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署上月向城規會提交文件,建議將粉嶺高球場粉錦公路以東約9.54公頃地帶改劃成未決定用途地帶,但《維持圖說明書》表明,發展公營房屋的意向。 發展局表示,政府於今年9月1日當有關短期租約用地屆滿後,接收粉嶺高爾夫球場粉錦公路以東32公頃土地,亦不影響城市規劃委員會繼續推進法定規劃程序。 香港哥爾夫球會發表明聲,今日知悉城規會的有關決定,對此決定表示極度遺憾。 球會重申,保持粉嶺「舊球場」的完整性至為重要,反對任何將「舊球場」用作發展房屋的計劃。 為爭取「舊球場」不被劃作建屋用途,球會會繼續全力以赴,迎難而上,以確保球場的完整性不受破壞。 政府9月將收回粉嶺高球場其中32公頃土地,但由改劃做公屋發展轉為「未決定用途」地帶,城規會今日(24日)開會後決定將約9.5公頃擬建屋用地由「住宅(甲類)」地帶暫時修訂為「未決定用途」地帶,而非如其餘22公頃用地都列作「保育暨康樂」地帶。
粉嶺市(英語:Fanling Town,代號N02)是香港北區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1999年採用現名,前任區議員為民主黨成員黃凱盈。 「北部都會區」概念下,新界北樓市前景備受看好,區內新盤銷情亦受帶動。 位處粉嶺北新發展區內的首個新盤馬適路ONE INNOVALE,發展商將於今天公布樓盤名稱,示範單位有望短期內開放,乘北部都會區熱潮趕…… 此外,就香港哥爾夫球會要求現階段暫緩執行決定,法官亦批出臨時禁令,直至申請暫緩執行的聆訊。
粉嶺屈臣氏: 政府準備收回粉嶺高球場的部份。(詳看下圖)
[3]不過官方記錄最早要到清代嘉慶年的《新安縣志》時才收錄「粉壁嶺」之名。 皇后山邨全邨共有7座出租公屋,可提供8865個住宅單位(當中第1及7座將撥出129個單位,優先編配予合資格基層公務員入住),連同毗鄰的山麗苑,整個皇后山公營房屋項目合共可容納超過3萬人居住[2][5]。 皇后山邨前身為皇后山軍營,於1992年關閉,1994年交回香港政府;其後,設於軍營舊址的皇后山警察康樂中心、警犬隊基地、調查訓練學校及警察宿舍於1995年正式啟用,至2001年陸續遷出。 至2008年,軍營獲納入香港政府勾地表中[6],是歷來勾地表中面積最大的土地。 環保署今年5月有條件批准土拓署提交的粉嶺高球場環評申請,香港哥爾夫球會上周五(21日)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指環保署去年應環諮會要求,就修改佈局設計、重新考慮保留部份林地等議題上提交附加資料,但未准公眾提交意見,儘管球會嘗試加入亦未獲理會。 球會認為,署方提交的資料「完全錯漏」,不符《環評條例》要求,不容公眾參與的做法屬越權。
粉嶺高球場建屋計劃爭議未止,香港哥爾夫球會入稟高等法院就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獲批,令公營房屋計劃再添波瀾。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司法覆核案並不會影響政府,如期在9月1日收回土地,並重申不會改變收地時間和發展意向,當局需要基於環評要求,重新檢視擬議建屋密度和布局,故難以在原訂的2029/30年落成,但爭取將有關發展成為未來10年的公營房屋供應。 粉嶺屈臣氏2025 粉嶺位於新界的東北部,東面包括橫山腳新村、馬尾下、馬尾下嶺咀、嶺皮村及南山,連接沙頭角,南面包括和合石、龍山及石坳山(部分),與大埔區為鄰,西面包括蝴蝶山、粉嶺圍、掃管埔、太平山、彬山及缸瓦甫,毗鄰上水,北面有恐龍坑、馬頭嶺、松山、橫嶺及大砍篤而與打鼓嶺相鄰。
粉嶺屈臣氏: 皇后山邨
2022年4月13日,因第五波疫情緩和及其他臨時隔離營啟用,政府宣佈皇后山邨第1及第7座將於同月月尾交還予房委會,準租戶預計可於同年5月尾至6月初入伙[10]。 不少父母都希望帶同家人和寵物在周日到郊外放空,但夏日炎炎,要攜帶的用品也不少,例如飲料、小朋友替換的衣物、玩具等,揸車出入自然較為方便。 球會在舊球場變身公園期間提供免費車位,讓父母可以輕鬆帶老少出行。
