到1997年7月14日才正式投入服務。 在開辦N260時,九巴提供了接駁計劃,乘客可以直達票轉乘N241及N260。
- 不過此路線的嚴重賠本情況由開辦以來一直持續,運輸署早在2006年已建議此路線、N962及N968來回改經紅磡海底隧道,以節省西隧的高昂隧道費;結果只有N968改行紅隧計劃得以落實(並易名N368),而此路線及N962改道計劃則在反對下撤回。
- 元朗站開經:朗樂路、青山公路(元朗段、屏山段)、朗天路、唐人新村交匯處、朗天路、天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天秀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屏廈路、洪天路、天水圍西交匯處、元朗公路、屯門公路、杯渡路、屯門鄉事會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龍富路、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順朗路、北大嶼山公路、東涌東交匯處、裕東路、順東路、赤鱲角南路、駿運路、駿運路交匯處、航膳西路、駿運路交匯處、觀景路、東岸路、機場路、暢連路及暢達路。
- 此路線於2014年12月6日分拆成兩條新路線E34A及E34B,分別由天水圍市中心及元朗水邊圍邨山水樓往返機場。
- 雖然工作小組及城巴均同意於隨後農曆新年前實行往天水圍方向之改動,但是有關計劃遲遲沒有被呈上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付諸表決,運輸署亦一直未有處理改道申請,計劃因而被擱置近兩年。
- 持「機場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員工,可以優惠價$25.9乘搭此路線。
由2019年1月1日起,該項服務獲獨立編號為NA37(即本路線),並改經屏廈路近天水圍站(屏欣苑)對出、洪水橋(洪福邨、洪水橋輕鐵站),然後取道青山公路、屯門公路、汀九橋前往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以配合屏欣苑入伙及洪水橋發展,並以試辦形式營辦直至另行通告,方便清晨於機場乘搭飛機、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過境澳門或珠海的天水圍、洪水橋居民。 龍運巴士E37C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市中心及飛機維修區的巴士路線,只於星期一至五清晨設去程及下午繁忙時間設回程服務,途經天晴邨、天澤邨、天富苑、天瑞邨、天耀邨、紅橋、屯門市中心、安定邨/友愛邨,取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往返機場航膳區、機場貨運區及商用航空區,與E42C線並為首批服務商用航空區的龍運巴士路線。 為配合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早上0900通車,本路線於翌日(10月25日)凌晨起,總站延長至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方便清晨於該口岸過境澳門或珠海,及深夜由澳門或珠海返港的天水圍、元朗居民。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路線資料
最終龍運巴士決定於2014年12月6日起把此路線分拆成全日路線E34A及E34B,而此路線原有由東涌(逸東邨)開往天水圍市中心的特別班次,則獲獨立編號E34P。 值得一提,本路線及同日開辦的NA21、NA29及NA33線,成為香港首批以兩個英文字母開首的專營巴士路線,同時本路線及NA33線投入服務後,以全程收費$40,取代A43線的紀錄,曾成為單程收費最高的龍運巴士路線,此項紀錄於2016年12月17日起被當日投入服務的NA43線(聯和墟至機場)以全程收費$45打破。 為配合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工程,機場(二號客運大樓)於2019年11月28日晚上2300起關閉,以便進行長達四年的擴建工程。 為配合該項工程,位於翔天路的機場(二號客運大樓)巴士站於翌日(2019年11月29日)凌晨起停用,本路線由當日起,在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落客後,即直接前往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不再途經機場(二號客運大樓)。 本路線由於路線迂迴曲折,行車里數達到67.3公里,曾經一度成為全港專營巴士行車里數最長的路線,而且前無古人,因為以前行車里數最長的路線369(已取消),都只是65.1公里,直至2006年7月17日才被N42A(聯和墟←→東涌站)以75.1公里打破。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行車路線
