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部份住在頂層連天台單位的戶主,要檢測天台防水層有沒有滲漏,睇樓時可去後樓梯望望。 如果上方防水層出現問題,下雨後有大量雨水出現就會導致如此情況。 由於「來水」滲漏往往是持續、水量較大,濕度較高,甚至會看見水錶會見到郁動,故可採用「反向壓力測試」,也就是俗稱「谷磅」來檢查懷疑供水喉管滲漏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記錄滲漏滴水次數或濕度後,會關上總掣及開啟水龍頭釋放管內壓力,再記錄滴水次數或濕度變化。 之後恢復管內水壓後再作作記錄,藉以確定漏水源頭才作補救。 更嚴重是,滲漏問題一直由睡房延伸至客飯廳天花,原本鋪上的牆紙出一個個小氣泡,界開才望發現有裂紋,近期還惡化至窗邊也有裂紋及滲水。
- 牆身愈乾,所顯示的數值愈低;反觀如果牆身愈濕,數值就會愈高。
-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另加每日罰款$450。
- 有息貸款最長可分36個月清還,而免息貸款最長還款期為72個月。
- 有關大型玻璃嵌板、廣告招牌及電視顯示屏之安裝,可參閱屋宇署《招牌視屏玻璃牆依例建造有保障》小冊子。
- 但外牆的迎水面要搭置棚架,加上較昂貴的保險費,增加了不少維修成本。
過去五年,該組平均每年從每個租置計劃屋邨收到約5.5宗關於樓宇結構安全事宜的投訴及求助個案(詳情見附件二),該組並沒有備存細分個案類別的統計資料。 大廈外牆維修2025 大廈外牆維修 環保署、屋宇署、食環署與及渠務署都會就各部門工作範圍對污水排放問題作出跟進。 大廈外牆維修2025 如遇到個別單位誤把污水接駁到雨水渠所引致的問題,環保署會以解決水污染的前題下作出調查,及要求業主停止排放污水到雨水渠;屋宇署則會因大廈違反政府所批核的建築圖則而作出跟進。
大廈外牆維修: 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 綜援長者 可獲$40000資助
香港特區政府沒有參與編製有關名單,亦不會對有關名單的不準確之處,或超連結產生的錯誤或不完整資料,或因有關名單所載的服務提供者的資料或其表現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或損害負責。 有關服務提供者的名單,不應視為已獲食物環境衞生署或香港特區政府認許或推薦,亦不應視為香港特區政府意味推廣其專門知識或其商業服務。 將樓宇外牆改裝為大型玻璃嵌板或電視顯示屏屬改動的一種,有關工程須要拆除全部或部份樓宇上層單位的外牆,並安裝其他物料製成的構件取代。
因此,商場業主或管理公司最好與租戶在租約內訂明相方的責任,方便管理。 承辦公司、業主立案法團和管理公司都有責任確保污水處理設施的運作合乎污水排放的要求。 業主立案法團和管理公司要監管承辦公司的營運,確保承辦公司能履行有關合約。 被檢控的團體,可以是承辦公司,亦可以是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公司,要視乎有關的證據,由法庭作出裁決。 錄內載的評估程序,評估工程所用設備所發出的噪音對鄰近噪音感應強的地方(例如住用處所)所造成的影響。 如監督確信有關設備發出的噪音符合上述技術備忘錄內載的規定,便會簽發附有適當條件的「建築噪音許可證」。
大廈外牆維修: 冷氣機滴水投訴方法
香港測量師學會在2012年10月訂出的參考指標,30年以下、7層或以上的樓宇,基本的維修保養工程費用以當年首季計算,每戶應夾3.8萬至4.5萬元。 有居民認為,即使翠湖花園大部分居民希望大幅度翻新屋苑,如換紙皮石,亦無理由每戶需要夾20至30萬元之多。 排水系統的維修責任,視乎管道屬公用單位或私人地方,如雨水渠爆裂應由業主立案法團或全體業主共同負責,而接連個別單位的分支喉管破爛,則應由單位業主或用戶負責。
- 在指定範圍內(由公告定義的人口稠密的已建區),訂明建築工程(例如錘打),亦在管制之列。
- 「就咁行入去派梗唔得啦,同管理公司傾好俾幾多費用,再喺單張上面蓋個『屋苑通函』嘅印仔先派入去,成件事咪美觀晒囉!」另外,租用大廈天台或外牆等位置予電訊公司擺放信號發射設施、停車場鎖車等,均是常見的吸水大法。