- 香港哥爾夫球會郭永亮會長表示,舊球場功能多元化,除了是地標式國際錦標賽場地,亦是古蹟和生態共融的公園。
- 該會認為城規會的決議已平衡了土地資源用作處理住屋需要和康體活動的社會需要,敦請政府盡速推進興建公屋計劃,令20多萬蝸居在籠屋板房劏房等惡劣環境的居民早日脫離困境。
- 屋邨設有皇后山公共運輸交匯處,有七條巴士線及兩條專線小巴路線。
- 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
- 北區的粉嶺@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2,58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7,028人。
- 皇后山邨全邨共有7座出租公屋,可提供8865個住宅單位(當中第1及7座將撥出129個單位,優先編配予合資格基層公務員入住),連同毗鄰的山麗苑,整個皇后山公營房屋項目合共可容納超過3萬人居住[2][5]。
大樓地面2層將闢設標準社區會堂,內有多用途禮堂可容納450人,建成後轉交民政事務總署。 1樓及以上共5層將用作社福用途,由社會福利署管理,其中位於1樓的長者鄰舍中心及幼兒中心,提供100個幼兒全日託管名額;而2至4樓將設置150個宿位的安老院舍,總樓面面積約1640平方米;5樓則用作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粉嶺屈臣氏 大樓地面高層的公共空間及2樓花園平台會連接公共交通總站及其他項目綠化康樂設施[15]。 前皇后山軍營的佔地面積廣闊,但只得一條龍馬路通往,如果加上平整地盤及更改興建工程等,粗略估計涉及達10億港元。
粉嶺屈臣氏: 範圍
香港哥爾夫球會回應表示,對此決定表示極度遺憾,並重申,保持粉嶺「舊球場」的完整性至為重要,反對任何將「舊球場」用作發展房屋的計劃。 根據歷史記載,粉嶺彭氏約於宋朝末年便在附近的龍山定居,並於明代中葉遷到現址附近先後建立粉嶺樓和粉嶺圍二村[4],與「粉壁嶺」一名出現的時間名稱吻合,故「粉嶺」之名很可能就是由粉嶺彭氏先祖所起。 香港新界早期的分區並不明確,雖華山聳立之地今屬「上水區」,華山與上水圍的距離比粉嶺圍更接近,但因「上水」之名與「粉壁嶺」之名出現時期非常接近,不能排除兩地名在古代某段時間存在重疊的情況。 相傳大嶺山上有一塊石壁,雪白如粉,居於附近的鄉民,便稱之為「粉壁嶺」[2],位於附近的鄉村,便成為「粉壁嶺村」。 山既已改名,粉壁嶺村也被簡稱作「粉嶺村」,粉嶺也就逐漸成為附近一帶的名稱。
球會最近宣布已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粉嶺球場申請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以冀確保此「活古蹟」得到適當保育。 粉嶺屈臣氏 1993年時任港督彭定康推行改革區議會,取消所有委任議席及雙議席選區,區議會全面實行單議席單票制,並且改由選區分界及選舉事務委員會制定區議會選區,選區數目隨人口改變而大幅增加,當中原有雙魚河選區依百和路以北劃為粉上選區。 當時粉上選區包括屬於上水的掃管埔、上水名都、順欣花園、吉祥街的住宅區,九廣鐵路及粉嶺公路以北則包括多項公共設施及多個私人屋苑及鄉村,以及屬粉嶺的粉嶺圍、粉嶺公路以南的欣盛苑及其後入伙的華心邨、景盛苑、嘉福邨、嘉盛苑。 選舉由鄉事派兼原雙魚河議員彭坤祥以1,373票打敗自由黨周鎮宇的644票。
粉嶺屈臣氏: 高球場2029年落成建屋目標難達到
