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鐵公司目前僅餘八鄉維修中心的地皮尚在發展研究階段。 原因是當時新界地區尚未發展,居民對客運和貨運服務的需求並不殷切。 但在1928年,沙頭角支綫由於鄰近新開通道路的競爭而停用。 1938年,日軍在香港以北約15英里將廣九鐵路破壞,以中斷由香港往運內地的供應。 三年後的1941年,英段服務因日本侵襲香港而受到冲撃。
- 而戰後線路上的另一個改變,便是九廣鐵路將九龍總站從尖沙咀海旁搬到位於紅磡新填海區土地上。
- 1995年,政府邀請地下鐵路公司同埋九廣鐵路公司提交計劃書,兩者都有提交。
- 喺香港境內,駁通九龍市區、沙田、大埔、粉嶺、上水、羅湖。
- 區域鐵路一般運行在同一區域的中小型城鎮之間,而並非如城際列車那樣在各區域主要城市之間運行。
- 及後西鐵喺2004年8月1號推出月票計劃同埋同年12月20號推出節日通日票計劃,至令每日載客量喺2005年12月達到九鐵公司定下每日20萬人次搭嘅目標。
- 而西鐵綫的其餘路段,即錦上路站至屯門站(兆康站除外,兆康站為地面車站),則大部份建於高架橋之上,橋上均設有緊急逃生通道。
- 自合併以來,九鐵公司已將大部分日常行政及專業支援工作外判,現時只僱用少數員工。
1905年9月,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後,香港政府便開始研究定綫,並派出英國工程人員負責鐵路測量工作。 1991年底,香港政府研究交通,開始咗「鐵路發展研究」,其中肯定九廣鐵路對新界東嘅發展影響深遠。 1994年12月,香港政府發表「鐵路發展策略」,建議起一條連接九龍西同埋新界西嘅鐵路。 呢條鐵路包含本地客運、跨境客運同埋貨運三重角色,被稱為「西部走廊鐵路」(或西部鐵路走廊)。 到了2011年6月,港鐵修訂設計方案,設多個「限呎盤」,取消酒店項目,規模較05年時減約11%,現約313.2萬多方呎。
九廣西鐵: 香港鐵路線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而原有接駁K16線的優惠亦即日取消,K16線亦於一個月後取消服務。 九龍南綫接駁東鐵綫的尖東站和西鐵綫的南昌站,把東、西鐵綫的南面兩端連接起來。 這條新鐵路全長3.8公里,耗資83億港元,中途設柯士甸站。
該項優惠不適用於任何電車租賃或「電車全景遊」服務。 電車公司提醒,下車時請勿拍長者八達通或「樂悠咭」,今天電車上的八達通收費器,將不能識別長者八達通或「樂悠咭」為免費。 經過嚴謹的評審程序,當局翌年6月25日公布將沙中綫營辦權批予九廣鐵路公司,預計2008至2011年通車。 與此同時,政府開始研究將地下鐵路有限公司及九鐵公司合併為一間鐵路公司的可行性。 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簡稱九鐵/KCR),由1910年10月1日開始營運香港的第一條鐵路,及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的九廣鐵路公司管理。
九廣西鐵: 元朗站
九龍南綫策略性地連接了東、西鐵綫,乘客可透過鐵路由新界東直達新界西。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5年6月24日將已審批的九龍南綫方案刊登憲報[16],8月開始批出合約[15],而土木工程則於2006年開始。 隨著九廣鐵路在1975年由尖沙咀縮短至紅磡,來往兩地只能依賴路面交通,如巴士、小巴等。 尖沙咀在1970至80年代迅速發展為商業及旅遊中心,區內交通日漸繁忙。 該財團擬斥資30億興建這條全長約4.7公里、途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及九龍公園徑的高架鐵路,沿途設九站,長遠可延伸至機鐵九龍站及啟德機場[8][9]。 惟因鐵路會破壞尖沙咀海傍景觀及影響紅磡灣發展規劃,故無法取得市政局及港府青睞[10],環保署於1992年更因噪音問題否決環評報告[11]。