- 我們看到,憑現有《條例》,未足以完全涵蓋大廈和屋苑所涉的業權和管理紛爭。
- 業主無須告知評税主任每年實際支出的物業修葺費用。
修補時要特別確保不同物料之間有穩固的接合,包括舊牆身和新英泥沙漿之間,以及新飾面如瓷磚或紙皮石與英泥沙漿之間的接合面,避免新造飾面因接合不良而下隨。 大廈外牆維修2025 事實上,若買家眼光準繩,投資於具潛力的待維修舊樓,可能會取得豐厚回報。 曾經有買家以低水價,向一名不想處理維修事宜的業主,購入一間樓齡逾30年的港島區舊樓。
大廈外牆維修: 物業管理公司協助處理冷氣機滴水事故計劃
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成立的聯辦處,會安排『一站式』的服務,處理樓宇滲水投訴;聯辦處的職責是執行《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第132章)的相關條文,減除滲水妨擾。 大廈外牆維修2025 如有需要,亦會轉介個案予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相應行動。 例如屋宇署會按《建築物條例》(第123章),針對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第102章),制止浪費食水的情況。 大廈業主沒有按需要對樓宇外牆進行定期檢查及維修,影響所及的不只是居於大廈內的住客或業主,還會危及途人,對公眾構成人身安全的影響。
大廈外牆維修: 大廈維修 貸款逾5萬需抵押
其他常見影響走火通道的例子包括:在梯間安裝向外開啟的鐵閘、拆除防煙廊的門等。 不少商店開業時,為了吸引顧客,都會於門外或店舖所在之大廈外牆安裝招牌,然而當店舖倒閉後,不少這樣的招牌卻沒有被拆除,造成棄置或危險招牌的出現。 有關廣告招牌之安裝指引的詳細內容可參閱屋宇署《安裝及維修廣告招牌指引》。
大廈外牆維修: 樓宇復修工程費用參考
根據《噪音管制條例》,如未持有有效的「建築噪音許可證」,不得於限制時間內,即下午7時至翌日上午7時,或於公眾假期(包括星期日)的任何時間,使用機動設備進行一般建築工程。 一般來說,建築工程發出的整體噪音水平必須符合根據條例發出的有關技術備忘錄所列法定限度,才可獲發許可證。 此外,在列為指定範圍的人口稠密的已建區(指定範圍),使用指定機動設備(例如手提破碎機及泥頭車)及/或進行訂明建築工程(例如錘打),須受到更嚴格的管制,同樣會受到管制機動設備的建築噪音許可證制度管制。 指定範圍的確實位置由《噪音管制(建築工程指定範圍)公告》界定。
大廈外牆維修: 大廈大維修 政府資助申請攻略 (多表比較)
如遇到渠管滲漏或沙井淤塞引致溢流,則食環署會以公共衛生的原則而要求大廈業主改善。 (三)大廈管理涉及眾多不同的持份者,包括業主、租客、法團(或其他居民組織),以及物業管理公司等。 各持份者之間如果未能有效溝通,或由於欠缺有關專業知識等原因,便有可能產生衝突和糾紛。 總署一直協助及支援法團,幫助他們處理大廈的管理事宜,包括應邀列席會議,處理有關大廈管理的查詢,並就根據條例召開的會議的程序、以及涉及採購、維修、財務管理等程序提供意見作為參考。
大廈外牆維修: 滲水源頭防漏DIY
此外,當局亦已制定新政策,在適合的情況下在現有道路上進行工程措施,例如在道路上加裝隔音屏障及以低噪音物料重鋪路面,藉以解決現有道路的嚴重噪音問題。 此外,《噪音管制(汽車)規例》規定所有新登記車輛必須符合噪音發出標準才可在香港作首次登記。 大廈外牆維修 剛才我已經講到正在檢討是否要再修訂《建築物管理條例》,使之能夠與時並進,更切合社會實際需要。 我們亦已經開始了對規管物業管理行業的諮詢,至下月中完成,根據所得意見,會研究立法規管,加強物業管理行業的專業性。
大廈外牆維修: 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
如果涉及滲水情況,就要先找出滲水源頭,再進行石屎維修。 如果能確定由毗鄰單位滲入,則有可能需由毗鄰單位負責。 就算天台屬於入契,但如果能確定因毗鄰單位防水層,而令其單位出現滲漏,責任也不一定在業主身上。 如果單位的外牆大條裂紋出現滲漏,則需由業主立案法團負責。 很多香港人買樓也鍾情頂層連天台單位,但天台單位也特別多滲漏。 假如你不幸地買入漏水屋,別以為透過「打針」把填補裂紋修補就可解決滲水問題。
