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分為體內的「毒」及體外的「毒」。 體內廢物所形成的「毒」包括了濕、痰、瘀及糟粕(宿便)等;體外的「毒」指的是邪之漸者,即風、寒、暑、濕、燥、火等太過的意思,所以就要靠食療排毒。 而脾主運化,負責人體內液的代謝和輸布;若脾臟虛損,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則人體內水液積聚成濕,導致水腫或肥胖等問題。 大家一邊密謀減肥大計的同時,其實真正致胖的元凶,卻是「濕重」!
- 天氣炎熱,很多街坊都在為煲什麼湯祛暑而煩惱,今天小編介紹7款靚湯給各位街坊,一周7天都可以不重複哦!
- 相對而言,節瓜就平和得多,它有止渴生津,消暑健脾之效,與冬瓜作用相近,但沒冬瓜般涼,更適合一家大小。
- 菜譜名稱 雪耳冬菇豬胰湯 所屬菜系 粵菜 所屬類型 親親靚湯 基本特點 滋液生津,潤肺止咳。
-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這個時候最容易上火了,想要降火,不妨試試夏季去火食譜。
做法:老黃瓜洗淨,剖開對半後刮去瓜囊,切塊;扁豆等材料浸洗;陳鴨腎、切片的瘦肉同出水;全部材料用10碗水煮2小時成5~6碗即可供服。 做法冬瓜洗淨,去皮切塊;瘦肉洗淨,切件;魚腥草洗淨;薏米洗淨,浸泡一小時;把瘦肉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以出去血污、異味,撈起待用。 做法:夜香花洗淨;冬瓜連皮洗淨後切塊;瘦肉切厚片,與陳鴨腎同出水;將冬瓜、鴨腎、瘦肉先用8~9碗水煮2小時成5碗,放入夜香花再滾5分鐘,即可連湯料同食。
節瓜鴨腎湯: 章魚花膠原個節瓜煲
最後就是豬肉,性微寒、味甘、咸,入脾、腎經,能滋養臟腑,滑潤肌膚和補中益氣。 顯而易見,節瓜章魚湯就能補脾腎又補血了。 1回頂部夏天,各種瓜占領了整個餐桌,除了清甜爽口的瓜類水果讓我們念念不忘,蔬菜中的瓜類也強刷存在感。
註冊營養師萬侃(Violet Man)表示,西洋菜是十字花科蔬菜,具抗氧化能力,有助清除自由基、抗衰老。 西洋菜亦含多種營養素,如維他命C、維他命K、膳食纖維、蛋白質、鈣和鐵等。 節瓜鴨腎湯 不過,雖然西洋菜湯營養豐富,但亦要留意材料配搭,小心墮入陷阱。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酷暑難耐,這個時候最容易上火了,想要降火,不妨試試夏季去火食譜。 今天珍饈為您介紹11道夏季去火食譜,這些菜的做法簡單,材料又常見,不妨來看看它們的做法吧。
節瓜鴨腎湯: 健康大晒
那麼這個時期,小滿的飲食就要特別注意消暑、清熱、祛濕。 那麼今天,食神就較大家做這款淮山赤小豆節瓜豬腱湯。 燕窩蟲草雪耳湯【原料】燕窩5克,冬蟲夏草3克,雪耳15克,冰糖25克。 【製作過程】上藥按比例配製,先用水燉燕窩,後加入冬蟲夏草、雪耳、冰糖再煮15分鐘。 蔬菜湯連湯渣食用有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坊間流傳許多蔬菜湯減肥法,連喝多天蔬菜湯代替主食。
還要留意的是,腰果屬於中嘌呤食物,痛風和高尿酸症的患者須注意攝取量。 此外,腰果亦是高鉀質食物,每100克含550毫克鉀,腎病患者不應大量進食。 以下介紹的腰果西洋菜湯適合健康人士飲用,如腎病患者或高鉀血症人士,應先諮詢註冊營養師的意見。 素湯常加入腰果代替肉類,味道不下於真正的肉湯。 節瓜鴨腎湯2025 原因是腰果富含脂肪,油脂的味道與肉類相似。
節瓜鴨腎湯: 註冊中醫師謝蕾
