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報告指,有57%受訪者表示多數或一定留意護膚品的成分標籤,29%表示間中留意。 另有14%受訪者表示多數不會或不會留意護膚品的成分標籤,原因主要為不明白標籤內容(42%)、認為護膚品的使用方法簡單(33%)、標籤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15%),以及認為標籤的資訊沒有用(11%)。 惟調查同時發現,只有12%受訪者認為自己了解哪些護膚品成分容易致敏! 為此消委會列出「護膚品中較受關注的成分」清單(下圖),並呼籲大家選購護膚品時(尤其是敏感皮膚者、濕疹患者或皮膚有傷口的人士),宜多加留意產品是否含有關成分,以及成分列表上的「排名」,因為排名愈前,代表該成分所佔的比例愈高。
- 調查以電話隨機抽樣形式進行,抽樣範圍涵蓋全港家居固網電話及手機號碼。
- 其實粉狀的眼影一般在兩年左右過期,眼影掃記得要定期清潔,避免工具藏有污垢及眼部皮脂,將細菌帶到眼裡,後果嚴重。
- 這個細楷 “e” 標誌 (Estimated Sign) 指的是產品的實際容量與產品所指的容量是一樣的,例如產品所指容量為 5g,那實際的容量就是 5g,並不會少於 5g。
- 可能真正試用後便發現該化妝品不適合自己,於是便把囤積的同款化妝品放在一旁。
- 回答:不同品牌的面膜有不同的成分及建議使用時間,轉換面膜時宜留意使用指示以達至最佳護膚效果。
- 廠商考慮到護膚品中的防腐劑效能,以及護膚品在實際使用時有微生物污染和滋生的可能,因此部分產品會另外說明護膚品開封後的使用期。
- 不過不同地區的標誌也有微微不同,如歐美地區以三角形為主、日韓多用正方形。
過期的卸妝產品如卸妝水、卸妝油等用在臉上有機會引起皮膚敏感或清潔不當的問題,因此可以選擇將過期的卸妝產品用於清洗粉撲、化妝棉、化妝掃等化妝用具,不直接用於面上可以降低風險。 而當衣物、手袋、家品等沾上化妝品時,同樣可以利用過期的卸妝產品進行清潔,不過需要先了解物品與卸妝產品會否產生化學作用,以免損害物品本身。 一般的化妝品、護膚品都會先做動物測試,隨後才推出市場。 如果你不希望使用動物測試的產品的話,只要留意產品上有沒有以下的標誌,確保使用的是非動物測試的產品。 此網站的資料庫有的品牌較齊全,搜尋方法是先輸入產品品牌,然後同樣瓶底或瓶身的 過期護膚品2025 Batch Code,顯示的結果分別為生產日期、存放期限。
過期護膚品: 唇膏
消費者委員會向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諮詢有關使用面部護膚品的5條問題,包括選購護膚品時要注意的事項等。 方法:穿上絲襪或Legging時,常常因為靜電而把裙子與絲襪黏在一起,走起路時不好看。 過期護膚品 要避免這個情況,只要在絲襪或褲面上輕輕抹上面霜或護手霜,就不用再怕靜電的出現。
潤手霜、乳霜、乳液當中的乳化劑成分其實有效對付油污,更能為皮革產品帶來保護作用。 可以把潤手霜、乳霜產品薄薄塗上皮製品上,甚至可以將它取代鞋油來擦鞋。 有一點要謹緊的是,不要把有增白劑成分的乳霜產品拭擦於深色皮革上,因有機會造成脫色。
過期護膚品: 化妝品護膚品標籤
消委會又提醒,除留意保質/使用期限,消費者亦要留意護膚品開封後的使用期(period after opening,簡稱PAO)。 廠商考慮到護膚品中的防腐劑效能,以及護膚品在實際使用時有微生物污染和滋生的可能,因此部分產品會另外說明護膚品開封後的使用期。 一般面膜保質日期1-3年不等,視乎不同品牌、成分而定,有些天然有機成分的面膜,更有可能只得半年,所以使用前最好檢查清楚! 過了保質日期的面膜,內裡的成分、精華有可能會流失、變質,沒有護膚功效之餘,亦會增加皮膚敏感的機會!