每逢特定節日如平安夜、除夕、年三十晚、中秋,都會有不少市民深夜外出,並在深宵回家。 如每年農曆年前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辦年宵市場,巴士公司都會開辦來往維多利亞公園的路綫如N116。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機場員工乘車優惠計劃
其實之前香港巴士服務的時間已經發展到深夜,在六七暴動前,九龍區的主幹路線服務時已經到凌晨一時。 而海底隧道(紅隧)通車後過海線深受歡迎,在過海路線開闢不到三個月,服務時間便由晚上八時延長至十二時,因此當時中巴和九巴看見需求龐大,便大膽地開辦通宵路線121和122,吸納在深夜過海的客源。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2025 亦在紅隧設立兩線互相轉乘(這是香港首組出現的巴士轉乘優惠,現在紅隧通宵線亦只有這2條線可享有轉乘優惠)。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開辦背景
另外,本路線設有一班不經元朗的特別班次(於2018年2月7日起增設),方便天水圍居民不需繞經元朗,直接前往機場。 2019年1月1日起,該項服務獲獨立編號為NA37,替代原有本路線該項特別班次,並改經屏廈路近天水圍站(屏欣苑)、洪福邨、洪水橋輕鐵站及屯門公路,以配合屏欣苑入伙及洪水橋發展,以試辦形式營辦直至另行通告。 運輸署多年來阻撓九巴開辦N960線,導致屯門市中心和北部長期缺乏通宵過海巴士直接路線(最早1998年九巴建議開辦,走線與960相同,直到2023年才成功),而N962、N260兩線分別由城巴及九巴營辦,不設跨公司轉乘優惠,故乘搭兩線轉乘需繳付近40元昂貴車資。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路線資訊
後來九巴開辦了N269(天水圍天慈邨↔美孚)及N237(美孚↔葵盛,循環線),也採用同樣的接駁計劃。 九巴也在北區增設N270(上水↔沙田市中心),乘客也可利用直達票轉乘N271直達九龍。 至於N293也縮短至九龍城,乘客需用直達票轉乘N216才能到達旺角及尖沙咀,卻換來將軍澳居民投訴沒有直達車到旺角,所以N293最終重返旺角,但接駁計劃仍然保留。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2025 未有本路線以前,深宵機場特快巴士線NA34,設有一班不經元朗的特別班次(於2018年2月7日起增設),方便天水圍居民不需繞經元朗,直接前往機場,該項服務跟隨NA34線常規班次,於2018年10月25日起配合港珠澳大橋通車,延長至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途經
由於本身都是行走沙田住宅區之間,需求太低以致嚴重虧本,288S於1991年1月29日取消。 由本路線往天水圍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或由上述路線轉乘本路線往機場方向,上述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天水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Tin Shui Wai Station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1],位於新界元朗區天水圍屏欣苑與屯馬綫天水圍站之間,屬露天公共運輸交匯處,是港鐵巴士、輕鐵和屯馬綫指定轉車站,出入口均設出屏廈路。 此路線於2014年12月6日分拆成兩條新路線E34A及E34B,分別由天水圍市中心及元朗水邊圍邨山水樓往返機場。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路線客量模式
最終運輸署及城巴在未經區議會正式通過的情況下[13],宣佈於12月8日實施改道,最後的改動走線更加經青山公路-屏山段[3]。 由於正值區議會休會,當局繞過區議會的做法不消多久便引起區議員及天水圍居民的不滿[14][15],更有區內組織以改圖諷刺事件[16]。 隨著屯門赤鱲角隧道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及配合元朗及天水圍區機場及路線重組,N30P、N30S線於2021年6月20日凌晨起停止服務並併入本路線,本路線的改動亦於同日起實施,並調低部份分段收費。
