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每一個情況都不相同,如果想評估,應該跟律師諮詢。 或者,你可以按此深入了解與僱主在工傷和解上的問題。 僱員須如實講解你受傷後的病情和復原情況,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完成後職員會給你一份「給僱主通知書」,以証明你出席了判傷,僱主交回公司即可(建議保留影印本)。 如果判傷當日僱員已經復工,僱主需要讓僱員出席判傷,而判傷當日亦不能視為缺勤(即僱主須向僱員支付同日工資)。
僱主向僱員支付按期付款及醫療費;僱員不需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或安排判傷的手續。 (二)及(三)如工傷個案涉及爭議,不論是僱主抑或僱員提出懷疑,勞工處會詳細審視,向僱傭雙方解釋《條例》的規定及索取與意外相關的詳盡資料,例如意外詳情、僱主就意外的調查報告及僱員因意外而獲發的病假證明書副本等。 如有需要,勞工處會在僱員的書面同意下,向相關部門及機構索取資料,例如醫事報告及警方調查報告等。 工傷判傷 針對個案的具體情況,勞工處的職業健康醫生亦會從醫學角度提供專業意見。 在綜合相關資料後,勞工處會就個案屬工傷的可能性及關聯性向僱傭雙方提供意見。
工傷判傷: 工傷賠償 vs 疏忽索償
另外,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外地工作時因工受傷的僱員,同樣受到保障。 報工傷程序最後一步就是僱員須保留所有文件的副本,如有關醫生的收據正本及病假紙、相關的病理報告、可證明僱傭關係的文件、直接僱主及總承判商的名稱和地址、開工及出糧記錄等,以備不時之需。 如一切順利,工傷病假期間打工仔會於往常的出糧日,收到僱主向你支付的工傷病假錢及醫療費。 實際上,勞工處為方便僱主和僱員縮短處理工傷個案的時間,容許符合條例的雙方用「書面病假跟進方式」解決有關工傷個案,即受傷僱員無須親身前往勞工處職業醫學組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僱員可由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放取工傷病假)的日期起,收取按期付款達24個月。 若僱員暫時喪失工作能力的期間超過24個月,可向法院申請延長收取按期付款的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可超過12個月。
所有傷勢都有可能影響僱員日後的工作能力,勞工處通常會於僱員傷勢穩定後才安排進行判傷,以判斷受傷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 (量化為一個百份比數)。 如果僱員因工傷引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而必須依靠他人照顧以進行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動,才可獲得額外的補償。 補償會按個別個案有所不同,最高金額為 $556,700(於2015年3月5日至2017年3月31日期間遭遇工傷意外人士的個案,需要照顧補償的最高限額則為 工傷判傷 $511,770)。 當僱員完成判傷後,委員會將向僱主發出一份「評估證明書」(即表格7或8),列明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百分率、傷患及病假等資料。 勞工處在收到反對書後,會安排評估委員會覆檢評估結果(再判傷)。 委員會在完成覆檢後會簽發「覆檢評估證明書」(表格9或10)。
工傷判傷: 工傷賠償的標準及計算方法
但即使僱員被證實於因工受傷的病假期間,參與其他有酬勞的工作,僱員只要有收入損失,僱主仍需負責僱員工傷補償。 治療亦是程序的一部分 睇醫生要訣(二)瀏覽內容: 依足療程|依足程序其他內容判傷比例補償金額自助計算系統- 治療不單為了康復,亦是程序之一要訣2 :不可中途停止覆診和物理治療。 受咗傷,無論係疏忽工傷定係交通意外,一定要在病假或未回到工作崗位嘅期間,好好療養身體,做好治療及休養,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傷害」,加深傷勢。 專業醫學意見十分重要有病人覺醫生幫助不大,病情會慢慢自己消退,所以停止覆診;有病人覺得物理治療無幫助,沉悶、嘥錢、嘥時間,故此中途放棄物理治療,(或職業治療)。
- 當僱員的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時期超過24個月,可向法庭申請延長期限,但該延長期限不可超過12個月 。
- 你須如實講解你受傷後的病情和復原情況,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完成後職員會給你一份「給僱主通知書」,以証明你出席了判傷,你交回公司就可以。