- 若產品已經過期了,網頁亦會顯示,因此可當作參考。
- 消委會早前訪問逾千名本港女性購買及使用護膚品的習慣,發現她們平均每年花逾$3,000購買面部護膚品,近半受訪者更囤積整年未開封的面部護膚品,當中有人表示若護膚品過期,仍會繼續塗抹皮膚上。
- 一般3到4個月就要變更換一支睫毛膏了,這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 另有14%受訪者表示多數不會或不會留意護膚品的成分標籤,原因主要為不明白標籤內容(42%)、認為護膚品的使用方法簡單(33%)、標籤未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15%),以及認為標籤的資訊沒有用(11%)。
- 消費者委員會向香港醫學會會董及皮膚專科醫生陳厚毅諮詢有關使用面部護膚品的5條問題,包括選購護膚品時要注意的事項等。
- 還有最直接的「聞」,如果噴出的香水聞到酸味或異味,大家知道應該怎樣做吧。
一般化妝品的包裝上都會印有一組由數字和「M」字母組成的編碼,由這編碼我們就能推斷產品開封後使用限期,其實「M」字代表月份,而前面的數字則代表開封時間,上圖產品代表開封後的使用期限為12個月。 過期護膚品 近年各大商家都推出「雙11」及「雙12」購物優惠,不少女性趁機囤貨,大手買入各類護膚品,惟小心放置太久至過期。 消委會早前訪問逾千名本港女性購買及使用護膚品的習慣,發現她們平均每年花逾$3,000購買面部護膚品,近半受訪者更囤積整年未開封的面部護膚品,當中有人表示若護膚品過期,仍會繼續塗抹皮膚上。
過期護膚品: 化妝品及護膚品過期就要丟?6招教你活用過期化妝品 環保又實用
用了過期化妝品、護膚品,除了容易會對皮膚造成傷害,變質後再塗上皮膚還會容易滋生細菌,長此下去就會引發皮膚敏感、生暗瘡等等的問題! 所以大家一定要留意到期日,如果你記性差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樣看到期日期的話,就要留意以下3個平台了。 回答:不同品牌的面膜有不同的成分及建議使用時間,轉換面膜時宜留意使用指示以達至最佳護膚效果。 首次使用新款面膜時,皮膚容易過敏或有濕疹的人士宜將敷面時間減半。 皮膚若有炎症或損口,應待皮膚復原後才繼續使用面膜。
不過這並不代表它們已經是垃圾,沒有用途,懂得善用它們,物盡其用,不浪費同時省錢。 問題1:愈「勤力」使用面部護膚品,護膚效果會否越好? 回答:建議消費者按照指示使用面部護膚品,例如使用次數及用量,以取得產品聲稱的最佳效果。 若過於頻密地使用產品,反而會為肌膚帶來不良影響,例如頻密潔面或會使肌膚愈見乾燥,刺激皮膚;頻密敷面膜有機會令油脂更旺盛,導致油脂粒或暗瘡形成。 符號由一個已開封容器、一個數字及英文字母M組成,M字代表Month(月份),而數字就代表有效使用月數,符號中的24M就代表該支化妝品開封後的使用期限是24個月。
過期護膚品: 別丟棄 過期護膚品 !很萬用的知道嗎?