相信大家平時都好少會一家人齊齊整整吃飯,暫無出遊計劃的朋友,不如趁今個假期煲個適合一家大小的湯,一起享受歡樂團年飯。 南瓜牛筋腩湯,滋陰、補血、健脾,最適合這個寒冬。 但要注意,傷風、感冒、喉嚨痛未完全康復者禁喝,喝了會延緩康復。 楊明霞中醫師提醒:「臨床上對於濕重嚴重的患者,一般以內服中藥為主,再配合針灸或拔罐治療以改善水腫問題。」萬一遇上嚴重濕重情況,就要向中醫求診啦。
- 蔬菜湯連湯渣食用有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坊間流傳許多蔬菜湯減肥法,連喝多天蔬菜湯代替主食。
- 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保持血管暢通,有利健康。
- 不過,雖然西洋菜湯營養豐富,但亦要留意材料配搭,小心墮入陷阱。
註冊營養師萬侃提醒,不要把蔬菜湯當正餐,否則容易營養不均衡。 此外,宜選擇不同種類和顏色的蔬菜,以攝取多元化營養。 由於夏天津液損耗嚴重,現在剛開始入秋,要多吃些養陰生津的蔬菜。 在香港,花瓣新鮮未乾的嫩節瓜,更被視為高檔蔬菜看待。 夏至過後濕氣會越來越多,如果不及時的祛濕那麼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節瓜鴨腎湯2025 夏至養生食譜1.蝦仁炒絲瓜絲瓜100克、蝦200克、食用油20毫升、鹽2克、料酒少許、生抽少許、水澱粉適量、薑絲適量、蒜片適量。
節瓜鴨腎湯: 身體內上火別輕易服藥,試試這四種湯滋陰補虛,三天效果立竿見影
在夏季,高溫天氣常常讓人受不了,食慾也越來越差,在這個時候的飲食自然要以清熱解毒為主。 接下來為大家推薦四款清熱解毒食譜,供大家參考。 食譜一、苦瓜排骨湯材料: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蔥段、薑片、紹酒、鹽、味精各適量。
節瓜鴨腎湯: 夏季減肥素食菜譜!想要越吃越瘦嗎?
老黃瓜能清熱利水,消炎解毒.配赤小豆,扁豆,薏米同煲湯,對感冒後餘熱未清,咽干喉涸,煩躁失眠等也都有幫助.因個別人士體質不同;如對食用有疑問,請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夏天瓜菜當造,無論用冬瓜、節瓜、合掌瓜、葫蘆瓜、老黃瓜煲湯都非常適合。 老黃瓜有消暑清熱、利水袪濕、除熱降火等功效,適合經常捱夜、睡眠不足、食無定時、咽喉腫痛、暑熱困倦人士。 晚上睡眠是養陰血的時間,因此治療失眠首重養陰血,把氣血降下來。
節瓜鴨腎湯: 清熱赤小豆,節瓜最消暑
夏天以瓜類最為時令,苦瓜、西瓜、冬瓜等都是消暑良品,只是上述三瓜都屬寒涼,體虛者服後容易覺得暈眩,甚至肚瀉。 相對而言,節瓜就平和得多,它有止渴生津,消暑健脾之效,與冬瓜作用相近,但沒冬瓜般涼,更適合一家大小。 夜香花具疏風解表、化濕和胃、行氣活血、解毒消腫等功效,用來滾豬肝杞子湯,對經常對着電腦工作,眼睛疲勞人士很有益,能明目退翳,預防結膜炎。 西洋菜湯常見的配搭有鴨腎、豬骨、豬肺等材料,但肉類、內臟的嘌呤含量較高,烹調時間越久,湯水的嘌呤含量越高,尿酸高或痛風患者不宜多飲。 此外,西洋菜屬於高鉀食物,每100克含330毫克鉀。
節瓜鴨腎湯: 濕疹調理 夏天大汗易誘發!治療期戒口清單一覽 + 兩款湯水推介!清熱、健脾、利水,針對濕熱型/脾濕型濕疹
腰果等堅果類含豐富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他命E、膳食纖維等。 不飽和脂肪酸有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保持血管暢通,有利健康。 維他命C和維他命B雜均為水溶性,容易受高溫破壞,因此煲湯時間越長,流失的維他命就越多,故建議煲湯時間最好不超過1小時,可煲至30至45分鐘才放入蔬菜,以減少營養流失。
