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2015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忠孝街以東的6座舊長型式大廈部份(昭民樓、建民樓、嘉民樓、禮民樓、康民樓、保民樓和頌民樓,包括俊民苑)屬愛俊選區。 而以西的一部份(其餘5座雙塔式大廈,包括衛民樓、敦民樓、德民樓、新民樓和信民樓)則與前山谷道邨和香港都會大學一帶則屬愛民選區。 計劃亦包括重新引進酒樓,由稻香承租及於2012年7月23日開業。 同時,亦陸續引入多元化商舖及食肆,包括公文式(Kumon)教育中心、759阿信屋、KFC、凱意茶餐廳、華潤堂、電話亭、馥軒麵包西餅、八方雲集、百分百餐廳、醫管局九龍中聯網愛民邨社康護理中心及維健康復康用品等新舖進場,為居民提供更多選擇。 愛民廣場(Oi Man Plaza)前稱愛民商場(Oi Man Commercial Complex、又名Oi Man Shopping Centre),於1974年建成,1975年第一季開始營業及於同年11月正式開幕,是首個全數安裝空調的公共屋邨廣場。 商場樓高三層,同時昭民樓及頌民樓樓底近公園的商舖(舖號為昭民樓及頌民樓1-8號)及頌民樓16號舖亦屬於商場範圍,建築面積逾30萬平方呎。
- 負責上述建築工程的註冊建築專業人士已於事後向屋宇署提交事件報告,並建議適當緩解措施,以減低建築工程對附近鐵路設施結構安全的影響。
- 由於屋邨範圍甚大,加上愛民邨的地勢關係,故邨內有部份單位露台的景觀可以眺望維多利亞港,再加上各個單位皆設有露台、以及及設計上參考了華富邨並稍作改良,故此在坊間中,愛民邨有九龍「華富邨」之稱。
- 直至1998年港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認為東九龍綫若單獨興建,則既欠效率又不符成本效益,故建議東九龍綫與其他擬議中的鐵路項目合併發展成一策略性鐵路走廊,稱為沙田至 中環綫。
- 根據《香港鐵路條例》(第556章)及其規例監察鐵路系統安全運作的機電署,已確定鐵路保持安全運作。
- 何文田愛民邨自1974 年落成至今已42年,全邨有近6000公屋住戶。
- 在紅磡區的工商廈,孕育了一群藝術創作人,近年大熱的手工蠟燭,絕對不只是蠟燭這麼簡單,Cut N Carve 舉辦的雕刻蠟燭工作坊,每件成品都美得叫人目不轉睛,例如有以寵物為主題的手工蠟燭,另外亦有以節日、乾花為主題蠟燭工作坊。
- 愛民邨參考自華富邨並稍作改良,同屬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設計,同樣自給自足,有商場街市、當時有5間幼稚園,人口高達4萬,單位更有獨立廁所連露台,故被喻為「九龍版華富邨」。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持有二維碼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須先於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出閘時掃瞄二維碼支付轉綫前車費,然後在另一車站(尖沙咀站或尖東站)再掃瞄二維碼入閘繼續餘下車程,並於目的地出閘時支付這第二程的車費。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八達通或個人八達通(包括「樂悠咭」)及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乘搭機場快綫,有關車程將收取成人八達通車費;而往返羅湖站及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九龍巴士18線
由於觀塘綫及屯馬綫的月台接近互相垂直,兩層月台之間設有一轉車夾層。 因應觀塘綫與屯馬綫走向,何文田站設計呈十字型,最底三層是兩綫月台和夾層轉綫大堂,頂端四層則是車站大堂和通道連接各出口,其中大堂與車站所處山丘山腳的漆咸道北路面同層;剩下一層是大堂與月台之間的機房,除供乘客轉換扶手電梯的少量空間外,其餘部份及升降機大堂並不對外開放。 與同日啟用的黃埔站不同,何文田站觀塘綫月台牆身並未印有書法字,當時已裝修完畢的屯馬綫月台亦未印有書法字。 直到2021年4月,港鐵在屯馬綫月台原有紙皮石牆身鋪設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焗漆板,是首批非屬於原地鐵系統而印有書法字的車站,以與其他屯馬綫新建車站看齊。 愛民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最後一個屋邨,而落成時已經重組為香港房屋委員會。