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1],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 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 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 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粉嶺屈臣氏: 發展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歡迎城規會最終決定接納規劃署的建議,欣見大多數城規會委員同意9.5公頃用地適合作公營房屋的發展意向。 該會認為城規會的決議已平衡了土地資源用作處理住屋需要和康體活動的社會需要,敦請政府盡速推進興建公屋計劃,令20多萬蝸居在籠屋板房劏房等惡劣環境的居民早日脫離困境。 粉嶺哥爾夫球會早前曾表示,環保署審批環評報告時存在程序不公,並於上周五(21日)入稟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
粉嶺屈臣氏: 命名空間
聯和墟於1949年由粉嶺、沙頭角、打鼓嶺和部分大埔區村民集資成立。 粉嶺早期不見經傳,南宋時有人開村;而鄰近的上水華山,則發現漢代文物, 直到清嘉慶編制的《新安縣志》卷二收錄「粉壁嶺」。 粉嶺於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隨新界一併割讓給英國。
粉嶺屈臣氏: 粉嶺高球場 高院頒司法覆核許可 環評決定暫時擱置
2007年區議會選舉,競逐連任的葉美好及香港公民協會湯碧鳳和自由黨梁鉅淇參選,結果葉以六成得票擊敗另外兩位候選人。 與其相連的選區有祥華、粉嶺南、御太、石湖墟、天平西、皇后山與及聯和墟。 投票站因應人口分佈而設有兩個,分別位於粉嶺公立學校及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粉嶺屈臣氏: 政府宿舍
屋邨設有商場,名為皇后山商場,樓高三層,其中第一層平台為整體承租街市,另設地庫停車場,連同位於皇頤樓及皇順樓下的商舖,合共出租面積約7400平方米[3]。 皇后山邨的英語名稱為「Queen’s Hill Estate」,當中「Queen’s Hill」意為「皇后山」,此種命名方法在香港芸芸公共屋邨之中較為罕見。 2019年區議會選舉,瓏山1號由聯和墟選區編配至本區,選舉由競逐連任的彭振聲遇上民主黨成員黃凱盈挑戰;而上屆選舉在毗鄰的祥華選區競逐第二度連任失敗葉曜丞,亦選擇在此選區意圖東山再起。 最終黃氏成功以900多票的差距成功擊敗彭當選,而葉曜丞只得290票。 2011年區議會選舉,議席分別由葉美好、曾於1999年參選落敗,後來加入民建聯的彭振聲、民主黨成員梁家裕以及曾協助工黨組黨工作的泛民主派人士張偉業競逐;其中梁更被指是受當時領導民主黨北區黨團的黃成智所指使,狙擊在過去任期內與黃逐漸交惡的葉[來源請求]。 選舉期間本區更出現有多達150名選民被重覆編配到兩個票站,變相使這些選民可重覆投票[4]。
粉嶺屈臣氏: 附近
安樂村是文人道侶聚集及富人修建別墅之區,有鏡湖別墅、西河別墅、瑞勝書室、李園、本立園、成法園、三教總學會、安樂祠等,其中於1925年建成的軒轅祖祠最為著名,現已重建為黃帝祠。 粉嶺屈臣氏 1980年代,該村的土地逐漸改建成粉嶺工廠區(安樂村工業區)。 戰後香港政府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香港哥爾夫球會郭永亮會長表示,舊球場功能多元化,除了是地標式國際錦標賽場地,亦是古蹟和生態共融的公園。
粉嶺屈臣氏: 區議會議席分佈
舊球場可以採納高球場和歷史生態公園的模式共融共存,讓市民共享共樂,並締造了一個絕對是可惠及全港市民、同時又有利香港在國際上說好香港故事的多贏局面。 除皇后山公共運輸交匯處外,乘客亦可步行至邨外的沙頭角公路的「新圍軍營」站乘搭公共交通路線,往返沙頭角及市區。 2022年2月15日,鑑於香港爆發第五波疫情導致檢疫設施短缺,皇后山邨第1及第7座被徵用作為檢疫設施,相關居民將會延遲入伙[9]。 當中,已開派的第1座居民,將按意願獲編配同邨已入伙樓宇的剩餘單位,或留待檢疫設施交還後接收原有單位。 立法會在本月初,三讀通過精簡土地規劃程序草案,最新修例將於9月1日生效。 粉嶺屈臣氏2025 甯漢豪指,修例工作複雜,但卻可在半年內完成審議,對此感到振奮,又預告「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很多手續和程序可以精簡」,發展局已與業界成立委員會,研究精簡行政程序,包括在今年下半年提交精簡地契續期安排的草案。