節瓜鴨腎湯: 食材分享|田間裡生長的老節瓜,十多斤重一隻!市場上絕對少見
腎病患者調節及排泄血液鉀質的能力較弱,鉀質容易積存體內,血鉀過高可引致心律不正,嚴重更會心臟停頓及死亡。 節瓜鴨腎湯 因此,腎功能欠佳的人士須留意鉀質攝取量。 有一句諺語說:「小滿大滿江河滿」,也即是說明了小滿這一時期,降雨多,雨量大的特點。 小滿節氣濕氣重,暑氣也大,暑熱會讓人的情緒有較大波動。
節瓜鴨腎湯: 冬瓜類
事實上,濕氣重,並非單純的肥胖問題。 太子參可以益氣健脾,生津潤肺;麥冬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沙參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玉竹清熱、養陰、生津、潤燥、潤肺作用,全部加起來就能養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 節瓜鴨腎湯2025 蟲草花有潤肺補腎、護肝、增強免疫力及抗衰老等多種功效;而蓮子可以養心益腎、蜜棗潤肺健脾,全面增強免疫力,健脾潤肺。 合掌瓜即佛手瓜,它蘊含微量元素的硒量頗高,具有調節免疫力、抗氧化、抗感染等多種功效,謝醫師指合掌瓜是防疫時期的理想食材。 這個湯還加入瑤柱、紅棗、南杏和豬脊骨。 瑤柱不單止鮮味十足,亦有滋陰補肝腎、活血散結,調中消食之效;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南杏潤腸通便、止咳平喘;豬脊骨鮮甜,可補脾氣、潤腸胃。
節瓜鴨腎湯: 雪耳冬菇豬胰湯
註冊中醫師謝蕾指,節瓜具有清熱、清暑、解毒、利尿及消腫等功效,是非常正氣的食材,也很適合加入夏天湯水之中。 而西方角度,節瓜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他命A、B1、核黃素、胡蘿蔔素以及多種礦物質,營養豐富,因此非常建議用來煲湯。 有些肉類材料的脂肪含量頗高,以100克重量計算,肉排(半肥瘦)和豬排骨分別含有12.4克及14.7克的脂肪,雞腳和豬肺也分別含有14.6克和3.9克的脂肪。 若想加入肉類,可選擇脂肪相對較少的瘦肉,每100克含3.7克脂肪。 煲湯時不妨少放些肉類和內臟,並多以蔬菜作材料,例如冬瓜、合掌瓜、粉葛和蘿蔔等,都是健康美味的煲湯材料。 另外,根莖類蔬菜如粟米、薯仔含有較高熱量,一條粟米等於大半碗白飯,如果連湯渣同吃,宜相對減少飯量。
百合有潤肺止咳、寧心安神、增強免疫的功效,加上生薑及蓮子,可以養心益腎、安神助眠,清熱益氣止燥咳,在壓力大時飲用非常有效。 一天的生活由睜開眼開始,我們就用氣血,釋放能量,好像我們用手提電話,釋放電力。 節瓜鴨腎湯 睡眠就好像電話無電,要充電一樣,要把能量儲存。 當電力開始不足,手機會響,提示我們充電,就好像我們有睡意,打呵欠,提醒我們要睡眠一樣。 人體內濕氣重會覺得四肢乏力,怎麼睡也睡不醒。 最近廈門颱風陰雨天氣過多,小編明顯感覺疲乏,所以查找了些祛濕的湯,有同感的話大家不妨試試。
節瓜鴨腎湯: 合掌瓜
讓我介紹一款湯水讓你補補血吧,就是節瓜章魚湯。 節瓜鴨腎湯2025 材料包括節瓜、章魚、紅棗、花生和豬肉。 節瓜是當令食物,性淡、味甘,入肺、脾、小腸三經,有生津止渴、驅暑和益胃健脾的作用,功效類近冬瓜,卻沒冬瓜那麼偏涼。 章魚,就是八爪魚,性平、味甘、鹹,入肝和腎經,能養血通乳,主治血虛經行不暢和產後缺乳。 紅棗則性溫、味甘,歸脾經,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功用。 花生性平,味甘,入肺、脾 經,有醒脾開胃,理血通乳,潤肺利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