何文田站通車,接通了愛民邨,連居民的生活也一併挖出,例如什麼隱世食店、郭富城也光顧的洗衣店。 如今,何文田未有翻天覆改變,愛民邨仍能繼續自成一角,安於山上的「原始」生活。 於是,愛民邨邨民王慧廉(Winnie)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帶一趟口述歷史團,聊聊在這條以1.47億元興建,被喻為「九龍版華富邨」的生活:英女王、全港首個冬菇亭、飄移、電影場景、屋邨規劃……還有鬼古。 另一住過愛民邨的是藝人羅敏莊,她自小在愛民邨長大,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家庭主婦,家中還有一個弟弟。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愛民廣場(何文田)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由於作為觀塘綫新總站的黃埔站只設一個月台,而何文田站與黃埔之間的大部份路段屬單綫設計,未能應付觀塘綫繁忙時段每兩分鐘一班的頻密班次,故此於有關時段會有約一半的班次於何文田折返而不往黃埔。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何文田站設有一對側式月台供觀塘綫使用,並設有月台幕門,觀塘綫月台層分別設有往黃埔方向及往調景嶺方向的月台。
直至1998年7月6日,配合赤鱲角新機場落成啟用及啟德機場關閉,第一代A20線因而取消服務,現在再重用。 而本路線的紅磡站總站,根據區議會地區分界,是屬油尖旺區,不過總站與紅磡區相當近,一般市民容易分不清紅磡站是屬油尖旺區還是九龍城區。 本路線全程收費$33,與A21線並列城巴機場快線中最便宜的兩條路線。 事實上,運輸署亦意識到新站欠便利的問題,將於通車當日新增4條小巴路線接駁附近居民前往兩個新站,其中8M線將途經愛民邨及毗鄰的俊民苑、欣圖軒等。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不過,袁伯指兒女各有家庭重擔,長者多為「食老本」,花費前都要計過度過,「兩蚊(長者票價優惠)唔駛錢呀?小數怕長計。」他形容新站交通接駁「唔上唔落」,認為港鐵應提供免費交通接駁服務,坦言通車後不會選搭觀塘延線,寧願落斜步行到旺角。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愛民邨總站
即使墳場已是近百年前的事,街坊之間仍流傳邨內新聞柱上的葫蘆是用作收鬼。 根據饒玖才的《香港的地名與地方歷史》,廣華醫院於1911年在窩打老道落成後,向政府申請了兩個地段作回教墳場與華人墳場,合稱為何文田公共墳場,以安葬病逝之人。 當時所有棺木由窩打老道和培正道交界的小徑運上山,入口更設有「千里亭」,意指「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50年代,瑪利諾女修會興建治民村平房區,分三期興建82間石屋。 直至60年代,何文田徒置區才逐步被清拆,取而代之是麥理浩十年建屋計劃,因而有愛民邨出現。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巴士小巴線調減 候車時間勢升
2017年2月8日:深夜12時許,一輛城巴丹尼士三叉戟(2269/HZ6585)行走E21A線停泊在此總站時突然起火,巴士因車齡已高而不獲復修,提早退役。 置於豐田Coaster後的一組編號(如有)只於交通迷界內使用,其他人(包括行內人士)均沒有對小巴有此稱呼。 2015年3月2日:早上十一時許,一輛往尖沙咀(漢口道)方向的豐田Coaster在忠孝街近何文田政府合署撞倒一名男子,傷者送院後不治。 2008年10月29日:一輛往尖沙咀(漢口道)方向的豐田Coaster(HE7132)在馬頭圍道近家維邨撞向前方行走九巴21線的富豪奧林比安(AV118/GW7052),造成15人受傷。 1984年9月1日:此路線、3及4號線的禁區許可證有效期屆滿,負責人未及更換,導致三線共十多輛小巴被迫停駛,事件持續至少三天。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車站用途