然而,喺屯門區居民強烈反對之下,最終政府同意將第一期計劃南延至屯門市中心。 1998年9月15號,行政會議正式通過起西鐵工程第一期,即係起連接屯門至南昌站嘅鐵路系統。 兩款「全月通」在每月的前7天至該月7日發售,「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在西鐵綫屯門至南昌沿途各站的客務中心發售,「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則在西鐵綫沿途各站的客務中心發售。 除該些指定路線外,使用「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每年須向九鐵公司支付7.5億元的定額費用,以及在36個月之後,每年再根據九鐵公司鐵路資產所衍生的收入,按特定的比率支付非定額款項。 2007年12月2日,九廣鐵路公司的業務正式合併至地鐵有限公司營運,並易名港鐵公司。
九廣西鐵: 通勤鐵路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發言人未正面回應會否協辦或派代表出席有關慶祝活動,僅透露港鐵公司計劃稍後為鐵路服務100週年推出紀念車票。 2010年為九龍至廣州的鐵路服務100週年紀念,故營運該鐵路路段25年的九廣鐵路公司董事局決定撥款100萬港元自行舉辦紀念活動。 九廣西鐵2025 初步計劃舉辦鐵路服務百週年大型展覽、聚餐及出版特刊。
- 鐵路兩段,分兩公司管,原本段歸廣深鐵路集團,原英段歸九廣鐵路公司。
- 因此,政府喺2001年修訂《九廣鐵路公司條例》,將管理局主席同埋行政總裁職位分拆,以加強政府對九鐵公司嘅管治,並喺同年12月委任田北辰做九鐵主席,而楊啟彥淨係留任行政總裁。
- 西鐵於2003年12月20日啟用後,輕鐵亦為西鐵提供完善接駁服務,但仍為區內重要的運輸系統。
- 乘客如乘搭超過一程車,多數情況下都只需付出車費最高的一程車資,其前後的各一程車都被視為接駁用途(需符合如車費上限及時間的限制),不另收費。
- 兩鐵2007年合併後,九鐵接駁巴士已經交由港鐵公司負責營運,並改名為港鐵巴士及港鐵接駁巴士。
- 根據政府方案,東九線的彩虹至馬游塘一段會採用高架行車,走線參照現行新清水灣道、秀茂坪道和寶琳路,其後會轉為隧道穿過五桂山前往油塘,乘客在東九線兩端均可轉乘重鐵。
- 1983年2月1日,九廣鐵路正式改由「九廣鐵路公司」經營及管理。
周日(19日)是2023年長者日,多項交通工具將向長者提供免費乘車優惠,包括港鐵、九巴及電車等。 同時,逾2,000間食肆及店舖會推出長者優惠,例如大家樂早上11時後滿30元可享8元折扣。 各位老友記需按要求出示長者咭、身份證或樂悠咭等,但需注意部份優惠適用於60歲或以上,部份則為65歲或以上,《香港01》綜合資料,一文看清長者日優惠。 直到1982年12月制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正式成立。 九廣西鐵2025 九廣西鐵 公司由政府全資擁有,設有管理局,其成員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負責監管公司的運作。
九廣西鐵: 尖沙咀支線
九鐵公司作為資產持有人,按《服務經營權補充協議》把營運沙中綫項目的鐵路段(包括屯馬綫一期和二期的鐵路段和東鐵綫過海段)的經營權授予港鐵公司,為期十年,並取代之前就屯馬綫一期及二期的協議。 授權九鐵公司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即合併前的地鐵公司)服務經營權,及擴大港鐵公司專營權的適用範圍,以營運九鐵公司的運輸服務。 2007年12月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接手負責進一步策劃、設計及興建沙中綫。 建造工程於2012年展開,預期大圍至紅磡段可於2018年竣工,而紅磡至金鐘段則於2020年完成。 政府曾表示當項目完工,該鐵路可能會撥歸或出租予九鐵公司,而公司亦預計會轉而將沙中綫納入授予港鐵公司的服務經營權,並每年收取適當的定額及非定額費用。