大廈外牆維修: 工程範圍
飛機噪音是受《民航(飛機噪音)條例》(第312章)所管制,監督為民航處處長。 投訴飛機(包括直升機)發出過量噪音,不論是在住宅樓宇或其他對噪音感應強的地方上空飛過,可以向民航處提出。 湯君明是科達集團主席,於中半山、淺水灣、上水等,均有自置物業,亦有投資鋪位,手持三十多間鋪,總值達三十億元。 「我每月只收得幾萬蚊租金,當然用者自付!」不過租客一樣無回應,其後法團再多次催促湯君明交錢。 據說,屯門某「居屋屋苑」的公共部份,依公契是由小業主們承擔管理費和維修費的。 最近,該部份受「西鐵」工程的影響而遭政府收回其中部份業權,但有關的補償金卻全進入了大業主房屋委員會的口袋裡!
大廈外牆維修: 大廈外牆維修程序
如你有資格並已選擇以個人入息課税方法計税,可在你的個別人士報税表 的第 8 部內,申索扣減為購買物業而支付的按揭貸款利息。 滲水辦會在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安排工作人員到樓宇進行檢查。 工作人員會在懷疑滲漏的單位進行檢查和測試以確定源頭,在有關單位的業主或住戶合作的情況下,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完成後可以向有關人員及機構索取報告。
他在十年前搬入太子一個頂層連天台單位,五百幾呎單位空間寬敞,入屋客飯廳,旁邊一列窗可遠眺旺角花墟景色,一直也是相安無事,但自從六年前大廈進行大維修後,有一次下雨天發現主人房牆身濕透,自此每逢下雨天總有滲漏。 另外,買家宜考慮有參與房協「樓宇更新大行動」的維修屋苑,該計劃為未滿60歲的自住業主資助八成維修費用,每個單位上限四萬元,而年滿60歲的業主可獲資助五萬元。 如申請人曾申請房協轄下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申請人仍可向市建局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惟兩津貼下可獲的津貼總額不會超出有需要 人士維修津貼的津貼上限 (即80,000港元)。
但如果在調查過程中,「聯辦處」人員被拒絕進入單位調查,可向法庭申請手令入屋。 華懋又指,知悉管理公司正約見承辦商,商討為受影響單位提前修葺的可能性。 太古城業主吳銳堂亦稱,管理公司並無得到業主書面同意授權。 太古城西區議員趙家賢則認為,大廈公契列明業主須分擔公共地方,包括外牆維修費用,但指《建築物管理條例》就有關信託人部分需釐清。
大廈外牆維修: 滲水
物業管理公司職員在屋苑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會協助找出滴水源頭,並勸喻有關住戶糾正問題。 如物業管理公司處理投訴不果,食環署會介入跟進有關個案。 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處應該提醒裝修公司盡量將溶劑、油漆等化學物品 循環再用,減少污染環境。 遇有大量的溶劑、化學廢料需要處理,業主立案法團或管理處可要求裝修公司登記成為化學廢物生產者,適當地貯存和聘請合資格的化學廢物收集公司處理和棄置化學廢料。 物業管理公司亦可考慮提供增值服務,註冊為化學廢物產生者,集中收集用剩溶劑或溶劑性油漆,再交由持牌化學廢物收集商妥善處理。
如有關人士沒有遵照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滲水大都是由損毀的供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造成,通常可用簡單的修葺工程糾正。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另外,我們知悉建造業議會屬下的工地安全委員會正就提升工人在建築物外部工作安全的不同方案進行研究,同時會參考不同地區處理有關問題的經驗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