另外,由於車站出入口係免費使用,所以亦吸引部分市民利用升降機、扶手電梯等來往山上同紅磡。 城巴機場快線長者優惠祇提供予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六十至六十四歲人士欲享受城巴機場快線之轉乘優惠必須使用成人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 在轉車途中請勿使用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非指定巴士路線或其他交通工具,否則不能享有轉車優惠;惟以該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進行與乘車無關的交易, 如增值、購買汽水、使用公共電話、即影即有照片不多於九次則不受影響。 此項轉乘優惠只適用於持「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個人八達通卡」的合資格機場/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員工。 由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內於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轉乘以上路線往轉乘以上路線往東涌/赤鱲角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何文田站 -> 愛民邨
港鐵發言人回應指其公司會將名稱的代表性、車站的地理位置、地區特色及與地區的關連等因素納入考慮,以期令公眾更容易清楚辨別車站的位置,而其中何文田站在日後將會建成觀塘綫和沙中綫(屯馬綫)的大型轉乘(換乘)站,以「何文田」命名於地理位置上更有廣義代表性,方便區外人士識別車站位置。 由本路線往機場方向於上車後兩小時於機場一號客運大樓轉乘以上路線往機場博覽館方向,第二程可獲免費轉乘;於機場博覽館乘搭以上路線之乘客,於上車後一小時內於機場地面運輸中心轉乘本路線往市區方向,第一程車費可獲回贈。 乘客於享用回程優惠前,可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電子支付系統乘搭其他巴士路線、其他交通工具,但不可進行超過九次的任何交易(包括乘搭公共交通、收費電話、即影即有照相服務、購物或八達通增值等),否則回程優惠將不適用。 即日來回優惠只適用於: 由市區出發往返機場的乘客,去程時可於市區任何一個巴士站登車前往機場;回程時,乘客必須於機場(地面運輸中心)或青嶼幹線巴士轉乘站登車返市區,方能享有回程優惠。 本路線投入服務後,為太子、深水埗、長沙灣、美孚居民提供直達機場的巴士服務,而不需取道東涌及機場後勤區,預期比E21線節省約20分鐘車程。 由於本路線於市區的服務範圍,較兩邊總站相同的A21線為廣,因此本路線投入服務後,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大型活動(如演唱會)結束後的散場特別服務,加開的特別班次由A21線改為由本路線提供,直至2019年1月,散場特別服務恢復由A21線提供。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出口數目
在1975年,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及菲利普親王首次訪港期間亦參觀當時初落成之愛民邨;當年,愛民邨因為英女皇曾經到訪及有「九龍模範邨」稱號,所以當時吸引不少遊客及市民慕名參觀。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正因如此,為了接待遊客,愛民商場開設各式各樣的商店接待遊客。 但隨著英女皇熱潮退弱,令遊客數量減少,再加上區內人口老化,這些商店陸續結業。 以上資料僅屬常規服務細節,可能與實際運作有所出入,並以營辦商決定為準。 往愛民邨乘客可於馬頭圍道(馬坑涌道)至馬頭角道(欣榮花園)免費乘搭本線到土瓜灣終點站,再轉車往愛民邨。 (復華村↔佐敦谷)、21(復華村↔新蒲崗)及22(復華村↺觀塘碼頭),當中除了8號線至今仍提供服務外,6、7、9、10號線因客量不足,於1979年5月至1980年間停止服務,5號線約於1982年停辦,20、21、22於1980至1981年因復華村清拆而停辦。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同一設計師 有「九龍版華富邨」之名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8M及8S線共需使用30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9部為19座位小巴),三線最繁忙一小時每方向載客量不少於256人。 