回答:過了保質期的護膚品可能會變質甚至滋生細菌。 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雖然敏感度或較面部肌膚低,但塗抹過期產品同樣有機會引起皮膚發炎或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 相信我們的化妝櫃或化妝桌上總有一些過期護膚品及化妝品,只是我們一直沒有發覺,一般未開封的化妝品保存期限為30個月,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忘了到底化妝品到底買了多久,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查出化妝品的到期日。
過期護膚品: 護膚品到期日|潔面產品:6至12個月
歐盟規定所有化妝品及護膚品必須印有開封後的使用期限(Period After Opening),而開封後的使用期限就用以下符號表示。 首先,我們很難直接譯出這堆數字和英文字母的意思,因為不同的化妝品生產商都會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生產編碼,一般人亦不會知道它是怎樣編成的。 不過,其實網上有不少網站可以幫助我們找出化妝品、護膚品及香水的生產日期,而checkcosmetic.net就是其中一個。 只要輸入在化妝品/護膚品瓶底的Batch Code,一般都會印在產品的背部式底部,就可以找出該產品的生產日期。 知道生產日期後,如果美妝產品已經出產了一年半至兩年,那最好就避免再使用了。
過期護膚品: 化妝品已過期還可以用嗎?8個方法教你妙用過期化妝品 物盡其用不浪費
由於沒有加入防腐劑,獨立包裝的面膜存放期限通常只有一日,建議開封後便立刻使用,以防細菌迅速繁殖而影響皮膚狀態。 如果屬於一包多片的面膜,則建議取出時需要特別小心,不但需要先清潔乾淨雙手,還要使用工具取出,以防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至於謹膚品開封後,保存期限計算方法也會不一樣,要看包裝說明,但大多6個月至12月不等。
過期護膚品: 護膚品要是過期或變質了該怎麼處理?
這個 PAO 的數字也不是亂標的,它也需要經過微生物挑戰性測試、安定性測試等等,還會考慮產品的使用部位以及包裝方式⋯⋯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政府不會一間一間去確認每項產品到底有沒有完整通過相關的測試,也不會去檢查到底產品是不是真的能存放到標示的保存期限都沒有問題。 建議參考這篇保養品廢棄物要怎麼處理好好正確處置,請用工具或紙巾這些內容物刮除、裝到專用垃圾袋內,再交給清潔隊員,送到焚化爐去進行焚化處理。 在市面「一罩難求」的情況下,不少人在家翻箱倒籠,意圖尋找可能或者原來隱沒在籠底的剩餘口罩! 女生找到過期化妝品,望落都仲ok,猶豫在丟與不丟之間,究竟化妝品過期還可以用嗎? 保質期外,其實可透過用肉眼分辨,再決定應不應該將它丟掉。
過期護膚品: 過期護膚品|乳液/精華
雖然這個網站用法簡單,但可惜這個網站只能查到香港的化妝品,如果是外國代購的話就查詢不到了。 編輯以往都有囤貨化妝品的習慣,尤其是外出旅遊遇見包裝吸引的化妝品的時候,總會把好幾件同款兼未曾試用過的化妝品放進購入籃,但產品真的好用嗎? 可能真正試用後便發現該化妝品不適合自己,於是便把囤積的同款化妝品放在一旁。 根據個人經驗,若然化妝品很少被使用或未曾開封,都是不受我們歡迎的產品,所以再繼續放在化妝桌上也無補於事,倒不如及早丢掉或轉贈他人。
過期護膚品: 護膚品過期不能用?放浴室最錯? 護膚品開封後保存4大實用貼士
面霜或眼霜的保濕成分一般較乳液或精華高,即使在過期後亦能充當保濕作用,特別適合用於較為乾燥的手踭、腳踭或關節等地方使用。 同時可以利用具有優秀保濕效果的過期面霜作為足膜或手膜,為手腳進行充分的護理。 一些美容油中含有天然的抗氧化劑,只要妥善存放在陰涼的地方,即可使用至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精華素的活性成分比其他護膚品高,一般都是裝在深色的小瓶子中,而其保質期是 6-9 個月。 為避免縮短精華素的壽命,最好不要存放精華液在炎熱和潮濕的地方,也不要暴露於空氣中。
過期護膚品: 護膚品到期日2. 精華素
透過「望」的一招,一經發現香水變濃及褐黃,這就不要再使用了。 還有最直接的「聞」,如果噴出的香水聞到酸味或異味,大家知道應該怎樣做吧。 如果眼線筆筆尖上出現了削不掉的白頭,或化上眼後的眼線特別容易脫妝,就是眼線筆過期的信號!