九廣西鐵: 列車
「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及「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現時售價分別為HK$515及HK$600(優惠價[34]分別是HK$400及HK$505)。 「屯門-南昌全月通加強版」及「屯門-紅磡全月通加強版」是一種透過八達通來使用的月票,其月票記錄在八達通的內置晶片內。 參與商戶會於當眼處張貼相關宣傳海報,方便長者識別。 高雄市九曲堂車站的女廁被發現一名男屍,警方在死者身邊找到一支針頭以及一個夾鏈空袋,初步認定這名男子可能是使用毒品過量死亡,確切死因要進行相驗後才能確定。 布魯塞爾於1990年代便提出類似於德國城市快鐵或法國巴黎大區快鐵的通勤鐵路計畫,但因為比利時複雜的政治環境,直到2015年才開通,2018年比利時國家鐵路在國內其他4個城市一次性開通4個新的通勤鐵路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一條通勤鐵路可能同時屬於兩個通勤鐵路系統。
九廣西鐵: 車站
多名市民受傷,當中一名男子危殆,三名市民傷勢嚴重。 兩款全月通加強版只在前一個月最後7天至該月首7天發售,乘客可於月票適用範圍的西鐵綫車站客務中心非付款區購買,只收現金。 錦上路站住宅項目樓面面積佔204.51萬平方呎,提供約2,692伙,而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則約43萬平方呎,建築物高限為69米(主水平基準上),料可容納約6,600人。 屯馬綫已經於2021年6月27日全綫通車,西鐵綫列車於通車前一星期的6月20日起率先在紅磡站屯馬綫新月台上落客[20]。 九廣西鐵 Softmedia Technology悉力為各大機構編寫各類商用軟件,Web 九廣西鐵2025 based系統,以專業的態度滿足客戶的需要。
九廣西鐵: 服務時間及班次
柴油電動列車於1955年首次引入,並証明營運上效果良好。 3月16日,九鐵公司宣佈黎啟憲被解約,其餘19名請假出席記者會嘅管理層獲發警告信,如果一年內再犯就炒魷。 同時黎文熹宣佈為九鐵公司出現嚴重紀律問題負責而辭去署理行政總裁一職,由做過新鐵路工程高級總監嘅詹伯樂出任署理行政總裁,而喺1986年加入教育電視至1993年離職嘅其中一人同埋潘錦全就被停薪留職。 新聞直線係喺2005年8月推出嘅新服務,喺所有重鐵(東鐵、西鐵同馬鐵)車廂內播放包括新聞資訊、鐵路安全訊息同廣告嘅連續片段,等乘客喺旅程中得到最新資訊,同時帶嚟廣告收益。
九廣西鐵: 管理局現任成員
通勤鐵路的列車多數都會設法增加載客量,但因為行走距離有時會比地下鐵路等長,所以一般都不會令乘客感覺太過擠迫。 大部份的通勤鐵路列車都不會有餐車等屬於長途車的裝備。 通勤鐵路一般的行走距離為15至180公里,運行速度由每小時55至175公里不等。 九廣西鐵2025 車廂可能是單層或雙層,常見的單層車廂的載客量約80至110人,雙層的約145至170人。 某些歐洲國家由於城市間的距離短,使到城際列車服務及通勤鐵路的分野亦變得模糊。
九廣西鐵: 通勤鐵路(市郊鐵路)
曾蔭權並指出九鐵出現嚴重紀律問題,故他已下令九鐵管理局處理事件。 3月10日,九鐵公司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連同全部5名總監及19名總經理,去信管理局,指主席田北辰在九鐵公司內部干預過多、要求透明度過高及過份問責,形成一種「責難文化」,並在兩日內收集到八成員工逾3000個簽名。 1956年9月24日[3],馬料水站啟用,並於1967年1月1日[4]改名大學站,以配合位於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九廣西鐵: 屯門站
原址興建香港文化中心,而路軌原址,就起咗香港藝術館、香港太空館同新世界中心。 九廣西鐵2025 九廣西鐵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號,日軍攻香港,是爲香港保衛戰,英方炸毀英段唔少設施,以阻日軍進攻,同年十二月廿五號,香港政府投降,香港淪陷。 一九四三年,日方修好成段九廣鐵路,復辦香港到廣州嘅直通車。
