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新娘潭石橋時不妨停步留影,石橋建於1906年,助昔日村民往來烏蛟騰和涌尾村,甚具歷史意義。 照鏡潭瀑布比新娘潭瀑布還要高,氣勢磅礴,水花激濺,不少遊客在此乘涼休息。 搭乘返回港鐵粉嶺站的52B號小巴,中途於聯和墟下車,可在餐廳林立的熱鬧街區大快朵頤。 各式美食包括本地小店的人氣牛丸、豬腳、雞腿包、蒸腸粉等,乃至西式、泰式及日式佳餚等。 流水響水塘交通 鄰近大學站的未圓湖,位於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園內,湖邊種植了一整排落羽松!
- 在粉嶺港鐵站乘坐52B小巴,於流水響道與鶴藪道交匯處下車,沿流水響道向流水響水塘步行至流水響水塘郊野公園護理員站崗旁入口。
- 今次介紹2大東洋山芒草行山路線,適合行山新手,以及想觀看更多美景,同時又想挑戰行山難度的朋友。
- 左邊入口為「先上梯級斜路落山」,右面則相反,可按自己喜歡選擇路線。
- 沿路落到底就是屋苑嵐山,沿馬路行出去,很快就到小巴站,有兩條路線,分別是往大埔中心及港鐵站。
- 九龍區的行山路線除了獅子山外,還有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這條香港熱門的行山路線,位於八仙嶺郊野公園一帶,沿途經過密林蔥鬱的鳳園蝴蝶保育區、「蜻蜓天堂」沙羅洞,打卡美景不絕。 終點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景觀開揚,湖水清澈,四季倒映不同的山水風光,是老少咸宜的郊遊勝境。 從流水響水塘下山,到達顯示八仙嶺郊野公園指示牌的交匯處,你可以在這裡等候52B號小巴。 不過,人多時小巴或會滿座,如你想確保有座位,可以多步行約15分鐘至鶴藪路終點站候車。 你亦可以沿鶴藪道及流水響道,經布格仔路往龍馬路方向走,於山麗苑站或皇后山總站搭乘78A巴士前往粉嶺。 想郊遊又怕體力透支,不妨考慮約一小時的西高山快閃路線吧!
流水響水塘交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 5. 九龍:鷹巢山自然教育徑
位於山頂的西高山,除了有海天一色的打卡位,更能俯瞰維港全景,絕對是觀賞日落的最佳位置。 步行30分鐘,走過約600多級樓梯,便會到達西高山的山頂! 不過要留意的是,山路並沒有照明,日落後周圍會漆黑一片,謹記帶備電筒或頭燈前往。 流水響水塘有港版「天空之鏡」之稱,在可觀賞落羽松紅葉,流水響湖面倒影藍天白雲,景色唯美、環境充滿仙氣。
踏入秋冬,大棠紅葉把遊人引到大欖郊野公園楓香林,而從大棠出發,舊日用來連接鄉村的山徑,現在轉而引領遊客到千島湖清景台,觀賞大欖涌水塘的壯麗景色。 流水響水塘交通2025 此處建成水塘前,原是十數個小山丘,今日的「千島」,其實就是昔日小丘的山峰。 先不向流水響橋方向行走,沿路直行,就是去流水響營地啦。 路段大概8分鐘就到達流水響營地,起點有一個超細小的「瀑布」。 當中「浩和街」更為屯門帶來一個「港版邁亞密」的後花園。
流水響水塘交通: 流水響水塘行山徑介紹(新手路線)