過期護膚品: 生活冷知識|過期護膚品唔洗抌! 教你5種過期護膚品處理法 化妝水可用於清潔?
其實粉狀的眼影一般在兩年左右過期,眼影掃記得要定期清潔,避免工具藏有污垢及眼部皮脂,將細菌帶到眼裡,後果嚴重。 如果大家習慣用手塗抹眼影,上妝前一定要將手洗乾淨。 這個圓形箭嘴標誌是歐洲地區用於天然環保為主的產品,有使用此標誌的產品也是支持環保品牌,指生產商會支付產品在回收過程的費用,藉此減低生產過程產生的廢物。 楊小姐會趁百貨公司周年慶時買入大量護膚品,曾經一次過買三瓶爽膚水、兩瓶眼霜、兩罐面霜,花費五、六千元。
開封後的護膚品,保存期限會縮減,想更耐用,就要避免令護膚品易變易,包括放置地方及使用習慣也要留意,例如不宜放在潮濕的浴室,至於擺放雪櫃是否不易壞? 其實,拿出拿入溫差變化大,反而更易變壞,而不少女生「貪方便」,以手指直接往護膚膏淘,也並不建議。 但有沒有可能產品在超過保存期限過後,還是看起來很穩定,也不長細菌、黴菌,實際上還可以用的情況呢? 因為你用眼睛看真的不準確,另外如果真的出了什麼問題,是你自己要使用過期產品的,就算你去找廠商也求助無門。 護膚品在製造前會先經過許多檢測,例如產品的安定性的測試、針對微生物的挑戰性測試、溫度的虐待測試等等。 例如微生物測試就會取出一些護膚品,單獨對產品加入常見的細菌和黴菌,檢查產品的抗菌能力。
若發現護膚品已過期,受訪者或會有多於一種處理手法,例如當作一般廢物棄掉(49%)、用於身體其他部位(38%)、 繼續於臉上使用(25%)等。 陳厚毅說,香港天氣熱、濕度高,而不少人有把開封的護膚品放在廁所的習慣,更易令護膚品變質。 雖然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敏感度或較面部肌膚低,但過期護膚品可能變質,甚至滋生細菌,塗抹同樣有機會引起皮膚發炎或真菌感染等不良反應。 他提醒,一旦皮膚出問題,應停止化妝,並立即求醫,一般通過口服抗生素及塗抹抗生素藥膏可得到緩解。 相較於使用期限,更多受訪者表示關心護膚品中含有哪些成分?
過期護膚品: 保養品過期了還能用嗎?你會看開封後使用期限嗎?專家完整解密!1 min read
過期潔面乳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因此不建議繼續用於臉上。 將潔面乳塗在潔淨的牙刷上,就可用來拭擦衣領、衣袖或是白波鞋,然後再用清水過水,潔淨效果也不錯。 相反,如果化妝品已過一般有效使用期,則會顯示一個紅色交叉,提醒你這盒化妝品至今已生產了多少年。 冬季粉底一般偏滋潤,不適合在夏天潮濕、悶熱天氣下使用;而冬季唇膏普遍顏色較深,不適合夏季活力、繽紛的妝容。 每當轉季時,我們收拾衣季同時,亦要順帶清理一下化妝桌,相信桌上有超過一半的化妝品都不適合轉季使用,這時候我們便要重新考量到底半年後我們還會不會再使用這產品,若然不肯定的話,建議及早丢掉或轉贈他人。
有網民指,她們會將一些不適合自己肌膚使用的面膜用來浸浴,為肌膚帶來牛奶浴般的修護效果,不過一次最多是3片,以免為肌膚構成負擔。 香水其實也會過期的,雖然表面上難以察覺,但放得太久,香水的味道可能會變質。 若不想噴於肌膚上,可以當作空內香氛噴霧使用,噴在廁所等地方。 乳液或精華在過期後都能保持保濕的作用,但用在臉上難免會有些風險,因此可以當作護手霜或身體乳液使用,塗抹在身體的乾燥處進行保濕。 如果身體皮膚比較容易過敏,則可以塗抹在指甲或髮尾,當作護甲或護髮產品使用。 爽膚水、乳液、精華、面霜等護膚品中添加的防腐劑一般都比較少,因此存放時間亦會較短,開封後使用時間通常為3-6個月不等,最久的存放時間亦不會超過12個月。