隨著屯門赤鱲角隧道於2020年12月27日全線通車,及配合元朗及天水圍區機場及路線重組,NA34線於2021年6月20日凌晨起,實施相關的總站遷移及路線改動,並改稱NA36。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2025 因全程行車里數大為縮減,全程收費由原本的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40.00 調低至 $33.00。 四條路線中,NA34線(即本路線)為其中一條,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往天水圍市中心,由機場開出後繞經國泰城,然後取道大欖隧道直接前往元朗及天水圍,原計劃走線依現時E34P線往天水圍方向路線行走,及至路線開辦時,天水圍區內走線被修改,繞經天水圍北(天恩邨、天秀路),並提供免費轉乘九巴通宵路線N269線的優惠,方便乘客前往天水圍其他地區,於2015年7月23日凌晨起投入服務。
元朗、天水圍及東涌的新住宅項目陸續落成,取道落馬洲及機場過境的人數亦不斷增加,加上機場島基建設施工程的開展及港珠澳大橋的興建,往來元朗區及大嶼山北部的通勤人流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2025 惟當時E34線覆蓋元朗及天水圍,行車時間冗長,沿途容易受輕鐵燈號和繁忙路段交通影響,導致班次不穩,營運欠效率。 為配合屯門赤鱲角隧道通車的第二階段巴士路線重組,此路線在2021年6月改經屯門赤鱲角隧道公路,並更改編號為E37。
屯門中部、兆康及藍地至洪水橋乘客分別只能依靠新界區專線小巴49S線或公共小巴——前者已需繞經荃灣及葵涌;後者更受制於嚴禁小巴行走大部份快速公路的法例,無法行經屯門公路,過度迂迴的定線為乘客詬病。 此路線開辦初期,深宵時段往來新界西北至大嶼山並無其他公共交通選擇,加上隨著機場島內基建陸續展開和夜航飛機班次持續增加,客量不俗,於長假期期間經常頂閘,龍運需開辦N30P線以作疏導。 初時由於深夜往來新界西北至機場、機場後勤區及東涌,並無其他公共交通選擇,本路線客量不俗,尤其大節日時的旅遊旺季,不時會出現客滿。 不過,近年來機場員工要求開辦直接來往機場的深宵巴士服務,以節省交通時間,龍運巴士已逐步增加深宵機場豪華巴士「NA」線的服務(計有服務屯門的NA33、服務天水圍及元朗的NA34(即現在NA36線)、NA37),進一步方便旅客及機場員工,令本路線及其支線N30P、N30S的乘客需求因而下跌。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2025 龍運巴士N30線是香港新界的一條通宵巴士路線,來往機場(暢達路)及元朗站,途經機場後勤區、東涌市中心、屯門赤鱲角隧道、豐景園、安定邨/友愛邨、屯門市中心、紅橋、屏欣苑、天耀邨、天瑞邨、天秀路、天慈邨及元朗市。
機場管理局將此類路線定名為「通宵巴士快線 Overnight Express Bus」,更為貨運區及航膳區之員工提供免費機場員工接駁巴士前往國泰城及一號客運大樓以轉乘此類路線。 有見及此,龍運巴士於2014年底提出建議,重組本路線及N30P線的服務,提供兩條分別由屯門區及元朗區直達機場、東涌的服務,將現有的N30P線增設深宵由東涌開往紅橋的服務,及由本路線分拆一條來回程不經屯門市中心、安定、豐景園的N30S,本路線則調整班次,深宵往元朗方向只保留由機場(地面運輸中心)開出的一班班次。 龍運巴士並透過機場管理局向31間機場機構發出問卷調查,其中25間回覆的機場機構表示支持建議。 其後經諮詢區議會及地區人士後,於2015年5月的修訂建議,則建議本路線及N30S線來回程改經天水圍北(天秀路),三條N30系列路線來回程加停屯門公路轉車站。 最後整個重組計劃經2015年5月28日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巴士服務工作小組」會議通過後得到落實,於2015年6月28日凌晨起實施,本路線只保留一班往機場/東涌班次及一班往元朗班次,其餘班次由N30S及提升服務後的N30P線替代,來回程並改經天水圍北(天秀路)。
天水圍去機場通宵巴士: 巴士迷事件
1994年8月25日城巴開辦兩條路線N72(香港仔↔銅鑼灣)和N90(鴨脷洲↔中環)。 到1996年4月22日,城巴開辦另一條通宵線N8X(小西灣↔中環),成為城巴第三條通宵巴士線。 天水圍(天慈邨)開經:天喜街、天柏路、天城路、天龍路、天葵路、濕地公園路、天瑞路、天湖路、天耀路、天福路、朗天路、水邊圍交匯處、宏達路、媽橫路、青山公路(屏山段、元朗段)、朗日路、形點交通交匯處、朗日路、青山公路-元朗段、錦田公路(東行)、迴旋處、錦田公路(西行)、青朗公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青山公路(荃灣段、葵涌段)、昌榮路迴旋處、葵涌道、長沙灣道及荔枝角道。 渣打馬拉松特別巴士路線R269,由九巴營辦,於渣打香港馬拉松舉行當日凌晨由天水圍(天慈邨)單向前往尖沙咀東(麼地道),途經元朗區的走線及分站與N269線大致相同,惟不經凹頭。 九龍巴士N269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天水圍(天慈邨)及美孚的通宵巴士路線,提供元朗區來往荃灣、葵涌及美孚的通宵巴士服務。 翌年(即元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E34A線獲建議進一步繞經天水圍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