不過流水響水塘左右兩邊景色亦截然不同,因此環繞一周亦不會感到沉悶。 而且郊遊徑大部分路徑皆有樹蔭,途中設有涼亭和燒烤場等休憩設施,方便山友隨時休息,整體而言,不難走畢全程。 水塘面積約3.5公頃,容量約17萬立方米,混凝土主壩高24米、長54.9米;副壩高7.3米、長39米,水庫規模較小。 香港仔水塘位處香港仔郊野公園,可以分為上水塘及下水塘。 現時上水塘的水壩、石橋、及下水塘水壩都被列為法定古蹟,有超過100年歷史,非常適合親子活動歷史遊! 香港仔郊野公園沿路平坦、大部分路段有樹遮蔭,絕對適合新手郊遊或親子活動。
路線簡介:初段與去鶴藪的路線一樣,先上一大段樓級,在分岔口轉落往鶴藪水塘,但在落到水壩之前,有個T字路口,轉左是往水壩,而轉右則是經鶴藪水塘家樂徑往沙螺洞。 記者在閒日中午等車離開,人龍約20人,等多一班小巴就上到車。 整個水塘被綠樹成蔭的河谷環抱,四周是成齡的林地,一排排生長在水塘邊的白千層樹,滿眼都是綠意,非常詩情畫意。
流水響水塘交通: 香港自駕遊2023|1.西貢一日遊 打卡壁畫/偽歐洲旅行/絕美天空之鏡石灘
現在雖然不見菠蘿的蹤跡,但踏著平坦的林間小道沿城門水塘西岸而行,會看見路旁長滿細葉榕,樹葉會在秋季轉為紅色的楓香。 另外有地衣、苔蘚及九節等有趣植物,帶小朋友來一邊行山,一邊上自然觀察課,亦是周末的好節目。 如果想繼續挑戰,還可以順時針沿著全長約8.5公里的城門水塘走一圈,需時約3至4小時。 龍脊曾獲《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選為「香港最佳遠足路線」之一,景觀遼闊,山徑連綿起伏,因而得名「龍脊」。
- 流水響行山路線|流水響水塘湖面平靜,天氣好時與藍天白雲互相映照,因此有「天空之鏡」之稱!
- 因為東澳古道是一條沿海路線,行完整條路線不但可以觀賞沿海風景、沙螺灣和昂平纜車,更可以到訪䃟石灣村及深屈村等舊村落。
- 於終點站鳳園村下車,步行約10分鐘,鳳園蝴蝶保育區位於溪流上彩繪橋的另一邊。
- 環繞水塘的郊遊徑屬輕鬆、有少量階梯的步道,景色豐富多樣,需時2小時,途中有洗手間、涼亭及野餐位置,屬一家大細的好去處。
- 沿路前行,更可看見新界中部的群山峻嶺,包括金山、孖指徑和走私凹、大帽山、針山及草山等等。
在新界東北的八仙嶺郊野公園一帶,處處是藏身於高山低谷的秘境,只要花幾個小時深入綠林山谷,穿越山徑,便會發現隱秘風光近在咫尺。 流水響水塘交通 山徑始於密林蔥鬱的蝴蝶保育區,延伸至堪稱蜻蜓天堂的沙羅洞。 山上清溪百川匯聚,蜿蜒而下,曾經灌溉著村民的稻田,現已成為孕育兩棲動物、魚類和哺乳動物等豐富物種的濕地。 流水響水塘交通2025 沿路打卡美景不絕,終點是流水響水塘的「天空之鏡」,乃是此行的重頭戲。
流水響水塘交通: 流水響水塘 > 龍山橋 > C2208 > C2207 > 桔仔山坳 > C2206 > C2205 > C2204 > W107 > W106 > 九龍坑山 > W104 > W103 > 玉秀峰 > 富亨
在距離藍地水塘800米的不遠處有另一個洪水坑水塘,由於遊人較少,比起藍地水塘更方便打卡影相。 在粉嶺港鐵站乘坐52B小巴,於流水響道與鶴藪道交匯處下車,沿流水響道向流水響水塘步行至流水響水塘郊野公園護理員站崗旁入口。 灣仔峽至香港仔是港島市區熱門的行山路線之一,屬最初級的入門遠足路段。 從灣仔舊郵政局出發徒步上山,出發初段是長斜路,會比較辛苦。
流水響水塘交通: 流水響水塘 > C2201 > C2202 > W110 > W111 > 鶴藪水塘 > 鶴藪道 > 鶴藪營地路口 > 鶴藪圍