- 輕工紙沒有約束力,不能擔保工友不被減薪,但有紙在手,便於據理力爭。
- 如打工仔填寫「工傷意外通知書」時遇到困難,也可以考慮先向專業人士尋求法律諮詢,其實坊間都有不少提供免費法律諮詢的律師行,例如 [索償易 X 歐陽陳何律師事務所],可以提供協助。
- 正常程況之下,工人受傷之後會經歷報傷、出糧、判傷、領取賠償等幾個階段。
你要根據「工傷病假跟進通知書」上的指示,自行透過電話或網上預約,帶同所有病假紙副本、醫療報告及相關文件,到指定的職業醫學組辦理處,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工傷判傷2025 葉謝鄧設有豐富經驗的意外索償團隊,團隊律師曾成功處理千宗索償案件,不同案件及受傷情況,為你提供貼身意見和分析評估。 評估委員會在完成覆檢後會簽發「覆檢評估證明書」(表格 9)。 到時候,若任何一方反對覆檢結果,須要在「覆檢評估證明書」發出後 6 個月內向區域法院提出。 根據《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制定的《職業安全及健康規例》,就意外的預防、防火措施、 工作地點的環境控制、工作地點的衛生、急救事宜以及僱主及僱員該如何進行體力處理操作等訂定一些基本的規定。
工傷判傷: 工傷 – 工傷疏忽賠償金額計算機
重點一一定要將所有病痛、傷患、不適,全部告訴醫生。 法院會考慮過往涉及類似受傷及後遺症的案例所判給的賠償金額,同時亦會把通脹因素計算在內。 勞工處發言人表示,當發現違例個案,勞工處會迅速展開調查,如有足夠證據,勞工處會對違例僱主提出檢控。 今年有兩名僱主因違反《條例》的規定終止受傷僱員的僱傭合約而被檢控並分別被法院判罰三萬元。 於工傷期間工友會接獲由勞工處發出的銷假通知書,此時工友無須擔憂,銷假通知書只是通知工友往勞工處遞交病假紙的意思,並不意味工傷馬上結束。 2) 因工傷而失去部份或全部工作能力, 要勞工處判傷而按照判傷百分比, 而得到賠償(月薪x 36個月 x 百比分)。
工傷判傷: 情況2:病假多過七天 + 沒有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
有律師表示「Work from home」並非法律名詞,而是僱主僱員間在疫情下市民大眾的普遍共識,定義可以很廣。 工傷判傷2025 鐵路項目由規劃、前期嘅研究、設計、建造工程到啓用,過程繁重,需要多年時間完成。 新鐵路項目同現有鐵路改善工程一個接一個,意味住港鐵項目及工程拓展業務單位(Capital Works Business Unit, “CWBU”)對工程人手嘅需求。
工傷判傷: 疏忽賠償又點樣計?
一般情況,在工傷意外案件裡,如因僱主沒有提供足夠安全設施或工作環境等疏忽所引致,僱員可循民事途徑追討疏忽賠償。 疏忽賠償一般來說比僱員補償條例作出的賠償金額高,但通常要在法院提出訴訟,因此往往要律師及大律師協助。 所有傷勢將有可能影響日後工作能力的個案,勞工處都會於工友傷勢穩定之後安排工友進行「判傷」,以判斷工友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程度。 唯工友必須了解勞 工處難以即時掌握工友的治療進度,若遇到即將接受專科治療、儀器檢查或進行手術等特殊情況,工友可如實通知勞工處同事,以暫緩處理「判傷」程序。 一般來說,勞工處僱員補償科會就已呈報的工傷案件郵寄一份工傷病假跟進通知書及相關的資料給打工仔,列明了相關的判傷手續,只要跟住指示就可獲安排判傷。
工傷判傷: 工傷及疏忽賠償怎樣計算、追討?
原告人是一位的士乘客,意外發生時,的士因應情況交通情況減速,後方私家車收掣不及造成追尾意外。 意外發生後,原告人被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最終總共獲發147日病假。 註:計算僱員補償時,每月收入最低不可少於 5,310 元(適用於 2021 年 4 月 15 日後發生的案件)。 僱主應於糧期日直接支付工傷病假錢及醫療費用予受傷僱員。
工傷判傷: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 受傷的意外是歸因於僱員的毒癮或在意外發生時其所受的酒精影響,而傷勢並未造成死亡或永久地嚴重喪失工作能力。 答:在《僱員補償條例》下,你必須在發生工傷意外係計的2年內向法院開展案件,如果你的病假超過2年,你必須向法庭申請許可認定超過2年的病假日數,否則僱主可能就超過2年病假不作補償。 另外,如果工傷意外是由僱主或第三方的疏忽引致,僱員在病假期間工作將大大影響其追討人身傷亡案件的賠償案件。 無論如何,僱員如獲醫生發放病假,理應好好休養以避免令傷病惡化。 你須帶齊所有文件(身份證、判傷通知書、醫療文件和所有病假紙副本)到指派的醫院判傷,而負責判傷的是「僱員補償(普通評估)委員會」,由一名勞工處事務主任、兩名註冊醫生組成。 將工傷情況上報僱主或上司後,受傷僱員應立即停止手頭上工作並立即前往公營醫院或註冊醫生的診所接受檢查及治療,求醫時必須向醫生說明是次意外的是由工傷引致,並詳細交代事發經過。