吳希文表示若哥球會勝訴,政府需要重做環評報告,他關注上月底通過的環評條例修訂決議案,將需要就環評的項目規模面積下限,提升到50公頃,粉嶺高球場項目未必受條例規範,屆時政府雖然不須重做環評,但在推展項目時,有可能觸發額外法律問題,冀政府可以再作解説。 粉嶺(英語: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 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 粉嶺屈臣氏 新界五大家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及粉嶺圍。
粉嶺與上水、沙頭角、打鼓嶺組成北區,其中上水和粉嶺已發展成為粉嶺/上水新市鎮,規劃上連成一片。 2015年,政府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分區規劃大綱圖修訂,建議把前皇后山軍營部份土地改劃為「住宅(甲類)」,預計可興建約12,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另建議在東面的一塊土地改劃為「住宅(乙類)」,預計可興建約1,900個私人住宅單位[8]。 皇后山邨(英語:Queen’s Hill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項目編號為NR08[4],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軍地龍馬路66號,即前皇后山軍營西部,與毗鄰的山麗苑屬同一發展項目[2][5]。 屋邨是香港其中一個罕有採用英語意譯法命名的公共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4)設計,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負責統籌,由中國海外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工作。 局方重申,政府在該32公頃土地北端的9.5公頃用地,興建公營房屋的意向維持不變,而其餘不會用作建屋的用地(約22公頃),將用作保育和靜態康樂用途,供市民享用。 此外,政府早前已表示,如香港哥爾夫球會未來在舉辦大型賽事期間,需要臨時使用該32公頃內的土地以作支援,相關部門樂意按實際情況和需要考慮借出用地。
粉嶺屈臣氏: 粉嶺高球場|9.5公頃建屋地改為未為決定用途 球會:極度遺憾
城規會接納把粉嶺高爾夫球場約9.5公頃擬建屋用地,由「住宅(甲類)」地帶暫時修訂為「未決定用途」地帶,讓土拓署重新檢視公營房屋的設計佈局、樓宇高度和發展密度,並將在下月接收進一步申述。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今日(25日)接受電台訪問表示,城規會的法定程序雖暫時完結,但尚未知會否有團體又因應有關結果,採取司法覆核等法律行動,認為仍存在變數。 由於鄰近粉嶺的鄉村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粉嶺新市鎮。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粉嶺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粉嶺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百和路、掃桿埔路、馬適路、麻笏河及馬會道至百合路交界所包圍的地區為範圍。 粉嶺屈臣氏 選區位於聯和墟以南的粉嶺中心地帶,現時包括粉嶺中心、粉嶺圍、粉嶺樓、靈山村、璧峰路一帶的低密度住宅區、位於上水的掃管埔村、聯和墟周遭的安樂村、芬園警察宿舍、粉嶺花園以及瓏山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