由2018年9月16日至2019年9月15日,乘客使用八達通卡乘搭8M線往何文田站方向,於30分鐘內轉乘8、8P或8S線,或從8、8P、8S線轉乘8M線往何文田(常和街),總車資為兩程車中較高的一程。 由2018年9月16日至2019年9月15日,乘客使用八達通卡乘搭3號線後,於30分鐘內轉乘8、8P或8S線,或反方向轉乘,第二程車減收$2.0。 由於巴士受港鐵影響而削減班次,故此現時已吸引部分市民改用呢個站出行。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使用狀況
2012年9月29日: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因物業發展而停用,本線再次以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為總站。 2003年11月16日:本線總站遷往南昌站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九廣西鐵(現稱港鐵西鐵綫)即將通車。 2003年6月29日,新何文田邨公共運輸交匯處啟用,本線往愛民方向改為繞經該處,不經常盛街;往深水埗方向不經常富街及常盛街,改於佛光街設站。 共有八層的何文田站依山而建,新站設有5個出口,連接何文田山上的忠孝街、佛光街、仁風街等,以及山下的漆咸道北及蕪湖街一帶。 當中A3出口毗鄰豪宅天鑄,居民步行不足1分鐘即可抵達港鐵站;不過此等便利,基層市民則難以享用。 同時,有人認為何文田站不應以’何文田’命名, 因此站不是位於何文田, 確實如此。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路線數目
另外,若使用迪士尼綫月票,不論轉綫時限,都被視作獨立車程而不作為轉綫車程的一部份。 觀塘綫延綫項目首個行人接駁設施-連接愛民邨至何文田邨的行人天橋及升降機,已於2015年12月17日開放予公眾使用。 為方便視障人士來往何文田站和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位於愛民邨嘉民樓的服務中心,港鐵公司已按運輸署要求,在有需要地面行人路段上,鋪設了觸覺引路徑。 觀塘綫延綫通車後,運輸署及路政署與協進會曾於2016年11月進行實地視察,經考慮協進會建議後,運輸署和路政署已在何文田站A3出入口,及愛民邨嘉民樓旁升降機大樓出入口適當位置,加鋪觸覺引路徑和觸覺警示帶。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八達通轉乘優惠
因為在何文田站小巴站處望向紅磡, 不遠處即可見到紅磡站, 相距不遠。 東鐵綫路軌由紅磡往旺角路段, 途徑京士柏及愛民等地, 但不設站。 若然東鐵在愛民邨旁興建新站(稱愛民站), 以行人天橋橫跨公主道, 連接愛民邨, 絕對可以方便何文田, 特別是愛民邨附近居民, 相信比現時何文田站有等於無的狀況更好。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在香港想吃印度菜,大家都去尖沙咀,其實紅磡也是印度菜集中地。 由印度人經營的印度素食 Smrat Pure Veg 主打印度北部菜式,香氣濃郁,亦供應部份南印度菜式如 Dosa 烤餅。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車站藝術
喺合併方案建議下,個站會發展成大型綜合轉車站,包括上下兩層月台,分別畀屯馬綫同埋觀塘綫列車停站,兩層月台呈十字型交叉。 個站叫做何文田站根本就令到何文田居民有無謂嘅FF,以為有地鐵直返屋企附近。 但實際上個站根本就喺老龍坑,係服務紅磡舊區嘅,頂多加埋愛民邨一少部分。 另一邊廂,位處愛民邨與油麻地之間的京士柏亦是九龍鬧市中的一片綠林,猶記得那些年在京士柏甚至可找到蝌蚪、含羞草和夾竹桃(折斷葉片流出的白色乳汁可是有毒的)。 京士柏現時設有京士柏公園、京士柏道花園和油麻地配水庫休憩花園,其中後者旁邊是天文台氣象站所在,每天會自動放出探空氣球測量天氣數據。 1998 年我初次到紅燈山「探險」(當年可不像現時有網上「攻略」供參考),原因是我當年住在附近的愛民邨而將要搬家,臨別才驚覺周邊地區很多地方我從未踏足過,其中包括紅燈山及何文田邨一帶的公園和高地,所以作了一次「何文田、愛民邨半天遊」。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愛民邨嘉民樓 Kar Man House, Oi Man Estate