九廣西鐵: 客運列車
1913年,大埔墟站轉為中國古典建築式的車站,並加設上水小站。 九廣西鐵2025 位於尖沙咀的永久九龍總站於1911年開始施工,並在1916年落成。 1864年,曾在印度發展鐵路初期擔任重要角色的英國鐵路工程師 Macdonald Stephenson 首先提出興建一條連接中港兩地鐵路的構思,可惜當時並未獲得北京的清政府與及在香港的主要商家支持。 有關建議一直被擱置,直至30年後才再次得到認真考慮。
尖沙咀支線於2004年10月啓用,令東鐵的服務由紅磡向南伸延至尖東。 同年12月,馬鞍山鐵路啟用,為新界東北地區提供服務,令乘客可經大圍站接駁東鐵。 在2007年8月,東鐵的最後一條延線 — 落馬洲支線 — 亦投入服務,乘客可利用這第二條方便快捷的跨境鐵路,經落馬洲進入內地。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英語:,縮寫),是指由九廣鐵路公司於2007年以前在香港營運的所有鐵路網,包括九廣東鐵、九廣西鐵、馬鞍山鐵路及九廣輕鐵[2]。 自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生效後,原九廣鐵路的列車服務已與地鐵公司合併繼續營運,為港鐵一部分。
按照服務範圍的大小,可將其分為兩個部分:市郊鐵路和城市快速鐵路。 城際鐵路指那些距離較遠的客運鐵路服務,跨越各區域連結主要城市。 城際鐵路列車以座位為主,並設有行李擺放的設施,部分車廂還有洗手間、餐車等。 區域鐵路一般運行在同一區域的中小型城鎮之間,而並非如城際列車那樣在各區域主要城市之間運行。
九廣西鐵: 乘客量
支線全長11.67公里,於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啟用,至一九二八年四月一日停用。 設線之結束,乃因一九二七年沙頭角公路落成啟用,以致影該線火車客運。 當九廣鐵路華段於一九一一年十月五日通車後,連接香港九龍至廣州大沙頭的港穗直通車亦於同年十月十五日投入服務。
1910年,公司的前身開始營運香港的第一條鐵路,及於1982年成為由政府全資擁有、屬法定公營機構的九廣鐵路公司。 2007年,公司向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授予服務經營權,以營運其數條鐵路線。 自此,九廣鐵路公司成為有關鐵路土地及資產的持有人,及負責監察執行服務經營權協議。
九廣西鐵: 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
為減低對路面及環境的影響,廣東道至梳士巴利道間的隧道採用「小龍女」隧道鑽挖機鑽挖隧道。 由佐敦道起(即柯士甸站至南昌站的一段)因工程對地面的影響則相對輕微,採用明挖回填的方法挖掘隧道。 九廣西鐵 2004年3月26日,香港政府首次就九龍南綫項目刊憲[14];而對路線項目的修訂亦於2005年1月7日刊憲[15]。
九廣西鐵: 合併前九鐵的列車
幾經多年籌劃,西鐵第一期屯門至南昌站建造工程於1998年9月15日獲行政會議批准[10],並於10月動工,預計2003年12月投入服務,建造成本估計為640億元。 九廣西鐵2025 西鐵將會加快新界西北部發展,並紓緩每年造成經濟損失達20億元的屯門公路交通擠塞情況。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線、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於2005年9月1日起改為長期推廣,並於當日起改名為西鐵「自悠通」,於各西鐵站票務處發售。
