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撩”情: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細節和場面,表現人物的風貌,寄托內心的感情,是歸文的一大特色。 如寫修葺后的南閣子,圖書滿架,小鳥時來,明月半墻,桂影斑駁,把作者的偃仰嘯歌、怡然自得的情緒充分表現了出來。 結構”關”情:文章先寫軒的狹小、破漏與昏暗,繼而寫經過修葺之后的優美、寧靜與恬適。 而居于這小天地中心的,正是作者自己。 他的清貧的生活,高潔的志趣,怡悅的心境,于不知不覺中自然而然的顯露出來。 三是祖母對作者的牽掛、贊許和期盼,含蓄地表達了懷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負了親人的撫育和期望的無限沉痛的心情。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 作者透過對項脊軒歷史的回顧,記述早年在項脊軒讀書的經歷,並回憶曾在項脊軒活動過的親人,表達情真意切的懷念。
- 再如”亭亭”一詞,既使人想到樹木高高聳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這一筆中間,寄寓了作者對亡人的感慨和惆悵,讀來富有余味。
- 在庭中又栽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往日修下的欄杆,也就增添了新的光彩。
寫亡妻,只說:」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 」寥寥數筆,繪出了夫妻之間的一片深情。 末尾,作者把極深的悲痛寄寓一棵枇杷樹。 項脊軒志翻譯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由於想念人而觸及與人有一定關係的物,便更添了對人的思念;再由對物的聯想,又引發對往事的傷懷。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及註釋
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其後二年,餘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於前。 然自後餘多在外,不常居。 孺人死了,外祖母何孺人也死了。 周家因為得了傳染病,舅母也死了,四姨嫁到顧家又死了,一共死了三十個人才完,只剩下外祖父和二舅活著。 解析:(A)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八九」意指八成或九成/出自宋‧蘇轍〈呂希道少卿松局圖〉。 「四五」意指四棵或五棵。 (D)出自唐‧顧況〈悲歌〉。 「二八」意指十六歲/出自宋‧黃庭堅〈戲答王定國題門〉。 「三五之夜」指農曆十五日的夜晚,這是古人不直接表達數量,而用拆數相乘來表達的手法,為「析數」的一種。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
然而此後我常在外羈留,不常回軒居住。 歸有光(1506-1571),字熙甫,號震川,昆山(今屬江蘇)人。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舉人,後多次考進士落第,於是遷居嘉定(今屬上海)之安亭江邊,講學授徒二十年之久。 六十歲中進士,授浙江長興縣令,官至南京太僕寺丞。
- 珊珊:風吹桂樹,枝葉磨擦的細碎響聲。
- 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樂融融。
-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 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進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
- 嘯,口里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
欄楯(shǔn):欄桿。 項脊軒志翻譯2025 冥然兀坐:靜靜地獨自端坐著。 萬籟有聲:自然界的一切聲音都能聽到。 項脊軒志翻譯2025 籟,孔穴里發出的聲音,也指一般的聲響。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導覽
先生之後四百年,後學亦為先生哭,意文章亦或如是。 先生不困於項脊軒則不會有項脊軒慘澹悲苦之鳴,非有此慘澹悲苦之鳴則不能有《項脊軒志》。 項脊軒志翻譯2025 此日先生之不幸,天下文章之大幸。 先生五十九歲始中進士,累官至南京太僕寺丞,修《世宗實錄》,所處之室,所受之祿,當非困守項脊軒時,然文章已每況愈下矣。 先生去項脊軒而居於廟堂之上,先生一人之幸,天下文章之大不幸也。 這是一篇圍繞書齋的記事。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分類
震川先生雖寂寞、心痛仍固守學子之道。 先生無官可做,只有寫寫文章。 無官做自然無友交,亦自然無達官名士可憶並為之志。 今復有幾人知震川先生矣! 後學臥病在床,枕邊無書,讀《震川文集》,得《項脊軒志》,誦之再三 , 至於嗚咽掩涕,悲不能止。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分類
因此,「後十三年補寫」之說是不準確的。 庭前有一棵枇杷樹,是我妻子在去世的那一年親手種下的,今天已高高地矗立著,枝繁葉茂,像一把撐開著的巨傘。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音:竄),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 前四段写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当时归有光18岁,他通过所居项脊轩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人的怀念之情。 在经历了结婚、妻死、不遇等人生变故后,作者于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年),又为这篇散文增添了补记。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
34、扃(jiōng)牖(yǒu):關著窗戶。 35、殆:恐怕,大概,表示揣測的語氣。 項脊軒志翻譯 36、來歸:嫁到我家來。 37、憑幾學書:伏在几案上學寫字。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導覽
20、萬籟有聲:自然界的一切聲音都能聽到。 萬籟,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響。 籟,孔穴裡發出的聲音,也指一般的聲響。 項脊軒志翻譯2025 21、三五之夜:農曆每月十五的夜晚。 22、珊珊:衣裾玉珮的聲音,通」姍」,引申為美好的樣子。 23、迨(dai)諸父異爨(cuan):等到伯、叔們分了家。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及註釋
我在庭院里隨意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欄桿,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農歷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過影子搖動,可愛極了。 然而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也有許多值得悲傷的事。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導覽
一篇散文,作者六用疊詞,單純是為了狀物、寫景、繪情的說法,難於令人信服。 」隨物以宛轉」,」與心而徘徊」,劉勰老先生一語中的。 寫物關情,情景交融,是文章多處用疊詞的真實用意。 再如」亭亭」一詞,既使人想到樹木高高聳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在這一筆中間,寄寓了作者對亡人的感慨和惆悵,讀來富有餘味。 項脊軒志翻譯2025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及註釋
在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 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在室內外設置了許多小門,牆壁到處都是。 分家後,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當作陌生人,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裡棲息。 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然後又砌成了牆,一共變了兩次。 項脊軒志翻譯2025 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裡居住過。
26、逾(yú)庖(páo)而宴:越過廚房而去吃飯。 庖,廚房27、已:已而,隨后不久。 項脊軒志翻譯2025 相:偏義復詞,指她(先母)。 30、束發:古代男孩成年時束發為髻,15歲前指兒童時代。 32、闔(hé):通‘合’。 37、憑幾學書:伏在幾案上學寫字。
屋里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 這座百年老屋,(屋頂墻上的)泥土從上邊漏下來,積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動書桌,環視四周沒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 在前面開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圍墻,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內才明亮起來。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
此指作者祖母的祖父,姓夏名昶,字仲昭,崑山人,永樂年間進士,累官太常寺卿。 項脊軒志翻譯 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號,自西元一四二六至一四三六年。 扃:安裝在門外的門閂或環鈕。
項脊軒志翻譯: 文章導覽
所謂析數,即語文表達時,利用數學上加、減、乘、除,將某一數量析成若干可以相加或相乘的小的數量。 4.題材生活化:他拋開「文以載道」的傳統,把身邊瑣事與家庭細節,一一收入文章中。 因此題材嶄新,用情深致,寫來娓娓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如果說在作正文後十三年補寫後記,則距妻死只有兩年時間。 兩年之內,一棵枇杷樹苗移植新地而長得「亭亭如蓋」,根本不可置信。
項脊軒志翻譯: 項脊軒志翻譯及註釋
最後兩節,補記亡妻在軒中的生活片斷和軒在以後的變遷,抒發了作者懷念妻子的真摯情意。 平淡的文字,唱出了深沉的人生哀歌。 註釋1、項脊軒,歸有光家的一間小屋。 2、舊:舊日的,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