現在已經清楚明白美容產品的開封前後保存期限,快點檢查你化妝台的美容產品是否過期,面對過期的美容產品一定要狠心斷捨離,千萬不要抱住「用得唔好嘥」以及「未開唔怕」的心態。 過期護膚品2025 另外,記住化妝品及護膚品要避免潮濕、高溫,以及被陽光直接照射,在使用後把瓶蓋擰緊蓋好以免加快氧化。 在逐個了解美容產品保存期前,先了解一下最簡單的「開封後能保存多久」這個問題。 歐盟出售的美容產品通常會在包裝上有個PAO(Period After Opening)的標籤,意思是開封後的最佳使用日期。 而你會見到「數字 + 過期護膚品2025 M」的標籤,M即是Month,例如上面顯示「6M」,就是要於開封後6個月內使用,若顯示「12M」,就代表開封後12個月內使用完,以此類推。 化妝品年年月月積聚下來,清倉大行動便發現有些「珍藏品」原封未動、包裝新簇簇,但沒有註明保質期,不能判斷是否已過期,用就擔心產品過期、變質,塗抹後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棄掉又實屬可惜。
她說家中有一整抽屜塞滿各種護膚品,她坦言曾經在用睫毛膏時,覺得不好用,才發現已過期。 相信每個女生都擁有不至一支的唇膏,而要用完一支唇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過期護膚品2025 其實只要拿出用剩下的護手霜/潤膚露,在頭髮半乾的時候,塗一點在頭髮或髮尾上,第二天起床的時候頭髮會變得特別柔順。 一隻手指著書本的標誌意思是指該產品包含了使用說明書或指引,一般體積較小的產品難以印有產品使用方法、警告等,用家有需要可翻閱提供的說明。 請用工具或紙巾這些內容物刮除、裝到專用垃圾袋內,送到焚化爐去進行焚化處理。 粉餅亦是另一樣很難用到見底的產品,而過期粉餅和附帶的粉撲更容易積存細菌。
此外,逾半該年齡層的受訪者表示,較多花費於價格相對較高的面部精華,比率較其他年 齡 層多10 至17個百分點;相反,較年輕的受訪者(20至29歲)購買面部護膚品的支出則最低,每年平均花費約2,500元。 調查又顯示,僅2成受訪者有紀錄護膚品首次開封日期的習慣,消委會指,未開封且儲存恰當的護膚品在保質期/使用期限(shelf life/expiry date)內,品質應沒有問題。 不過,倘若護膚品過了保質期/使用期限,則可能會變質甚至滋生細菌,繼續使用可能會刺激眼晴和皮膚,引起痕癢、紅腫甚至發炎等不良反應。 消費者使用購買已久的護膚品前,宜先檢查產品有否過期,如發現產品有異味、油水分離、有沉澱物等變質跡象,便應將產品棄掉,以免使用後引起皮膚過敏。 最理想的做法是按照個人的護膚習慣,購入適量的護膚品,避免不必要的「囤 貨」而白白浪費金錢,同時亦不符合環保原則。 化妝品、護膚品如同食物一樣,都有最佳保存期限,絕不能因為不想浪費、產品表面看上去沒有變壞痕跡就繼續使用,特別是氣墊粉底等容易滋生細菌的化妝品種類,最好還是於使用期限內用完。
若仍對產品的生產日期有疑問,不知道它是否已經過期的話,另一個方法就是上網查看。 推介大家可使用checkcosmetic.net這個網頁,只需要在左邊的Cosmetic Calculator 輸入品牌名和產品背後的一組數字,就可以快速得知相關生產日期及一般有效使用期。 若產品已經過期了,網頁亦會顯示,因此可當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