西鐵綫(粵拼:sai1 tit3 sin3),兩鐵合併前叫九廣西鐵,簡稱西鐵,或者叫西部鐵路,係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以前嘅一條鐵路綫,長35.7公里。 由紅磡灣(紅磡站)開始,經西九龍填海區、新界南,穿山入新界西北:元朗同屯門,以屯門站做總站。 依家有車站十二個,其中轉車站八個:紅磡站、尖東站(出閘去尖沙咀站轉荃灣綫)、南昌站、美孚站、元朗站、天水圍站、兆康站、屯門站。 除咗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可以行去香港西九龍站搭高速鐵路)同埋尖東站呢三個站完全起喺地底之外,其他站都起喺地面或者高架橋上面。 合併之前,西鐵喺路線圖上以粉紅色代表,合併之後,西鐵綫喺路綫圖入面以紫紅色代表。 當局亦已發出指令,授權九鐵公司在14個月內完成西鐵本地客運線設計工作,並擬定工程項目協議書。
嗰日下晝2點,以九鐵市務總經理黎啟憲為首嘅20個九鐵高層人員集體請假,去位於中環嘅九鐵總部召開特別會議嘅會議室旁邊間房召開記者會,聲援黎文熹同埋支持田北辰辭職。 會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博士宣報會議取得有建設性嘅進展。 2005年7月21號朝早,一列西鐵列車喺八鄉車廠內撞向前面另一架列車嘅車尾,令兩部列車嘅車嘴部分受損(已經整返好)。 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號,華段當中一鐵路橋炸毀,修復唔到,直通車停駛。 而九鐵公司內部亦有一種「理想主義文化」,所有問題都要有待事情解決後,有詳細的數據才上報,而有關的員工大多也只會自行解決問題。
1910年10月1日,單軌行走的九廣鐵路終於正式通車。 經過詳細測量設定鐵路最後走綫後,香港政府工務局在1905年12月動工進行由大埔墟至粉嶺段的土方工程。 九廣西鐵2025 因此,政府喺2001年修訂《九廣鐵路公司條例》,將管理局主席同埋行政總裁職位分拆,以加強政府對九鐵公司嘅管治,並喺同年12月委任田北辰做九鐵主席,而楊啟彥淨係留任行政總裁。
九廣西鐵: 合併後的狀況
當時正在施工的九鐵新鐵路線,亦會於完工時歸港鐵公司營運。 港鐵公司則每年須向九鐵公司支付7.5億港元的定額費用,以及在36個月之後,每年再根據九鐵公司鐵路資產所產生25億港元以上的總收益,按遞增的比率,另外支付非定額費用。 九鐵公司在1990年代開展一項為期十年的龐大重型鐵路擴展計劃。 原九廣鐵路於1996年首先改名為東鐵,而隨之在1998年,西鐵便開始興建,以提供一條連接新界西北屯門/元朗區與九龍南昌市區的集體運輸鐵路。 九廣西鐵 九廣西鐵 西鐵係九廣鐵路公司第一條自己起嘅重鐵線,喺2003年12月20號啟用,由深水埗區嘅南昌站開始,經過葵青區(但冇站)同埋荃灣區海邊(荃灣西站),連接新界西北嘅元朗區同屯門區,長30.5公里。 第一期有9個車站,當中有6個轉車站畀人轉地鐵同輕鐵。
2006年4月11日,行政長官曾蔭權宣布,行政會議通過地鐵同埋九廣鐵路嘅合併方案。 政府落實合併方案,初步準備由地鐵租九鐵資產嘅模式,全權負責合併後嘅日常營運工作。 一九一一年四月政府於利用610毫米路軌拆下之物料建築一條支線,連接粉嶺與沙頭角兩地。
為了吸引乘客交回已使用的磁帶車票,凡交回任何已逾期的10張「自悠通」或「節日通」車票,可免費換取即日有效的「自悠通」連登車證各一張。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線小巴81K線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九廣西鐵2025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線、702線及專線小巴95K線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2003年12月20日,九廣西鐵(今西鐵綫)正式通車,以深水埗區的南昌站作為終點站 。 雖然打著方便新界西北居民直達市區的旗號,但始終南昌站並非市區中心,以市區邊緣作為終點站的做法為人詬病,這被認為是九廣西鐵通車後乘客量比預期中要低得多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