工傷判傷: 醫院「判傷」過程 被指馬虎了事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或死亡,僱主在一般情況下須負起法例下的補償責任。 答:有別於勞工處/醫生安排的判傷,如僱主對你的工傷補償申索有懷疑,可引用《僱員補償條例》第十六條的規定,在收到工傷報告後七天內,或在你收取工傷病假錢期間,要求你接受僱主指定醫生的檢驗,費用由僱主支付。 你如無合理原因而拒絕檢驗,獲得工傷補償的權利將暫時中止。 如你從指定檢驗日期起十五天內仍然拒絕檢驗,可能會喪失獲得工傷補償的權利。 若僱員反對第二次判傷結果,就要在六個月內向區域法院提出上訴。
工傷判傷: 「工傷」定義
即使僱員所受的損傷並不包括在附表1,該委員會仍須盡量參照附表1作評估。 根據勞工處的報工傷程序指引,在僱員工傷意外受傷 或 患上指明的職業病後,不論該意外或職業病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僱主必須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15條規定,以表格2、2A或2B向勞工處處長呈報。 工傷個案須於14天內呈報,死亡個案須於7天內呈報。
工傷判傷: 情況1:病假少過七天 + 沒有導致永久喪失工作能力
若你和僱主也同意判傷結果,僱主就會在21日內向你支付賠償,整個判傷也告一段落。 工傷判傷 主診醫生會通知勞工處安排判傷,你會收到勞工處的判傷通知書。 工傷判傷 同樣地當你的病假已結束,要在一個月內辦理工傷病假跟進手續。 除了遞交病假紙,你亦要交出判傷通知書,職員會為你預約到醫院判傷。 問3.若僱員因工受傷而傷及牙齒,他/她該如何處理? 答3.當僱員收到由僱員補償科寄出的「工傷病假跟進通知書」後,應儘快攜同所有病假紙的影印本、診症咭、出院收條及其他有關文件前往職業醫學組辦理有關手續。
勞工處如接獲僱員投訴僱主未有按《條例》的規定支付補償款項,會立刻作出跟進及調查,並在有足夠證據時提出檢控。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五條,僱員如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身體受傷,其僱主須負有按照本條例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 你須帶齊所有文件(身份證、判傷通知書、醫療文件和所有病假紙副本)到指定醫院判傷,負責判傷的是「僱員補償(普通評估)委員會」,由一名勞工處事務主任、兩名註冊醫生組成。 你須如實講解你受傷後的病情和復原情況,整個過程大約十分鐘,完成後職員會給你一份「給僱主通知書」,以証明你出席了判傷,你交回公司就可以。 不論該意外是否引起任何支付補償的法律責任,你必須於14天內(如因工死亡個案則為7天內),填妥指定表格向勞工處呈報。
僱主在未與因工受傷的僱員達成工傷補償協議之前,或在有關的評估證明書(即判傷證明書)仍未發出之前,解僱該名僱員。 有投訴指,沙田▉威爾斯/威爾士(國名)▉親王醫院輕忽前線員工受傷情況,院方只用幾分鐘就完成「判傷」,而判傷部門外又有律師行職員誘導受傷員工進行索償官司,情況令人關注。 若僱員認為需要時間休養,不妨向醫生說明,如果醫生亦同意僱員傷勢需要病假休息,記緊向醫生索取病假證明書(病假紙)而非到診紙。 僱員須緊記保存醫療證明書及病假紙影印本,因正本須交給僱主以索取工傷病假錢。
工傷判傷: 病假少過七天+沒有導致永久地喪失工作能力
所以在每宗串燒連環相撞交通意外中,責任問題要調查得清清楚楚,才不會告漏人或者告錯人。 同意第一段,要睇案情,好明顯係僱主疏忽造成意外,定係傷者有自己不小心嘅成份,好影響有幾大告僱主追討更多賠償嘅空間。 判傷個度幾多% 係無人知,根據勞工處標準係根據身體物理缺損部分去判,做文員同地盤一樣傷勢判出來結果可能都差唔多。
工傷判傷: 工傷的定義
在工傷個案的處理過程中,僱傭雙方甚或其他相關持份者均可能提出不同的懷疑,勞工處沒有備存單就僱主關於工傷懷疑個案的呈報數目的統計數字。 勞工處職業醫學組審閱及記錄受傷僱員的工傷病假紙,並了解其康復進程。 完成判傷後,委員會將向僱主發出一份「評估證明書」,列明僱員永久喪失賺取收入能力的百分率、傷患及病假等資料。 僱主及僱員任何一方若反對判傷結果,須於證明書發出後14天內以書面向勞工處處長提出反對。
工傷判傷: 工傷疏忽索償
每一位工人受傷,最擔心都是能否在原先崗位工作下去。 擔心飯碗的工人首先應該知道:判傷之前老闆是不能解僱你的。 然而,由於僱主往往不願賠償或希望儘量把賠償壓低,工人和僱主的關係一般都會惡化。 當病假用完,工人復工後因工作不愉快、情願自動辭工不幹的也不少。 ✔ 遭遇工傷意外後,受傷僱員應盡快以口頭或書面方式向僱主或其主管報告,並盡快接受醫治,求診時應向醫護人員清楚說明受傷的原因及經過,以便記錄在案。 ✅ 僱員在僱主的許可下,為了其受僱的工作,並在與此工作有關的情況下,乘用任何交通工具往返香港與香港以外地方途中,或往返任何香港以外地方與任何其他地方途中。