四組車站藝術品分佈於何文田站月台、轉車大堂以及站外休憩區。 其中《蛙境》及《在自然與城市之間》的主畫是「觀塘綫延伸」紀念車票的題材。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站內共設有6間車站商店,但只有3間(便利店、餅店及恒生銀行自助服務商店)設於大堂層,餘下3間位於G樓A1出口通道兩旁。 何文田站座落前山谷道邨第一期地段,受地理環境所限,車站分為南、北兩座大樓。 南大樓將是屯馬綫及觀塘綫的轉綫處,連接設於山上忠孝街及佛光街的出入口;而北大樓則連接位於仁風街近佛光街的出入口。 2016年10月23日,港鐵觀塘綫延綫何文田站落成啟用,A3出入口行人天橋連接愛民邨嘉民樓平台;該站亦是屯馬綫之中途站。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服務時間
因為黃埔站得一個月台,唔夠應付繁忙時間嘅班次,所以屆時兩班車就會有一班喺呢個站做總站,而唔係好似其他時間咁全部班次都去嗮黃埔。 愛民邨的街市亦已面目全非,不過頌民樓和昭民樓底層的幾間老店仍然營業(如愛春園藥房、華昌雜貨店等),「冬菇亭」亦仍有幾間熟食檔在營業。 1998 年搬家前我沒有在愛民邨四處「打卡」(那時數碼相機仍未普及,只有工友才會「打卡」記錄上班時間。)尤其遺憾的是沒有正式拍下當年自家單位內的模樣,亦沒有拍下愛民邨內商場、設施、街市等的影像。 當年唯一記下的,是在大廈天台、高層和自家露台拍下的愛民邨「風景」照(不過還是欠缺了何文田公園前身孝民街臨時房屋區的照片,今天已記不起它是甚麼樣子)。
為加強車站與社區之間連繫,港鐵進行了一系列主要公共基建工程,包括連接何文田站與何文田邨和愛民邨的行人接駁設施、橫跨漆咸道北的有蓋行人天橋、連接何文田站與佛光街及忠義街的行人天橋,以及位於忠孝街的公共運輸設施。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何文田站(Ho Man Tin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其中一個車站,位於九龍九龍城區紅磡仁風街前山谷道邨第一期位置,為忠孝街、佛光街、仁風街及漆咸道北所包圍,並預留空間發展上蓋物業。 下列路線僅單向繞駛入愛民邨巴士總站,乘搭相反方向班次之乘客請步行往總站對面忠孝街北行綫之「愛民邨」巴士站上落。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九龍專線小巴第8及26號線服務事宜〉[交通通告],2020年10月27日。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九龍專綫小巴8號線
推介自家製咖喱角,外層炸得鬆脆,咬開有滿滿的薯粒和薯蓉,加了孜然和芫荽籽,香料味濃。 洋蔥番茄燴鷹嘴豆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2025 Chana Masala 非常香辣惹味,最適合配印度香米佐飯來吃。 從港鐵站通往何文田邨的行人天橋上,乘搭升降機直上便會到達忠義街花園。 園內主要以石枱凳的休憩設施為主,小小的花園豎立三個石門,從石門望去便是九龍灣海景,可以拍出美照。 花園有條小斜路,可以走到京士柏配水庫遊樂場,可以看到翠綠草地包圍着籃球場和足球場,有人打波,有學生在旁邊跳舞拍片自娛,有空間便有生氣。 使用單程票的乘客如欲經尖沙咀站或尖東站轉綫,將被視作兩程車程。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路線查詢
該3代原車牌為DP6663,原為勝運實業九龍54系路線用車,於2005年轉投合發小巴並更換車牌,直至2010年7月退役。 而原車牌則套用於2005年5LS2上,先後行走運泰實業新界44系路線及中西區小巴服務新界43系路線。 的乘客)於指定港鐵車站乘搭港鐵並不能享有此項優惠;若全月通加強版、迪士尼綫月票或機場快綫旅遊票乘客乘搭上述指定港鐵車站以外的付費車程,優惠則仍然適用。 路程/登車站收費全程收費$7.1往尖沙咀方向之分段收費港鐵紅磡站起$5.4往何文田方向之分段收費港鐵紅磡站起$5.4收費備註大小同價。 何文田站去愛民邨 1984年7月7日:往尖沙咀方向不再途經麼地道半島中心,改經漆咸道南、加連威老道、希爾頓大廈外的新小巴站、加連威老道、漆咸道南及梳士巴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