古洞水塘一程路只需60分鐘,輕鬆行山呼吸下新鮮空氣,即使你是行山新手都一樣沒有問題,輕鬆行山又不會覺辛苦。 流水響水塘交通 遠足沿途經過的沙螺洞是一個盆地,被九龍坑山和八仙嶺包圍。 聞說以前這裡有三條客家村落,分別是張屋、李屋、老圍。 現在大部分的客家村屋都荒廢了,但仍可以見到荒廢了的客家大宅和一些老村民居於此。
流水響水塘交通: 流水響 Lau Shui Heung
而且流水響郊遊徑輕鬆易行,2小時就能行完整條路徑,新手都啱行! 流水響水塘位於新界東北八仙嶺郊野公園內,流水響水塘湖面平靜如鏡面,倒映出落羽松紅葉及白千層的樹林,故有「天空之鏡」、「港版輕井澤」的稱號。 流水響水塘交通2025 而踏入秋冬,流水響落羽松紅葉轉變成橙黃色,景色更唯美,適合拍照打卡。 如果想影到「天空之鏡」,可選擇陽光教柔和的時間,如上午8時至9時左右,光線柔和、湖面倒影會更清晰及漂亮。
流水響水塘交通: 皇后山印度廟
由於去破邊洲都有幾條路線,今次介紹一條難度屬於初中級,若大家只是想在十字架山和六角石柱打卡,可以略過白腊灣,原路折返路線較為簡單。 流水響水塘交通2025 破邊洲行山之旅約為3小時,由於上山的路部分被樹遮住,建議大家可以與經驗者一同前行或者多詢問行山人士,避免在山上迷路。 其實,紅香爐峰附近還有畢拿山、小馬山、渣甸山等美麗的山峰。 原路折返金督馳馬徑,之後跟向小馬山路標方向前行,便見到「小馬山橋」石碑。
流水響水塘交通: 八仙嶺 黃嶺 屏風山 鶴藪
從鶴藪水塘主壩盡頭拾級而上,踏上山徑穿越高聳山林,透過樹葉的縫隙一窺香港蒼翠群山的峰巒起伏,又是另一番景致。 流水響水塘景觀開揚,空氣清新教人心曠神怡,湖水清澈,享有「天空之鏡」的美譽,是老少皆宜、打卡必到的郊遊熱點。 這一帶的恬靜鄉野也是賞蜻蜓勝地,品種多樣的蜻蜓,包括曉褐蜻及黃狹扇蟌等。
流水響水塘交通: 行山好去處2023|11.挑戰鳳凰山 香港第二高峰!
石梨貝水塘面積較小,環繞水塘一周只需約1小時,但翠綠的水塘和幽靜的環境吸引不少遊人前往這郊遊好去處。 石梨貝水塘環塘徑被改建成緩跑徑,平日都會見到街坊環繞水塘練跑。 想去週末郊遊或挑戰輕鬆行山路線,石梨貝水塘都非常適合。 不想原路折返,其實從流水響水塘起步也有很多遠足行山的路徑。 行山人士如果不想在迴旋處等小巴的話,可以繼續沿流水響道行,落斜後留意左邊的路口,轉入布格仔路行,經過公廁,再轉上山麗苑,前往龍馬路的巴士站及小巴站。 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附近設有涼亭、露營場地、燒烤場、野餐場地和洗手間等設施,是新界北的郊遊熱門之地。
流水響水塘交通: 初級新手行山路線 4. 大埔:大埔滘松仔園四色林徑
登上大金鐘山峰後可盡覽西貢及馬鞍山景色,景色都比昂平高原看更加壯觀。 下山時治路走,再接上麥理浩徑,選擇往馬鞍山方向,或返回昂平再原路折返。 流水響水塘交通2025 流水響水塘交通 大家可以萬宜水庫東壩起點,於紀念碑側的梯級上走,到達紀念碑馬就可以看到東霸的景色。 香港的六角形岩柱是在一億四千萬年前猛烈的火山噴發過程中,由大量炙熱的熔融火山物質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冷凝收縮而形成。 由於岩石結構和化學成分有別於世界其他地區的六角形岩柱,加上分布面積廣、直徑大,堪稱世界級的地質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